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行動--情緒教育 - 團體輔導工作資訊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財印、吳百祿(民91)從青少年問題談情緒智力、情緒管理與生活輔導。

... 本組情緒教育教學方案設計,透過「綜合活動」課程,採用講解、角色扮演、討論分享、體驗 ... 「新」情行動--情緒教育 方案名稱:「新」情行動 原設計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教學碩士班三年級 陳泰禎、蔡鳳如) 壹、設計之理論基礎  一、   前言      青少年是擺脫兒童,邁入青年的轉換期。

這段時期的男女青少年,由於受到生理上急速成長、人際交往的擴展、社會文化的變遷及家庭功能的式微等因素之影響,個人在生活適應上往往面臨許多挑戰,其所遭受的困擾之一,即是情緒之適應問題(吳櫻菁,民76)。

端看近年教育改革的成果,整體主流價值仍舊充斥著升學主義;教育核心的本質,只獨重智育的增進,卻忽略了道德意識和情緒教育的培養,致使目前社會亂象頻仍,例如:立法委員在國會殿堂的叫囂與肢體衝突戰;青少年因互看不順眼而互砍;因不給零用錢而子弒父的亂倫事件;高知識分子因感情問題而用暴力解決等等屢見不鮮。

而探究這些脫序行為的背後,皆肇因於社會快速變遷下價值觀的劇變與心靈上的淪落,以及長期以來不少教師們與父母忽略孩子的情緒教育與發展,如此漠視所造成的結果,反增加孩子情緒上的壓力與困擾(曾娉妍,民87)。

    由此清楚易見的是情緒對個人的認知及行為影響深遠。

Goleman於1995年所發表的『EQ』一書中,提及Nueva學習中心自我科學班所實施的情緒教育課程,使用近二十年來,堪稱為EQ教育的典範,儘管這項情緒教育的課程如此平凡無奇,亟需有賴孩子學習經驗的不斷累積,但如同該校課程設計人McMown指出:「EQ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絕不亞於數學或閱讀的教導(張美惠,民85)。

」故我們倘能妥善規劃,將情感教育融入各科學校教學課程中,誠如Eudick Knapp及Keat所言:「情感教育對未來二十一世紀的人更為需要(引自吳櫻菁,民76)。

」就預防的觀點,可以減低青少年因學業低成就所產生的偏差行為,譬如退縮自卑、逃學中輟、犯罪嗑藥及心理疾病的發生;相反地卻能積極提高學生對自我、他人及學校的正向態度,因而發揮學校輔導的功能。

    然而成功的情緒教育必須密切配合孩子的成長階段(張美惠,民85)。

畢竟幼童所能覺察到的情緒,在敏感性與廣度上和青少年比較自然相形見絀,而青少年和成人相較亦是如此。

此外,情緒教育應協助孩子覺察其當下之情緒,並協助他分析為何會有這樣的情緒,讓孩子隨時隨地對情緒都能感覺、了解與充分體驗(吳英璋,民90)。

故本組在設計此情緒教育教學方案力圖以發展性觀點為基礎,兼顧學生起點行為及學校、社區環境背景來考量,並讓他們對事件引發的情緒有所覺察、了解原因。

以下僅就本組情緒教育教學方案有關情緒定義的說明與分類及發展性觀點的相關情緒理論的做簡介。

  二、   情緒的定義與相關理論介紹  自古以來人類對情緒的瞭解及類別的探討,時至今日,因各派心理學蓬勃發展與研究取向的差異,因而形成對情緒解釋的理論也不盡相同。

  (1)      情緒的定義(張富湖,民91)  有關情緒的定義,國內外學者討論甚多,在此僅就本教學方案所使用到對情緒的相關定義如下: 1.  王淑俐:情緒包含心理感受、生理變化、認知評價與外顯行為等四個層 次。

