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葉癲癇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枕葉癲癇(Occipital lobe epilepsy )臨牀分為原發性枕葉癲癇和繼發性枕葉癲癇兩種類型。

前者又稱為兒童良性枕葉癲癇,多見於4~8歲兒童,無腦器質性損害, ...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枕葉癲癇/4504032 複製 複製成功 枕葉癲癇 編輯 鎖定 枕葉癲癇(Occipitallobeepilepsy)臨牀分為原發性枕葉癲癇和繼發性枕葉癲癇兩種類型。

前者又稱為兒童良性枕葉癲癇,多見於4~8歲兒童,無腦器質性損害,有自愈傾向。

後者又稱為症狀性枕葉癲癇,常繼發於先天性腦發育異常、腦損傷、腦出血、腦腫瘤、腦寄生蟲病等。

中文名 枕葉癲癇 外文名 Occipitallobeepilepsy 劃    分 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 常見症狀 眼球偏斜 表    現 包括嘔吐等植物神經失調 治    療 丙戊酸鈉治療 目錄 1 枕葉癲癇概括 2 發作類型 3 臨牀症狀 4 臨牀診斷 5 治療方法 枕葉癲癇枕葉癲癇概括 編輯 枕葉癲癇是由於大腦的不正常放電所引起,枕葉癲癇的臨牀症狀表現通常情況下有很多種。

枕葉癲癇表現為一組症候,包括嘔吐等植物神經失調、行為異常、眼球偏斜、意識障礙等,可繼發全面性驚厥發作。

發作早期可僅表現為蒼白、出汗等植物神經症狀,伴或不伴行為障礙。

眼球偏斜和嘔吐出現於大多數發作中,但可以缺如。

少數病例發作表現不典型,如雙目睜瞪,眼球不偏斜,自覺不適感,噁心或咳嗽而無嘔吐,安靜而不激惹,面紅而不蒼白等。

可伴發尿、便失禁和瞳孔擴大。

一般不發生視幻覺、口部及咽喉運動及自動症。

眼球偏斜是本症最常見的表現之一。

通常表現為雙眼偏移至一側極限,頭部偏向同側。

持續時間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

眼球可持續偏向一側,也可呈間斷性偏斜,偏斜的眼球瞬間回到中線並很快再次偏斜。

常伴以意識障礙。

發作期可見其他植物神經症狀,例如:青紫,瞳孔縮小,循環、呼吸和體温調節障礙,唾液分泌亢進,胃腸運動失調,頭痛或頭部不適感等。

發作性暈厥見於本症1/5的發作,可作為本症的主要表現,不伴有癲癇發作的其他症候,也可繼以全面性驚厥。

枕葉癲癇發作類型 編輯 1.枕葉癲癇綜合徵主要表現為單純部分性發作和繼發全身性發作。

若大腦異常放電擴散到枕葉以外的區域可引起復雜部分性發作。

2.複雜部分性發作主要表現為局部感覺異常或陣攣性運動(擴散至感覺運動皮層),不對稱性姿勢性強直(擴散至額葉sMA),複雜結構性視幻覺(擴散至顳頂枕交界的聯合皮層),口咽部或摸索樣的自動症(擴散至顳葉內側)。

枕葉癲癇臨牀症狀 編輯 1.視覺症狀主要表現為簡單視幻覺和視錯覺,如發作性盲點、偏盲、黑蒙或者表現為火花、閃光、光幻覺及複視。

也可能發生知覺性錯誤,如視物的大小和遠近的變化、物體傾斜或變形等。

若放電擴散到顳頂枕連接區域可出現複雜的視知覺,如見到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景象,見到景象變形或變小,偶爾能看到自己的形象(自窺幻覺)。

2.非視覺症狀開始時表現為眼和頭的強直性或陣攣性向對側轉動和眼球轉動,繼而出現眨眼、眼瞼抽動和強迫性閉眼。

亦可發生眼球顫動或全身顫動。

3.癲癇擴散症狀放電可能擴散到顳葉,誘發外側後顳部發作症狀或海馬杏仁核發作;當原發病灶位於距狀裂上區,放電能向前擴展到大腦外側裂上段的凸面或近中線表面,出現類似頂葉或額葉的發作。

偶爾放電也迅速擴展到對側枕葉,變成繼發全身性發作。

枕葉癲癇臨牀診斷 編輯 腦電圖檢查:1.發作性視覺症狀、眼部的非視覺症狀及擴散症狀是診斷枕葉癲癇的重要依據。

2.發作期腦電圖(EEG)變化常顯示區域性(常涉及到顳葉和頂葉)而不是局灶性癇樣放電.3.顱內EEG記錄可證實枕葉異常放電的起源。

CT和MRI檢查:CT檢查可以發現腦部病變,但對於微小的結構性損害,特別是局灶性皮層發育不良者可做MRI檢查。

MRI能發現枕葉皮層局灶性增厚、灰質異位、多小腦回、枕角擴大、瘢痕以及腫瘤、血管畸形等結構損害。

枕葉癲癇治療方法 編輯 兒童良性枕葉癲癇首先丙戊酸鈉治療,大多預後良好。

繼發性枕葉癲癇藥物治療無效可選擇生物芯片技術治療。

圖集 枕葉癲癇的概述圖(1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4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piaopioashu (2022-05-03) 1 枕葉癲癇概括 2 發作類型 3 臨牀症狀 4 臨牀診斷 5 治療方法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