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的社會影響:台灣人在大陸發表人/王振寰整理/編輯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兩岸過去二十多年的交流,深度、廣度不斷拓展。

雙方人民對彼此的印象,從隔離到拉近距離、從陌生到逐漸熟悉,有益於雙方在社會層面的相互理解、相互學習和相互尊重。

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首頁 資訊公開 出版品 交流雜誌(文章) 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兩岸交流的社會影響:台灣人在大陸 發表人/王振寰 整理/編輯部 更新日期:109-08-19   兩岸過去二十多年的交流,深度、廣度不斷拓展。

雙方人民對彼此的印象,從隔離到拉近距離、從陌生到逐漸熟悉,有益於雙方在社會層面的相互理解、相互學習和相互尊重。

許多台灣人在大陸,到底在社會層面,雙方的相互印象與影響如何?王振寰教授從經商、旅遊、求學、學術交流四個層面,深入剖析、逐一探究。

台商的生活方式與大陸社會  王振寰教授分析,台商到大陸投資有三種時期,一九九○年代初期珠三角的中小企業和傳統勞動密集產業、一九九○年代晚期長三角的大型電子業、二○○○年中期的服務業,上述三種類型投資與大陸社會的關係,呈現演化的過程。

  早期台商在珠三角的投資,由於薪資低、軍事化管理、財大氣粗、搞政商關係、喜歡聲色場所,讓許多大陸人對台灣的印象是有錢,但不太令人尊敬。

一九九○年代末期,到長三角投資的台商,在各地置產和聚集居住,形成台商區或台灣街,但多仍與當地台灣人往來,與本地人交往不多。

此外,隨著台商人數的大幅增加,以及大陸經濟的大幅改善,台商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逐漸影響當地中產階級消費習慣。

「台灣來的」、「台北來的」成為品牌,在大陸各地方興未艾!  二○○○年中期之後,台灣中小型精緻、風格獨特的服務業和產業,將代表台灣的生活方式和風格,帶進大陸主要城市。

台灣人生活方式的「小資情調」,深深地觸動大陸新興中產階級的心,因而嚮往台灣的生活方式。

  王教授引用一項調查顯示,問及當地人是否接納台商,有一半人願意與台商做鄰居,而另一半則拒絕與台商做鄰居。

接納者中,二六‧七%認為可學習經商知識、提高素養;八%認為可以體現生活品味;六%認為治安比較有保障。

該調查也顯示,台商雖帶來生活便利、休閒娛樂,但是隨之的大量聲色場所,也敗壞社會風氣。

  王振寰教授特別指出兩件事,首先大陸汶川地震後,台商慷慨解囊及慈濟功德會的善行,讓大陸人對台灣人的大愛精神,留下極好印象。

其次,大陸經濟改善、前景看好,使大陸配偶沒有動機來台,許多先生配合太太在大陸發展,這個改變正在發生,也將帶動新一波兩岸社會整合!台生在大陸求學與大陸社會  王教授分析,台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父母到大陸經商,而進入台商學校或當地中小學就讀;另一種是在台灣中學、大學畢業,到大陸高校就讀的學生。

  就中小學台商學校的學生分析,尚有地域差別。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東莞地區的台商子女,傾向認為當地人沒什麼水準,認為自己來自台灣,未來也會回台灣。

這種認同,比較接近「階級差異」而非「政治差異或認同」。

相對地,在上海的台商子女,比較親近當地社會。

這是因為上海的全球化和富裕,蘇州和江南的人文薈萃,台灣認同比較脆弱和模糊。

王教授特別指出,這差異顯示階級差異,在認同中的重要影響性。

上海台商子女的認同模糊,顯示當兩地生活方式接近時,對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是比較會認可的。

  其次,在台灣人前往大陸高校就學的議題上,台生在上海,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大陸同學,存在未來共同發展事業的可能性。