2.  黃德祥:情緒是個體對於內外環境的生理激起、感覺、認知、反應感受 的狀態,個體有情緒反應才會有喜怒哀樂的感受。

3.  曾娉妍:情緒是由內、外在刺激所引發的一種反應的狀態。

這些狀態是 由個體的心理感受、生理的反應、認知的評價、外顯得行為等 四種成份交互作用而成的。

4.  Dworetsky:情緒是一種及複雜的心理感受狀態,包含意識經驗、內在的 生理反應以及動機性的行為傾向。

5.  Goleman:情緒是感覺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及相關的行為。

  從以上可知,我們很難對『情緒』兩字下一個明確的定義,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看法,情緒的組成成份概可歸納為以下四種:1.主觀的心理感受;2.個人認知評價;3.身體生理變化;4.外顯的行為表現等四項。

  (2)      情緒的分類(張富湖,民91)  談到情緒的分類,在中國古籍禮記禮運篇上曾言道:「何謂人情?喜怒 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便意謂著人們天生就存在七種類型的情緒。

而在國外Shaver,P.,Schwart,J.,Kirson,D.,和O’Conner,C.(1987)曾讓大學生對情緒的辭彙進行分類,研究結果發現:在135種情緒辭彙中可歸納成六種基本類型如下:1.愛(love);2.驚喜(surprise);3.高興(joy); 4.氣憤(anger);5.悲傷(sadness);6.恐懼(fear)。

Plutchik(1994)則從演化的觀點來看,任何動物包括人類在內,都具有 一些本能,當這些本能開始運作,情緒隨之而來,而這七種本能及相對應的情緒如下: 1.逃跑-恐懼(flight-fear); 2.擊退-厭惡(repulsion-disgust); 3.好奇-疑惑(curiosity-wonder); 4.好鬥-氣憤(pugnacity-anger); 5.自我貶抑-歸屬(self-abasement-subject); 6.自我肯定-振奮(self-assertion-elation); 7.父母之愛-溫柔(parental-tender)。

Lazarus(1999)則將十七種常見的情緒辭彙分成五大類,結果如下:    1.不愉快的情緒(nasty emotion)-氣憤、羨慕、嫉妒; 2.存在的情緒(existential emotion)-焦慮、驚嚇、自責、羞愧; 3.被不利生存條件所引發的情緒(emotion provokedbyunfavourable)-安心、希望、悲傷、沮喪; 4.移情作用的情緒(empathic emotion)-感激、同情; 5.被有利生存條件所引發的情緒(emotion provokedbyfavourablelifecondition)-快樂、高興、驕傲、愛。

以上各種有關情緒的定義與組成成份,在教學方案設計第一單元「情緒的奧祕」中,將由教學者透過活動方式來說明;而情緒名稱的認識與分辨,則在第二單元「情緒圖書館」中有較多的討論。

  (3)      理情治療法  理情治療法是靠諮商員幫助案主將情緒困擾理性化,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的一種心理治療法,Ellis(1979)的理性情緒治療法對人性有四點基本假設(張春興,民82): 1.     強調情緒困擾的產生,乃因當事人的非理性信念所致。

2.     人有思考的能力,但思考用於自身問題時,多表現出損己害己的傾向。

3.     不須有事實根據,單憑想像即可形成信念。

然無中生有的想像力,常帶來個人的困境。

4.     人有自毀的傾向,卻有自救的能力,轉化前者為後者乃是理情治療法的目的。

因此,今天我們在國中實施情緒教育課程時,努力的方向便是駁斥學生 常有非理性的、不實際的、絕對的信念系統,代之以理性的、邏輯的、實證的思考信念,讓學生能擁有一全新的想法和感覺來面對它周遭的一切事物。

有關理性情緒治療法的核心概念,可以用下面的思考架構圖來表示之(李郁文,民87): A引發事件       B信念          C情緒反應與行為的結果 (activating event)ç(belief)è(emotional andbehavioralconsequence)                           é D駁斥干預          E效果    F新的感覺 (disputing intervention)è(effect)è(new feeling) A: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經驗或事實。

