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琵鷺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黑臉琵鷺(學名:Platalea minor),又名小琵鷺、黑面鷺、黑琵鷺、琵琶嘴鷺,俗稱飯匙鳥、黑面勺嘴,台灣賞鳥人士則俗稱為“黑琵”。

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 ...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學名:Plataleaminor),又名小琵鷺、黑面鷺、黑琵鷺、琵琶嘴鷺,俗稱飯匙鳥、黑面勺嘴,台灣賞鳥人士則俗稱為“黑琵”。

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已知六種琵鷺當中唯黑面琵鷺屬瀕危物種),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

於故當黑面琵鷺在每年10月至翌年2月渡冬時,東南亞觀鳥者會到處觀測關注其過冬狀況並統計數A。

黑面琵鷺現時只活躍於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僅見於亞洲東部,其特徵是全身羽毛大體上為白色,有黑嘴和黑色腿、腳,前額、眼線、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鮮明的“黑臉”。

基本信息中文學名:黑臉琵鷺別名:小琵鷺、黑面鷺、黑琵鷺、琵琶嘴鷺外文名:black-facedspoonbill拉丁學名:Plataleaminor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亞門:脊椎動物亞門綱:鳥綱亞綱:今鳥亞綱目:今顎總目鸛形目科:䴉科亞科:琵鷺亞科屬:琵鷺屬種:黑臉琵鷺命名者及年代:TemmincketSchlegel,1849分布區域:活躍於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僅見於亞洲東部體徵:全身羽毛大體上為白色,有黑嘴和黑色腿、腳,前額、眼線、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保護級別:中國二級保護動物基本資料黑面琵鷺全世界最早有關黑面琵鷺的紀錄是由荷蘭的鳥類學家CoenraadJacobTemminck在日本發表,Temminck也是黑面琵鷺的命名者;而在台灣,有關黑面琵鷺的描述,則最早見於1864年的斯文豪氏(RobertSwinhoe),他在Ibis雜誌上的描述中提到,在台灣台北縣的淡水得到四隻琵鷺標本,且於文內對這些標本作了詳細的型態描述;這些標本現存於大英博物館內,經由後人重新檢視標本,確認其中有三隻為黑面琵鷺,另外一隻為白琵鷺。

黑面琵鷺近十年來,就台灣的鳥類而言,最有名的莫過於是出現於七股的黑面琵鷺了。

形態黑臉琵鷺體略大(76厘米)的白色琵鷺。

長長的嘴灰玄色而形似琵琶。

似冬季的白琵鷺但嘴全灰,臉部裸露皮膚玄色且少擴展。

虹膜-褐色;嘴-深灰色;腿及腳-玄色。

如湯匙般形狀的鳥喙是黑面琵鷺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搭配全身雪白的外衣、一對修長的黑色腳ㄚ,再加上優雅的外貌與動作,總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到了即將北返繁殖時,它們頭部後方會長出黃色的飾羽,與黃色的頸圈相互輝映,形成另一種容貌。

覓食時以扁平的嘴直接插入水中,左右掃動捕食水中的魚或其他食物,這種奇特的覓食方式,與其他鷺科鳥類有很大的差異。

特色黑臉琵鷺已知的紀錄顯示,它們的族群數量並不高,全世界的數量可能少於1000隻,是面臨全球性嚴重威脅的鳥種啼聲生殖期外寂靜無聲。

習性同白琵鷺分類分布分類黑面琵鷺黑面琵鷺(Black-facedSpoonbill,Plataleaminor),屬於鸛形目(Ciconiifomes)、朱鷺科(Threskiornithidae)。

本科的鳥類,全世界僅有28種,其中同為琵鷺屬(Platalea)的種類僅有6種,大多分布於歐洲,只有黑面琵鷺與白琵鷺﹙WhiteSpoonbill,Plataleaieucorodia﹚出現在亞洲地區。

鷺科、鸛科、朱鷺科、鶴科─夜鷺、綠簑鷺、黃頭鷺、岩鷺、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蒼鷺、大麻鷺、黑冠麻鷺、黑面琵鷺分布範圍生殖在朝鮮島嶼,中國東北有生殖地,在遼寧省莊河市的石城島的形人坨子,即鳥島。

