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修身:好法而行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

宜於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

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 ... 荀子·修身 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齊明而不竭,聖人也。

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雲而雲,則是知若師也。

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

簡介荀子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漢族,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周朝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

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

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荀子·修身原文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

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

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

諂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詩》曰:“噏噏呰呰,亦孔之哀。

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

”此之謂也。

題解本段敘說人們對善與不善應採取的態度,指出君子隆師親友、好善不厭,因而能夠取得成功。

原文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

宜於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

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

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

”此之謂也。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

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傷良曰讒,害良曰賊。

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

多聞曰博,少聞曰淺。

多見曰閒,少見曰陋。

難進曰偍,易忘曰漏。

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秏。

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濕、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刦之以師友;怠慢僄棄,則之炤以禍災;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

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

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題解本段講述什麼是善以及致善的具體方法。

文中指出通過修身使品德高尚是公認的善,而修身則必須在禮的制約下完成,即使具體的修養方法也離不開禮和老師。

原文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

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此之謂矣。

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事亂君而通,不如事窮君而順焉。

故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

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端愨誠信,拘守而詳,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任。

體倨固而心勢詐,術順墨而精雜污,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賤。

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脫,饒樂之事則佞兌而不曲,辟違而不愨,程役而不錄,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棄。

行而供翼,非漬淖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偶視而先俯,非恐懼也。

然夫士欲獨修其身,不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

題解本段講述是良好品德修養的意義。

指出良好的品德修養可以使人輕視富貴權力,這樣的人可以橫行天下,轉危為安。

原文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

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其折骨絕筋,終身不可以相及也;將有所止之,則千里雖遠,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識步道者,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夫堅白、同異、有厚無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辯,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難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

故學曰:“遲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則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

彼人之才性之相縣也,豈若跛鱉之與六驥足哉?然而跛鱉致之,六驥不致,是無他故焉,或為之,或不為爾。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遠矣。

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齊明而不竭,聖人也。

人無法,則倀倀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溫溫然。

題解本段指出修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論聖人、君子、還是士,要達到完滿的境界,必須不休不輟。

而深明法度真義,是修身的基礎,依法度行事才能體現出修養的魅力。

原文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

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雲而雲,則是知若師也。

情安禮,知若師,則是聖人也。

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

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辯色,以聾辯聲也,舍亂妄無為也。

故學也者,禮法也;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詩》云:“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此之謂也。

端愨順弟,則可謂善少者矣;加好學遜敏焉,則有鈞無上,可以為君子者矣。

偷儒憚事,無廉恥而嗜乎飲食,則可謂惡少者矣;加惕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則可謂不詳少者矣,雖陷刑戮可也。

老老而壯者歸焉,不窮窮而通者積焉;行乎冥冥而施乎無報,而賢不肖一焉。

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遠害也早,其避辱也懼,其行啟發也勇。

君子貧窮而志廣,富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窮倦而容貌不枯,怒不過奪,喜不過予。

君子貧窮而志廣,隆仁也;富貴而體恭,殺勢也;安燕而血氣不惰,柬理也;勞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過奪,喜不過予,是法勝私也。

《書》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

”此言君子之能以公義勝私慾也。

題解文中再次強調禮與師在修身中的重要作用,並指出君子的良好品德可以感召世人,可以在任何環境下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

荀子認為,君子是淡泊名利、深謀遠慮、珍惜名譽、勇於為理想獻身的人。

相關詞條 荀子文化公園 荀子文化公園自2004年3月開工建設,至今已有三年時間。

現在前三期工程已經完工,四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之中。

荀子文化園在傳播弘揚荀子文化的同時,引進本地所... 基本概況   山門   登山步道   盤山車道   動植物標本樓 荀子[古籍] 《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國後期趙國人,時人尊稱為荀卿,漢時避漢宣帝劉詢諱稱為孫卿。

年五十,始遊學於... 思想主張   四庫提要記載   書籍篇章   名言警句   歷史地位爭議 荀子[戰國末期趙國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

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史籍記載   後世評論   籍貫考證 《荀子》 《荀子》是荀況的著作集。

今存32篇。

荀況,當時人尊稱為荀卿。

荀、孫音近,所以亦稱孫卿。

趙國人。

他的生卒年,難於確考。

他一生的主要活動,一般認為,在趙惠文... 簡介   學術思想   作者簡介   語言特點 荀子墓 又稱“蘭陵古墓”,在蒼山縣蘭陵鎮東南1.5公里處。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況,戰國時趙國人則孔孟之後的儒學大師,世人尊稱之為荀卿。

他曾游... 景點介紹   概況   荀子詳況   知名度 荀子集解 《荀子》是研究荀況思想及先秦各派學說的重要材料。

自唐代楊倞作注後,直至晚清才有學者——王先謙對它進行校勘詮釋。

王先謙採集各家之說,發揮己見,編成《荀子集... 內容簡介   目錄   文摘 荀子文化園 荀子文化園位於山西省安澤縣城東部。

亭台樓閣典雅別致,園內建築全部仿戰國風格。

山門依山而建,蔚為壯觀。

荀子大殿,重檐廡殿頂,氣勢宏偉,風格古樸,殿內漢白玉... 簡介   主要景點   人物簡介 荀子解說 《荀子解說》作者:柯美成,出版社:華夏出版社,荀子是先秦儒家中三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繼孔子、孟子之後被稱為儒學大師。

和孟子有同等重要的地...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 熱門詞條gracegiftqueueSkyesystem32一清堂低渣飲食劉亞仁勇敢一點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地瓜圓多部未華子徐宅微不足道應徵搶手貨日月神功正者無敵洋桔梗烏馬狂犬病疫苗臍帶章陳良宇黃磊黑色情人節b型h系C2CRDOSGoogle學術搜尋MarceloBurlonRJ《螺絲小姐要出嫁》伊莎貝拉佐藤江梨花兒童牙科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姐姐的守護者徐宛鈴植物燈涂惠源百姓網綠豆胡椒餅龍吟ElegancePositiveTraffic聖夜祭戶口遷移抗氧化明基材料骰荀子·修身@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