B:是指個人對A的思想信念或價值看法。

C:由思想信念所衍生出來的情緒反應或行為的結果;亦即A並非是C的原因,B才是導致C產生的主要原因。

D:對當事人非理性的、不合實際的、絕對的思想信念加以駁斥,提出質疑。

E:如果能以理性的、實際的、邏輯的思想信念去處理周遭的人、事、物; F:當事人得到一種全新的感覺,擁有較好的情緒狀態來面對生活。

    以上理情治療法的概念,我們在教學方案設計單元一「情緒的奧祕」及單元五「情緒變身術」中,有深入淺出的解釋與舉例,使國中學生能夠明瞭。

  (1)      情緒認知論  情緒理論中最先由William James和KarlG.Lange在1885年首先提出偏重身體回饋的James-Lange的理論,然而該理論遭受許多學者批評,包括Walter Cannon和腎上腺素注射研究等等,另一個解釋情緒理論取向是以認知發展為出發點,一般大多數人所經歷到的情緒經驗是由外在事件所激發,Arnold(1970)認為在外在事件影響我們的情緒產生之前,它們往往必須先被瞭解與評估(洪蘭,民86)。

當個人對於外在情境做出解釋以後,才決定了我們到底看到是什麼,知道是什麼,這不就是一種歸因的歷程。

Schachter則兼容並蓄了這兩個理論取向的觀點,和Singer於1962年提出情緒二因論,他們認為生理和心理本就沒有主從關係,沒有一者是另一者的前導因素,情緒經驗應是生理興奮和認知評價兩個中間歷程共同的結果(張春興,民82;洪蘭,民86)。

近年來,Lazarus(1991)也提出認知評估是情緒中最關鍵的因素,情緒發生當下第一步驟就是認知評估(引自張富湖,民91)。

這個部份的理念,我們融入在教學方案單元五「情緒變身術」的課程設計中。

  (2)      情緒行為論     Waston將情緒界定為「一種遺傳的反應類型,它包含整個身體機制的深刻變化,尤其在內臟和腺體系統方面」,他發現人類情緒的類型、刺激及反應,並非得自於遺傳以後,即終身不變,情緒會因制約作用而改變,所以成人的情緒反應和嬰兒會不同(引自王淑俐,民79)。

    以情緒行為論者的觀點,既然情緒會因制約作用而改變,我們只要在情緒教育課程儘可能教導學生一些控制情緒的能力與策略,學生情緒的管理必能增進(張富湖,民91)。

我們在教學方案單元四「情緒紅綠燈」,將告訴學生控制情緒的策略,並從中讓學生學習如何適切表達情緒。

 (6)情緒社會互動論  受到1980年代末社會互動論的興起,個體情緒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人 與人之間的溝通,惟良好的情緒具有人際關係促進的作用。

Denzin(1984)便指出透過人際之間的互動,個人能從社會網絡裡,產生情緒,並從中感受到所有一切(王淑俐,民79)。

若以情緒社會互動論的觀點來看,因社會互動而產生個人情緒經驗,那麼情緒教育的實施也應當在班級活動或團體中來進行,讓學生了解人我互動之間,情緒如何影響彼此(張富湖,民91)。

此理論本組透過角色扮演方式,在教學方案單元三「情緒與我」,讓學生真實地去體驗日常生活中,因外在情境所引發的情緒,並了解情緒失控的行為後果。

  二、   結語  綜合以上各派從生理、認知及行為等等提出的情緒理論,也從實務教學 經驗中發現:目前國中生所面臨的情緒困擾與其可能所引發的各類問題層出不窮,仍因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不僅無法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也未必能正確評估及察覺別人的情緒反應,更遑論反省情緒或促進情緒的成長(王財印、吳百祿,民91)。