冬季至中國台灣及南部、越南北部,過去曾在菲律賓越冬。

黑面琵鷺黑面琵鷺是一種遷移性鳥類(也就是候鳥),夏天時出現於溫帶的繁殖區,秋、冬時南下至亞熱帶及熱帶的渡冬區,春季時又北返回到繁殖區。

遼寧外海與韓國、朝鮮西部外海的岩石小島是目前已被確定的黑面琵鷺繁殖地點。

此外,西伯利亞以及中國的東北一帶是可能的繁殖地點,如長白山、興凱湖、札龍、向海等地。

而在渡冬地點上,台灣曾文溪口、香港后海灣的米埔沼澤及福田保護區與越南的紅河三角洲為已知的主要渡冬地點,另外於中國的南方諸省、韓國、日本均有出現記錄,但是其中中國大陸自東部沿海到中越邊境的資料仍十分缺乏。

全球性易危(Collaretal.,1994)。

種群數目越來越少。

2000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調查結果紀錄顯示,全世界的黑面琵鷺數量為772隻,其中有488隻在台灣的七股渡過冬天,足見在黑面琵鷺保育工作上,台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出現在台灣的黑面琵鷺,可見於台灣沿海許多濕地里,如宜蘭蘭陽溪口、台北關渡、新竹客雅溪口、台中大肚溪口、嘉義鰲鼓、屏東龍鑾潭…等,但是出現數量均不多,停留時間也不長,僅有台南七股這一塊濕地,受到大群黑面琵鷺的青睞,是它們的主要渡冬區域,也是近年來非常受到重視的保育要聞。

就其數量而言,2000年的全球統計顯示七股擁有63%全球渡冬的族群量。

遷徙路線每年初春3月,黑面琵鷺陸續分批離開渡冬地區,返回北方繁殖地,準備完成人生的大事;一直要到10月,才能再度看到它們活躍於渡冬地區。

如此周而復始、年復一年,令人不禁好奇它們到底來自何方?長途遷徙過程中會經過哪些地方?南遷北返走的路線一致嗎?不過這些問題目前並不完全為人類所了解。

就遷移路線而言,目前僅知部分族群會穿過韓國及日本,沿著大陸沿海與東南沿海遷移,並經過台灣部分地區。

一般推測黑面琵鷺有三個北返遷移路線:一是沿大陸福建、浙江沿海,北飛漢城;二是沿琉球、日本、韓國一帶北返;另一則是自香港直接經由中國大陸內陸飛往朝鮮。

國內的研究人員於1999年,為10隻黑面琵鷺戴上追蹤器﹙衛星及區域性無線電﹚,其中一隻取名為“烏龜”的黑面琵鷺,於3月14日離開七股後,途中經由大陸福建、浙江、江蘇沿海,於3月31日輾轉抵達朝鮮漢江外海的海州島。

這是全球第一次成功追蹤到黑面琵鷺的遷移路線,跨出揭開黑面琵鷺神秘面紗重要的一小步。

渡冬區黑臉琵鷺在渡冬區,黑面琵鷺主要棲息在水深約10至25公分的淺水區域,它們在這些地方覓食、休息、理羽、洗澡等。

渡冬地點多在在海岸附近地區,例如河口、潟湖、海埔地、鹹水沼澤、紅樹林或潮溪等地,偶爾也會出現在水稻田、紅樹林及已經抽水過的魚塭中。

以曾文溪口為例,黑面琵鷺日間主要成群棲息於七股堤防內的潮間帶泥灘地及淺水區,大部分時間都在休息,偶爾會隨著潮水移動,或者洗澡、理羽、玩耍;而鄰近的淺\水之魚塭﹙如東方魚塭、北方魚塭、龍山魚塭、樹北魚塭等﹚或者河口地區則是它們晚上大快朵頤的地方。

