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100萬不要買的七項投資商品| 個人理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詩人說過: 「你的美酒卻是我的毒藥」,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相同商品,因此你只應該碰你熟悉的商品,而且種類越少越好。

反過來說,為何不要碰不熟悉的商品呢? 23:42克魯曼:戰爭有啥好處?即使戰勝也得不償失 經濟日報全新推出「稅稅唸學堂-不動產移轉的30堂課」聲音課程,幫助您漸進學習、輕鬆節稅。

優惠價$890 即日起,凡購買經濟日報數位訂閱年訂方案,立刻享有「稅稅唸學堂」完整課程。

下次再說 免費試聽 立即購買 經濟日報 理財 個人理財 如果你有100萬不要買的七項投資商品 示意圖/Ingimage 本文共2893字 ', '', '', '', '', '', '', '', '', '', '', '', '', ' 00:00 2019/11/0521:30:35 理財+1課作者:紀長興、錄音:駱潤生、音樂:CharryLo ***本文所提之個股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投資建議,投資前應審慎評估風險,且自負盈虧*** 佛系是無所作為,但仍然相信人生有希望。

用在投資理財上,就是要放棄判斷,但不要放棄賺錢。

不管有腦無腦,能賺錢就好。

推薦 佛學是一種生活教育,佛系的理財術也是一種與理財相關的生活教育,教育我們應該要有的賺錢與花錢的基本態度,佛系並不是真的完全不為,也不是消極無為,是少慾而為,身心自在。

本書(編按: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只要一招,安心穩穩賺)雖然花了不少篇幅講解投資商品的實際操作手法,但最核心的論述是要先建立起一個整體的思維架構,這個架構的起點從投資是投資,理財是理財開始,這兩件事情會對應不同的金融商品,不能混淆搞錯。

投資的起手式:有所為,有所不為 詩人說過:「你的美酒卻是我的毒藥」,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相同商品,因此你只應該碰你熟悉的商品,而且種類越少越好。

反過來說,為何不要碰不熟悉的商品呢?這是因為每種商品都有不同的遊戲規則,都有不同的屬性跟陷阱。

並不是怕你搞不懂這些規則,而是當規則越多或越複雜,你就會越容易犯錯,越容易發生虧損。

在投資的道路上,少輸為贏,只要減少犯錯(賠錢)的機率,不就是提高正確(獲利)的機率嗎? 書中也很明確的告訴讀者,哪些投資商品可以買,哪些不要買,建議如下: (一)可以買 1.股票: 唯一能打敗大盤的只有大盤,所以買ETF就能安穩的貼著大盤指數往前行進,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個股的漲跌所帶來的影響,被動而為也正好是佛系的重點原則,因此你可以這麼做: #無腦的買法,傻傻的買0050或0056,買完請忘記。

#進階的買法,台股萬點以下買0050,可以賺價差,台股萬點以上買0056,可以賺股息。

#固定配息,不會下市,即使套牢也不須太擔心。

2.地產: 買第二間以後的房子就是單純為了要獲利,只看Location。

(二)不要買 1.儲蓄險: #利率不是固定保證的,只要保險公司獲利不佳或金融海嘯一來,就會降低利率。

#儲蓄險每個月所需繳交保費昂貴,將嚴重擠壓其他支出,造成生活壓力。

#金融海嘯到來肯定賠錢,無法達到長期複利的效果(台灣平均每5年會有一次金融海嘯),若想要解約還必須付出鉅額違約金。

假設你設定100萬20年的儲蓄險或還本型保單,試想20年後的100萬價值是不是比現在的100萬價值還要小很多,辛苦儲蓄20年的意義何在? #大筆現金套牢是一個嚴重風險。

2.投資型保單: #預期獲利不代表保證獲利。

#保險公司收取手續費,銀行也要收取手續費,等於被多扒一層皮。

#將投資與保險掛勾,徒增遊戲規則的複雜度。

3.外匯: 匯差的成本太高。

4.基金: 不要相信你不認識的操作員,因為(1)他時常跳槽(2)他會被收買(3)他跟你非親非故。

5.債券: 利息太低,可能只比定存高一點點,未必能打敗通膨,幾無獲利效率。

6.期貨與選擇權: #不要相信你自己有能力可以以小搏大。

#高風險(危險)的遊戲規則容易輸。

7.定存: 存錢是保管,存錢不是投資。

定存的利息比通貨膨脹還低,連保值都談不上,註定百分之百賠錢。

看起來不要買的比可以買的還多,不要覺得奇怪,佛系的一個很重要哲學正是「千萬不該懂太多」,為了對抗人性的虛妄固執,佛系理財的精髓就是要以簡馭繁,透過讓理財簡單,同時也讓生活簡單,越簡單越好。