因此透過教育的方式來瞭解個人情緒表現的身心反應模式與作好情緒管理,對現代人而言不僅是重要的課題,況且可能因具備良好的情緒智力而成功。

 三、參考書目  王淑俐(民79):國中階段青少年情緒發展與問題及輔導。

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財印、吳百祿(民91)從青少年問題談情緒智力、情緒管理與生活輔導。

學生輔導,83,38-47。

方紫薇(民86):與氣憤情緒共舞、氣憤情緒的管理策略。

學生輔導,51,62-73。

丹尼爾‧高曼(民85)。

EQ。

(張美惠譯)。

台北市:時報文化。

(原著出版年:1995年) 李郁文(民87):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桂冠。

赫爾、歐布雷恩(民89)。

助人技巧。

(林美珠、田秀蘭譯)。

台北市:學富文 化。

(原著出版年:1999年) 吳英璋(民90)情緒教育的理論與內涵。

學生輔導,75,66-79。

吳櫻菁(民76):合理情緒教育對國小高年級學生之應用效果。

國立台灣教 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洪蘭譯(民86)心理學。

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張春興(民82):現代心理學。

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富湖(民91):情緒教育對提昇國中學生情緒致力效果之研究。

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雅鳳(民86):如何在校園中做一個情緒的主人。

師友,356,9-12。

曾娉妍(民87):情緒教育課程對提升國小兒童情緒智慧效果之研究。

國立 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貳、方案設計核心概念  一、總目標 我們希望透過本情緒教育教學方案的設計,來協助國中學生面對問題情境時能夠: (1)       對各種事件所引發的情緒有所認識及瞭解其表達方式; (2)      學會辨認情緒,以作為對個人感受與行為結果解釋的依據; (3)      最後從日常生活中失控的行為學習到情緒管理與控制的重要性。

以朝九年一貫精神所強調的增進自我瞭解、培養表達、溝通及發展尊重他 人的能力為目標。

  二、設計構想      卡內基總裁Hamburg認為:「學校經驗對孩子的深遠影響,將持續到青春期乃至長大後。

孩子的在校表現攸關其自我價值感,表現較差的可能產生自我貶抑的心態,進而左右一生的發展(張美惠,民85)。

」正因國中時期的青少年是情緒發展與社會能力統整關鍵階段,而學校經驗的良窳更是影響日後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組情緒教育教學方案設計,透過「綜合活動」課程,採用講解、角色扮演、討論分享、體驗活動等等方式,期待國中生能學習成為一個瞭解並掌控情緒的人,進而內化與增進為自己的能力。

  陸、方案設計成果  輔導活動設計方案---『「新」情行動』情緒教育教學設計方案 單元 主題名稱 單   元  目  標 一 情緒的奧祕 瞭解其組成因素,並覺察、接納自己的情緒。

二 情緒圖書館 能分辨正、負向情緒,並瞭解其產生的原因。

三 情緒與我 知道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知道情緒失控的後果。

四 情緒紅綠燈 知道情境的意義,並學習如何控制情緒。

五 情緒的變身術 瞭解日常不合理信念,並學習情緒調整的方法。

單元一  主題名稱 情緒的奧祕 教材來源 自編 適用年級 國中二年級 單元時間 45分鐘(1節課) 編製者 陳泰禎、蔡鳳如 編製日期 92.07.22 學生之背景分析與設計構想 學校位居都市近郊的衛星市鎮,父母多屬勞工階級。

青春期容易因外在事件導致衝動行為與暴力傾向,而本校家庭對情緒教育甚為缺乏,故實施之。

活動器材 錄音帶、放音機、DVD、DVD-player、海報、學習單 教學方式 講解、討論、發表、音樂欣賞、觀看VCD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認知方面 1.對何謂「情緒」有基本的認識。

  二、情意方面 2.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情緒狀態。

3.瞭解並接納自己對外在事物的情緒反應。

三、技能方面 4.能適切表達出對外在事物所引發的情緒。

5.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1-1能認識並說出情緒的四種成份。

1-2對事件所引發的情緒,能區辨。

  2-1能覺察個人當下的情緒。

3-1能對當下情緒反應做瞭解。

3-2能接納當下情緒屬於個人,而非他人   4-1 能具體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5-1 能夠說出在活動中的感受。

