中国奥数第一,为何没有菲尔兹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77岁的法捷耶夫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与陈省身、杨振宁、谷超豪、葛墨林等几代华人科学家都有密切往来。

1986年,他任国际数学联盟 ... 03版:教育科学·法治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新闻排行榜热点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04日星期五     往期回顾  新闻列表  返回目录   中青报系   国际数学联盟原主席接受本报专访—— 中国奥数第一,为何没有菲尔兹奖 本报记者张国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04日   03 版)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国际数学联盟原主席法捷耶夫(Ludwig D. Faddeev)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不必为是否获得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等奖项焦虑,重要的是人们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

他说:“我认为现在中国数学家的质量和数量都在上升,所以大奖终将会到来。

”    今年77岁的法捷耶夫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与陈省身、杨振宁、谷超豪、葛墨林等几代华人科学家都有密切往来。

1986年,他任国际数学联盟主席期间,中国数学会加入了该组织。

10月末,他访问了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出席了该校举行的陈省身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记者在采访时请教法捷耶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选派很多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拿到金牌,最近20年来中国有15次总分第一,但是,大陆目前还没人获得40岁以下数学家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

海外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摘得过奥数金牌,也获得了菲尔兹奖。

中国不乏数学天才,为什么一直没有产生本土的菲尔兹奖得主?    对此,法捷耶夫回答,自己一向不愿强调菲尔兹奖的影响。

因为,奖章或奖牌的归属,往往反映了评委的喜好。

譬如,俄罗斯产生诺贝尔物理学家的人数少于西欧,但并不代表俄罗斯的物理学研究不如西欧。

大奖往往显示出学术界对谁最感兴趣,授奖是个复杂的问题。

    “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人们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

当然大奖显示出了研究水平,但是一个人不应当为了得奖而工作。

当人们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工作,大奖也许就会到来。

”他说。

    法捷耶夫自1986年开始访问中国。

这些年来,他的印象是,中国对基础研究十分支持,这与欧洲和美国正在发生的情况形成了对比。

在他看来,基础科学在中国更受重视。

    他说,中国迄今在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都建起了数学研究大楼,从物质条件来看,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相比。

虽然现在的研究力量仍然不够,但是这些大楼的出现,证明了中国对基础科学的关注。

相信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数学领域。

    他以陈省身数学所为例说,这里研究数学的年轻人的数量之多,让他印象深刻,这里的条件显示出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第一流工作的可能性。

“很显然,中国正在快速迈向国际数学界很高的地位。

”    不过,法捷耶夫也指出,当今有个不好的风气,最好的学生往往读大学时报考法学院、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我对此十分担忧。

”    他说,很快人们就会意识到,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律师和经济学家,需要更多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很明显,实体经济不只是需要经理人,也需要工程师,需要生物、医学、物理、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

美国有信号显示,该国正在试图改变教育现状,发展更多的工科教育。

俄罗斯最近也有类似的讨论。

    法捷耶夫还说,他注意到中国正在花大力气邀请过去出国的人才回国效力。

他对这种做法持保留意见。

他说,过去一些年里,俄罗斯同样有很多科学家到了国外,虽然“科学无国界”,但对于俄罗斯的教育来说是个损失。

他自己的研究组当年约有15人流失,他虽然希望他们回来,但是从客观来看,这些人已经不再年轻,已在国外定居,而且他们的子女也在国外接受了教育。

    这位学界领袖对俄罗斯的领导人说过,花高价请出国的人回国,对于那些当初留在国内的人是不公平的,留守者与国家一起度过了艰难的时期。

而且在同等职位上工作的人,应该享有同等的待遇,不能相差太大。

    俄罗斯数学家格力高里·佩雷尔曼几年前因解开庞加莱猜想而备受瞩目,而他拒领菲尔兹奖和100万美元的千禧年数学大奖,更成为一大谜团。

佩雷尔曼之前与法捷耶夫同在俄罗斯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工作。

法捷耶夫说,在发表论文解开庞加莱猜想之前,佩雷尔曼多年没有发表过研究成果,但是研究所一直在支持他。

后来他提出了辞职,研究所试图劝他留下,但他最终还是离开了。

    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经常对俄罗斯的年轻人说,科学研究是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本身给你带来满足感,而且还能拿到工资。

