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克建築大師西薩作品在彰化台豐球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87歲高齡西薩深獲台玻集團總裁林伯實、徐莉玲夫婦力邀,結合臺灣地景風土,打造台豐高爾夫球場的兩座主建築「西薩會館」與「嘉卿會所」,以及台玻 ... 藝術觀點.觀察 1992年獲國際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葡萄牙建築師阿爾瓦羅.西薩(ÁlvaroSiza)作品在台灣。

  簡秀枝(KatyShiu-ChihChieh) 2020.12.31 今年87歲高齡西薩深獲台玻集團總裁林伯實、徐莉玲夫婦力邀,結合臺灣地景風土,打造台豐高爾夫球場的兩座主建築「西薩會館」與「嘉卿會所」,以及台玻創辨人林玉嘉、林蔡卿卿的「紀念墓園」,為臺灣建築美學,再下一城,可喜可賀。

這也是繼華裔美籍建築師貝聿銘、日本籍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Ando)、伊東豊雄(ToyoIto)、妹島和世(SejimaKazuyo)、坂茂(ShigeruBan),以及伊拉克裔英籍札哈.哈蒂(ZahaHadid)、法國籍法蘭克.蓋瑞(FrankOwenGehry)⋯等國際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在臺灣留作品之後,另一位重量級大師的成果在臺展現,意義非凡。

台豐高爾夫球場嘉卿會所。

(簡秀枝提供) 認真負責的西薩,為了本作品,不但多次來臺,且逗留時間很長,實地考察周邊地區的風土民情、景觀特色,而且親力親為,自己畫圖,操刀設計。

低調內斂的極簡設計風格作品,次第呈現,與大地同呼吸,為臺灣建築文化,再啟新視野。

12月22日走訪位於彰化縣大村鄉福興村學府路的台豐高爾夫球場,一覽西薩大師的力作。

心繫臺灣生活美學與建築藝術推廣,台玻集團總裁林伯實與徐莉玲夫婦,非常重視西薩作品的分享,希望以企業反饋社會的初心,留住國際建築大師的身影,啟發後學。

微寒的中台灣12月天,祥雲瑞氣、山嵐飄渺,映照在70甲的偌大曠園,詩意盎然。

西薩會館與嘉卿會所,有如蟄伏翠綠果嶺的兩棟山居,清水混凝土建築,有機地匍匐在錯落起伏的地景之中,自然天成,美不勝收。

關於台豐球場:一切源自創辦人林玉嘉的育兒經 佔地70甲的台豐高爾夫球場,於1960年代間,經由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介紹購入,當時臺灣農產外銷興隆,創辦人林玉嘉最早的構思在中台灣的大片土地上,種植無花果,製成果汁後外銷。

後來,種植成果未能實現,喜歡運動的林玉嘉,感受到臺灣經濟已屆起飛階段,喜歡打高爾夫球的人,越來越多,而當時臺灣僅有淡水、台北及林口三座球場,且集中在北部,他心念一轉,提倡高爾夫球運動正是好時機,因此,把土地轉開發為高爾夫球場,回饋社會。

當時已達耳順之年的林玉嘉,於1977年投資興建,1981年完工開場,迄今已近40年。

球場經過多次球道改善,週邊景觀整建,草坪甚至全面更新為TifEagle(老鷹草)草種。

林玉嘉樸素簡約,勤勞苦幹,他在世期間,把台玻經營得有聲有色,早在1995年就以160億的資產,躋身台灣百大第24名。

林玉嘉克勤克儉,以玻璃工業報國,賢內助林蔡卿卿理財規劃有成,最被推崇的是,台玻不但不向銀行借款,公司股票公開發行之後,年年給予股東優厚股息股利,從不向股東伸手要錢,引為美談。

位居中臺灣的台豐球場,已成為國內球員最愛的球場之一。

(簡秀枝提供) 尤其,陽光性格的林玉嘉非常鼓勵子女運動,尤其打高爾夫球,在林玉嘉的想法,打高爾夫球不但舒壓健康,透過小白球的交際互動,也是企業界廣結善緣的不二法門。

