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褶皺是層狀岩石受力後形成的波狀彎曲。

絕大多數的層狀岩石是由堆積在盆地、海岸的平坦水平成層的沉積物形成,如隆升出露地面,形成水平岩層。

褶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背斜 褶皺是層狀岩石受力後形成的波狀彎曲。

絕大多數的層狀岩石是由堆積在盆地、海岸的平坦水平成層的沉積物形成,如隆升出露地面,形成水平岩層。

目次 1類型 2形成 3參考文獻 4外部連接 類型[編輯] 褶皺有兩種基本類型: 背斜:岩層向上彎曲,中間向上隆起,核部的岩層時代較老,外側的岩層時代較新且兩邊地層對稱。

向斜:岩層向下彎曲,中間向下凹陷,核部的岩層時代較新,外側的岩層時代較老且兩邊地層對稱。

形成[編輯] 褶皺的形成與受力方式﹑變形環境、岩層變形行為相關﹕ 縱彎褶皺作用:岩層受到順層擠壓形成。

一般認為岩層在褶皺前處於水平狀態﹐地殼受水平擠壓的結果。

岩層間的力學性質差異在褶皺形成中起主導作用。

如岩系中各層力學性質很不一致﹐在順層擠壓下﹐強硬層就會失穩發生正弦曲線狀彎曲﹐形成等厚褶皺﹔相對軟的層作為介質﹐在均勻壓扁的同時被動地調整和適應由強硬層引起的彎曲形態。

進一步擠壓下﹐強硬層的褶皺變得越緊閉﹐可使翼部被壓扁而成IC型褶皺。

如岩系中各層力學性質差異較小、平均韌性較大﹐岩層在褶皺的同時,共同受到總體的壓扁﹐可形成IC~3型的褶皺。

橫彎褶皺作用:岩層受與層面近於垂直的力發生彎曲。

沉積岩層初始狀態是水平的﹐外力是垂向的。

可以是與基底的斷塊升降引起蓋層的彎曲﹐也可以由於鹽層、其他高塑性層的重力上浮的底闢作用引起上覆地層的彎曲﹐也可由岩漿上涌引起。

受褶皺的岩層整體處於拉伸狀態﹐常成IA型頂薄褶皺﹐或在頂部形成地塹。

當基底的差異性升降與表層的沉積同時進行(同沉積褶皺)﹐背斜表現為水下隆起﹐向斜表現為水下凹陷﹐引起沉積層的岩相、厚度的變化。

剪切(滑)褶皺作用:是岩層沿著一系列與層面交切的密集面發生不均勻的剪切形成褶皺。

一般發生於韌性較大的岩系(如含鹽層)或較深層次的層狀岩系的韌性剪切帶中。

這時﹐各岩性層間的韌性差極小、趨於均一化﹐而整套岩系的平均韌性較大。

由於受差異性剪切而被動地彎曲。

流褶皺:岩石在較高的溫度、壓力下可以成為高韌性、低黏度的固態物質﹐類似黏性流體而變形﹐形成複雜的褶皺。

深變質岩、混合岩化岩石中常見小型的流褶皺。

褶皺是指岩層成波浪彎曲的現象,而非地表的高低起伏,地表的高低起伏是侵蝕的結果。

參考文獻[編輯] DavidD.Pollard;RaymondC.Fletcher.Fundamentalsofstructuralgeolog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5[2017-09-30].ISBN 0-521-83927-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0).  Davis,GeorgeH.;Reynolds,StephenJ.Folds.StructuralGeologyofRocksandRegions.NewYork,JohnWiley&Sons.1996:372–424.ISBN 0-471-52621-5.  Donath,F.A.,andParker,R.B.,1964,FoldsandFolding:GeologicalSocietyofAmericaBulletin,v.75,p. 45-62 McKnight,TomL;Hess,Darrel.TheInternalProcesses:Folding.PhysicalGeography:ALandscapeAppreciation.UpperSaddleRiver,NJ:PrenticeHall.2000:409–14.ISBN 0-13-020263-0.  Ramsay,J.G.,1967,Foldingandfracturingofrocks:McGraw-HillBookCompany,NewYork,560p. Lisle,RichardJ.Folding.GeologicalStructuresandMaps:3rdEdition.Elsevier.2004:33.ISBN 0-7506-5780-4.  外部連接[編輯] 維基教科書中的相關電子教學:Folds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褶皺 規範控制 NDL:00572406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褶皱&oldid=64729798」 分類:地質學隱藏分類: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Aragonés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বাংলাCatalàČeština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KreyòlayisyenMagyar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ไทย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