因此它們需要無污染的覓食區提供它們足夠的食物來源,也需要安靜、安全的休息區進行長時間的休息。

黑面琵鷺的食物包括小魚﹙2至10公分或10公分以上較細長者﹚、甲殼類﹙主要是明蝦和小蝦﹚及其他食物﹙如青蛙及大型昆蟲的幼蟲等﹚。

根據1992年在曾文溪口慘遭射殺的兩隻黑面琵鷺的胃內含物分析發現,胃內食物95%以上都是魚鱗及骨頭,另外利用胃內發現的魚類小型耳石進行分析,確定它們只吃小魚。

繁殖黑臉琵鷺黑面琵鷺的繁殖一直是一個不為人知的謎,早期的觀察資料大多零星散布各處,且多為局部性,近年來這些資訊被匯整後,有關黑面琵鷺的繁殖情形,逐一被解開,1999年夏天,一群台灣的愛鳥生態攝影者組團赴中國大陸的遼寧省莊河市石城島的形人坨子上,讓大家逐漸了解黑面琵鷺在繁殖區的生活情形。

有關黑面琵鷺的繁殖區域,很早就有報導,在《黑面琵鷺保育行動綱領》中,曾有詳盡的整理,大致而言,這些區域多位於大陸(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外海的小島,均在黃海和渤海灣內,且多在無人居住的小島。

以1999年在遼寧省外海的小島而言,此處地形險峻,海拔高約100公尺,島長200公尺,寬約130公尺,為岩石性島嶼,島上有些區域有植被覆蓋。

黑面琵鷺築巢於懸崖附近。

巢是由枯樹枝及樹葉所築成。

每個巢均有一隻親鳥擔任守護工作,同在此島繁殖的鳥類包括唐白鷺和小白鷺。

此外,觀察者也看到游隼的出現,並推測游隼可能是黑面琵鷺繁殖時期的重要干擾者,當然,人類也是干擾者,人們會至此拾取鳥蛋。

攝影人士在8月10日所發現的3個巢中,有一巢已成功孵化,幼鳥已離巢,另二巢中,分別有2和3個蛋。

蛋的數量可從2-6顆不等。

蛋呈白色,上沾有親鳥的排泄物,比雞蛋稍大些。

這次所發現的巢應屬於第二梯次的繁殖,在六月中旬時則為第一梯次。

回到繁殖地的黑面琵鷺,大約在5月後即進入繁殖期,在六月初開始完成求偶、交配、產卵的工作,孵化期約需30天,幼鳥出生後在35天后可離巢,但仍和親鳥留在繁殖區,再約30天左右才離開親鳥,獨立活動。

面臨威脅黑臉琵鷺造成黑面琵鷺數量稀少的歷史因素已不得而知,但是人為造成的棲地消失或剝蝕是它們目前以及未來生存的主要威脅,如自然棲地轉變為農作區、垃圾、香港后海灣地區以及日本和韓國的海埔地都面臨到相當程度的開發壓力,不是有工業區的開發計畫就是即將闢建為住宅區,如台灣曾文溪口有濱南工業區開發案、南部國際機場開發案、七股工業區開發案等。

除了直接改造棲地會造成棲地破壞外,河川上游或附近地區的開發計畫也會間接導致棲地品質下降或消失。

尤其是變更海岸及河口附近的物理結構,如興建堤防、興建港口或者在河口及上游地區建築水壩等,很容易造成河口地區嚴重侵蝕或淤積,使得棲息環境面積大量減縮或惡化。

人類的各種活動,包括直接獵捕、過度漁撈、或經由污染間接地降低食物的品質與可利用性…等,不管是故意或是意外,都會對黑面琵鷺造成干擾,甚至產生不利的影響。

未知將來黑臉琵鷺台灣曾文溪口、香港米埔後灣的福田保護區與越南紅河三角洲是目前已知黑面琵鷺主要渡冬區域,而曾文溪口又是目前黑面琵鷺渡冬數量最多的地方﹙超過二分之一﹚,令人遺憾的是,它也是這三者中唯一尚未設立保護區的區域。

2000年,曾文溪口野生鳥類保護區預定地北方的濱南工業區開發案環境影響評估獲得環保署的有條件通過,為七股的黑面琵鷺保育工作帶來許多的變數和不確定性。

濱南工業區位於曾文溪口野鳥保護區之北方,該工業區之南界與保護區之距離大約為9公里,雖然工業區不在籌設中的保護區內,但開發所採取的填海造陸的方式,極可能造成沿海海岸地形、地貌的改變,嚴重破壞黑面琵鷺的棲息環境;而工業區可能產生的污染,也是曾文溪河口生態體系的重大威脅。