教學 目標 活動項目與過程 器材 時間                   2-1 3-1 3-2       1-1     3-1 1-2       4-1                       5-1   一、           準備活動 1.製作說明情緒組成成份的海報。

2.錄音帶一捲(曲目:自編)  DVD一片(電影:落跑雞) 3.放音機一台、DVD-player。

4.學生於上課前,皆以按照分組座位坐好。

  二、           暖身活動-音樂大雜燴 1.邀請所有學生輕閉雙眼,調整座椅位置,讓自己處在一個最舒適的狀態,隨著幾段不同音樂所引發的當下情緒,進行覺察的活動練習。

2.在音樂結束後,請幾位學生發表不同音樂的呈現,所引發的個人情緒起伏有何差異? 3.教師個人分享自己聆聽後的情緒經驗,並引導今日的主題。

三、發展活動 1.教學者先向學生說明何謂情緒?並詳細說明情緒的四種組成成份:包含內在感覺、內心想法、行為表現、生理變化。

   2.具體舉例數個事件中所引發的情緒的四種組成成份。

   3.隨即透過影片片段的呈現,請學生針對影片裡出場的人物 (包括姜妹、同伴、農場男、女主人等等)就其在片中表達的情緒加以分辨,記錄在學習單上。

4.透過分組討論,依前述情緒四種組成成份,將每個人物的 情緒組成成份,派代表寫在黑板,其餘同學寫在學習單上。

5.教學者根據學生在黑板上所寫的情緒組成成份,請同學分享,說說觀賞影片進行時的情緒。

6.針對學生所寫的內容做歸納:即使相同的刺激,每個人所知覺到的情緒可能不同,因為個人的主觀感受決定於其認知評估。

  影片內容片段介紹: 在敦蒂雞舍裡有一群嚮往自由的雞,因為雞舍主人採取恐怖統治政策,沒有生雞蛋的雞就會被宰殺,所以雞隻們想盡辦法要逃離農場,但每一次的逃跑計畫都遭受失敗。

四、總結活動 教學者請學生發表上課心得,並指定家庭作業:請同學就這一週的生活,選出幾項事件,分別寫下其所引發的個人情緒。

預告下週上課的主題【情緒圖書館】。

                錄音帶 放音機           海報     DVD DVD- Player 學習單                                         10             30                                         5                                                                                                                         單元二 主題名稱 情緒圖書館 教材來源 自編 適用年級 國中二年級 單元時間 45分鐘(1節課) 編製者 陳泰禎、蔡鳳如 編製日期 92.07.22 學生之背景分析與設計構想 學校位居都市近郊的衛星市鎮,父母多屬勞工階級。

青春期容易因外在事件導致衝動行為與暴力傾向,而本校家庭對情緒教育甚為缺乏,故實施之。

活動器材 問題情境紙筒、學習單 教學方式 講解、討論、發表、腦力激盪、角色扮演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認知方面 1.能夠認識情緒名稱。

  二、情意方面 2.瞭解並體會問題情境可能引發的 情緒。

  三、技能方面 3.學會分辨正、負向情緒。

4.能和同學針對上課情緒主題討論並分享。

  1-1能夠說出各種情緒名稱。

1-2能夠說出數個相同意思的情緒名稱。

  2-1能說出問題情境所引發的情緒。

2-2能夠針對情緒具體地做角色扮演。

    3-1能分辨出何謂正向、負向情緒。

4-1能在討論活動中表達自己的意見。

4-2能尊重想法的不同。

教學 目標 活動項目與過程 器材 時間             1-1 1-2               2-1 2-2 4-1   4-1 4-2 3-1     4-1 一、           準備活動 1.針對暖身活動準備「情緒字詞檢核表」。

