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手腳不自主抽動,到底是什麼問題? - 元氣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肌抽躍是一種突發性、快速且短暫的肌肉不自主抽動,通常小於半秒鐘。

身體很多部位都可出現肌抽躍,以手腳為最常見,發作頻率通常不規則。

肌抽躍可以是正常 ...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陽光行動有設計有行旅我的新聞 快訊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身亡急診醫曝為何槍傷難處理udn/元氣網/名人/ 劉秀枝劉秀枝/手腳不自主抽動,到底是什麼問題?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8-03-0410:52聯合報劉秀枝肌抽躍是一種突發性、快速且短暫的肌肉不自主抽動,通常小於半秒鐘。

身體很多部位都可出現肌抽躍,以手腳為最常見,發作頻率通常不規則。

圖/ingimage78歲的陳女士住院接受腹部手術,手術成功,但5天後卻開始神智混亂,出現視幻覺、自言自語,且手腳不時有短暫、不規則的抽動,會診神經內科醫師,診斷為「肌抽躍」或「肌躍症」(myoclonus)。

肌抽躍是一種突發性、快速且短暫的肌肉不自主抽動,通常小於半秒鐘。

身體很多部位都可出現肌抽躍,以手腳為最常見,發作頻率通常不規則。

肌抽躍可以是正常生理現象,如打噴嚏、打嗝,又如有些人在將入睡或半睡半醒時,手腳出現短暫的抽動,尤其疲勞或緊張時較易發生。

很多疾病都可以造成肌躍症,一般歸類如下:1.本態性肌躍症(約占11%):即原因不明,但目前已找到有些可能相關的突變基因。

2.癲癇性肌躍症(17%):是指病人有癲癇症,而肌抽躍是其癲癇發作的症狀之一,例如青少年抽躍型癲癇。

3.症狀性肌躍症(72%):最常見且原因很廣泛,包括大腦本身的疾病(如感染、發炎和退化)、身體其他器官疾病所造成的腦代謝病變(如尿毒症、肝腦病變、腦缺氧)以及藥物副作用等。

肌躍症的病因如此複雜,病症輕重不同,因此正確診斷非常重要,才能對症治療,並正確地預後病程。

例如庫賈氏症是由具感染力的普利昂蛋白所引起的腦病變,病人會快速失智,全身出現肌抽躍,並有外錐體、小腦或視覺辨識困難等神經症狀,腦波和腦部磁振造影有特殊變化,目前沒有藥物可治療。

又如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的患者有時也會出現肌抽躍,但對病人影響不大。

陳女士的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只顯示大腦輕度萎縮,腦脊髓液沒有發炎現象,腦波只有非特異性的慢波、並無癲癇發作的放電跡象,甲狀腺功能正常。

