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媒體實驗室| 書籍 - 天下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MIT媒體實驗室. The Media Lab ... MIT媒體實驗室:讓「科幻小說」美夢成真的地方。
定價390元 ... 這是我們幻想的未來,不同的是,MIT媒體實驗室能夠化夢想成真!
快速導覽書籍介紹相關影音媒體報導相關文章相關活動延伸閱讀TOP天下文化首頁書籍人文社科MIT媒體實驗室人文社科MIT媒體實驗室TheMediaLabInventingtheFutureatM.I.T.布蘭德StewartBrand著白方平譯絕版我要收藏0關鍵字人文社科先進思維媒體傳播科學自然出版資訊出版日期1999/09/20書號BIA010出版社天下文化裝幀平裝開本14.8×21cm印刷規格黑白ISBN9576216044頁數410重量550gMIT媒體實驗室TheMediaLabInventingtheFutureatM.I.T.布蘭德StewartBrand著白方平譯絕版《芝加哥論壇報》、《出版人週刊》、《新科學家》強力推薦企業金主,來實驗室看是否該搶先買進一些「金雞」! 新聞記者,來這裡東問西問地挖掘新聞題材! 科學家,來這裡暗自較勁,看誰最先端! 名人,來這裡親身體驗驚奇而刺激的科技成果! MIT媒體實驗室:讓「科幻小說」美夢成真的地方。
定價390元絕版書籍書籍介紹作者簡介目錄書摘出版資訊購物說明早上起床,由你個人的職業與嗜好取向,自世界各媒體蒐羅來的資訊,依據對你而言的重要性排版印製的報紙正列印出來。
視訊播放系統察覺你今早的情緒,為你準備合適的視聽選擇。
餐桌上一份營養調配得宜的早餐正等著你。
如同以往的工作日,私人轎車自動隨著衛星定位系統路線,計算出不壅塞的路段將你送往公司。
路上,電腦語音提醒你今天的行程與會議,順道替你擋掉幾個不要緊的電話.....這是我們幻想的未來,不同的是,MIT媒體實驗室能夠化夢想成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群來自各領域懷抱理想的年輕學子,他們腦中不羈的夢想,經由世界尖端企業主的長期支持,理論化為無限商機,為我們開創科技與人性共生的未來!布蘭德著《全球目錄》(WholeEarthCatalog)、《全球評論》(WholeEarthReview)的創辦人、發行人,對多媒體及電腦領域有長期而深入的觀察與了解;本身也是新聞攝影工作者、多媒體藝術家。
曾任SRI人類智能增益研究計畫顧問;在擔任《全球軟體目錄》(WholeEarthSoftwareCatalog)總編輯期間,創辦「駭客聯合年會」。
是美國最具娛樂性、最具煽動力的趨勢觀察家暨潮流領導人。
《MIT媒體實驗室》作者。
白方平譯一九六四年生於台中,成大航空太空工程學士、碩士,微軟認証專業人員。
目前從事網路規畫管理及軟體開發工作,嗜書、酗古典音樂、戀電腦。
業餘從事自由譯述,譯有《捍衛網路》(天下文化出版)、《MIT媒體實驗室》(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電子郵件位址:[email protected]。
序 我們要如何才能把自己的神經系統連上全球電腦網路?布蘭德第一部 媒體實驗室的世界第一章 不展示就完蛋第二章 新媒體之一——接收 第三章 終端機花園 第四章 新媒體之二——發送 第五章 幻影的科學 第六章 動物繁殖場 第七章 漢尼根小學 第八章 會嗤嗤笑的房間 第九章 挹注未來、發現未來 第二部 世界的媒體實驗室 第十章 平行化的生活 第十一章 廣收的政治學 第十二章 全球資訊經濟 第十三章 生活的品質 附錄 今天的媒體實驗室 白方平譯後記 白方平地下室裡,白光全像圖(white-lighthologram,就是每張信用卡上熠熠生光的那個玩意兒)的發明人正在展示全世界第一套投射式全像圖。
這是一輛停在半空中、十八英寸大小的Camaro跑車;而贊助這項計畫的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派來的那些人,對此感到十分滿意。
其中一個成員不但從車頭看到車尾,還忍不住伸手去摸,但他的手卻什麼也沒摸到;所有的資訊全都在他眼裡,而不是在空氣中。
在威斯納館(WiesnerBuilding)那灑滿陽光的中庭裡,一艘七英尺長、由電腦控制的氦氣飛艇正在這五層樓高的空間中巡航,以學習怎麼樣才能像條魚——覓食、成群結隊、並找到溫度舒適的棲息地。