2.正向、負向情緒種類海報。

3.教學者準備各種可能引發正、負向情緒的問題情境。

4.學生於上課前,皆以按照分組座位坐好。

二、暖身活動-情緒接龍 1.教學者將全班分成五大組,請各組討論出該組想要代表的心情(不可重複)。

例如:第一組代表快樂;第二組代表生氣;第三組代表緊張;第四組代表膽小;第五組代表勇敢。

2.當教學者念數字1的時候,第一組就必須說出一個和快樂同義、相近或者可以替代的情緒字詞,且不可重複。

倘有組別未能在時限之內回答出應發表的情緒字詞就算淘汰。

3.教學者先示範一個具體的例子,讓所有同學知曉,並強調團結合作。

三、           發展活動 1.教學者請各組一位學生上台抽籤,紙筒內是一個可能引發某種情緒的問題情境。

例如:中了樂透彩、考試最後一名。

2.要求各組針對該問題情境用比手畫腳或角色扮演成一齣短劇亦可,請其他組同學猜該問題情境為何?並說明整個過程角色情緒的變化與種類。

3.教學者必須針對同學的表演與分享做回饋。

4.隨後說明事件和個人情緒往往會發生高低不等的關連性。

也因個人信念對事情的解釋,常有正向與負向情緒的發生。

    四、           總結活動 1.教學者請幾位同學發表今日上課的收穫。

2.並要同學下完課後完成學習單--覺察自己在學校生活或在家裡,寫下這週曾經發生過以下者五種情緒的事件:包括快樂、憤怒、滿足、罪惡感、悲傷等等。

                  情緒字詞檢核表(附件一) 學習單     問題情境紙筒                 學習單             12                 30                   3                                                                                                               單元三 主題名稱 情緒與我 教材來源 自編 適用年級 國中二年級 活動時間 45分鐘(1節課) 編製者 陳泰禎、蔡鳳如 編制日期 92.07.22 學生之背景分析與設計構想 學校位居都市近郊的衛星市鎮,父母多屬勞工階級,青春期容易因外在事件導致衝動行為與暴力傾向,而本校家庭對情緒教育甚為缺乏,故實施之。

活動器材 壁報紙、黑板、粉筆、音樂帶、錄音機 教學方式 角色扮演、腦力激盪、講解、討論、發表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1、認知方面 a.能夠瞭解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b.瞭解情緒失控所引發的行為後果。

2、情意方面 a.能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 3、技能方面 a.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b.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1-a能說出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1-b能說出情緒失控對我們的影響 2-a能表達自己的情緒   3-a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3-b能說出在活動中個人感受 教學目標 活動項目與過程 器材 時間         1-a 1-b     一、準備活動 1.瞭解學生出席情況。

2.帶領學生回顧前一次情緒教育課程的主題與活動。

二、暖身活動(播放背景音樂—冒險氣球) 壓力氣球:教師發給每一個學生一個氣球,比賽誰可以吹的最大,當吹到最大時,氣球是不是會爆破,教師說明作此活動的動機:過多的情緒讓人無法承受,每個人必須學習如何抒解及釋放情緒。

          氣球 錄音機 CD   2 3   5   1-a 1-b  1- a 2- a 3- a    2-a 3-a        3-a 3-b 三、發展活動 1.教師說明本週情緒教育課程活動主題:瞭解情緒對我們的影響與情緒失控產生的行為後果。

2.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學生依學習單上故事發展情節的內容幫故事的主角想像可能發生的後果,並角色扮演該內容。

3.進行團體討論。

教師說明討論的重點在於讓學生瞭解情緒對我們的影響,包含: 生理方面的影響。

心理方面的影響。

能力方面的影響。

人際方面的影響。

其他方面的影響。

4.教師與學生針對上述的學習單內容討論、分享情緒失控的後果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學習單   30   3-b   四、總結活動 教師請學生發表本次上課心得及指定家庭作業,並預告下週上課的主題『情緒紅綠燈』。