陳女士雖有慢性腎臟病,但腎功能穩定。

一時找不出肌躍症的病因,醫師於是朝向藥物尋求答案,發現陳女士手術後接受抗生素靜脈注射已5天,且劑量已針對其腎臟功能不全而減量。

此抗生素的化學結構與盤尼西林等乙內醯胺類抗生素相似,能對抗各種細菌,進入人體後,經肝臟代謝,從腎臟排出。

主要副作用(<5%)為腹瀉、噁心和頭痛,罕見副作用包括思睡、幻覺、肌抽躍、癲癇發作和精神混亂等。

於是醫師把此抗生素停掉,幾天後陳女士的肌躍症消失,人也逐漸清醒。

可見其肌躍症並非嚴重的神經疾病所造成,醫病雙方都鬆了一口氣。

很多藥物都有肌抽躍的副作用,主要是鴉片類劑、抗憂鬱症藥物、抗精神藥物和抗生素四大類,但發生的機率都很低。

病人之所以服用藥物當然是因為藥效大於副作用,副作用的發生率在可接受的範圍,而且每個人的副作用都不同,所以不能因擔心副作用而不服藥,但是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症狀時,一定要仔細評估是否為藥物引起的,陳女士就是一個例子。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癲癇劉秀枝醫師公衛劉秀枝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延伸閱讀 一般頭痛跟偏頭痛怎麼分?醫建議固定運動及避開3種食物降低偏頭痛發作頻率 當醫師確診時/阮理瑛與另一半同時確診喉嚨劇痛、失去嗅覺最震撼 醫病平台/生命的挑戰(一):癲癇 台灣兒童重症、腦炎多?研究啟動 她快篩一條線卻「嗅覺異常」檢查竟是癲癇發作 醫病平台/大型危機時癲癇病人的照護 劉秀枝/回到未來,與自己對話 同類文章劉秀枝/回到未來,與自己對話劉秀枝/如果永遠有明天劉秀枝/易被忽略的後循環腦中風跑錯餐廳、記錯日期是失智前兆?名醫揭關鍵症狀劉秀枝/突然的失憶,我失智了嗎?劉秀枝/70歲後可以有怎樣的人生?劉秀枝/憂心COVID-19?別忘健康生活型態這道有力防線劉秀枝/現代銀髮族常超乎你的想像劉秀枝/東西找不到?別怕!可能只是心不在焉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劉秀枝/獨居苦?獨居樂?端看你怎麼過劉秀枝/我是老人好自在劉秀枝/想要讓腰圍變小168間歇性斷食可行嗎?劉秀枝/我愛健行:不僅有益身心,更是感官饗宴劉秀枝/多出來的時間,你都怎麼利用?劉秀枝/朋友有益健康:腰椎手術的領悟劉秀枝/「川普總統也吃這個藥」劉秀枝/從醫學文獻得出的三個「21世紀的長壽處方」劉秀枝/樂觀心態有益健康劉秀枝/銀髮族的穿「金」戴銀生活劉秀枝/防失智的「快樂食堂」劉秀枝/預防阿茲海默症聽媽媽的話就對了劉秀枝/神經生涯教會我的事劉秀枝/旅遊不僅是遊山玩水更有益身、心、腦劉秀枝/你按醫囑服藥嗎?劉秀枝/沒醉倒,怎麼腦子一片空白?劉秀枝/瘦身的聰明吃法劉秀枝/做高階影像健檢最好先有心理準備劉秀枝/我的聲音怎麼如此蒼老?劉秀枝/自珍自足找回人生的從容自在看更多猜你喜歡張金堅/乳癌好發年齡,台灣竟比歐美少10歲!年輕型乳癌惡性高易轉移,留意4特徵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名醫:財富不是快樂指數最重要指標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救人方法愈多愈好楊定一/吃好、吃飽找回代謝的靈活性優照護/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林思偕/診間的強效安慰劑洪惠風/最近有運動嗎?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一表幫助挑選好油許金川/窮得只剩下錢,怎麼辦?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談女性性交疼痛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這樣怎麼傳宗接代?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不能再等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而非僅追求獲利洪子仁/三大方向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看更多贊助廣告商品推薦留言 最新文章more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身亡急診醫曝為何槍傷難處理遠離糖尿病腎病變醫師解析糖尿病患者應該了解的藥物-SGLT2抑制劑公費清冠1號限縮對象達共識專家:「雨天收傘」恐不妥咳出膽汁!當心氣管與膽管之間形成了「廔管」大家都在看more慟!朱俐靜積極對抗乳癌2年家人證實病逝5項運動幫助提升好膽固醇!沒做滿30分鐘等於白做,做越久消耗熱量越多對男性影響明顯!研究:常喝濃縮咖啡可能使總膽固醇升高當醫師確診時/服藥後病毒量卻比染疫時更高兒科醫牛道明提醒確診者務必做到一事疾病百科more胃潰瘍過敏破傷風感冒飛蚊症雞眼子宮外孕子宮內膜息肉糖尿病心臟病我要投稿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作者登入E-mail訂閱電子報udn健康報e報好心肝.好健康馬上訂閱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刊登網站廣告︱網站總覽︱FAQ‧客服︱新聞授權︱服務條款‧著作權‧隱私權聲明︱聯合報系︱訂報紙︱關於我們︱招募夥伴聯合線上公司著作權所有©udn.comAllRightsReserved. 全產品速覽新聞評論聯合新聞網陽光行動聯合報數位版聯合70轉角國際鳴人堂倡議家時事話題世界日報新聞話題 服務會員中心U利點數我的新聞歷史新聞活動專區udn粉絲團udnline好友 股市理財經濟日報網房地產基金中經社樂透發票 生活娛樂噓!星聞優人物udnSTYLE500輯遊戲角落發燒車訊元氣網橘世代myBeauty寵物部落 運動NBA台灣野球夢田HBL運動筆記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讀書吧讀創故事聯副70udn部落格u值媒體聯合文學聯經出版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數位文創IP授權瘋活動售票網報時光 更多產品聯合知識庫聯合電子報聯合影音網聯合學苑有行旅APP行動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