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1540 大肚王國, 1624 荷治, 1626 西治, 1683 清治, 1895 日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荷蘭統治時期為1624年至1662年,台灣受荷蘭東印度公司所統治之期間,也為第一個有系統統台灣的政權。

歐洲強權紛紛前來東亞貿易,並建立殖民地,而荷蘭為建立能與中國 ... HAVEANICEDAY!!HAVEANICEDAY!!鐵人三項論文PROCEDURALJUSTICE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201121200台灣:約1540大肚王國,1624荷治,1626西治,1683清治,1895日治?未分類資料夾資料參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zh.wikipedia.org   背景15、16世紀,西歐基督教國家困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陸路封鎖,積極向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貿易航路,因而發現美洲新大陸、好望角新航路,進而縮短了亞洲與歐洲的距離,世界從此進入海權時代。

西歐各國競相到世界各地從事探險、殖民、貿易、傳教活動。

在海權爭霸的國際環境下,台灣被迫走入新的歷史時期。

17世紀初,西方重商主義國家也開始注意台灣。

此時遠東海面已成為歐洲三國角逐的形勢:租得明帝國之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佔據爪哇的荷蘭,展開商業和殖民的競爭。

  台灣荷蘭統治時期為1624年至1662年,台灣受荷蘭東印度公司所統治之期間,也為第一個有系統統台灣的政權。

歐洲強權紛紛前來東亞貿易,並建立殖民地,而荷蘭為建立能與中國貿易的據點,遂於1624年佔領台灣。

當時荷蘭人為漢人建立了適合移居的環境,漢人則提供了經濟發展所需的勞動力,而台灣經濟就在荷漢相互依賴之下快速成長。

然而荷蘭人的榮景沒持續多久,鄭成功就崛起於福建沿海,荷蘭人最後於1662年為鄭成功所擊敗,只得退出台灣。

荷蘭佔領南台灣後,西班牙人亦佔領北台灣。

然而1637年起,西班牙人開始削減在台軍力,並從淡水撤出。

當時總督探悉此消息以後,乃於1642年派艦攻佔雞籠,趕走了西班牙人。

1644年,荷軍征服北台灣其餘不肯服從的部落,並南下聯通台灣南北的道路。

荷軍在路上為隸屬大肚王國的水裡社及半線社所攻擊,不過仍順利抵達大員。

1645年1月,荷軍進攻大肚王國內的反荷部落,大肚王國只得於4月正式降服,至此全西部平原皆服從荷蘭人的統治。

荷蘭人為了提升農產量,開始鼓勵漢人前來台灣開墾,並制定了許多獎勵措施。

漢人只要種植指定數量的農作物,就可無償獲頒土地,也保證以預定價格收購翌年生產的農作物。

甘蔗和米是最主要種植的作物。

當時土地開墾集中於赤崁一帶,以及西拉雅四大社交界之處,而1656年後二仁溪以南的土地也迅速開發。

二仁溪下游流經湖內、阿蓮等鄉。

甘蔗係荷蘭人農業發展之重點,用於提煉外銷用的白糖、紅糖,主要銷地為日本和波斯。

1640年代後期每年大約可提煉出9000擔的白糖,到了1657年後產量更是達到17000擔。

大員當局也多以信貸政策刺激甘蔗種植,像是以生長中的蔗苗作擔保品貸款給漢人,不過荷蘭人獨占所有砂糖的出口,直到1656年才開放他人經營(1652郭懷一事件抗爭後)。

稻米除了供台灣本地消費之外,也有農民把部分米賣至中國。

荷蘭人統治台灣時,以大員商館為中心,並由台灣長官擔任商館最高負責人,總攬商務、行政等事宜。

還設有大員議會,主席由台灣長官擔任,並以派駐在台灣的商務員及軍隊司令組成,所有決策皆由議會討論取得共識後,再交付台灣長官辦理。

早期議會性質較似軍事機構,駐地常隨長官所在而跟著遷移。

後來政局穩定下來,大員議會也固定在熱蘭遮市召開,並發展為立法機構。

議會通過的法條都被記載在《台灣告令集》(荷蘭語:PlakaatboekFormosa),並以荷文、中文公告。

《臺灣告令集》即為歷任荷蘭長官向民眾所發佈的法令之集成,其主要內容為東印度公司法典既有規範外所「因地制宜」之事項,也隱含了本地社會生活之獨具面貌,例如對於捕烏、捕鹿、製糖、燒磚、釀酒等。