如果懂越多,判斷越多,失誤會越多,虧損就越多,煩惱也越多。

必修的理財課 選修是option,必修是must,上面的投資是選修,以下三點理財是必修。

1.活存: 存款金額範圍從最少3個月的緊急預備金,至2年的家庭生活支出額度。

2.保險: 保險不該以賺錢為目的,而是回到保險的本質,是追求保障,不是追求賺錢。

基本的保險要買好,才可安心生活。

3.第一間房子: 安身立命,自住用的,房地產是最保值的東西。

全新出發的理性思考 佛系的理財術,除了剪除掉專家那一套讓人搞不懂的花招之外,同時更強調回歸自我的人生觀,以下所提出的思考乍看之下似乎頗顛覆,但其實是相當理性思維的。

1.該不該買房: #提倡不應該買房的人,其實不是不想買,而是想買但買不起,如果房價便宜大家都會買,所以這是假議題。

#除非當你年老時,或你租不到房子時,你可以隨時拿出足夠的錢來買房子,否則沒有棲身之所的風險與危機勢必將永遠伴隨。

#租房到老年時,每個月還要籌措房租資金是很大的壓力。

2.不要相信長期儲蓄險保單的複利效果: #複利只是數學模型,不是真實人生,沒有一種商品會永遠保證相同的利率,就連銀行定存也會調降。

#不能相信「長期」這兩個字,金融海嘯每隔幾年來一次,只要遇到一次,虧損的負報酬必須花更多年的正報酬才能追回,所以「長期」不只無法賺錢,還會賠錢。

3.優先理財而後理債: 如果投資的平均獲利利率能高於貸款利率,建議採取套利,拿獲利支付負債,這樣就可以不虧損本金,在保有本金之下同時償還債務。

(提醒注意!若負債的還款利息高於投資平均獲利利率,則應該以處理債務為優先,避免債務持續擴大。

) 4.投資上一分耕耘不等於一分收穫: 別浪費時間過度學習。

這是真的,只要把握好簡單方法,無腦執行便足矣,莫忘時光寶貴,可以拿來做其他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

5.最好的判斷就是不要判斷: #所有的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全是馬後炮,既然名之為「分析」,當然都是事後諸葛,評論已經發生的事,誰都可以是專家。

#事件發生之前無人能預測,判斷有很高的機率是錯誤的,所以請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並嚴格遵守執行的紀律,紀律就是不要判斷,只要單純的執行就好,目的是放下人性中的貪婪、恐懼和僥倖。

擁抱佛系的理財人生 本書滿滿的全是字字珠璣,更有不少醍醐灌頂的金句名言,絕對值得一讀再讀,靜心思考作者所提出的觀點。

這幾年來,買ETF做資產配置的觀念開始風行,不主動選股、不擇時進出、好好工作、專注本業(人一生中的主要收入來自本業,投資獲利絕對不可能大過本業收入),把體力心思花在生活其他更值得、更有意義的事物上,甚至能有更多時間去追求自我價值! 佛系理財的精神亦與此不謀而合,佛系理財認為應當好好工作,傻傻存錢,然後把錢拿來買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投資只是在薪水之外,再增加一點收入,目的是提升一些生活品質,而不是妄想靠投資賺大錢,因為高報酬所伴隨的高風險,肯定讓你的生活焦慮,憑添煩惱,無法安心。

理財的起點是存錢,過程是投資,最後則是花錢,佛系最高境界,若能大徹大悟肯定能擁抱最圓滿的人生:「把賺來的錢花掉,只有花掉,你才能真正擁有它。

」 ※本文由理財+1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免責宣言: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原文:我讀: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 作者:紀長興(理財+1課特約作者) 任職科技公司,負責軟體設計與整合。

獲得專案管理學會PMI認證,並擔任MKC管理知識中心顧問群。

致力人文與科學並重,出版小說<> 撰寫網站方格子之書籍閱讀及「日劇debug」專欄。

以親身實踐的精神投資各類金融商品,股票、債券、海內外基金。

相信左右大腦理性與感性的平衡發展,必能追求至臻至善的人生。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理財+1課 理財+1課 有雙關意義,是「理財家醫科」的諧音。

