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海平面上升!氣候變遷將帶來經濟大死亡 - 獨立評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但在中緯度地區,也就是目前全球經濟活動的主角(美國、中國)將損失將近一半的產出。

赤道附近地區受暖化的影響更大,整個非洲、從墨西哥到巴西、印度和 ... 環境保育 不只海平面上升!氣候變遷將帶來經濟大死亡 作者 大衛.華勒斯-威爾斯(DavidWallace-Wells) 2020-04-03 氣候變遷是鋪天蓋地的危機,會影響人類生活的每個層面。

圖為2010年海水淹沒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已成功複製連結 我們以為全球暖化只是資本主義主宰下的一個問題。

事實上,資本主義正在全球暖化的威脅下,成了瀕危的制度。

不再有週期循環,只有經濟大死亡 你不一定要相信經濟成長是燃燒化石燃料創造的海市蜃樓,但氣候變遷會傷害經濟成長,卻是你必須憂慮的事。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者項中君和米格爾(EdwardMiguel),以及史丹佛大學的科學家柏克共同提出的研究結果:平均每升溫攝氏1度,經濟成長就會減少1個百分點。

這是極大的減幅,經濟成長率只要幾個百分點就已算「強勁」。

這份研究在學術界備受肯定,3位學者預測,在本世紀末以前,氣候變遷會使全球人均所得減少23%。

如果進一步看發生機率,結果更可怕。

要是人類活動一切照常,碳排量不減,到2100年氣候變遷將造成全球產出減少20%以上的機率是51%,造成人均GDP下降50%以上的機率是12%。

常被我們拿來當作歷史教訓的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約造成全球GDP下降15%。

而2008年最近一次的經濟衰退,全球GDP減少2%。

這都是一次性的震盪。

項中君和他的研究團隊預測,氣候變遷有12.5%的機率會在2100年以前帶來不可逆的持續性衰退,衰退幅度比起2008年那次的經濟衰退嚴重25倍。

這等規模的經濟災難,我們目前很難領會,即使在後工業社會的西方發達國家,大家周旋在各種經濟指標(失業率、GDP成長率)之間,好像這些指標就是人生的全部意義一般,對這樣的預測數字還是有點難懂。