林玉嘉育有4男1女,從小就禮聘高爾夫名師,指導子女揮桿,而且把鐵桿木桿分開,讓孩子在休閒運動中,培養出專業水準。

在臺灣唯一的合作:阿爾瓦羅.西薩(ÁlvaroSiza)與台玻集團 離台中市只有20分鐘車程的台豐球場,球道順山勢規劃,變化無窮,極具挑戰性。

18洞全長7552碼,標準桿72。

由渡邊弘球場設計師規劃設計的台豐球場,歷經20場以上的國際級賽事,逐年調整球道,成為符合國際賽事的優質場地。

2005年起舉辦國際公開賽,以及男女職業對抗賽。

台豐高爾夫球場一景。

(簡秀枝提供) 近年休閒產業日新月異,台玻集團逐漸由二代接班,林玉嘉的次子林伯實,不但喜歡打高爾夫球,更對球場的管理,培養出濃厚興趣。

為了提升建築水準,創造美學生活價值,他們在成大建築研究所教授劉舜仁陪同下,遠赴葡萄牙拜會西薩大師,邀請他以及長年合作夥伴卡洛斯.卡斯達內拉(CarlosCastanheira)重新擘畫設計台豐高爾夫球場場館。

林玉嘉的次子、台豐高爾夫球場董事長林伯實。

(簡秀枝提供) 自2010年開始,西薩多次來臺考察,甚至走訪鄰近城鄉,晤訪當地古勝古蹟,捕捉在地民風,以及球員打球習慣。

2014年西薩會館率先啟用,成為世界首座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設計的高球會所,令譽美名,遠播海內外。

阿爾瓦羅.西薩(ÁlvaroSiza)。

(©ManueldeSousa,CCBY-SA3.0) 2007年台玻大家長林玉嘉夫人林蔡卿卿過世,2015年林玉嘉也以滿百歲的高齡,壽終正寢,林家子女為感謝父母的栽培之恩,紀念父母親勞苦功高,邀請西薩以同樣低調內斂的風格,為父母打造精緻墓園,讓父母合葬,永遠安厝在由西薩打造、當代感十足的藝術墓園裡。

該座墓園,成為西薩為台玻集團,也是落腳台灣的第二件建築設計作品,珍貴優雅,集山林瑞氣,福蔭後代。

安頓好上一代墓園,2017年林伯實與徐莉玲夫婦,再度邀請西薩在台豐球場設計嘉卿會所。

這是以父母之名縮寫命名,藉以紀念、榮耀父母,同時,也希望藉由建築藝術,作為該球場與國際接軌,邁向新時代,同時,也和同行差異化,讓會員入內休閒,更有尊貴舒適感。

西薩延續一貫樸實、細膩的設計工法,完美詮釋獨步全球的建築美學,揭示基地環境如何在空間構築過程中,扮演要角,與硬體介入,展開對話,而非對抗。

舉例來說,西薩巧妙安排諸項樓板機能,把接待大廳、宴會廣場、超跑俱樂部、餐廳等主要空間和停車、淋浴、廚房、維護等服務空間,做出垂直區劃,依地勢鑲嵌,一舉創造出數個可以駐足停留的廊道及舉辦活動的戶外露台,提供貴賓能夠遠眺八卦山風光的觀景機會。

西薩會館一景。

(簡秀枝提供) 台豐高爾夫球場停車場一景。

(簡秀枝提供) 西薩會館及嘉卿會所,看見西薩大師的藝術美學 此外,西薩會館的圓柱及嘉卿會所的方柱也採往室內退縮的策略,讓大師得以自由地將部分無結構承重作用的牆面做長軸方向的挖空,節省不必要的物料浪費之餘,順勢「框」出了卷軸般一幅又一幅的大地美景,猶如中式園林所謂「步移景易」的視覺饗宴。

走進室內,屢見刻意於牆緣壓低的天花板,經由內部的「收」彰顯外部的「放」。

別有洞天的精心布局,讓建築會所的移動經驗,無時無刻,與使用者同在。

動線規劃是持續成長的台豐高爾夫俱樂部最艱鉅挑戰之一,主要來自使用者參數的複雜程度與日俱增。

隨著球場不再僅以滿足運動需求為目標,未來俱樂部將視野拓展至更高層次的藝術表現與生活美學,如此一來,場館營運就必須同時妥善安排會員、球友、超跑車主、慕名參訪民眾⋯等不同群體的空間動線。

