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食物」讓人邊吃邊瘦!3 種食物幫助減少腹部脂肪堆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優格是非常特別的一種食物,因為是牛奶製成,所以有高量的蛋白質、鈣質,蛋白質會讓人飽足感持續很久,鈣質則會阻擋脂肪的吸收;根據哈佛健康公共衛生學院 ... Skiptocontent 消除腹部脂肪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好像不管吃再少,那一圈油脂都還是會在身上生長。

其實要消除腹部脂肪,最重要的並不是控制熱量,而是控制自己的「高糖飲食習慣」,多吃一點低糖食物,才能減少這一圈脂肪的來源。

高糖食物是肚子肥肉的來源! 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同時也是新陳代謝科醫師的許惠恒說,其實脂肪堆積並不是完全是「脂肪」造成的問題,脂肪也有分成下半身的脂肪、腹部脂肪,下半身的脂肪通常是「皮下脂肪」,跟荷爾蒙比較相關;而腹部脂肪主要是三酸甘油脂造成,而三酸甘油脂就是從「多餘的糖分」而製成的。

原本腹部脂肪是要保護內臟的,而製造內臟脂肪最多的就是肝臟,所以肝臟在處理糖分儲存時,也會拿多餘的糖分來製成內臟脂肪;但如果脂肪太多,反而會形成脂肪肝、脂肪胰,甚至這些脂肪還會囤積在腸道周圍,讓肚子變得越來越大。

所以想要消除腹部脂肪,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再增加腹部脂肪的來源,同時讓三酸甘油脂變少,除了要多運動之外,就是要配合飲食的改變。

「低糖食物」讓人邊吃邊瘦!3種食物幫助減少腹部脂肪堆積 優格 優格是非常特別的一種食物,因為是牛奶製成,所以有高量的蛋白質、鈣質,蛋白質會讓人飽足感持續很久,鈣質則會阻擋脂肪的吸收;根據哈佛健康公共衛生學院的說法,因為蛋白質難以消化,胃排空的時間長、感到飽足的時間也會比較長,這可以幫助控制熱量,同時減少腹部脂肪。

另外,優格同時也有很多的益生菌,益生菌已經被證實在「能量代謝」和「體重調節」中有作用,可以幫助改變身體儲存熱量的方式,減少不健康的「腹部脂肪」堆積。

但如果選擇加糖的優格,反而會吃下過多的糖分,對於改善腹部脂肪不但沒有幫助,還會變成「危害」,建議一定要注意選擇低脂、無糖的優格。

酪梨 這乍聽之下會滿令人意外的,因為酪梨是高脂肪的食物,竟然還可以消除脂肪?其實是因為2個原因,一個是因為酪梨有很多可溶性纖維,可以增加消化食物的時間,而可溶性纖維在腸道會被發酵成短鏈脂肪酸,同時減少形成內臟脂肪的機率。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酪梨的脂肪含量雖然多,卻是富含Omega-3的優質脂肪,不但可以增加飽足感,同時也可以取代掉其他不良脂肪的吸收,避免讓身體形成壞脂肪。

雞蛋 雞蛋除了有蛋白質的好處,可以增加飽足感之外,蛋黃的卵磷脂也是很好的控制脂肪的營養,能幫助修復細胞、抑制內臟脂肪堆積;而雞蛋的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幫助增加或修復肌肉,而肌肉能幫助燃燒更多熱量,降低脂肪儲存的機率。

參考資料 EXPRESS:Howtogetridofvisceralfat:Eatingthispopularfoodcouldhelpbanishthebellyfat NEWSMAX:YogurtBurnsBellyFat TIMESHOW:5healthyeggrecipestoloseweightandbellyfat 文/盧映慈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十大死因中5項是「代謝不良」導致!中榮院長許惠恒:熱量不減少,吃再健康也無效 多吃水果反而會脂肪肝!醫曝「最大謊言」:1顆蘋果就超標 酪梨是高脂肪水果卻能降低膽固醇!農委會8大QA教怎麼挑選、怎麼吃最健康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302.居家隔離整理包/3+4、0+7差在哪?能不能出門工作?常見Q&A一次懂2022-05-163.整理包/我確診了怎麼辦?還沒收到通知前必知的六大步驟2022-05-244.身邊有朋友、家人確診該怎麼辦?該怎麼篩檢及自主應變2022-05-165.COVID-19/同樣是居家,一張圖了解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2022-05-07 影音健康 沒確診可以喝清冠一號?清冠一號怎麼喝?醫師大揭秘:不是每個人都適合!2022-05-27【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陽明研究:發現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有望降低新冠感染機會2022-05-23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新冠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兒童防疫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疾病症狀 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醫學健康 打擊失眠大作戰 心血管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急診室直擊 未來醫學專區 飲食營養 糖尿病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查營養 美豬開放爭議 更多醫學專區▸ 更多醫學專區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Heho服務 健康管理工具 健康小幫手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Heho服務 HehoApp Heho健康主題特刊 活動特區 蔬暢高纖青汁免費索取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新冠肺炎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