大員當局設有台灣公司法庭,作為最高司法機構,以審理公司職員的民事、刑事案件。

公司法庭下設市政法庭,審理漢人刑事及重大民事案件。

另外還設有頭家公堂,負責審理漢人輕微的民事案件。

大員當局最主要的武力為公司僱用的士兵,負責前線作戰,而後勤任務另外僱用漢人擔任。

然而大員當局非只依賴傭兵,由原住民組成的聯合村也為重要武力。

大肚王國,約1540~1732,為16世紀中期臺灣原住民的「跨族群準王國」。

領域範圍主要在今天的台中市,以及彰化縣和南投縣的一部分,依據蘇格蘭人大衛·萊特(DavidWright)的記載,大肚王國最強盛的時候曾統治27座村落,只是後來有10座村落獨立。

台灣的西班牙統治時期,指的是從1626到1642年,西班牙人於北台灣歷時16年的殖民統治。

雖然台灣很靠近已是西班牙帝國版圖的呂宋島,西班牙人卻沒有佔領台灣,反而讓荷蘭人奪得先機。

直到1626年,為了突破荷蘭人對馬尼拉的貿易封鎖,才出兵雞籠,並逐步征服北台灣。

可是西班牙人無力驅逐荷蘭人,也無法賺取足夠的利潤來維持駐軍的花費,反而要靠馬尼拉補助北台灣的經營。

因此馬尼拉經濟衰退以後,西班牙人就縮減駐軍,給了荷蘭人可趁之機。

最後在1642年荷蘭人攻陷雞籠,結束西班牙人的統治。

 1571年,西班牙人在馬尼拉建立殖民地後,就以此地為東亞貿易的中心雖然台灣很靠近呂宋島,但西班牙人選擇往南方的民答那峨島擴張,並無意佔領台灣。

等到豐臣秀吉打算以台灣為跳板進攻呂宋島,西班牙人才體會到台灣的戰略價值,派艦隊去偵查,卻遇上惡劣天候而無成果。

後來豐臣秀吉於1598年去世,威脅已緩和,不再打算佔領台灣。

西班牙人擁有雞籠、淡水後,由於來往兩地的海岸線過於崎嶇,加上海路受限於季風以及洋流的時節,因此希望能找到一條更便捷的路線。

1632年,當局派80名士兵,進入台北盆地探索路線。

這支部隊沿著淡水河逆流而上,再沿基隆河前進,終於找到一條來往兩地的路線。

這次探索,也讓西班牙人接觸許多淡水河、基隆河流域的部落,後來這些部落陸續都服從西班牙人。

臺灣清治時期,意指台灣由1683年施琅攻台至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予日本為迄,由大清帝國實質統治的時間,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皇帝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

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功臣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得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島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

1684年,康熙皇帝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由於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的失敗,清廷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之主權永久割讓給日本,進入日治時期。

清廷一方面承認朝鮮獨立;另一方面也將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澎湖列島割讓予日本。

台灣日治時期為1895年至1945年之間台灣由日本統治的時期,台灣日治時期充滿日本帝國主義殖民政策的理論及日本殖民政策的活動形態。

由於日本是最後一個躋身近代殖民帝國的國家,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台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台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

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台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

在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台灣作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方發展的基地。

日本在台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台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現代化教育在初期台人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台灣的日本人,雖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人相比仍相對不平等。

治台中後期,日本對台灣採取內地延長主義及皇民化政策,以期將台灣本島人同化於日本。

也因為台灣在日治時期,於政治、經濟水準以及文化上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

加上戰後初期陷入國共內戰戰事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治台失政,以及與來台中國人之間的觀念落差,導致部份的台灣人,在二次大戰戰後對日治時期產生某些程度的懷念。

此心態不僅普遍留置於老一輩台人之間,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台灣對國家民族認同、族群意識觀念甚至台獨運動。

資料參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zh.wikipedia.org  /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關鍵字 edwardhsutwkauhs's新文章2013屏東單車國道馬拉松武嶺20132013公司的暑假2013高雄經典百K2013TAINANANPINGTRIATHLON台南安平鐵人三項2013台南古都馬拉松我的二馬二馬日記我的初馬高雄國際馬拉松2013KAOHSIUNGMARATHON:正港城市馬拉松(跑市區市中心)2012苗栗鐵人兩項DUATHLON:高鐵站區初馬日記for20132/24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edwardhsutwkauhs'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