我們已太過習慣穩定的經濟和持續的成長,可想像的範圍約落在經濟衰減15%(經濟大蕭條時代),到成長7%(1960年代初全球蓬勃發展達到的成長率)之間。

這兩個數字是一次性高峰和低谷,頂多持續幾年,大多數時候經濟波動只有微幅差距──這年2.9%、那年2.7%。

至於氣候變遷會帶來的經濟倒退,則是完全不同的等級。

如果把世界各國分開來看,數字更令人擔憂。

當然有些地區會因此受惠,因為北方的氣候變暖,有利於農業和經濟生產力,例如加拿大、俄羅斯、斯堪地那維亞、格陵蘭等。

但在中緯度地區,也就是目前全球經濟活動的主角(美國、中國)將損失將近一半的產出。

赤道附近地區受暖化的影響更大,整個非洲、從墨西哥到巴西、印度和東南亞地區,損失將接近百分之百。

任何體系的瓦解,都有少數人能從中找到獲利的方式,但大部分人卻可能像活埋的礦工,被埋在礦井深處永遠出不來。

世界銀行在2018年估計,在目前碳排放模式不變下,南亞將有8億人的生活條件急劇惡化,其中1億人在未來十年內就會因氣候變遷掉入極端貧窮的深淵。

也許「掉入」應該改成「回到」,因為最容易受到衝擊的,就是那些受惠於由工業化和化石燃料帶動的經濟成長才擺脫赤貧的人口。

面對這些衝擊,我們沒有什麼緩衝或補救機制,沒有當年美國小羅斯福總統為緩解經濟大蕭條實施的新政,也沒有二戰結束後美國援助飽受戰火破壞的西歐各國的馬歇爾計畫。

全球經濟資源減半將成為永久現象,也因為是永久現象,我們很快就會無感、不覺得被剝奪,只當作是殘酷的常態,只要經濟有極微幅的小數點成長,就會視為新繁榮時代的來臨。

人類在崎嶇不平的經濟發展道路上前進,早已習慣挫敗,但過去經驗告訴我們,有衰退就有復甦,這是市場專家掌握的週期循環,也是我們預期的經濟彈性。

然而,氣候變遷下的世界不是這樣,不是經濟大衰退,也不是經濟大蕭條,而是經濟大死亡。

一丁點溫差變化,整個經濟變殭屍市場 高溫會直接影響經濟成長,就像高溫會直接影響健康。

這方面的代價有些已可看得出來,例如鐵路軌道變形、飛機無法起飛等。

高溫會破壞讓飛機起飛的空氣動力,這種現象如今在炎熱的機場已相當常見,例如鳳凰城機場(順便一提,每一張從紐約到倫敦的來回機票,就足以使北極消失3平方公尺的冰)。

從瑞士到芬蘭,熱浪導致發電廠必須暫時關閉,因冷卻液溫度變得太高,無法發揮作用。

印度在2012年曾發生影響6.7億人的大停電,原因是該來的季雨沒來,農民只好人工灌溉農田,導致輸電網負荷過重。

除了最發達國家的最先進工程,全球各地的基礎建設基本上都沒有考慮到氣候變遷,這表示我們觸目所及,很多建設都不堪一擊。

其他影響也已一一顯現,例如生產力問題。

過去幾十年來,經濟學家一直納悶為什麼電腦革命和網際網路並未有效提升工業社會的生產力。

事實上,這些發明以及其他各式各樣提高效能的電腦功能問世之後,這段時間的經濟體,尤其西方發達國家的最大特徵就是薪資和生產力停滯、經濟成長遲緩。

學者推測一個可能理由:電腦使人類社會更有效率和生產力,但與此同時,氣候變遷有相反的效果,削弱、甚至完全抵消科技帶來的提升。

這又是怎麼發生的?有一派理論認為,因為高溫和空氣汙染對認知功能有負面影響。

姑且不論這個理論能不能完全解釋過去幾十年的大停滯,我們目前知道的是,愈來愈熱的天氣確實會降低工作生產力。

你一定有過大熱天裡冷氣壞掉,必須費盡精神才能專心工作的體驗吧,那你應該就能明白為什麼氣溫會影響生產力了。

氣候變遷是鋪天蓋地的危機,會影響人類生活的每個層面。

但因而帶來的苦難或好處,卻不會平均分配,不論國與國之間、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之間,差距都會很大。

這將會讓原本已經貧富不均的世界變得更加不公平。

已經相當炎熱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受創程度也會最大;在美國境內,暖化的代價主要將由南部和中西部吸收,部分地區的地方稅收可能減少到20%之多。

根據過去的經驗,我們了解到因應氣候變遷的任何調整措施,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會廣被接受,那就是不需要多花錢,要是還有機會增進財源,就更好了。

這種市場邏輯大概永遠不會改變,但過去幾年來,隨著綠能成本大幅下降,以及負排放科技的創新,效益最高的行動選擇已翻轉:現在我們明白,面對氣候變遷,完全不作為將付出極大代價,採取積極作為才是明智選擇。

好書推薦: 書名:氣候緊急時代來了:從經濟海嘯到瘟疫爆發,認清12大氣候風險與新生存模式 作者:大衛.華勒斯-威爾斯(DavidWallace-Wells) 譯者:張靖之 出版: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0/04 瀏覽次數:2334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當未知疾病來襲:新冠病毒之後,下一個流行病來自氣候變遷? 2050年的世界會怎樣?面對氣候變遷,我們正站在轉捩點 有關氣候變遷的10道難題 延伸閱讀 關鍵字: 氣候變遷 經濟 全球暖化 資本主義 環境保護 獨評讀好書 獨評讀好書 做為一個關注文教、擁抱多元、力挺公平正義的評論網站,「獨立評論@天下」在此為您選書精讀。

除了書摘,也刊載各方書評觀點。

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獨評讀好書 獨評讀好書 做為一個關注文教、擁抱多元、力挺公平正義的評論網站,「獨立評論@天下」在此為您選書精讀。

除了書摘,也刊載各方書評觀點。

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熱門文章 1 每個「好好先生」和「好好小姐」背後,可能都有個害怕衝突、獨自隱忍的孩子 2 如果演化要人類休息,為什麼那麼多人有睡眠困擾? 3 居家服務員該做哪些事?又該做多少呢? 4 從線上課程回到真實世界,一堂「城市景觀探索課」的觀察 5 【投書】馬祖語當然很本土!從一種語言看台灣移民史縮影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