我們是對推廣正確理財規劃有著熱情使命的CFP(國際認証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組成。

肇於國人通常將「理財」與投資,或單純的購買理財商品劃上等號,而相關的如收支,信用,風險,稅務,投資等管理或是符合自身價值觀的人生理財目標設定,及財商教育,經常忽視或是欠缺而不完整的。

所以我們以「理財家醫科」、「駐診家醫」為核心,撰寫理財科普文章並不定期邀約相關領域的「專科醫師」駐診,為您的理財學習永遠+1! 延伸閱讀 月薪3萬,想靠股票改變人生!17年老手看遍投資悲劇:當心翻身不成,卻往下掉好幾層! 12/2907:45 玉山金、長榮都是好股,為何買了就套牢?他用三張圖破解:10個韭菜有11個做「這件事」 01/1821:38 30年投資老手真心話:只有三種人能在股市賺到錢 01/0807:00 50歲宅配員改行做期貨,半年賠掉200萬,那夜他整整哭了三小時......「資本市場」是提款機更是絞肉機! 12/0407:00 上一篇 要存定期定額退休基金,還是提撥6%勞退?年輕人和資深勞工要做的「大不同」,這樣選才聰明 下一篇 46歲阿姨辭職專心炒幣,半年就賺500萬,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相關 全台追劇刷卡突破4.2億元,高回饋信用卡有幫到你嗎? 46歲阿姨辭職專心炒幣,半年就賺500萬,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尚未富裕已先衰老!台日韓年長者「老、窮、孤單」日子多趁早規劃拒當下流老人   「兒孫滿堂」or「獨立老」?一個人老去,你準備好了嗎? 理財專家:現代人養兒也要「防兒」,更要提防淪為下流老人! 掌握3大轉折!安心危機入市全攻略:史上六大地緣事件美台指數比一比 俄烏戰爭讓油價衝破100美元大關!布局3大原物料股有賺頭?看到這個數字,小心已經超漲了 保險避雷針/父母一失智一中風,單身姑姑避免下流失智有三個選擇 「虛擬貨幣毀掉我生活」比特幣投資人的心理危機:想賺回賠掉的錢,卻輸更多 升息、俄烏情勢,讓價值股浮現合理價位!老手預告布局10檔台股勝率高 把錢存在銀行也是一種投資? 在商言商理專不是你的「投資老師」 分散投資比較好?恐淪「保費較高的保險」 想要投資只要股票、債券、不動產就夠了  準時下班、追求假精緻?看MZ新世代吃364天超商便當只為當1天名牌族! 台股上半年高點落在3月?20年老手:金融指數逐季走高傳產原物料恐一路下行 烏克蘭地區危機解除黃金還適合切入? 中年職場悲歌...雙寶爸媽月收逾10萬,還只能是無殼蝸牛 分散風險、長期投資夯!網路人氣「十大新ETF排行」冠軍是誰? 聯電股價暴漲3.3倍後失守,若來到50元,投資人能進場撿便宜? 「公開收購」的利多散戶要如何跟上? 穩賺的股票怎麼選?可以從大家蜂擁追逐的「股東會紀念品」來挑! 上班族靠炒股,33歲身價千萬:找出可能上市的股票就會賺! 何時處分獲利?億元大戶:將持股依序排名每週檢視並優化 投資人理想持股為10檔新手則要低於5檔 30年全職存股老手:對個股了解60%就能跨出投資步伐 他拿壓歲錢做本金,花30年把10萬滾出1億:要存就存變現力高的「便宜價值股」 奉行全額投資主義有閒錢就多投資股票 從逛街找出會紅的產品!他的太太和媽媽都靠買股累積千萬身家 最危險的投資就是退休後才匆忙進場買股 擇日不如撞日散戶想買股愈早進場愈好 億元大戶:對抗通膨買股票比房產更好 長抱六類定存股存股達人年領百萬股息 信用卡權益大縮水5張神卡回饋延長讓你賺飽飽 從年終獎金開始小白必學投資起手式 單親媽媽靠美股逆襲5年賺買房頭期款每月加薪3萬元 買在35元的0056,是賠錢嗎?理財專家:可能比買600元的台積電划算 如果0050沒有填息,以後還要參加除息嗎?理財專家:投資不要搞錯邏輯 Fed升息縮表定調,台股大戶卻說「此時不宜保守」,為什麼? 要存定期定額退休基金,還是提撥6%勞退?