而三樓正在進行著「肢體追蹤」。
一位舞者身著比龐克族更酷的黑色皮衣,在感應空間中迴旋舞動著。
舞者的皮衣上貼了許多感應貼片,是一種由紅外線發光二極體(infrared-light-emittingdiode)組成的位置指示器。
透過感應貼片的訊號,電腦可把舞者的舞姿轉換成電腦動畫人物的動作,呈現在一面房間般大的螢幕上。
動畫人物完美再現了真實舞者的動作,而電腦則全神貫注凝視並且記憶著:人類就是這麼動的。
四樓,一位小提琴家試著放慢演奏速度,重新表演一首困難的曲目;即使在演奏中再度改變速度,鋼琴伴奏也能配合得天衣無縫。
這位毫無怨言的鋼琴伴奏者是一部不凡的音樂用電腦。
三樓的「終端機花園」(TerminalGarden)裡,有位來賓假裝還是個小學生,故意在電腦上輸入「hedake」這個字。
接著就傳來一個電腦合成的聲音喊著「headache」!螢幕上同時顯示了正確的拼法。
「去他的兒童專用!」這位來賓說,「我需要這玩意兒。
」二樓和四樓裡,兩部分處不同樓層的電腦正透過電話交談,它們在忙著為主人排訂約會。
它們的主子當時可都不在場。
這是威斯納館中進行的各式各樣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小範例,但也可以讓我們一窺整個媒體實驗室(MediaLab)研究的主調。
前面所提到的研究都牽涉到通訊、增進個人能力,而且都用到電腦(那部Camaro跑車並不是拍攝自模型,而是純粹由電腦位元產生),也都可以讓我們看到最酷最炫的展示。
媒體實驗室的學生和教授們同樣也撰寫論文和書籍並加以發表,但這片學術園地的信條不是「不發表就沒得混」(PublishorPerish);這裡的說法是「沒有成果展示就完蛋」(DemoorDie)——用不作假的方式把你的想法實際表現出來,至少得成功一次才行。
「我們寫下我們所做的,」主持人尼葛洛龐帝(NicholasNegroponte)為此下了注解,「但都是在做出來之後才寫。
」實驗室的焦點全集中在工程與科學上,而不在於學術地位;在於創新發明,而非研究、調查或評論。
參觀媒體實驗室是非常迷人的,是一場由「未來的電影」、「未來的玩具」、「未來的學校」和「未來的種種」組合而成的科技饗宴,參觀者絡繹不絕。
開放參觀一年之後某個訪客眾多的日子,實驗室一天之內便接待了四十位來自中國大陸的電腦科學家、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的主任工程師、三十五位日本建築師、十五人的日本考察團、西德國務卿、德國報業聯盟總裁等。
工業界的金主跑到媒體實驗室來看看是否該「買進」(尼葛洛龐帝發現金主的投資通常都低於二十萬美元,但媒體實驗室所花的時間卻不只值這個價錢);新聞記者跑到這裡來找尋新聞題材,走的時候雖然滿臉疑惑,但還是有許多東西可寫;科學家與研究人員跑到這裡來看看到底是誰走在前頭,自己又在哪些地方落後了;名人訪客來到這裡,是因為美國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希望他們親身體驗這些令人驚奇而刺激的科技成果。
這裡是全世界少數幾個有這麼多新鮮玩意兒、而且又這麼集中的地方。
看過了展示,這些人總是會感到目不暇給,腦子裡一片混亂;但媒體實驗室之所以吸引他們,是因為他們曾經聽說、或是感受到這裡有一個「願景」(Vision)。
兩棲類有這麼一個夢想家。
「你將會看到你左邊的袖扣和右邊的袖扣透過衛星來溝通。
」尼葛洛龐帝逗弄著聽眾。
「有了平板顯像(flat-panel)技術,一塊牌照、酒瓶標籤或者價目牌都可以是『顯示器』。
」被問到關於電腦的問題,他回答說:「未來一般『裝備』的MIPS,會比電腦的還要強。
」所謂MIPS(million-instructions-per-second)是指電腦每秒可執行的百萬指令數,這是對電腦計算能力的一種標準度量。
廣播人問,那廣播呢?尼葛洛龐帝會毫不留情地為他們剖析:「運動及選舉可能還需要現場立即實況轉播,其他的則不會。
這個規則是,只要是能下賭注的,你就絕對無法忍受不能立刻看到結果。
」至於電影工業,就今天的資訊世界而言,已經算是傳統工業了。
「這個世界正面臨著一場遠較光纖取代腳踏車、電致發光板(electroluminescentpanel)取代新聞紙更為深遠的轉變,」他做了總結:「獨白會變成對話,原本非關個人的將逐漸個人化,傳統的『大眾傳播媒體』將根本消失。