黑臉琵鷺根據以往研究結果顯示,七股地區黑面琵鷺主棲地的環境組成主要是潮間帶泥灘地與淺水區,而黑面琵鷺日間主要在此休息;鄰近的各處魚塭﹙如東方魚塭、北方魚塭、龍山魚塭、樹北魚塭等﹚則是它們的夜間覓食地點,因此就設立黑面琵鷺的保護區而言,必須同時兼顧休息區與覓食區。

若以黑面琵鷺自主棲地至覓食區之間的移動距離來看,有近至數百公尺內或遠至9公里者,其中約74%都在5公里內,由休息區到覓食區之間的平均移動距離是3.18公里(Leeetal.1995年)。

就研究的結果而言,主棲地半徑5公里內的沿海地區,是黑面琵鷺活動的核心區域,也是我們真正需要加以保護的地方,此外還必須設立足夠的緩衝區,以隔離干擾。

但是籌設中的黑面琵鷺保護區,包括頂頭額沙洲、新浮侖沙洲、曾文溪口及七股新舊海堤內浮覆地﹙黑面琵鷺主棲地﹚,總面積約1200公頃,卻只包含黑面琵鷺的主棲地、一些無水的沙丘、防風林和深及腰的海域,並未將黑面琵鷺的主要覓食區劃入,而除了主棲地之外,黑面仔從來都不曾於其他保護區域中發現,再加上所規劃的核心區東側,明顯缺乏充足的緩衝區作為屏障,因此曾文溪口野生鳥類保護區的規劃,明顯不足。

已連10年飛回台灣的「單腳黑琵」英姿。

根據學會長期調查記錄發現,有隻斷腳黑琵已連續10年飛回台灣台南報到,學會人員都暱稱該只黑琵為「鳥鬥士」,希望今年可以再看到這隻「鳥鬥士」回來過冬。

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鳥鬥士」連10年飛回台灣,證明台南地區認真推動保育和愛護它們的棲地;而2014年4月在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舉行「歡送黑面琵鷺」活動,10月初已陸續飛回1000隻準備過冬,象徵台南地區觀賞黑面琵鷺的季節到了,以「戀戀七股、戀戀黑琵、保育逗陣行」為訴求的「2014黑面琵鷺保育季」,2014年11月2日在台南市七股區正王府及黑琵保護區登場。

世界鳥類百科我們人類的世界多姿多彩,同樣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著一個五彩繽紛的動物王國,在這個“國度”中有哺乳類、爬行類、魚類、犬類還有鳥類等等。

在科學的探索中我們不斷的去發掘新的事物,在動物的王國中我們不斷的尋覓新的生命,本次任務的主題是“世界鳥類百科”,在這裡我們收集了較多世界各國的珍奇鳥類名單,讓我們一起為它們做出最完美的名片吧^_^長腳秧雞草綠籬鶯眼紋噪鶥始祖鳥花臉鴨賽氏籬鶯矛斑蝗鶯北美鸊鷉銀鸊鷉旅鳥鸕金翅雀剪尾王霸鶲靴籬鶯天鵝金頭縫葉鶯白頭海雕軍艦鳥橙頂灶鶇泰坦鳥玉山噪鶥康多兀鷲七彩文鳥斑背噪鶥鴻雁斑胸濱鷸紅頸濱鷸距翅麥雞肉垂麥雞水蒲葦鶯細紋葦鶯稻田葦鶯海青黑臉琵鷺鳴囀紅頭情侶鸚鵡加拉帕戈斯水鴉小濱鷸黑斑蝗鶯噪大葦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綱更多鳥類百科,詳見微百科:中國鳥類百科角、赤頸、鵜鶘(所有種)、鰹鳥(所有種)、海鸕鶿、黑頸鸕鶿、黃嘴白鷺、岩鷺、海南虎斑(開鳥)、小葦(開鳥)、彩鸛、彩䴉、白琵鷺、黑臉琵鷺、紅胸黑雁、白額雁、天鵝(所有種)、鴛鴦、其他鷹類、隼科(所有種)、黑琴雞、柳雷鳥、岩雷鳥、鐮翅鳥、花尾榛雞、雪雞(所有種)、血雉、紅腹角雉、藏馬雞、藍馬雞、黑鷳、白鷳、原雞、勺雞、白冠長尾雉、錦雞(所有種)、灰鶴、沙丘鶴、白枕鶴、蓑羽鶴、長腳秧雞、姬田雞、棕背田雞、花田雞、銅翅水雉、小杓鷸、小青腳鷸、灰燕鴴、小鷗、黑浮鷗、黃嘴河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黑腹沙雞、綠鳩(所有種)、黑頦果鳩、皇鳩(所有種)、斑尾林鴿、鵑鳩(所有種)、鸚鵡科(所有種)、鴉鵑(所有種)、灰喉針尾雨燕、鳳頭雨燕、橙胸咬鵑、藍耳翠鳥、鸛嘴翠鳥、黑胸蜂虎、綠喉蜂虎、犀鳥科、白腹黑啄木鳥、闊嘴鳥科(所有種)、八色鶇科(所有種)相關詞條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學名:Plataleaminor),又名小琵鷺、黑面鷺、黑琵鷺、琵琶嘴鷺,俗稱飯匙鳥、黑面勺嘴,台灣賞鳥人士則俗稱為“黑琵”。

