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高越嶺道- 花蓮縣水源國小臺灣母語日暨本土教育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25年,鑒於舊道東段道路所經過的山區海拔太高,冬季經常積雪,難以通行,當時的花蓮港廳和南投廳乃重新興築越嶺道全線,越嶺點改為能高北峰(南華山)與能高主山間的 ... 花蓮縣水源國小臺灣母語日暨本土教育網台灣原住民族情境營造教學資料族群校內活動校外活動比賽水源筆記協作平台地圖 花蓮縣水源國小臺灣母語日暨本土教育網‎>‎水源筆記‎>‎ 能高越嶺道 能高越嶺道的歷史沿革 能高越嶺道橫跨能高與奇萊山系間的中央山脈東西兩側,原是賽德克人遷徙及交通貿易的社路。

日治時代中期(1914年)爆發「太魯閣征伐戰」,能高越嶺道成為日軍東西部隊攻擊太魯閣族的主要路線之一。

其後日人為達到控制山地的目的,於1917年正式興築警備道,1918年完成後命名為「初音奇萊橫斷道路」。

西段由霧社起,經赫哥、櫻(春陽)、富士(盧山)、屯原、富士見、尾上(雲海)、松原、能高(天池)到海拔3307公尺的州廳界(紀念標),東段由初英起,經銅門、瀧見、巴托蘭、曲水、万兩林、天長山、奇萊溪、朝日、森中、聯帶山到奇萊南峰東邊的州廳界紀念標,是能高越嶺道的最初路線,又稱「能高越嶺舊路」。

1925年,鑒於舊道東段道路所經過的山區海拔太高,冬季經常積雪,難以通行,當時的花蓮港廳和南投廳乃重新興築越嶺道全線,越嶺點改為能高北峰(南華山)與能高主山間的鞍部,路線雖然變長,但其越嶺點較原有越嶺點低500公尺,路線亦較平緩易行,就是現在光被八表碑、東能高(檜林)、奇萊、坂邊(磐石)、桐里、瀧見(龍澗)、烏帽、銅門到初音的路線。

完工後,當時警務局在步道上設置多處駐在所,並指定5個宿泊所:屯原駐在所、尾上駐在所(雲海保線所)、能高駐在所(天池山莊)、東能高駐在所(檜林保線所)、坂邊駐在所(磐石保線所),除了配置警力,亦提供登山者宿泊設施。

環境資源特色 能高越嶺道的植群極為豐富,屯原到奇萊呈現了櫟林帶、鐵杉林帶、高山草原灌叢、冷杉林、檜木林帶及櫟林帶下層等多樣性的森林型態,棲息其間種類繁多的中高海拔野生動物族群讓本區被納入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的範圍。

步道兩端西邊車可行至屯原登山口,東可車行至奇萊登山口,兩登山口間26.5公里自能高鞍部畫分,西段屬南投林區管理處管轄,東段為花蓮林區管理處管轄。

雲海保線所 海拔2360公尺,位能高越嶺道4.5K處。

霧社事件中,屯原段的駐在所,除霧社分室與馬海僕駐在所外,其餘均被泰雅族抗日軍所焚燬,其中包括櫻、赫哥、博阿倫,屯原、尾上(雲海)、能高(天池)等駐在所。

事件結束後,日警重建與增設越嶺道上的駐在所,其中將尾上駐在所,移到原址西邊約1K的尾上山稜線上,即今之雲海保線所位置。

民國39年光復後,解除山地警備事務,且隨著東西向輸電線路的興建,更名為雲海保線所。

現台電已無派駐人員,提供給南投林管處巡山人員使用,內有日式通舖5間。

雲海保線所視野展望良好,冬季可欣賞能高連峰積雪山頭,夏秋兩季常有雲瀑和雲海景觀,故得「雲海之名」。

由此往西可眺望守城大山、盧山部落和日落;往東南可遠眺能高主山與卡賀爾山,天氣晴朗可看到埔里地區。

松原木炭窯遺址 松原駐在所東方150公尺處的道路邊可見日治時期留下的木炭窯遺址,提供駐在所警備員製作冬天烤火取暖用的木炭,木炭窯又稱燜柴窯,直徑約1-1.5公尺不等,多設置於傾斜的坡地上,主要是考量可以順應地勢、推送木炭,選擇的樹材以相思樹和九芎最為常見。

能高瀑布 在天池山莊西邊不遠處的吊橋可見能高瀑布。

能高瀑布位於塔羅灣溪上游,海拔約2800多公尺,為台灣著名的高海拔瀑布之一。

能高越嶺道由屯原(西段入口)進入後,一路與塔羅灣溪平行前進,過雲海保線所後,兩旁山勢越來越雄偉高聳,最後接近中央山脈稜線時,因受地形的影響,溪澗不再平伏流動,終而轉為壁立垂流,形成瀑布景觀。

能高瀑布分三段自天際傾洩而下,總落差約200公尺,每年夏、秋兩季水量豐沛時,氣勢十分磅礡,宛若一條奔騰於山林間的銀色絲帶。

天池山莊 位在能高北峰西側山坳,海拔2860公尺,步道13K處。

最早為設立於1918年的能高駐在,是一棟漂亮的檜木造日式建築,有榻榻米房間、浴室,可容納上百人,有「能高檜木御殿」之稱,霧社事件時被毀。

1931年日人重建檜木屋舍於原址,形制與尾上駐在所(雲海保線所)相同。

光復後,因應台電東西向輸電線路需求,沿用為天池保線所,除供保線維修人員住宿外,亦開放給登山者使用。

民國75年又遭焚毀,1993年重建為天池山莊,由林務局管理,2011年再次改建,2013年開放使用。

能高鞍部 能高鞍部位於中央山脈主脊—能高北峰(3184公尺)與卡賀爾山(3105公尺)之間,是一座海拔約2800公尺的緩平鞍部,鞍部東西兩側分別是木瓜溪上游支流丸田溪(檜林溪)與濁水溪的上游支流塔羅灣溪(布卡桑溪),地理位置相當特殊,除位處兩溪流的源頭外,也是欣賞木瓜溪谷層層疊疊的溪流景觀與日出雲海變化的極佳地點。