」聽眾們饒富興味地聽著、卻也顫抖著。
如果他是對的將會如何?為何這個論調聽來如此熟悉?噢,對了!一九六六年伍爾夫(TomWolfe)寫了篇文章頌揚麥克魯漢(MarshallMcLuhen)的《了解媒體》(UnderstandingMedia)這本書,那篇文章的標題正是〈如果他是對的將會如何?〉(WhatIfHeIsRight?)。
整個產業的世界中有許許多多的小螺絲釘,從早餐食品包裝的設計師、電視網創意部門副總、廣告媒體推銷員、照明設備產業的接班人、專利權律師、工業間諜,到喊著「我們需要願景」的理事主席——產業界的各種組成份子,正如我所說的,都在想著:如果麥克魯漢……是對的……。
IBM、奇異電子(GeneralElectric)、貝爾電話(BellTelephone)以及其他的公司,都曾邀請麥克魯漢從多倫多飛到紐約、到匹茲堡、到世界各地,向那些高級主管發表私人演說,談談……這個看不見的,只有他才能夠洞察的電子環境。
羅契斯特(NatRochester)是IBM的資深電腦工程師,也是IBM早期和媒體實驗室密切合作時的主要協商代表。
他告訴我:「尼葛洛龐帝兼具藝術家的眼光與技巧、優異的技術知識與創意,以及真正一流的行銷能力。
如果他是IBM的業務代表,他一定會是『金圈子』(GoldenCircle)的一員。
」金圈子是IBM內部創造了十個「百分百俱樂部」(HundredPercentClub)的核心團體,從此之後,他們享有完全的特權。
如果你對什麼是優秀的行銷能力有自己的見解,那麼當你見到尼葛洛龐帝時,原先的見解會完全消失。
事實上,尼葛洛龐帝是一位身著蘇格蘭斜紋軟呢、全身上下找不出一絲皺摺、喜歡沈思的學者。
《財星》(Fortune)雜誌的觀察是:「他看起比較像是演藝界的偶像,而不是專業技術臻至藝術境界的活生生典範。
」尼葛洛龐帝確實看起來有點像是年輕的瓦格納(RobertWagner),他十分注意修飾的細節,對服裝的感覺也很敏銳。
尼葛洛龐帝出身希臘的航運世家,成長於瑞士,倫敦以及紐約的時尚圈也是他自幼所熟悉的。
諸如《M》和《W》這些雜誌,都把注意力放在尼葛洛龐帝身上;最近《W》雜誌還這樣形容他:「他的風格比較像是一位品味出眾的國際企業總裁,而非專事研究的科學家、或從事最尖端電腦工作的學者。
」以他在MIT所擔負的責任來說,四十三歲的尼葛洛龐帝算得上年輕。
憑藉著他在電腦介面處理上的優秀研究、再加上全心全意的付出(基本上,媒體實驗室是他畢生的工作),以及這所學校所給他的獨特薰陶,尼葛洛龐帝的升遷十分迅速。
MIT與工業界和政府之間的關係,較世界上其他學術單位的更為融洽與密切;MIT不但允許、甚至鼓勵教授們把最多百分之二十的時間(他們所謂的「每週一天」),用於提供對外諮詢以及其他可獲利的商機,例如開公司。
尼葛洛龐帝發現,他很容易與大企業的董事長、總裁或是政府單位的高官等領袖人物混在一起。
由於每年總有幾個月耗費在旅途上,他獲得了對全球商業的宏觀視野。
在大學裡,他是一個異類:因為他總是施展搭噴射機談生意的老闆才有的手段,以及實業家限期完成的嚴格;但在企業界的會議室以及貿易組織的舞台上,他又是頗負聲望的教授,代表的是人類智慧崇高的展望與學術界的長遠觀點。
尼葛洛龐帝就像是兩棲類動物,優遊在兩個世界之中,對兩個世界貢獻自身的價值,也充分利用了兩棲類在不同世界的優勢。
(如果他的策略轉向,而把學術界的怠惰與企業界的短視結合在一起,那將極為悲慘。
)然而就他的出身與最基本的信仰而言,他總還是個學者。
尼葛洛龐帝就像麥克魯漢一樣,以媒體專家的姿態獲得了大眾的注意,但他們兩人有著明顯的不同。
尼葛洛龐帝不會為了評論而評論——他僅有的幾本著作中,兩本是由MIT出版社(MITPress)所出版、有點專門的小冊子,而另一本則僅以日文在日本發行。
尼葛洛龐帝發表評論是為了能弄點錢來維持媒體實驗室的運作,同時讓自己和實驗室的同事有錢搞研發。
如果模仿是最真誠的恭維方式,則研發會是最真誠的批評方式。
面對著媒體趨勢不和諧的聲音,媒體實驗室的策略是:掌握設計上的領先——「創造未來」(inventthefuture)——以及有計畫地讓大眾傳播媒體產生徹底的改變。
尼葛洛龐帝要利用電腦科技使所有的東西個人化並深刻人性化,這對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是:看的人、聽的人、讀的人和學習的人能夠自己管理所看的、所聽的、所讀的與所學的——讓每個人都能成為編輯,並且擁有一個大幅擴增的通訊光譜。
全然的民粹主義者。