因其扁平如湯匙... 基本資料   分類分布   遷徙路線   渡冬區   繁殖 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 簡介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面 積:300公頃地理位置:台南縣七股鄉管理機關:台南縣政府主要保育對象:黑面琵鷺等鳥類資源與河口生態體系黑面琵鷺是全世界性瀕臨滅絕的鳥類,近幾年的調查... 簡介   地理位置   自然環境   動物資源   棲地環境 琵鷺 琵鷺(學名:Platalealeucorodia),為6種長腿涉禽的統稱。

主要以蝦、蟹、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蠕蟲、甲殼類、軟體動物、蛙、蝌蚪、蜥蜴、小... 外形特徵   生活習性   生長繁殖   棲息環境   分布範圍 邀黑面琵鷺跳一隻舞 內容介紹前奏起申,我緩緩向嶙峋的妳走近如同孩提時,纏就阿母的環抱熱情地伸出雙手,邀妳開步同跳第一支舞... 內容介紹 黑面瑟鷺保護區 黑面瑟鷺保護區,是珍惜物種黑面琵鷺的棲息地,這裡環境優美,食物充足,是黑面琵鷺生存的樂園。

概述   詳細 曾文黑面瑟鷺保護區 加收10元加收10元加收50元 曾文溪 ,也吸引了大批水鳥在此處棲息。

著名的珍貴鳥類黑面琵鷺即棲息在曾文溪河口北岸,因此設有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

特色物產綜述曾文溪曾文溪流域的魚類部份...穩定;下游則因海水魚入侵而使魚種多而複雜,群聚亦不穩定黑面琵鷺每年大約秋分... 自然資源   特色物產   流域   歷次改道 王征吉 台南縣黑琵家族野鳥學會名譽理事長。

長期關注黑面琵鷺生活狀況的動物保育人士王征吉,20年如一日,長期關注黑面琵鷺的生活狀態。

個人經歷王征吉先生...新聞記者之便,頻繁接觸黑面琵鷺,因著黑面琵鷺出現在「本鄉本土,又離家近... 人物簡介   個人經歷 相關搜尋水獺暹羅貓埃及貓上海九段沙濕地自然保護區黑臉琵鷺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喜瑪拉雅貓鴨綠江上游自然保護區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山東獅子貓伯曼貓臥龍自然保護區蘇格蘭折耳貓吉娃娃鳥始祖鳥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候鳥俄羅斯藍貓抹香鯨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馴鹿藍鯨布偶貓玳瑁可卡獵鷸犬熱門詞條BoosterLPMPCSX2prototypesexylookTwoStepsFromHell三烯生育醇中國科學院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兩個爸爸友田彩也香和花君戀愛的我如果緣只到遇見日本電視劇月亮故事江南style童話約束の絆縱劍天下聊齋奇女子變身男女金桔醬面罩頁巖氣JJJoldschool《三寸天堂》《義海雄風》九九乘法表兵種周定緯國王派孫安迪戢武王於美人林佩瑤清宮絕戀牛乳獸姦草鴞蜘蛛網雲淡風輕魔物獵人麥拉倫GTAOnlineIMC國際數學競賽智慧型表李文儀秋蟬移箱達人讀卡機貝德瑪卸妝水黑臉琵鷺@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