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是何時? - 王昭文- 教會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台灣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歷程中,大多數台灣人的認知是:「台灣是世界的台灣」,他們的反抗運動是在日本帝國的架構下進行,或與日本的民主派、或與社會主義人士親近合作 ... 關於我們 認識PCT 信仰告白 重要文獻 總會機構 總會幹部 事工幹事團隊 行事曆 年度計劃 最新消息 總會消息 教界.社區消息 事工網站 青年 大專 婦女 教育 教社 傳福 更多事工網站... 資料搜尋 教會機構 傳教師 法規 資料檢索 電子報 新眼光讀經 訂報專區 相關連結 總會所屬單位 信仰生活 國內外合作單位 找教會 下載 聯絡我們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專欄文章>教會歷史 點閱次數:1389字級調整:「民國初年」是何時?作者/王昭文 中華民國慶祝百年,和台灣何干?中華民國建立的時候,台灣是日本的領土。

在台灣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歷程中,大多數台灣人的認知是:「台灣是世界的台灣」,他們的反抗運動是在日本帝國的架構下進行,或與日本的民主派、或與社會主義人士親近合作,追求高度自治或自治。

當然,也有人寄望中國強大起來,協助台灣人脫離日本的統治,可是,那是像印度、巴基斯坦、緬甸、越南的革命者有些投靠中國或日本一樣,是在地緣政治結構中像打撞球般借力使力,弱小民族反抗殖民統治、尋求自立的策略之一。

  中華民國戰後占領台灣,隨後在1949年丟失大部分領土,「移國」台灣。

中華民國來到台灣,並非台灣人民主動的選擇,而是「再次殖民」。

中華民國明明只統治「台澎金馬」,卻宣稱代表整個中國,至今憲法未改,更利用教育權灌輸人民虛假的中國認同、打壓本土文化和台灣認同。

然而,這種虛假意識是無法長久下去的。

這個流亡政府,在長達60多年的統治後,像一領舊棉被,被套爛得差不多了,裡面的棉絮卻已經翻新過。

自1970年代以來,以本土意識為基礎的民主運動,推動了一波又一波的自由化和民主改革,中華民國政府的正當性已經不是來自萬年國會「老法統」,而是建立在台灣人民的共同意識上面。

只是,「中華民國」這個破爛外殼,卻還是丟不掉。

  幾年前,有位歷史老師出了關於「民國初年」的考題,結果有幾位學生認知的「民國初年」並非1910年代的中國,而是1950年代的台灣。

這位老師對此感到不解。

可是,如果站在台灣史的角度,往往由外來統治者的更迭來斷代,有荷據、清領、日治,接下來既然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戰後初期當然可以算是「民國初年」。

學生可能站在台灣立場而重新定義「民國初年」,令這位大中國意識的老師焦慮不安。

現在,國民黨政府則正做更多混亂歷史的工作。

  2008年國民黨贏回政權之後,親中路線明顯,威權時期用來統治人民的那套虛假中國意識又再復活。

可是,在論述中華民國的時候,也很努力「連結台灣」,不斷混淆事實,意圖以含混的修辭來將人民愛台灣的情感嫁接到中華民國上。

例如「宗教百年,祝福年年」的活動,很多都強調是為台灣祈福。

還有一些活動是強調台灣之美、台灣先人美好的行誼等等。

這些都不是壞事,但是把不屬於中華民國年代的台灣故事也拿出來摻,只會讓人更搞不清歷史真相。

年輕人追索自己的家庭歷史,對祖父母的生命史深感興趣,記述他們的故事時,動不動就會提到「那是民國初年」,可是明明當時祖父母都是日本籍,和民國一點關係都沒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和祖父母不同國,怎麼可能了解他們的世界?這就是中華民國史和台灣史混淆的糟糕處。

  這幾年人民的台灣認同越來越清楚,國民黨企圖替血管、神經斷光光的中華民國動手術,使它連結於台灣,把台灣的血輸給他。

能否成功,還得看排斥現象嚴重到何種地步。

台灣人顯然神經粗得很,也勇壯得很,一點也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流失。

「精彩一百」的大醮,小小的補助款又買到不少台灣血。

換血、翻新棉絮,沒什麼不好,可是仍無法去除那塊虛假招牌。

仍需有人疾呼:「我的國家是台灣!正名為台灣!」 (作者為《新使者》雜誌執行總編輯) 文章來源:第3074期 圖片來源:Bruce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613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2000- www.pct.org.twAllRightsReserved. poweredbyICPCT.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建置維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