誰會為此歡呼呢?從來沒有任何政治人物對尼葛洛龐帝或媒體實驗室付出過一絲一毫的關心。
在實驗室門口排隊的全是生意人,通用汽車、ABC(美國廣播公司,AmericanBroadcastingCompany)、NBC(國家廣播公司,NationalBroadcastingCompany)、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olumbiaBroadcastingSystem)、PBS(公共電視,PublicBroadcastingSystem)、HBO(家庭票房,HomeBoxOffice)、RCA(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CorporationofAmerica)、3M(明尼蘇達礦業製造,MinnesotaMining&Manufacturing)、太克科技(Tektronix)、NHK(日本放送協會)、Ampex、海利斯(Harris)、Mead、DARPA(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efense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IBM、蘋果電腦(AppleComputer)、華納兄弟(WanerBothers)、二十世紀福斯影業(20thCentery-Fox)、派拉蒙(Paramount)、樂高(LEGO)、道瓊(DowJones)、時代集團(TimeInc.)、寶麗來(Polaroid)、柯達(Kodak)、Schlumberger、HP(惠普科技,Hewlett-Packard)、迪吉多(DigitalEquipmentCorporation)、BBN(Bolt,Beranek&Newman)、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波士頓全球報(TheBostonGlobe)、日本朝日新聞(AsahiShimbun)、NEC(日本電氣,NipponElectricCorporation)、新力(Sony)、日立(Hitachi)、NTT(日本電話電報公司,NipponTelephoneandTelegraph)、三洋(Sanyo)、富士通(Fujitsu)、福武(Fukutake)、萬代(Bandai,日本最大的玩具製造商)、三菱(Mitsubishi)、松下(Matsushita)——總共有一百多個贊助者,有些是政府單位,但大多數都是企業。
他們的興趣很簡單:他們要留在產業中,如果有所謂的產業環境移轉發生,他們必須要能隨之轉變,而且最好是能預先。
產業界的每個人都看過下面這張圖、或是此圖的其他版本。
此圖顯示了產業經濟中「資訊業」的部分超越了其他產業、甚至服務業。
每個人也都聽過以下這些成功的故事:LEXIS公司靠著以電子方式出售案例給律師,每年可以賺進一億五千萬美元;Telerate公司一年賺一億五千萬美元,三十九歲的創辦人賀許(NeilHirsh)個人身價達六千五百萬美元,他們賣的是電子版的金融資訊;蘋果電腦是一群電話飛客(phonephreak)在車庫中創立的;新力靠雷射唱片大撈特撈……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當然也有失敗的故事:騎士公司(Knight-Ridder)放棄電視上提供電傳視訊(videotex)的文字服務前就已虧了五千萬美元;當「ET」電玩失敗後,電玩業者Atari失去了他的王國;奧斯本電腦(OsborneComputer)毀在單一的行銷錯誤之上……凡此種種,也是不勝枚舉。
一旦新科技滾滾而來,如果你不是壓路機的一部分,就只能是馬路的一部分了。
一個企業要如何才能走在這種風險性產業的前端,而又能不掉進花大錢的煉獄呢?你又怎麼從一條看來可能會吞噬你現有財源的技術趨勢線,看到未來的十年呢?錯綜複雜的科技造成了許多嶄新產業的誕生,我們又該如何從這些新技術中尋得利基,而不至於成為早夭者呢?《華爾街日報》(WallStreetJournal)或是《波士頓全球報》(BostonGlobe)上的報導會告訴你,原本是工業落後地區的麻州現在是如何蓬勃發展,不但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三點六,州預算也還有盈餘,而這些全都要歸功於MIT。
