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褶皺可以在不同溫度、壓力、地殼應力等地質條件下形成,因此在不同的岩石如沉積岩、變質岩,甚至火山岩都可發現褶皺。
在造山帶中,常有一系列大區域性的連續褶皺及逆衝斷層 ...
褶皺原先平直的地層,經塑性變形作用而產生的彎曲現象或構造。
地層褶皺可以單一出現或是成群發生,大小也可以有很大的差異,從顯微尺度到山脈的規模都有。
褶皺可以在不同溫度、壓力、地殼應力等地質條件下形成,因此在不同的岩石如沉積岩、變質岩,甚至火山岩都可發現褶皺。
在造山帶中,常有一系列大區域性的連續褶皺及逆衝斷層,稱之為褶皺帶或褶皺逆衝帶。
褶皺變形後的岩石,其礦物顆粒排列方式經過調整,無法再完全恢復原狀,是一種塑性變形。
岩石變形可分為彈性變形與塑性變形二種。
變形初期,岩石的變形量與作用力成正比,外力消失會恢復原狀,稱為彈性變形。
若外力持續加強,超過彈性極限,即使作用力消失,岩石也無法恢復原狀,稱為塑性變形。
若外力持續增強,超過岩石強度所能負荷,就會破壞碎裂。
地下岩石承受的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稱為圍壓或岩壓。
淺處的岩石圍壓小,脆性高,發生少量變形可能就產生破裂,容易產生節理等破裂面。
深處的岩石圍壓高,塑性範圍大,受到擠壓時較容易形成褶皺。
岩層經過褶皺後,若中心部位向上拱起,兩側向外傾斜,這種褶皺稱為背斜。
若中心部位向下凹陷,兩側朝中心傾斜,稱為向斜。
褶皺的形狀多樣,有呈狹長形、短圓弧形、三角形或其他不規則形狀,甚至有躺臥的伏臥褶皺或平臥褶皺。
依據褶皺的幾何形貌,在其褶曲的中央部分,稱之為轉樞(hinge),兩側部分稱為翼(limbs)。
臺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帶,板塊的聚合造成地殼擠壓變形及造山作用,因此岩層褶皺在臺灣的山脈中到處可見。
褶皺的形態和特性在麓山帶和中央山脈有很大的差異。
例如在臺灣西部丘陵地區,岩石受到的溫度低於攝氏100度,岩層常現平緩的褶皺、或呈單向傾斜;一個褶皺的幅度一般長達數百公尺至數公里。
往山脈核心地區高山走,褶皺逐漸變得愈緊密;到了中央山脈的板岩及片岩區,褶皺非常緊密,一個褶皺波長從幾公尺到小於幾公分、甚至是顯微尺度。
這是因為這個地區的岩石是在地下200-500℃的溫度受到較為劇烈的變形作用所致。
撰稿者:李建成最後修訂日期:98年10月28日參考資料:1Davis,G.H.andStephenJ.Reynolds.1996.“StructuralGeologyofRocksandRegions.”NewYork:JohnWiley&Sons.2Donath,F.A.,andR.B.Parker.1964,“FoldsandFolding.”GeologicalSocietyofAmericaBulletin,75:45-62.3McKnight,T.L.andDarrelH.2000.“PhysicalGeography:ALandscapeAppreciation.”UpperSaddleRiver,NJ:PrenticeHall.4Ramsay,J.1967.“FoldingandFracturingofRocks.”NewYork:McGraw-Hill.5何春蓀。
1986。
《臺灣地質槪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
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延伸文章資訊
- 1褶皺
褶皺可以在不同溫度、壓力、地殼應力等地質條件下形成,因此在不同的岩石如沉積岩、變質岩,甚至火山岩都可發現褶皺。在造山帶中,常有一系列大區域性的連續褶皺及逆衝斷層 ...
- 2褶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3Fold - 褶皺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褶皺 · Fold · 名詞解釋: 存在於岩石地層或不連續構造面中的一種彎曲現象。形成褶皺的四個可能條件為:受到平行層面或側向壓力、地層不等量的垂直沈陷、剪力作用,擠壓作用。
- 4基本解釋,簡介,要素,分類,組合形式,形成機制,流褶皺,辨別褶皺構造
岩層在形成時,一般是水平的。岩層在構造運動作用下,因受力而發生彎曲,一個彎曲稱褶曲,如果發生的是一系列波狀的彎曲變形,就叫褶皺。 褶皺雖然改變了岩石的原始產 ...
- 5褶皺[大腦]:褶皺:岩層在形成時 - 中文百科知識
由於地殼變動而形成的岩層的波狀彎曲,叫褶皺。它是由於水平擠壓力的作用而引起的。 在地球上,各個地質時代都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地殼變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