學生能夠統整本週活動的主題。

學習單 5             單元四 活動名稱 情緒紅綠燈 教材來源 自編 適用年級 國中二年級 活動時間 45分鐘(1節課) 編製者 陳泰禎、蔡鳳如 編製日期 92.07.22 學生之背景分析與設計構想 學校位居都市近郊的衛星市鎮,父母多屬勞工階級,青春期容易因外在事件導致衝動行為與暴力傾向,而本校家庭對情緒教育甚為缺乏,故實施之。

  活動器材 圖畫紙、壁報紙、黑板、粉筆、音樂帶、錄音機 教學方式 角色扮演、腦力激盪、講解、討論、發表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1、認知方面 a.學習如何控制情緒的能力。

2、情意方面 a.能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 3、技能方面 a.學會用各種適宜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b.願意和老師、同學分享自己的上課心得   1-a能說出情緒控制的方法   2-a能針對當下的情緒作抒發   3-a當情緒來時會運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抒發 3-b能在活動中分享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教學目標 活動項目與過程 器材 時間           2-a         1- a 3-a         3-b 一、準備活動 1.教師瞭解學生出席情況。

2.教師帶領學生回顧前一次情緒教育課程的主題與活動。

二、暖身活動(播放背景音樂—卡農) 1.彩繪自己:教師教導學生以透過繪畫方式針對當下的情緒表達自己。

三、發展活動 1.教師向學生講解本週情緒教育課程活動主題:學習如何控制情緒的能力。

2.教師指導學生練習當情緒快要無法控制時的緩衝方法: a.降溫法:用冷水洗臉來時緩解情緒溫度。

b.離開現場法:透過離開現場的方式來避免情緒失控的後果。

c.轉移注意力:藉由想像美好的事物來轉移注意力。

3.教師設計一個簡單的衝突情境,請同學練習上述個人較喜愛的緩衝方法,並討論哪種方式最適合自己。

四、總結活動 教師請學生發表上課心得及指定家庭作業,並預告下週上課的主題『情緒變身術』。

        錄音機 圖畫紙 CD   學習單                     學習單   2 3     10     25                     5                  單元五 活動名稱 情緒的變身術 教材來源 自編 適用年級 國中二年級 活動時間 45分鐘(1節課) 編製者 陳泰禎、蔡鳳如 編製日期 92.07.22 學生之背景分析與設計構想 學校位居都市近郊的衛星市鎮,父母多屬勞工階級,青春期容易因外在事件導致衝動行為與暴力傾向,而本校家庭對情緒教育甚為缺乏,故實施之。

活動器材 壁報紙、黑板、粉筆、音樂帶、錄音機 教學方式 角色扮演、腦力激盪、講解、討論、發表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1、認知方面 a.瞭解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合理信念 2、情意方面 a.能針對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作覺察 3、技能方面 a.能針對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做改變 b.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1-a能說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合理的信念。

2-a能覺察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2-b能主動參與活動   3-a能改變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3-b會在活動中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學目標 活動項目與過程 器材 時間               1-    a    2-a 3-b 3-a 2-    b   3-b   一、準備活動 1.教師瞭解學生出缺席情況。

2.教師帶領學生回顧前一次情緒教育課程的主題與活動。

二、暖身活動(播放背景音樂—四季) 故事接龍:教師先舉例說明並示範然後請學生利用學習單上的主題進行故事接龍活動。

三、發展活動 1.教師說明本週情緒教育課程活動主題:學習情緒調整和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合理信念。

2.教師請同學發表如果您是學習單上的主角您會……,來激發學生的情緒感受。

3.進行團體討論。

討論的重點在於讓學生瞭解情緒對我們的影響,及如何改變自己的想法。

4.教師示範並請學生做認知方式的情緒調整練習。

5.教師說明並和同學討論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合理信念。

四、總結活動 教師請學生發表上課心得及針對這五次的情緒教育課程作回饋。

        CD 錄音機 學習單                   學習單   2 3   10     25                 5                叁、附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