接著你又看到了尼葛洛龐帝帶著他的展示錄影帶,在不同的場合發表著一場又一場的專題演講,錄影帶的內容是MIT研究人員在「不可能的邊界」上進行資訊科技的試飛,隊形雖不明確、還不斷調整,但卻逐漸成形,催眠了每一位聽眾……於是你乖乖掏出錢來。
固齒環尼葛洛龐帝的辦公室是沒有書桌的,只有一張被椅子環繞的大圓桌,上頭還留有最近一次會議的殘留物——潦草的筆記、咖啡杯、一些怪東西、《綜藝》(Variety)雜誌與兩部電話,其中一部還有免持聽筒功能。
不遠的牆邊有兩台同型的日本柏青哥彈珠台,角桌上的兩部個人電腦總是發出亮光——所有在麻省理工學院的電腦都是隨時待命而不關機的,我不知道原因何在。
一邊的門是通到威斯納(JeromyWeisner)的辦公室;另一邊的門總是保持著敞開,那邊是尼葛洛龐帝兩位忙得不可開交的秘書。
牆上有塊貼滿了圖片的白板,還寫著「次語言」(paralingual)、「肌肉運動知識」(kinestheticknowledge)、「智慧=頻寬」(intelligence=bandwidth)之類的文字。
白板之上則掛著四個顯示不同時間的大時鐘,分別標示著東京、舊金山、波士頓及雅典(尼葛洛龐帝在愛琴海有間別墅)。
為回應我特別要求的一次私人簡報,他安裝了一台幻燈機,並且為我打出了第一張幻燈片。
「這是我們行銷的標誌。
」尼葛洛龐帝坐在椅子上解釋。
他自一九七九年起就開始講解這張幻燈片,片子上三個互相重疊的圓圈,分別是廣播、出版與電腦。
「可視性語言工坊(VisibleLanguageWorkshop)的主持人庫柏(MurielCooper)把這張圖稱為我的『固齒環』(teethringrings)。
事實上,正是這張圖促成了媒體實驗室的誕生。
從前它們是完全不相干的,但我們預見這三個產業將合而為一。
我可以告訴你為什麼電腦社群沒有聽過『Simpty』,這個字是『電影與電視工程師學會』(SocietyofMotionPictureandTelevisionEngineer)縮寫字SMPTE的同音字;他們可能也沒聽過『AIGA』,美國圖形藝術協會(AmericanInstituteofGraphArts)。
這三個產業都有各自的專業組織、不同的期刊以及不同的英雄人物。
廣播界的英雄茲弗瑞金(VladimirZworykin)幾乎發明了電視機,但你可能從來都沒聽過;廣播產業或是出版產業的人則可能從來沒聽過杜林(AlanTuring),就某種程度而言,程式設計是由他發明的。
這三個產業也有各自不同的語言,你可以跟一個人談個兩分鐘,如果他用到了『pixel』或『pel』這個字眼,那麼你就可以判斷他是哪一行的,這兩個字指的是同一件東西——像素(pictureelement),但是pixel是電腦界的用語,而pel則是電視界的名詞。
「重點是,當這些產業都持續成長時……我該放公元兩千年那一張幻燈片……我們看到最有錢、也最有希望的研究發展區域,是三者交集的部分。
媒體實驗室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有計畫地經營中間這塊至今仍看不到太多成功案例的區域。
影音光碟(videodisk)是在這個區域之中,但它是來自於廣播與電影;而電腦界的人並未充分掌握它,讓它們具備互動功能也做得太遲。
我想如果媒體實驗室在七○年代晚期就存在的話,應該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尼葛洛龐帝的看法是:所有的通訊科技正為一場共同的蛻變所苦,它們只有在被視為單一主題之後才能被正確地理解;也只有以單一對策加以處理,才能夠正確向前推進。
要找出哪些是必須完成的,就必須探討人類感官與辨識系統以及人類自然的互動方式。
加入這樣的研究,你就可以掌握未來。
這個方法奏效了,尼葛洛龐帝與MIT前校長威斯納有七年的時間在外旅行、演講、展示、簽約,加入合作的贊助金也跟著水漲船高至幾百萬美元。
高聳的鋁帷幕牆、無數的電腦、誘人的待遇,都來自於張力十足而目標遠大的計畫書:「……關於訊號、符號以及系統的新理論都將從工程、社會科學與藝術的融合中衍生出來……」「……由資訊科技與人類科學這兩個進步迅速但差異極大的領域所形成的知識融合……」「……一個人類被期許對流明、鉛字印刷與微積分都能同等熟悉的地方。
除了電腦學科,這裡的研究生還必須修習認識論、實驗心理學、電影製作、全像術、訊號處理。
」與MIT其他四十五個實驗室不同的是,媒體實驗室企圖要成為一個學系。
在所有大學校園中,用語最高貴然但通常實踐得也最糟糕的,是所謂的「跨學門研究」。
