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身篇]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名詞解釋: [修身篇]是[荀子]書的第二篇,從篇名看,似乎傳統的道學味頗濃,從內容看,卻相當符合現在心理學的心理調整和行為適應,而且適用於所有的人,同時文字 ... 回首頁 網站地圖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詞彙查詢 下載專區 詞彙建議 審譯會 × 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帳號密碼 帳號 請輸入註冊的email。

密碼 密碼英文字母有分大小寫。

登入 離開 釋義 翻譯 回簡目列表  修訂/勘誤建議 單筆輸出 [修身篇] 賈馥茗 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名詞解釋:  [修身篇]是[荀子]書的第二篇,從篇名看,似乎傳統的道學味頗濃,從內容看,卻相當符合現在心理學的心理調整和行為適應,而且適用於所有的人,同時文字多用並舉和列舉的方式,通暢而優美。

  首先在生活中,對一切事物的處理總要依據某些原則,最通用的原則就是辨別是非,那麼就要知道「何者為是」、「何者為非」。

荀子認為能知道是非的是「智」,是非顛倒的是「愚」,原文為:「是是非非謂之知(同智),非是是非謂之愚」,由此見出多見多聞的效果,即是來自於書籍或實際的經驗,有價值的經驗應該保留,要靠記憶,記憶的材料要經過整理,使其條理分明,應用時才能俯拾即是,否則雜亂無章,只是一團混亂而已。

原文為:「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閑習),少見曰陋;難進曰偍(同提,意為遲緩),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

」   其次在作為方面,荀子舉出毀謗善良的人者叫「讒」,傷害善良的人者叫「賊」。

是就「說」是,非就「說」非,叫「直」。

偷竊財物的叫「盜」。

隱瞞行為的叫「詐」。

隨便亂說話叫「誕」(即妄誕)。

反覆不定的叫「無常」。

重利忘義的叫「至賊」。

原文為:「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為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

」在這些作為中,除了「直」以外,讒、賊、盜、詐、誕、無常,和至賊恐怕是任何人都不願意別人這樣對待自己,而且要加以防範的;反過來,將心比心,自己也就不應該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人在群體中,上述方式是自己所不喜歡的,也同樣是所有的人都不喜歡的;然則人所共同喜歡的是什麼呢?荀子以為有一個字,即是「善」。

善是普遍的標準,每個人都要在看到「善」時,就要小心的使自己具備,即「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

」相反的,看到「不善」時,就要警惕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即「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然而使靠一己的見聞,仍然不足,必須藉助於某些人,荀子說:「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

」即是能夠確切的指正我的錯誤的人,就是我的老師;能夠確切的贊同我的正當之處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因為「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

」師友都是有益於我為善的。

相反的,「諂諛我者,吾賊也。

」是只管說我好的人,話是好聽,卻正是傷害我的人,這是在情感和理智兩面應該辨別清楚的。

  於是荀子提出建言,要為善,最好是遵循「禮」(由禮),衣食起居,進退周旋,都要以「禮」為節度,荀子說:「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衡情而論,誰都願意接近文雅有禮的人,躲避粗俗無禮的人。

  最後荀子舉出人應根據自己的狀況而加以調整的方法,文字相當淺顯,即:「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溼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瀞之以師友;怠慢僄棄,則炤之以禍災;愚歀端慤,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

」荀子稱此為「治氣養心之術。

」又說「身勞而心安」、「利少而義多」都是可以做的;遇到勞苦的事可以「爭先」而為,遇到享樂之事最好先讓別人;不必熱衷於求利,但要及早避免危害;以恐懼心躲避侮辱,以勇氣實踐道理;憤怒時不過分壓制人或物,高興時也不過度慷慨;貧窮而有高尚的志節,富貴而謙恭有禮,休息不是怠惰,疲倦而不衰頹,這樣才不影響交遊,卻也是心理學中所說的自我調適之道。

[修身篇] 以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英文詞彙 中文詞彙 以[修身篇]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中文詞彙 英文詞彙 引用網址: 推文 評分 評分 相關詞彙 詞彙建議 暫無建議訊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