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與外科治療- 臺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是所有腦出血最大宗,其中以基底核及視丘為最常好發位置,常會造成 ... 手術對腦中風可說相當重要,當腦中風發生時,可先考慮是否可用神經外科手術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最新消息 中心簡介 中心介紹 組織架構 工作職掌 服務項目 門診掛號 衛教專區 衛教常識 教育訓練 活動花絮 公開資訊 一般民眾 關於腦中風 腦中風的治療 暫時性腦缺血發作 急性腦中風之血栓溶解劑治療 腦出血之外科治療 急性腦中風之醫療照顧 急性腦中風之復健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頸動脈狹窄的臨床意義與治療 如何預防腦中風 保健食品 專業人士 內部教育資料 常用表單 教學活動表 急性後期照護 常用連結 分享 中榮首頁 單位首頁 English 選擇分院 選擇分院 埔里分院 嘉義分院 灣橋分院 臺中榮民總醫院 × :::快捷選單 網路掛號 看診進度 即時動態 衛教專區 服務諮詢 交通指南 健康檢查 常見問答 該看哪一科 :::腦中風中心>公開資訊>一般民眾>腦出血之外科治療 腦出血與外科治療 引用(23) 2022/1/2511:49:02 17688 近年來台灣地區隨著醫療進步,血壓獲得良好的控制,腦出血的比率已逐年下降,目前35歲以上每10萬人口每年約有73人,佔所有中風患者的22﹪,但其死亡率則較腦梗塞高出許多,發病一個月內的死亡率約26-30%。

依出血原因不同又可分成 高血壓性腦出血: 是所有腦出血最大宗,其中以基底核及視丘為最常好發位置,常會造成半身不遂,語言困難、昏迷、甚至死亡。

手術對此類腦出血在於清除血塊,以及減少腦腫,挽救生命。

半身不遂及語言障礙,則幫助有限,仍需藉重復健治療。

動脈瘤破裂: 所造成之腦出血是以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居多,少數亦有腦實質出血。

一般此種出血,應全部需手術夾除動脈瘤。

因為若不接受手術50%患者於半年內仍會再因動脈瘤破裂再出血,其中再出血者一半會喪失生命。

手術之前應以血管攝影或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血管瘤之位置、大小。

動靜脈畸型: 通常好發於年輕人,又稱為年輕人之腦出血。

此種出血是因動脈與靜脈直接相通,壓力差太大造成血管破裂出血,手術前也是需要做血管攝影證實。

若患者發現有此動脈畸型,原則上應該接受手術切除。

除非動靜脈畸型位於重要之腦功能區,切除後怕造成嚴重的障礙與後遺症。

若沒切除,每天出血機率約4%。

自發性腦出血的患者是否需手術,及手術的時機為何,均尚無定論。

一般是以減少腦內血塊產生的併發症為目標,如進一步壓迫周遭正常腦組織、水腦症、或血塊導致嚴重的腦水腫等。

另必需考慮病人的實際年齡、生理年齡、自身基本的疾病、家屬的意願、社會的成本,一般而言,被殼出血(putamen)、小腦出血、皮質下出血等均可視為手術對象。

什麼時候用手術方法處理腦出血,一般而言,若血塊大於30cc或昏迷指數介於7-10分效果最佳,分數太低可能手術後病人不會完全清醒,甚至仍會死亡。

若血塊小於30cc,內科藥物治療亦可。

外科手術 不宜外科手術的情況 ◆小出血(<10cm3)或神經症狀很輕微者,但需注意觀察急性ICH(<3小時)常會有擴大出血的情況。

◆昏迷指數(GCS)小於5分,表示太嚴重,手術效果均不好。

但若為小腦出血壓迫腦幹時,就需緊急開刀。

◆視丘或腦幹出血,除非產生水腦症,需做引流手術外,以不採開顱手術為原則。

其他的手術療法,如內視鏡或立體定位手術等可能可施用於視丘或腦幹出血,但需有更多的臨床證據來支持。

宜外科手術者 ◆小腦出血>3cm或>30c.c.且有症狀惡化現象。

◆動脈瘤(Aneurysm)、動靜脈畸形(AVM)、或海綿狀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等特殊腦血管病變所造成的腦出血時。

◆較年青的病患(<60歲者),中度至重度的腦葉或基底核的腦出血,血量超過50cm3,且GCS≦14;或出血量30-50cm3,GCS<12可考慮外科手術。

手術對腦中風可說相當重要,當腦中風發生時,可先考慮是否可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來挽救生命。

手術去除腦內出血、血塊雖是一安全、簡單,可挽救病人性命及提供病人較好預後的方法,但手術有時會使病人處於更緊急危險的狀況。

所以選擇開刀的標準要嚴謹。

開刀的預後,應以病人的生活品質為首要,而且還要能為病人、家屬及社會所接受為宜。

腦出血的預防 1.控制血壓為最主要的預防方法,可使曾有腦血管疾病患責腦出血機率降低50﹪,初級預防亦可達26%。

2.口服warfarin需保持PT之INR在3倍以下。

3.採清淡飲食、減少菸酒及勿藥物濫用亦可降低腦出血機率。

回上一頁 展開 回頂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