光被八表碑 國民政府遷台後,台電延續日人所遺留的輸電工程基礎,在當時台電總工程師孫運璿的督導下,完成了台灣東西向輸電線路。

民國42年竣工後,為紀念此「東電西送」的創舉,便於能高鞍部上(也是南投與花蓮縣界),設立一座紀念碑。

碑上刻有當時總統蔣中正所題的「光被八表」與「利溥民生」,代表此工程可將光明代至八方地表、造福大眾民生之意。

台電輸電線路 能高越嶺道對於台灣東西向輸電建設有著功不可沒的影響。

早在日治時期,日人即著手在東西向輸電線路工程,但因二次大戰中斷。

直到民國39年,台電為了將台灣東部充足的電力供給至西部地區,於是沿著能高越嶺道興建步道,進行東西電路高壓工程。

路線由銅門至霧社共架設327座電塔,每隔10公里設置一處保線所(以越嶺道原有駐在所為基礎),以便利維護管理。

此創舉在當時被譽為「電力的萬里長城」,促使電路運輸跨越了台灣屋脊—中央山脈的阻隔,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有重大的貢獻。

上檜林吊橋 過能高鞍部後的能高越嶺東段,以之字路下降400公尺後道路較無平緩,途中經過上檜林吊橋,目前所見到之吊橋乃台電後來修建的吊橋。

18.5K橫越大坍方,便道不很明顯,是全程最危險之處。

檜林保線所 檜林保線所昔稱東能高駐在所,設立於大正14年(1925),為日治時期能高越嶺道的指定宿泊所之一,它位在能高北峰東稜線下側(標高2109公尺),是一棟檜木造日式房舍。

民國39年台灣電力公司開始整修越嶺步道、鐵塔組立及電話線路架設等三大工程,至民國42年9月竣工止,合計完成由銅門至霧社約75公里長道路之拓寬及電塔之架設,設立八處保線所,由東向西分別為銅門、瀧見(龍澗)、磐石、坂邊(奇萊)、東能高(檜林)、能高(天池)、尾上(雲海)及廬山,檜林即為其中之一。

檜林保線所得名於附近有大片的檜木森林,因檜木林生長於盛行雲霧帶中,經常形成雲霧繚繞、群山與松、檜林交織的美景。

檜林保線所的廚灶 檜林保線所有台電員工駐守,內有日式榻榻米通舖5間,互以木門相隔。

廚房有一爐灶,烹煮、燒熱水要點柴火,檜林是能高越嶺道中唯一車輛不能抵達的保線所(西段巡山員的機車可騎至能高鞍部),所有物資須走7公里以上的山路背負進來,瓦斯桶更加難以運送,故以山中到處都有的木材做為煮食的火源。

檜奇吊橋 中央山脈北三段與能高越嶺道稜脈交接處,是濁水溪與木瓜溪的分水嶺,豐沛的水力資源,造就了步道沿線多處的水文景觀,亦因此設立了多座的吊橋供往來者行走。

其中的檜奇吊橋因跨越約深300公尺的木瓜溪,加以橋距極長,堪稱本路線最具代表性的鐵線繩索吊橋。

由橋之中央俯瞰而下,兩岸覆蓋著蒼鬱的林木,溪水泛著波光,景色十分壯觀。

該橋於2013年初橋板傾斜封閉,另闢步道通過。

五甲崩山 五甲崩山位在能高北峰東稜稜尾,因丸田溪和柴田溪在此會流,侵蝕力量很大,於民國60年代後期開始劇烈崩塌,原本能高越嶺道通過的五甲崩山山腰路段嚴重崩塌,完全不能通行,必須利用台電乙線保線路高繞至五甲崩山稜線上,繞過崩塌地,下到奇萊溪谷的台電施工道路,由此可開車東出銅門。

在五甲崩山稜線上道路可看到崩坍的過程仍繼續擴大的痕跡。

天長斷崖 天長斷崖位於天長山南稜,其兩側地質分別為天長大理岩及谷園片岩帶。

天長斷崖段的驚險魁偉之勢,可謂是日治時期能高越嶺道東段的壓軸勝景,它巨大的崩塌面橫寬約3000公尺,落差達1000公尺,由遠處眺望,酷似綠鬱山林中的慘白陷落,令人側目。

而其下方的天長隧道(民國67年建造完成),長1270公尺,稱得上是全國最為險峻的隧道之一。

磐石保線所 磐石保線所建於民國67年,是台電木瓜溪發電計畫施工時最主要的工作站與宿舍。

原來的坂邊駐在所位在磐石保線所道路對面下方約100公尺處,後來當做保線所用,已因道路施工損壞。

最上方的一棟木屋現做為花蓮林區管理處磐石駐在所。

資料來源: 能高越嶺國家步道解說牌內容 楊南郡(2003),能高越嶺道人文史蹟調查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林澔貞、郭育任、翁儷芯(2007),台灣的國家步道,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Comments Signin|RecentSiteActivity|ReportAbuse|PrintPage|PoweredByGoogleSite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