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赶尸也称移灵,俗称吆死人,是中国湘西和印尼南苏拉威西省托拉雅地区的一种技法,运送在他乡死去的本地人遗体回乡,是僵尸传说的来源之一。

在中国认为该技法和苗族巫术有 ... 赶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赶尸也称移灵,俗称吆死人,是中国湘西和印尼南苏拉威西省托拉雅地区的一种技法,运送在他乡死去的本地人遗体回乡,是僵尸传说的来源之一。

在中国认为该技法和苗族巫术有联系,属于茅山术祝由科。

有时也用祝由科指代赶尸。

[1]随著交通的便利,这种运尸方法已经越来越少见。

目录 1表像 2由来 2.1传说 3揭秘 3.1运尸 3.2赶尸匠人选 4相关文化 5参考文献 6外部链接 7参见 表像[编辑] 湘西施行赶尸多在天明之前。

施术的赶尸匠敲小铜锣,执摄魂铃使人避开,顺便让有狗人家关起家犬,以防它们来咬坏尸身。

赶尸匠很少提灯笼一类照明,身后几具尸体排成一排,一行在山路行走。

尸体多以黑色尸布遮住,行走时多似蹦跳前进状,另头戴高筒毯帽,脸上贴几张黄符纸。

天明后赶尸匠和尸体在不住活人的死尸客栈停歇,夜晚再出发。

还有传闻部份赶尸匠亦有“招魂”的本领,让尸体做一些和活人一样的事情。

托拉雅的赶尸更注重引导死者回家见过亲友,从而走向来世。

尸体回乡后举行类似超度的仪式。

由来[编辑] 湘西沅江上游(沅陵、泸溪、辰溪、溆浦)一带较贫瘠,本地很多人赴川东、黔东等地区采药、狩猎或做小生意为生。

而这些地区都瘴气较重,流行恶性疟疾,屡有死者。

民众中死者尸体要带回老家的“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很深,但由于当地山路崎岖,不能用车、担架等运输尸体,因此有赶尸这一方式出现。

传说[编辑] 中国传说上古时代蚩尤与黄帝交战,厮杀惨烈。

蚩尤为了运回战死兵士的遗体,便命手下军师设法运尸。

相传赶尸便由此而来。

[2] 在印尼,传说赶尸源自数百年前塔纳托拉雅(TanaToraja)地区的西托拉雅和东托拉雅内战,战后双方都把死去的亲人遗体带回家,采用特殊的方式让尸体自己回去。

揭秘[编辑] 运尸[编辑] 湘西赶尸的尸体大多经过苗医等防腐处理后搬运,死者身上大多涂抹辰砂,施以辰州符[3]。

有关具体过程台湾和中国大陆媒体各自对赶尸进行分析解释,两方的看法有区别。

台湾的分析认为运尸的主要工具是竹子。

运尸匠用竹子穿过死者大袖寿衣的腋下,将数具尸体排在一起,前后两名运尸匠便可抬竹子运尸。

尸体的双臂被绑在竹子上,大袖使得竹子可以被遮住;而竹子的韧性使得前进时会上下晃动,带动尸体同样上下晃动,远观便有如尸体蹦跳状前进了。

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等中国大陆媒体则报导说有运尸匠会只留下尸体的头和四肢而抛弃躯干,而另用稻草等扎一个新躯干。

而搬运时一名运尸匠会把尸体背上,然后一起套上黑尸布。

为防止死者家属看穿,赶尸匠会独办收殓,只让家属粗看尸体。

这种解释没有说明如何同时运多具尸体,也没有解释尸体如何蹦跳状前进。

[来源请求] 另外尚无对印尼赶尸方法的具体分析。

赶尸匠人选[编辑] 湘西赶尸匠传承靠师徒关系。

赶尸匠需16岁以上,相貌丑一些,身高1.70米以上。

入门要经过三项考核: 望著太阳转圈,停下后指出东南西北。

因为工作多在夜晚,分清方向很重要。

进行扛重物的训练。

深夜去坟山寻找一片师父放置的梧桐叶,锻炼胆量。

入门后师父会教弟子画符、“三十六功”等手艺。

相关文化[编辑] 赶尸成为香港僵尸片的灵感来源之一。

如林正英赶尸等场面。

僵尸片中尸体蹦跳前进的动作也来源于蹦跳的赶尸尸体。

[4] 参考文献[编辑] ^施蛰存.《祝由科的巫術》.  ^《行走的屍體》.《走近科學》.2006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  ^沈从文.《沅陵的人》.  ^刘天赐.第一章:中國殭屍.《僵屍與吸血鬼》.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ISBN 9789620427350.  外部链接[编辑] 走近科学:解放初期湘西“赶尸”之谜 台媒图解踢爆湘西赶尸真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编辑] 起尸鬼 僵尸 尸鬼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趕屍&oldid=68026863” 分类:​僵尸丧葬中国传说湖南传统文化隐藏分类:​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本 其他语言 添加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