然而外界提供給媒體實驗室的研究經費在八五到八六會計年度是三百八十萬美元,八六到八七年則增加到六百萬美元,這些還不包括MIT所提供每年約一百萬美元的學術預算。
這些人花錢想買什麼?目標一直在漂移之中。
但就一九八七年初來看,整個實驗室分成了十一個研究小組,以它們在本書中出現的順序來介紹,分別是:一、電子出版:有一百萬美元的經費,大部分來自IBM。
終端機花園研究的是有關於電子書本、個人化的電子報紙、雜誌與電視廣播,班德(WalterBender)是終端機花園的負責人。
二、語言:研究經費約五十萬美元,主要來自DARPA以及日本NTT。
施曼特(ChrisSchmandt)發明了一種電話,它可以認得你的朋友,還能夠代表你與他們交談。
三、電視研究計畫:由史瑞伯(WilliamSchreiber)主導,約有一百萬美元的經費來自一個憂心電視發展的協會——成員包括ABC、NBC、CBS(起初參加)、PBS、HBO、RCA、3M、太克科技、Ampex、海利斯等。
主要是研究如果電視機具有某些電腦智慧之後,會有多美好。
四、未來電影:從華納兄弟、哥倫比亞(Columbia)、派拉蒙等這些認為數位化將使他們的產業產生重大改變的電影公司,得到了一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
李普曼(AndyLippman)主導把平裝本電影(paperbackmovie)錄製到光碟片的研究,以及其他野心勃勃的企圖。
五、可視性語言工坊:由設計獎得主庫柏所領導,試圖解決電腦繪圖與視覺設計上令人厭惡的醜陋感,經費為二十五萬美元,來自寶麗來、IBM與一家名為赫爾(Hell)的德國印刷技術公司。
六、空間影像:或者稱為全像術,獲得了五十萬元的經費,主要來自通用汽車及DARPA。
主導者是班頓(StephenBenton),他曾經是寶麗來的創辦人藍德(EdwinLand)長達二十年的得力助手。
七、電腦與娛樂:是個含混不清的組合,其中還包含了一個由蘋果電腦出資稱為「動物繁殖場」(Vivarium)的幻想。
由凱伊(AllenKay)及閔斯基(MarvinMinsky)擔綱演出,他們企圖成為下一代人工智慧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研究活動的教父。
正如媒體實驗室被視為麻省理工學院中的偏激份子,這個小組更是媒體實驗室中的偏激份子,大約有三十萬美元的研究經費。
八、動畫與電腦繪圖:由柴澤爾(DavidZeltzer)主導,經費為三十萬美元,主要來自日本NHK及萬代公司。
這個研究小組企圖要尋得動畫製作人的聖杯:即時電腦動畫(RealtimeComputerAnimation)。
「即時」意謂的是「現場」(live)──動畫是以「現做」的方式在電腦中產生,需藉由仿效某些生命本身的技術來達成。
九、電腦音樂:從系統發展基金會(SystemDevelopmentFoundation)籌得十五萬美元,用以成為探索「音樂認知」(musiccognition)以及新的表現模式的音樂研究重鎮,由佛科(BarryVercoe)以及馬丘弗(TodMachover)負責。
十、未來學校:又稱為漢尼根小學(HenniganSchool),派普特(SeymourPapert)是計畫主持人。
經費達百萬美元,大部分來自IBM,有些來自樂高積木,有些來自蘋果電腦、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Foundation)以及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
這項研究的理念,在於探討真正把電腦帶入小學之後會產生什麼影響。
十一、人機介面:從DARPA、國家科學基金會以及休斯公司(Hughes)獲得了二十萬美元。
柏特(RichardBolt)的機器可以讀出你的唇形與眼神,感覺起來就好像是在讀你的心一樣。
整個理念在於,這些本質上不同的研究活動將如同固齒環圖形一般相互作用,而研究人員也將愉快地共同合作,挑戰神聖的學術慣例。
事實上,在媒體實驗室多得是彼此合作的結盟團隊,許多優秀的研究成果就是由這種方式產生的。
不過這有點無趣,在烏托邦中會有什麼問題呢?惶恐係數這是成果展示黑暗的一面,起源自感官上的過度負擔。
班德會在幽暗的終端機花園展示他的電子出版,這是參觀實驗室行程的標準起點。