走進室內,屢見刻意於牆緣壓低的天花板,經由內部的「收」彰顯外部的「放」。

別有洞天的精心布局,讓建築會所的移動經驗,無時無刻,與使用者同在。

(簡秀枝提供) 如今映入眼簾、看似分散的空間量體雖然各司其職,但實際上多半共用基礎結構與基盤設施,將動線極大化之情況下所產生動輒百米以上的連續牆面,除了採光稍弱處乍現天窗的神來一筆,西薩大幅度設置水平落地窗增加開口面積,藉由複合式節能玻璃將球場綠意盎然的景緻由外向內引導之外,更別出心裁地挑選了不同於西薩會所的灰色混凝土,透過精準到位的材料控制,讓弱化壓迫感的白色混凝土為嘉卿會所披上大自然的畫布,渾厚牆體轉化似重若輕,隨時間更迭產生不同的光影韻律,水池樹影搖曳其上更是增添空間詩意。

阿爾瓦羅.西薩(ÁlvaroSiza)在臺台灣唯一合作即是與台玻集團,圖為台豐高爾夫球場一景。

(簡秀枝提供) 師承西薩也是本案協作建築師卡斯塔涅拉曾經撰文指出,高爾夫球運動場所有其約定成俗的一套配置與做法,且有別於他們在台豐球場與眾不同的設計實驗,然而,正是因為極富前瞻性的業主,提供高度自由的發揮餘地,所以開創出了前所未有的建築「當代語彙」。

除了建築設計,兩會所的室內設計,包括桌椅、家具、燈具,甚至門窗手把的五金,都是西薩團隊調性一致的全方位展現,從葡萄牙原裝進口到台灣來裝設與佈置。

空間中更是暗藏玄機,將空調出風口暗藏於櫃子後方,增設軸門降低繁複門把安裝比例這些國內鮮少注意的施工細節,都將成為臺灣的建築新範例。

位在基地制高點的精緻茶屋(TeaHouse)完工,整個台豐球場除了是臺灣頂尖的國際級高爾夫賽事主辦場地,更將搖身一變成為西薩大師的專屬建築博物館園區,可望成為全球建築迷與建築專業者朝聖的地標。

隱而不顯、不卑不亢地再現了台豐球場遠離城市喧囂的靜謐地景,大師的建築敘事平鋪中不乏轉折,以唯有最純粹的線條演繹、光影變化和細部設計,打造出跨時代的建築傑作。

位在基地制高點的精緻茶屋(TeaHouse)完工,整個台豐球場除了是臺灣頂尖的國際級高爾夫賽事主辦場地,更將搖身一變成為西薩大師的專屬建築博物館園區,可望成為全球建築迷與建築專業者朝聖的地標。

(簡秀枝提供) 西薩大師創作的原點是從手繪素描開始,大量以俯瞰建築形體和人視角度出發的草圖清楚地說明大師總是從人與環境著眼設計。

作畫如藝術家般的西薩,從不輕易出手,因此作品比起一般商業型建築師為數不多,個個卻經典雋永,因為他的建築精髓,在於去蕪存菁的本質,而非譁眾取寵的形式。

擁有紥實企業文化的台玻集團,對於台豐高爾夫俱樂部再進化的歷史契機十分堅定,因此更放手讓大師專注於材料製程與構築技藝的鋪陳,貨真價實的歐陸極簡主義,得以在中臺灣呈現,果然獨樹一格。

林伯實與徐莉玲的細談與西薩合作過程 今(2020)年10月30日嘉卿會所完工啟用。

正逢疫情,大家出不了國門,島內休閒風氣大噪,位居中臺灣的台豐球場,成為球員最愛的球場之一。

尤其因為有國際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加持,球場的會員證跟著水漲船高,肯定西薩建築藝術的高端客人趨之若鶩。

斥資12億元新台幣的嘉卿會所,有國際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加持,球場的會員證跟著水漲船高,肯定西薩建築藝術的高端客人趨之若鶩。

(簡秀枝提供) 早已過古稀之齡的西薩,在臺灣唯一合作即是與台玻集團,他完全可以談笑用兵,無招之招的高度作思考。

低調、純粹且俐落、乾淨的空間,配置在量體虛實之間,融入既有的基地紋理,特別是,他很善用擋土牆、梯階、平台、坡道、草皮、水面等元素,因地制宜地回應高爾夫球場得天獨厚的豐盈地貌,並滿足國際級運動賽事需求,與尊榮會員休閒娛樂的多項功能。

台豐高爾夫球場一景。

(簡秀枝提供) 從12歲開始學打高爾夫球,馳騁球場超過一甲子的林伯實,加上以「學學文創」為志業的徐莉玲,對於西薩建築造詣,推崇備至,也深信建築藝術會說話,繼續發揮美學教育的影響力。

