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傳統一般胸腔外科 - 新光醫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肺癌症狀可區分為肺部症狀、轉移性病灶症狀,肺癌伴隨之症候群,以及全身性症狀 · 肺部症狀: 久咳不癒、呼吸困難、局限性哮喘、咳血、阻塞性肺炎、肺膿瘍、嘶啞、胸痛、 ... 外科部 簡介 宗旨與目標 執行架構 訓練對象及教學師資 心臟血管外科 科別簡介 醫療團隊 衛教資訊 教育訓練 胸腔外科 科別簡介 醫療團隊 服務項目 VATS胸腔內視鏡輔助手術 胸腔內視鏡輔助VATS簡介 氣胸 自發性氣胸胸腔鏡輔助手術治療 膿胸 胸腔鏡輔助手術肺葉楔狀切片手術 良性肺疾病之肺葉切除手術 肺部轉移性惡性腫瘤切除手術 肺氣腫肺泡性疾病 肺氣腫肺減容手術 早期肺癌檢測行動 低劑量斷層掃描 肺癌簡介 早期肺癌檢測Q&A 漏斗胸Nuss微創手術 Nuss手術前後 傳統一般胸腔外科 肺癌 食道癌 食道癌術後照護 氣胸 膿胸 肺結核病之外科治療 胸廓腫瘤 胸腺瘤 廣泛性胸骨切開胸腺切除手術簡介 衛教資訊 常見問題 神經外科 科別簡介 醫療團隊 衛教資訊 儀器介紹 小兒外科 科別簡介 醫療團隊 衛教資訊 教育課程 好站連結 泌尿科 科別簡介 醫療團隊 衛教資訊 教育訓練 好站連結 一般外科 科別簡介 醫療團隊 衛教資訊 儀器介紹 教育訓練 服務項目 整形外科 科別簡介 醫療團隊 衛教資訊 教育訓練 好站連結 外傷科 最新消息 科別簡介 醫療團隊 衛教資訊 教育訓練 好站連結 與我聯絡 我要掛號 門診進度 門診時刻表 肺癌 癌症目前已躍居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之首。

而肺癌已超過肝癌位居男女癌症死因之第一位。

根據衛生署統計,在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10000人,超過7000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的總合還多,而且每年急速的成長中。

絕大多數病患在被診斷為肺癌時,僅有1/4病患為早期,因此如何早期診斷肺癌,早期治療是戰勝肺癌的最重要方法。

我們建議40歲以上之國人每年照一次胸部X光;有胸部或呼吸道症狀出現時必需照胸部X光以便早期發現肺部腫瘤或病變。

探討肺癌的成因,主要是以吸煙和空氣污染因素為主,因此如何禁煙和維護良好的空氣品質是國民教育與環保的嚴肅課題。

肺癌是指起源於支氣管上皮或肺泡上皮的癌症,所以稱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它大多先發生於支氣管再向肺泡發展,少數先發生於肺泡再向支氣管蔓延。

腫塊本身硬如木石,可向四周及至全身擴散。

肺癌又因其發生癌的上皮細胞不同,其分類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前者惡性度高,在體積很小時便轉移出去,因此一旦確定診斷,採取化學治療為主,後者依細胞型態可區分為鱗狀細胞癌、腺癌(包括細支氣管肺泡癌也簡稱肺泡癌)、大細胞癌、腺鱗狀細胞癌、類癌、支氣管腺癌(包括腺樣囊性癌、黏液上皮樣癌)等,其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而放射及化學治療為輔。

肺癌在確定診斷時,絕大多數病人(95%),都會有症狀,其中1/3是腫瘤本身產生的,1/3是與轉移性病灶有關,1/3是因為出現了全身性之症狀。

只有少數病患(5%)沒有症狀只是呈現胸部X光異常陰影而已。

肺癌症狀可區分為肺部症狀、轉移性病灶症狀,肺癌伴隨之症候群,以及全身性症狀 肺部症狀: 久咳不癒、呼吸困難、局限性哮喘、咳血、阻塞性肺炎、肺膿瘍、嘶啞、胸痛、吞嚥困難、上腔靜脈阻塞症候群。

轉移性症狀: 腦脊髓轉移之神經壓迫症、骨轉移之疼痛、肝及腎上腺轉移之症狀。

肺癌伴隨之症狀群: 神經痛、肌肉痛、肌無力、關節疼痛、低血鈉、高血鈣、腎上腺分泌失調。

全身性症狀: 食慾不佳、體重減輕、倦怠、無力發燒。

肺癌的診斷與分期 標題三 影像與診斷: 胸部X光檢查(正面、側面)  胸部電腦斷層掃描  胸部核磁共振掃描  核子醫學骨骼掃描  正子射線斷層掃描  胸腔超音波掃描 組織學診斷: 支氣管鏡切片  縱膈腔鏡切片  經皮胸腔穿刺切片  胸腔鏡切片  剖胸探查切片 肺癌分期: 第一期 A:肺部腫瘤小於3公分,無淋巴及遠處轉移  B:肺部腫瘤大於3公分,無淋巴及遠處轉移 第二期 A:肺部腫瘤小於3公分,有肺內淋巴無遠處轉移  B:肺部腫瘤大於3公分,有肺內淋巴無遠處轉移 第三期 A: 無論腫瘤大小,有縱膈腔淋巴,無遠處轉移  腫瘤已侵犯胸壁、橫膈膜、心胞膜或距離隆突2公分不到,可有或無肺內縱膈腔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B:  無論腫瘤大小,對側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腫瘤已侵患脊椎體、大血管、肋膜積水、食道、心臟、氣管、隆突 第四期無論腫瘤大小,有無淋巴結轉移,已有遠處器官轉移肺癌一但確定診斷以後除了小細胞型肺癌外,其餘非小細胞型肺癌必需考慮手術切除之可能性,肺癌手術切除之條件有三:1.解剖上病灶可以完全切除2.無遠處轉移3.心肺功能可以忍受肺葉切除,因此手術前臨床之分期是重要的,肺癌的分期是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淋巴結轉移的情況是否有遠處器官轉移來定的,根據上述如果是在分期的第三期A之前而且心肺功能合適,醫師都會建議病患作手術切除,如果是在第三期B及第四期或心肺功能不合適,則建議作化學或放射治療。

手術之前的心肺功能評估包括有動脈血氧分析、肺通氣功能檢查、肺核子醫學灌注掃描、爬樓梯測驗等評估肺功能狀況,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臟核子醫學掃描、心導管檢查、心超音波等是用來評估心臟功能。

肺癌的治療預後與手術後的分期有關,如果術後的分期是第二期以上,尚需作輔助性放射或化學治療。

第一期肺癌平均五年的存活率有76%,第二期肺癌為47%,第三期為30%。

因此肺癌的早期診斷與早期手術切除以及配合腫瘤科的放射與化學治療,是肺癌治療的成功要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