參觀的人群試圖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工作站上,因為那上頭即將出現一些不可思議的東西;不過整個房間裡仍然騷動著,房間裡其他人的終端機上已經顯示出一些神秘的彩色奇景;電腦發出「噢!不,噢!三六噢!」的怪聲提醒群眾,還有一隻尾巴翹得高高的貓正從上一躍而過;透過窗戶看出去,那部顫動著的大塊頭電腦旁,擺著兩尊神情木然的石膏像。
班德散發著他一貫的親切,開了口。
整組來賓注視著他的螢幕,想著:「這就是未來。
」但同時卻也帶著防衛心,猜測著:「我看到的是什麼鬼東西?」螢幕上出現的是一張灰色的、馬達之類東西的圖片。
「這是一本電子書。
」班德說:「內容是關於傳動裝置的修護,現在你可以跟技工對話。
你可以從這些教材中自修,它有許多跟書本相同的屬性,也有目錄。
」班德的手指在螢幕上的圖形上滑動,當他的手指碰到某個零件時,這個零件就會變亮。
「每個零件都有一章的篇幅特別解說。
」他碰了下螢幕上帶有圖案的方框,畫面上有文字出現了,當手指碰到某個零件時,這個零件的說明文字會立刻變成紅色。
在他的碰觸下,圖形變成了電影,可快、可慢、可進、可退。
他又碰了某個圖形一下,這個圖形就立刻放大占滿了整個螢幕,圖上的技工大聲說明著(用聲音耶!)處理承油盤時他什地方做錯了,突然承油盤底蓋打開了,灑得技工滿身是油。
來賓發出了一陣笑聲,也帶著驚奇與不確定:「實在了不起。
它真的很了不起嗎?」「這是什麼時候做的?」有人問道。
「這是五年前做的。
」班德說,聲音聽起來好像他一直很想停掉這項展示。
「我們能看點新東西嗎?」班德在他的螢幕上帶出了另一個畫面,一個臉上畫滿了藍色線條的漂亮女孩。
「這是八位元的潘蜜拉,它是由二十四位元色彩壓縮而來。
這張圖想解釋的是,當可選擇的顏色範圍如此有限時,是否仍能對這些線條做『平滑化處理』(anti-alias)?」一位來賓問:「所有二百五十六種顏色都用到嗎?」班德的回答像是火星人說的話:「當你對色彩空間進行量子化時,會受限於KD樹……。
」惶恐。
太多的新東西,又來得太快以致無法整理。
太多新名詞了!太多新東西需要解釋才能稍微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更別提搞清楚能做什麼用以及有哪些特點了。
太多東西在彼此間的因果關係性上不是太過、就是完全沒有,以致於根本無法區分。
此外所有的東西又都彼此相互關聯,因此有任何一個部分混淆了,都會影響到對其他部分的了解。
你不知道該為何者感動,於是你開始找尋各種相信導覽的理由,因為被迷惑的傾向是全面性的。
事實上媒體實驗室是嚴謹而值得信賴的,有人希望這一點能不證自明,但這是不可能的。
待在那裡工作的三個月中,我一直非常惶恐;但現在當我再回到那裡,我不會再感到惶恐,而且我認為讀過本書的讀者應該也不會。
要消化此處大量的新訊息,所需要的只是時間。
我認為謹慎的態度,對閱讀本書或是對了解媒體實驗室都是有幫助的。
請注意「扯」(handwaving)這個字,這是一個絕妙的MIT用語,有許多時候會用得到。
這個字指的是當一位演講者利用雙手靈活動作、硬是把一些已經可以證實的素材,轉變成一種臆測、推測甚至全盤推翻時,稱之為「扯」。
所謂雙手靈活的動作,例如優美地把手翻轉過來代表一種責難似地「你應該知道……」,或是兩隻手對稱地似乎在形塑著一件想像中的美好事物等等,都可以算是。
有時「扯」是創造的前奏,然而有時卻是空談一場。
請注意過度詮釋的問題,特別是因為我而產生的。
「用你自然的本能,看看俯衝而來的新科技中潛藏的是革命還是陰謀。
」這是紐曼(RusselNeuman)告訴我的。
紐曼來自MIT的政治科學系,目前正參與媒體實驗室先進電視研究計畫(AdvancedTelevisionResearchProgram)中的閱聽人研究(AudienceResearch)子計畫。
他是一位媒體實驗室的激進崇拜者、也是一位「媒體狂熱」的激進懷疑論者。
「我想起托佛勒(AlvinToffler)、奈斯比(JohnNaisbitt)之流聳動到令人窒息的傢伙。
」他接著說:「想多賣幾本書,那當然得『扯』一點,談談資訊炸彈正在引爆、如何改變我們的靈魂。
」他看了看我,又說:「寫一本關於媒體實驗室的書,你可能也要面臨某些抉擇,以決定第一章要讓人窒息到什麼程度。
」媒體實驗室企圖重組人們稱呼這個世界的方式,與這個世界稱呼個人的方式。
這個「扯」是創造的前奏還是空談一場?贊助者已經在這裡投下數百萬美元的經費,期望獲得一些長遠、然而終究是商業性的發明或資訊,這一切是否值得?如果媒體實驗室在研究目標的核心上具有明確的理念,那麼產生的會是一種聚焦、結晶的狀態,抑或是回到一種技術漂移不定的混沌?而這個明確的理念又是什麼呢? 媒體實驗室是麻省理工學院、數不清的贊助者與冒險投注大半生涯的研究人員參加的一場公開豪賭。