林伯實特別在簡報中指出,挑選建築師之初,他們的基本考量有四,即希望走極簡風格、在亞洲未曾出現過、建築師生活經驗豐富,同時必須呈現嶄新建築語彙者。

果然博覧群書,見多識廣的西薩,成為不二人選。

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徐莉玲。

(簡秀枝提供) 當然要讓國際大師點頭接案,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林伯實細數合作因緣。

他提及德國維特拉設計博物館(VitraDesignMuseum)館長AlexandervonVegesack,曾因台中酒廠一項國際建築設計展,來臺參觀,也到正在大興土木的「學學文創」拜會。

這樣的互動之後,彼此留下深刻印象。

之後維特拉設計博物館舉辦「布瓦布榭暑期設計工作坊Boisbuchetdesignworkshops」,邀請國際建築師參與。

他們很熱心幫忙牽線,積極建議文化部補助機票,讓各縣市專業人士可以出國,參與腦力激盪。

當年臺灣一口氣去了23位設計師,臺灣成為該活動最踴躍參與的國家。

AlexandervonVegesack館長對他們夫妻的動員能力,感佩不已。

從此,每一年臺灣均去約50名設計師,其中包括23名由文化部補助機票的各縣市設計師。

台豐高爾夫球場董事長林伯實細數與阿爾瓦羅.西薩(ÁlvaroSiza)合作因緣。

(簡秀枝提供) 當AlexandervonVegesack知道林伯實夫婦為台豐球場的轉型,覓尋國際建築師時,AlexandervonVegesack也當仁不讓,立即出面撮合。

他挺身背書,告訴西薩說,這對夫婦做事非常認真,態度非常積極,在亞洲如果要找合作對象,他們是可信任的人選。

」果然有專家引路,一切順遂許多。

林伯實强調,當他們到葡萄牙拜會西薩建築師事務所時,非常感動,因為事務所不大,人員不多,西薩凡事親力親為,自己專繪草圖,而且細節一修再修。

沒有一般知名度高建築師,假手助手徒弟、到處掛名接案的壞習慣。

在亞洲除了韓國、中國外,臺灣是與其「唯一僅有」的合作案。

據透露,台豐球場在西薩的操盤下,低調奢華、內斂含蓄,也煥然一新,極受好評。

據透露,不含庭外園藝與室內家具設備,西薩會館花費新台幣3億元,而嘉卿會所更高達新台幣12億元。

西薩巧妙安排諸項樓板機能,一舉創造出數個可以駐足停留的廊道及舉辦活動的戶外露台。

(簡秀枝提供) 用新台幣15億元打造一座高爾夫球場,如果台玻創辦人林玉嘉夫婦在世,會有怎樣感受?林伯實略帶腼腆,苦笑地說,爸爸媽媽第一個反應會說,怎麼花那麼多錢?不過,一分錢一分貨,園區打造的創意與建築物的差異化,最有價值,老人家會肯定子嗣們的孝心與作為。

上個世紀,台玻集團以玻璃產業研發產銷名列企業集團前茅。

如今,台玻面對新時代,優雅轉身,希望在建築藝術、生活美學上,拔得頭籌。

今昔對比,理想的認知,對社會的回饋,殊途同歸。

「我們年紀漸大,現在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如果多做些有意義的事⋯」人生苦短,壽命有極限,但地景打造,建築設計,與藝術生活化的理念分享,可長可久。

殷實誠懇的台玻企業文化,在時代巨輪下,低調蛻變,優雅轉身,與日月同在,迎向永恆! Tags ÁlvaroSiza 台玻集團 台豐高爾夫球場 嘉卿會所 徐莉玲 林伯實 葡萄牙建築師 西薩會館 阿爾瓦羅.西薩 簡秀枝(KatyShiu-ChihChieh)(242篇)典藏藝術家庭社長 查看評論(0) LeaveaReplyCancelreply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註冊Youremailaddresswillnotbepublished.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相關文章 藝術新聞 深澤直人打造台玻「TG」品牌旗艦店:以簡約設計呈現台灣玻璃美學 ©2022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權利。

8f-2網頁設計和維運。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Store GooglePlay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註冊Entersomething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註冊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ARTouch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V-Touch藝術影音頻道 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OnlineViewingRooms線上展廳 小典藏ArtcoKids CriticTic-Tac-Toe 更多典藏 ArtcoBooks典藏藝術出版 ArtcoDeCafé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SubscribenowtogetnotifiedaboutexclusiveoffersfromTheIssueeveryweek! SIGNUP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Store GooglePlay 按ESC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