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也可能造成中暑!避免傷害3 大部位先降溫:頸部、腋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暑該怎麼辦?中暑如何治療 · 現場先將個案移至陰涼處,遠離高溫的暴露。

· 在3 大部位頸部、腋下和鼠蹊部,放冷水濕毛巾降溫。

· 可在全身灑水加上風扇吹 ... Skiptocontent 每年夏天都越來越熱!根據中央氣象局氣候年報顯示,2020年全台整體持續高溫,全年均溫攝氏24.6度,打破歷年紀錄,即使在室內,也有可能因為悶熱而中暑,吹著冷氣也可能因為身體調節變差而引起中暑。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郭婉吟表示,如果發現有人中暑,建議先用濕毛巾冰敷頸部、腋下、鼠蹊部這3大部位,並補充水分,如果有異狀再馬上送醫,才能把傷害降到最小。

中暑是什麼?中暑有哪些症狀? 中暑(HeatStroke)是熱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若未能早辨識和治療,死亡率可達5成以上,比「熱衰竭」還要嚴重。

郭婉吟說,中暑的定義是,中心體溫大於攝氏40度,合併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的症狀,像是意識不清、躁動、行為異常、抽搐或昏迷,所以民眾常常口中說的中暑,多半不是醫學上定義的中暑。

人類是恆溫動物,照理來說中心體溫應該維持在攝氏36~37度左右,但如果出現中暑,中心體溫失去調節能力,就可能出現大於攝氏40度的狀況,這時候也會開始出現中樞神經的異常。

中暑時會出現中樞神經的異常症狀,像是意識不清、抽搐、昏迷等。

中暑的原因?哪些人容易有中暑? 郭婉吟說,中暑除了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外,也可能造成身體多處器官受損,包含:肺部、心臟、腎臟、肝臟、肌肉、血液等,因此可能造成多重器官衰竭。

危險族群 嬰幼兒老人戶外工作者運動員軍人有慢性病者服用某些藥物(例如:利尿劑者) 室內也可能造成中暑! 環境在悶熱無風之處。

雖然在室內卻直射太陽無遮蔽。

案例:65歲阿芬(化名),有高血壓和中風病史,行動不便。

7月某日氣候炎熱,阿芬於家中無開冷氣,室內悶熱,之後被家屬後發現阿芬意識不清,體溫高,且有抽搐的情形,因此緊急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室。

於急診室時,體溫高達攝氏43度且意識不清,給予急救包含:插管、積極降溫和靜脈注射補充體液,之後因呼吸衰竭、急性腎損傷和橫紋肌溶解症轉入加護病房。

經過醫療團隊治療後,阿芬順利移除氣管內管,腎功能也恢復正常,於9天後順利出院。

保持室內涼爽通風是很重要的。

中暑該怎麼辦?中暑如何治療 郭婉吟說,當發現有疑似中暑的個案時,除了打119儘速送醫外,建議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隔離: 現場先將個案移至陰涼處,遠離高溫的暴露。

在3大部位頸部、腋下和鼠蹊部,放冷水濕毛巾降溫。

可在全身灑水加上風扇吹就醫後送到急診室的治療包括:急救處置、靜脈注射體液補充、積極降溫和維持器官功能。

如何預防中暑? 郭婉吟表示,中暑雖會致命,但卻是可以預防的。

除了提高警覺外,若工作會暴露高溫的環境,要穿著寬鬆透氣的衣服,隨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並增加休息的時間和次數。

在高溫的季節,若家中有慢性病的老人,需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避免因悶熱潮濕造成中暑。

疫情期間也呼籲,高齡長者對高溫的感受能力較差,且排汗和散熱功能也退化,所以更需要做好措施來預防熱中暑的發生! 文/盧映慈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COVID-19/疫情期間「中暑」常被忽略!你的發燒是新冠肺炎還是中暑?小孩比大人更容易中暑!體溫升高速度4倍快這些要領防止幼童熱傷害氣溫飆高中暑「藥」小心!4種慢性藥物會讓中暑風險飆升 Heho健康提醒您若您有任何健康疑慮與問題,請洽詢專業醫療人員。

查看疫情最新資訊請至衛福部疾管署網站,若有疑似症狀請撥打傳染病諮詢專線1922。

Heho熱門文章 1.2021年流感疫苗懶人包/自費、公費差在哪?該去哪家診所施打?2021-10-012.整理包/打疫苗前後一定要注意的7件事!打疫苗前該吃什麼、普拿疼該什麼時候吃?2021-07-183.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Delta變異株更像重感冒2021-09-114.整理包/我適合打BNT疫苗嗎?BNT心血管副作用較高?副作用、保護力一次看2021-08-285.整理包/頭痛?發燒?AZ、莫德納、BNT、國產疫苗副作用大解析2021-07-20 影音健康 【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Heho微動畫】盤點8種腳部不舒服可能的身體徵兆!2021-03-05【影音】矯正駝背超簡單!醫師教你每天5分鐘躺著就能改善駝背2021-01-04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