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岩石圈位於地球的表層,薄而堅硬。

岩石圈在軟流圈之上,包含部分上地函和地殼。

地殼在地函之上,由莫氏不連續面作為分界。

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岩石圈並非整體一塊,而是 ... 岩石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2月17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岩石圈"—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岩石圈 岩石圈位於地球的表層,薄而堅硬。

岩石圈在軟流圈之上,包含部分上地函和地殼。

地殼在地函之上,由莫氏不連續面作為分界。

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岩石圈並非整體一塊,而是由許多板塊組成。

目次 1性質 2大陸岩石圈 3大洋岩石圈 4被消減的岩石圈 5發現歷史 6參考資料 性質[編輯] 岩石圈相對於其下的軟流圈,屬於較剛性、脆性的一部分。

在這種情況下,岩體仍然有足夠的強度來累積能量,發生地震。

岩石圈與軟流圈的區別在於對應力的不同響應:岩石圈在很長時間內保持剛性、彈性形變、最終可能發生脆性斷裂;軟流圈黏滯變形,在應力下塑性形變。

岩石圈的下界是上地函岩石從脆性轉變為黏性的等溫線。

超過此溫度(~1000°C),上地函中最軟弱的礦物——橄欖石將黏性形變。

大陸岩石圈[編輯] 岩石圈的厚度因地而異。

一般而言,大陸地殼的岩石圈厚度大於海洋地殼的岩石圈厚度,但是其具體深度存在爭議。

[1]大陸岩石圈的厚度約40公里到可能的75公里;其上部的~30到~50公里是大陸地殼。

岩石圈的地函部分主要由橄欖岩組成。

大陸地殼主要是長英質岩石。

大洋岩石圈[編輯] 洋底岩石圈典型厚度為50–100公里厚(但在大洋中脊下的岩石圈厚度僅相當於地殼厚度)。

大洋岩石圈主要由鎂鐵質地殼與超鎂鐵質地函(橄欖岩)組成,密度比大陸岩石圈更大。

隨著年齡增加與越來越移動離開中洋脊,大洋岩石圈也逐漸變厚。

這種加厚主要是通過傳導冷卻把熱的軟流圈轉化為岩石圈地函,因而大洋岩石圈地函的厚度與其年齡的平方根成比例。

h ∼ 2 κ t {\displaystyle\,h\,\sim\,2\,{\sqrt{\kappat}}\,} 其中 h {\displaystyleh} 是大洋岩石圈中地函的厚度, κ {\displaystyle\kappa} 是熱擴散係數(近似10−6m2/s), t {\displaystylet} 是洋底年齡。

大洋岩石圈在生成之後最初數千萬年,其密度小於軟流圈。

此後大洋岩石圈的密度會逐漸增大最終超過軟流圈。

這主要是因為岩石圈中的地函部分熱脹冷縮,隨著溫度的下降,其密度超過了軟流圈;雖然大洋地殼由於化學分異造成密度總是小於地函。

成熟的大洋岩石圈因重力不穩定而在消減帶拆沉進入下伏的地函軟流圈。

因而大洋岩石圈的年齡最大不超過1.70億年,比數十億年的大陸岩石圈年輕得多。

[2][3] 大洋岩石圈被地函柱上涌帶到地殼表層,其莫氏硬度超過石英岩石。

被消減的岩石圈[編輯] 21世紀初的地球物理研究發現,一些被消減的岩石圈的大塊深入地函深達2900公里,幾乎接近核幔邊界,[4]同時有的岩石圈塊體漂浮於上地函中,[5][6]還有的插入地函400公里但仍附著於上面的大陸板塊,[7]類似於佐敦於1988年提出的「構造圈」。

[8] 發現歷史[編輯] 1914年-1915年,巴雷爾·約瑟夫(英語:JosephBarrell)發表8篇關於地殼均衡的系列研究文章,從力學角度(剛性和流變性)提出了岩石圈與軟流圈的分野。

[9][10]但並不受重視。

20世紀六十年代末隨著板塊構造理論的出現,地球科學界認識到岩石圈代表若干浮於軟流圈之上的保持剛性的板塊,板塊會發生會聚、發散、側滑等相對運動,並在邊界處產生相互作用,導致殼幔物質循環,是大多數地震與火山活動的起因,比莫霍面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參考資料[編輯] ^Continents:Howlowdotheyg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Nature ^Jordan,T.H.1978Compositionanddevelopmentofthecontinentaltectosphere.Nature274,544-548. ^O』Reilly,SuzanneY.etal.(2009)"Ultradeepcontinentalrootsandtheiroceanicremnants:Asolutiontothegeochemical“mantlereservoir”problem?"LITHOSdoi:10.1016/j.lithos.2009.04.028 ^Burke,K.andTorsvik,T.H.(2004)"DerivationofLargeIgneousProvincesofthepast200millionyearsfromlong-termheterogeneitiesinthedeepmantle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227:pp.531-538 ^Replumaz,A.etal.(2004)"4-DevolutionofSEAsia'smantlefromgeologicalreconstructionsandseismictomography"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221:pp.103-115,doi:10.1016/S0012-821X(04)00070-6 ^Li,Changetal.(2008)"AnewglobalmodelforPwavespeedvariationsinEarth'smantle"GeochemistryGeophysicsGeosystems9(5):Q05018,doi:10.1029/2007GC001806 ^O’Reilly,SuzanneY.etal.(2009)"Ultradeepcontinentalrootsandtheiroceanicremnants:Asolutiontothegeochemical“mantlereservoir”problem"Lithosdoi:10.1016/j.lithos.2009.04.028 ^Jordan,T.H.(1988)"Structureandformationofthecontinentaltectosphere"JournalofPetrology29(SpecialLithosphereIssue):pp.11-38 ^Barrel,J.Thestrengthofthecrust,PartVI.Relationsofisostaticmovementstoasphereofweakness–theasthenosphere.TheJournalofGeology.1914,22(7):655–683.Bibcode:1914JG.....22..655B.JSTOR 30060774.doi:10.1086/622181.  ^JosephBarrell:“TheStrengthoftheEarth'sCrustVIII.PhysicalConditionsControllingtheNatureofLithosphereandAsthenosphere”,publishedin《TheJournalofGeology》,Vol.23,No.5(Jul.-Aug.,1915),pp.425-443.[2018-12-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規範控制 BNF:cb11933654s(data) GND:4139001-5 LCCN:sh2011000728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岩石圈&oldid=68877151」 分類:地球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系統生態學地球的結構隱藏分類:自2021年2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Ænglisc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ашҡортса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BosanskiCatalà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Furlan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ietuviųLatviešuМокшеньМакедонскиМонгол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ไทย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West-VlamsWinarayWolof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