所有傳播科技正逐步會聚的理念、把MIT所有傳播學門整合於單一概念之下的理念、以及為此理念工作且個個身懷絕技的研究人員……都必須贏得勝利。
不展示就完蛋。
摘自《MIT媒體實驗室》出版日期1999/09/20書號BIA010出版社天下文化開本14.8×21cm印刷規格黑白ISBN9576216044頁數410重量550g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
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處理費說明:非超商取貨:單筆訂單付款金額未滿490元處理費65元,490元~999元處理費50元,滿1,000元以上(含)免處理費。
各書展活動贈禮,以結帳頁面顯示為主,您可於付款前確認所享贈禮品項。
選擇轉帳帳號付款,使用非玉山銀行晶片卡,銀行需加收手續費17元。
退換貨說明: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相關影音MORE觀賞影片建構萬物的美妙分子:《用得到的化學》葛雷觀賞影片人類大命運【活到120歲,是幸運還是不幸?】哈拉瑞觀賞影片佛里曼指路,21世紀的生存指南湯馬斯.佛里曼觀賞影片【從智人到神人:謝哲青導讀《人類大命運》】哈拉瑞相關文章MORE編輯導讀《資料煉金術》:開放資料,開放心態科學自然科技創新大數據資料煉金術《資料煉金術》又莫名被手機跳出來的廣告勸敗了嗎?科技巨擘沒透露的《資料煉金術》科學自然統計數據資料存取自由演算法資料煉金術麥爾荀伯格、蘭姆格《資料煉金術》《不廢江河萬古流》臺灣第一位女性核子物理學博士「非做不可」的任務!科學自然物理人生故事不廢江河萬古流林清凉《不廢江河萬古流》你有想過人工智慧為什麼這樣取名嗎?《數學,這樣看才精采》為你揭開背後的戲劇發展科學自然人工智慧行銷科技發展數學,這樣看才精采李國偉延伸閱讀MORE資料煉金術不廢江河萬古流數學,這樣看才精采週期表如果這樣,會怎樣?解密黑洞與人類未來人類大歷史:知識漫畫2追光之旅:你所不知道的同步輻射數字裡的真相:71個最透澈的世界觀察時光旅人萬物簡史(上+下)一生必修的科學思辨課我們可以選擇的未來宣傳機器費曼的主張:誠實.獨立思考.不知為不知物理之美:費曼與你談物理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多模型思維盲眼鐘錶匠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
延伸文章資訊
- 1MIT媒體實驗室 - 博客來
書名:MIT媒體實驗室,原文名稱:The Media Lab : inventing the future at MIT,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6216046,頁數:413,出版...
- 2MIT Media Lab說故事&設計未來工作坊Day1
聽說MIT Media Lab是以「說故事」的方式,作為探索未來生活情境及概念產品創意研究的基本訓練,為訓練研究生的方式之一,這樣的活動,的確很吸引我的注意 ...
- 3在麻省理工多媒體實驗室的一年:歷經挫折與挑戰後的創新
MIT Media Lab 推出的創新研究和產品原型,廣受全球媒體及知名企業矚目,包括百元電腦(One Laptop Per Child)、設計給小朋友的程式語言Scratch、TED上發表 ...
- 4MIT媒體實驗室
MIT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隸屬於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致力於設計、多媒體及科技等方面技術轉化的研究,近年來,該實驗室聚焦於應用設計 ...
- 5MIT媒體實驗室| 書籍 - 天下文化
MIT媒體實驗室. The Media Lab ... MIT媒體實驗室:讓「科幻小說」美夢成真的地方。 定價390元 ... 這是我們幻想的未來,不同的是,MIT媒體實驗室能夠化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