而台生在北京,重點大學的學生未來對大陸有極大影響力,因此台生對北京的同學,表現出願意和他們進一步互動的意願。

王教授指出,留學大陸高校趨勢,有利於兩岸年輕人的交往和理解,但也對台灣的大學產生極大壓力。

未來決定兩岸前途的年輕人能一起共同求學和生活,對於兩岸的發展,應是極為正面的歷史機遇。

台灣遊客在大陸的旅遊  每年有數百萬人次的台灣遊客前往大陸,讓台灣民眾增加對大陸社會的了解。

王教授指出,大陸將旅遊視為對台統戰策略,用尋根祭祖、各省旅台同鄉會參訪、祖廟進香、學生夏令營等方式,吸引民眾前往大陸旅遊、交流,以期對大陸有較多認識和情感。

根據一份研究顯示,大陸積極邀訪台灣學生,的確使得台灣青年對大陸的刻板印象有顯著改善,只是這樣的改善,未必涉及國家認同和統獨立場。

因此,在認同層次,交流接觸反凸顯社會差異,強化台灣青年學生對台灣的社會認同。

  民調顯示,有四七%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印象不佳,只有三八%印象不錯。

印象不佳的主要理由,是文明程度有待改善。

調查還顯示,去過大陸的台灣民眾,有五○%對大陸人民留下好印象,好評比沒有去過大陸的多一七%。

顯示即使是短暫觀光的接觸,都有利於兩岸人民的交流、減低陌生感和敵對感,甚至是印象的改善。

台灣學者與大陸的學術交流  兩岸的學術交流之初,大陸高等學校設備簡陋、薪資低廉、環境惡劣、學術表現不佳。

現今大陸各主要大學,由於彈性薪資,大幅招募海外華人和世界級學者到大陸講學,幾個大陸重點大學的世界排名甚至優於台灣的大學。

短短二十年間,兩岸高等教育,有了極大改變。

  除了以上大趨勢外,王教授分析還有三個重大改變:首先,學術發展上,大陸重點大學成為全球各國主要大學青睞的對象,紛紛與之合作,國際連結也遠比台灣來得多且深。

我們需要與其有更深入的合作,才能更有利於華人學術圈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其次,大陸學者整體而言,都非常喜歡台灣的生活環境:乾淨、安靜、有禮貌、習慣排隊、常說謝謝,相互信任等這些「文明行為」。

他們最常問到的,就是台灣的發展經驗,並表達對民主政治的羨慕。

  第三,對兩岸關係的看法上,學者對雙方的了解更深,更能設身處地的理解對方。

理解大陸和台灣的關係,需要在各方面拉近距離之後,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最後,台灣學者也會看到大陸政府對台灣的態度,雖然身段變軟,但態度堅決。

對共產黨在意識形態灌輸上之徹底,對「統一」台灣的決心,有更深刻的認識。

  王教授語重心長的指出,台灣在經濟和學術發展上優勢不再,可以驕傲的就是民主與富裕的優質生活。

這個優勢,是大陸政權無法提供其人民和社會的,也是兩岸人民需要共同追求和維護的社會特質。

  綜合以上四種交流經驗,王教授提出一個發人省思的問題,為何台灣最近幾年相當驕傲的認為,我們有精緻文化、幽雅生活方式、保存良好的中華文化、排隊遵守秩序的人民?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有了新的對照組,對照的是大陸。

過去我們對照日本、歐洲與美國,因此認為自己相對落後。

  陸委會歷年「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調查顯示,台灣人認同的趨勢愈來愈高。

台灣人認同從一九九二年的一七‧六%,增加到二○○○年的三六‧九%,到二○○七年的四三‧七%,到二○一○年六月份的五二‧四%;中國人認同則大幅下滑,而同時是中國人與台灣人的認同,則微幅下滑。

  王教授精闢指出,從社會學的角度,人們是透過別人來認識自己,這些年台灣人是透過大陸人來認同自己,相對地也在心理上貶抑了大陸人和大陸社會,以強化自己的文明程度和幽雅的生活方式。

因此,陸委會的調查,如果妄加揣測的認為這是政治意識而非社會意識,那就可能有過度推論之嫌。

認同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心理過程,端看我們與誰來對照!  兩岸人民與社會的交往,使雙方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這是朝向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

我們不需否認兩岸之間仍有差距,政治上仍有很多差異,台灣的民主無法接受大陸的統治模式。

我們的民主和生活方式,是大部分大陸人民傾羨的對象。

優質、富裕和民主的生活方式,應該是兩岸社會都要追求的目標。

兩岸民間社會交流的加強、加深、加大,是相互了解和認識的必要途徑。

收合 關於本會 簡介及沿革 董事長 副董事長 董監事 秘書長 副秘書長 組織職掌 組織章程 聯絡我們 文書驗證 訊息公告 本會訊息 參考消息 主題專區 文書驗證 文教專區 臺商服務 旅行專區 陸配關懷 政策專區 兩岸會談 影音專區 資訊公開 業務統計 出版品 常見問答 國會監督 委託研究案 出訪報告 書面之公共工程及採購契約 預算及決算書 辦理政策宣導廣告 支付或接受之補助 年度工作報告 回頁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