就像一个笑话说的,你可以“花政府的钱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的研究,遵从内心的兴趣,而不是别的什么。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国际数学联盟原主席法捷耶夫(Ludwig D. Faddeev)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不必为是否获得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等奖项焦虑,重要的是人们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

他说:“我认为现在中国数学家的质量和数量都在上升,所以大奖终将会到来。

”    今年77岁的法捷耶夫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与陈省身、杨振宁、谷超豪、葛墨林等几代华人科学家都有密切往来。

1986年,他任国际数学联盟主席期间,中国数学会加入了该组织。

10月末,他访问了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出席了该校举行的陈省身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记者在采访时请教法捷耶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选派很多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拿到金牌,最近20年来中国有15次总分第一,但是,大陆目前还没人获得40岁以下数学家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

海外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摘得过奥数金牌,也获得了菲尔兹奖。

中国不乏数学天才,为什么一直没有产生本土的菲尔兹奖得主?    对此,法捷耶夫回答,自己一向不愿强调菲尔兹奖的影响。

因为,奖章或奖牌的归属,往往反映了评委的喜好。

譬如,俄罗斯产生诺贝尔物理学家的人数少于西欧,但并不代表俄罗斯的物理学研究不如西欧。

大奖往往显示出学术界对谁最感兴趣,授奖是个复杂的问题。

    “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人们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

当然大奖显示出了研究水平,但是一个人不应当为了得奖而工作。

当人们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工作,大奖也许就会到来。

”他说。

    法捷耶夫自1986年开始访问中国。

这些年来,他的印象是,中国对基础研究十分支持,这与欧洲和美国正在发生的情况形成了对比。

在他看来,基础科学在中国更受重视。

    他说,中国迄今在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都建起了数学研究大楼,从物质条件来看,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相比。

虽然现在的研究力量仍然不够,但是这些大楼的出现,证明了中国对基础科学的关注。

相信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数学领域。

    他以陈省身数学所为例说,这里研究数学的年轻人的数量之多,让他印象深刻,这里的条件显示出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第一流工作的可能性。

“很显然,中国正在快速迈向国际数学界很高的地位。

”    不过,法捷耶夫也指出,当今有个不好的风气,最好的学生往往读大学时报考法学院、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我对此十分担忧。

”    他说,很快人们就会意识到,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律师和经济学家,需要更多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很明显,实体经济不只是需要经理人,也需要工程师,需要生物、医学、物理、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

美国有信号显示,该国正在试图改变教育现状,发展更多的工科教育。

俄罗斯最近也有类似的讨论。

    法捷耶夫还说,他注意到中国正在花大力气邀请过去出国的人才回国效力。

他对这种做法持保留意见。

他说,过去一些年里,俄罗斯同样有很多科学家到了国外,虽然“科学无国界”,但对于俄罗斯的教育来说是个损失。

他自己的研究组当年约有15人流失,他虽然希望他们回来,但是从客观来看,这些人已经不再年轻,已在国外定居,而且他们的子女也在国外接受了教育。

    这位学界领袖对俄罗斯的领导人说过,花高价请出国的人回国,对于那些当初留在国内的人是不公平的,留守者与国家一起度过了艰难的时期。

而且在同等职位上工作的人,应该享有同等的待遇,不能相差太大。

    俄罗斯数学家格力高里·佩雷尔曼几年前因解开庞加莱猜想而备受瞩目,而他拒领菲尔兹奖和100万美元的千禧年数学大奖,更成为一大谜团。

佩雷尔曼之前与法捷耶夫同在俄罗斯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工作。

法捷耶夫说,在发表论文解开庞加莱猜想之前,佩雷尔曼多年没有发表过研究成果,但是研究所一直在支持他。

后来他提出了辞职,研究所试图劝他留下,但他最终还是离开了。

    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经常对俄罗斯的年轻人说,科学研究是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本身给你带来满足感,而且还能拿到工资。

就像一个笑话说的,你可以“花政府的钱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的研究,遵从内心的兴趣,而不是别的什么。

中国青年报 青年参考 青年时讯 青年商旅报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关闭 中国奥数第一,为何没有菲尔兹奖 大学图书馆未来什么样? 女留学生更“吃香” 北航-北汽联手组建通航集团 首个大学生社团公益奖项启动 图片新闻 内蒙古察右前旗出租车为何4年难上路 乌兰察布官方确认逾百名防疫员感染布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