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的水解机理_百度文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于醇去掉羟基后剩下烷基,故方式(Ⅱ)称为烷氧键断裂。

当用含有标记氧原子的醇(R'18OH)在酸催化作用下与羧酸进行酯化反应时,发现生成的 ... 首页 文档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校与高等教育 语言/资格考试 实用模板 法律 建筑 互联网 行业资料 政务民生 说明书 生活娱乐 文档工具 更多 搜索文档 续费VIP 立即续费VIP 会员中心 VIP福利社 VIP免费专区 VIP专属特权 客户端 看过 暂无浏览记录 店铺后台 店铺首页 个人中心 会员中心 消息 收藏 意见反馈 退出登录 酯的水解机理 VIP 3.9分 (超过80%的文档) 5.6W阅读 268下载 2015-05-28上传 2页 酯的水解机理  酯化反应机理 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其逆反应是酯的水解。

 酯化反应随着羧酸和醇的结构以及反应条件的不同,可以按照不同的机理进行。

酯化时,羧酸和醇之间脱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Ⅰ)是由羧酸中的羟基和醇中的氢结合成水分子,剩余部分结合成酯。

由于羧酸分子去掉羟基后剩余的是酰基,故方式(Ⅰ)称为酰氧键断裂。

(Ⅱ)是由羧酸中的氢和醇中的羟基结合成水,剩余部分结合成酯。

由于醇去掉羟基后剩下烷基,故方式(Ⅱ)称为烷氧键断裂。

    当用含有标记氧原子的醇(R'18OH)在酸催化作用下与羧酸进行酯化反应时,发现生成的水分子中不含18,标记氧原子保留在酯中,这说明酸催化酯化反应是按方式(Ⅰ)进行的。

  按这种方式进行的酸催化酯化反应,其机理表示如下:   首先是H+与羰基上的氧结合(质子化),增强了羰基碳的正电性,有利于亲核试剂醇的进攻,形成一个四面体中间体,然后失去一分子水和H+,而生成酯。

   实验证明,绝大部分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是按方式(Ⅰ)进行。

    对于同一种醇来说,酯化反应速度与羧酸的结构有关。

羧酸分子中α-碳上烃基越多,酯化反应速度越慢。

其一般的顺序为:HCOOH>RCH2COOH>R2CHCOOH>R3CCOOH这是由于烃基支链越多,空间位阻作用越大,醇分子接近越困难,影响了酯化反应速度。

同理,醇的酯化反应速度是伯醇>仲醇>叔醇。

   (2)酯的酸性水解 酯的酸性水解反应大部分情况下是酰氧键断裂的加成即是酸催化酯化反应的逆反应。

   酸催化时,羰基氧原子先质子化,使羰基碳的正电性增强,从而提高了它接受亲核试剂进攻的能力,水分子向羰基碳进攻,通过加成-消除而形成羧酸和醇。

羧酸和醇又可重新结合成酯,所以酸催化下的酯水解不能进行到底。

   (3)酯的碱性水解 用同位素标记方法证明,酯的碱性水解过程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以酰氧键断裂方式进行的。

例如:乙酸戊酯在含18O的水中进行碱催化水解,结果发现18O是在乙酸盐中,而不是在戊醇中。

   现在认为,一般羧酸酯的碱催化下的水解是按加成-消除机理进行的。

   碱催化时,首先是亲核试剂OH-与 羰基碳加成,形成四面体中间体,然后消除RO-,生成羧酸。

因为RCOO-的碱性较R′O-弱得多,所以羧酸能把质子转移给RO-生成醇,而本身变成RCOO-。

但是RCOO-却不能从醇中获取质子,故酯的碱性水解可进行到底。

  可以看出,酯的酸催化水解和碱催化水解反应都属于加成-消除反应机理。

而酸催化的作用在于加强了羰基碳原子接受亲核试剂进攻的能力,碱催化的作用在于加强了亲核试剂的进攻能力。

  2 反应机理浅析  由上述反应机理可看到 酯的碱性水解反应大多数是属于亲核加成——消除机理,OH是较强的亲核试剂,直接与酯的羰基碳发生亲核加成,在最后产物中OH并投有失去 而在酯的酸性水解中。

酸本身的组成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未变化。

它加快了酯的水解反应速率。

按催化剂定义[31凡能改变反应速度而它本身的组成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可见酸是催化剂而碱则不是。

  催化剂特征之一是不影响化学平衡,酸作为酯水解反应的催化剂,它加快了酯的水解反应速率并不影响其化学平衡。

而碱的作用则破坏了化学平衡,在反应的机理最后一步中,消除了R’O’,可以得到羧酸,由于弱酸强碱质子转移,而转移了平衡,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从这个角度看把碱作为催化剂也不适合。

这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容易忽视的问题 因此,应该确定在酯的水解反应中,酸作为催化剂而碱则是直接参与反应的试剂。

  关于作者 cs041049 文库新人 文档 10 粉丝 1 等级 Lv1 关注 个人主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