年輕人和資深勞工要做的「大不同」,這樣選才聰明 熱門 高股息ETF買點浮現 俄烏開打法商科法斯:亞洲通膨將在未來幾個月飆升 油價衝100美元關卡避險需求帶動「真金白銀」ETF閃亮 潔淨能源ETF可長抱 拉美基金績效搶眼 安聯、富邦、投信大贏家 國泰證美股ETF每筆交易均一價助客戶輕鬆累積一桶金 投資級公司債吸金 防禦力強定期定額買 越股內外資挺有潛利 台股基金漲贏大盤 台股上周失血58億美元 全台追劇刷卡突破4.2億元,高回饋信用卡有幫到你嗎? 匯錢給兒子海外買房富爸爸遭國稅局補徵百萬贈與稅 去年全球配息增16%今年更旺 掌握3大轉折!安心危機入市全攻略:史上六大地緣事件美台指數比一比 理財專家:現代人養兒也要「防兒」,更要提防淪為下流老人! 5G、電動車、ETF逢低布局 尚未富裕已先衰老!台日韓年長者「老、窮、孤單」日子多趁早規劃拒當下流老人   「兒孫滿堂」or「獨立老」?一個人老去,你準備好了嗎? 能源基金錢景閃亮 美高收債可分批進場 境外基金四題材紅火 法人:印度股擁三利多 台股平衡基金可攻可守 投資等級債抗波動利器 美REITs進場時機到 多重資產策略分散風險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41463471001 熱門排行 國際焦點 03/0207:25 福斯貨輪燒1周沉了保時捷、藍寶堅尼共4,000輛拖不回 財經焦點 03/0211:08 本周入帳…新制勞退去年大賺勞工分紅創16年新高 區域情報站 03/0211:35 一表看懂機捷5年房價15站唯獨這站下跌 俄烏戰火續延燒 03/0219:49 普亭8年前入侵克里米亞支持率衝破80%但這次恐大不同 手機3C瘋 03/0202:41 平價iPhoneSE傳6,000元有找 編輯精選 產業熱點 2022/03/0213:45:53 三強鼎立競逐離岸風電第三階段風場環評大戰開打 大陸政經 2022/03/0210:47:51 梁汝波進張一鳴退估值高達1,400億美元的抖音為何大換血 產業熱點 2022/03/0210:44:24 等著看!黃崇仁要靠這張救命符讓力積電谷底反彈 企業風雲 2022/03/0210:49:40 三年剪卡超過25張玉山銀信用卡「瘦身戰略」會更好? 俄烏開戰專區 2022/03/0214:06:06 全球金融市場迄今只有彎折還沒斷裂 網群與速覽 經濟VIP 經濟彭博 產業資料庫 台股擂台明星賽 稅稅唸學堂 精選專題   即時 即時新聞 熱門新聞 要聞 政經焦點 熱門話題 新冠肺炎防疫 總經趨勢 經濟周報 願景工程 產業 產業熱點 科技產業 綜合產業 焦點人物 產業達人 證券 市場焦點 集中市場 櫃買市場 權證特區 公司治理 指標焦點股 國際 國際焦點 美中貿易戰 英語大進化 一分鐘看世界 兩岸 大陸政經 港澳話題 陸股透視 投行看大陸 兩岸快遞 金融 金融脈動 外匯市場 銀行 保險 Fintech 稅務法規 期貨 期貨市場 國際期貨 期貨商論壇 理財 報稅停看聽 個人理財 退休金算盤 基金天地 房市 房市話題 不動產投資 房市點線面 專欄 社論 經營管理 理財部落客 品味 食尚饗宴 樂活旅遊 精品時尚 風格人物 品味生活 商情 熱門亮點 產學動態 財富管理 CSR ICT趨勢 科技新視野 自動化產業 能源環保 光電半導體 工具機 五金新訊 化工儀器 建材新訊 房市情報 健康生技 食品餐飲 運動休旅 時尚生活 國際現場 商情1O1 中經社 中經社 車輛零配件 機械工具機 五金手工具 家具零配件 燈飾LED 螺絲扣件 工業零組件 電子電腦   產業報導 線上展覽 期刊年鑑 電子型錄 廣告刊登 國際展覽報名 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 簡介 數位訂閱 報紙訂閱 論壇活動總覽 近十年大事紀 經濟App 聯絡我們 原版報紙資料庫 電子報紙 訂閱優惠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