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洋脊地震帶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洋中脊地震帶是指沿著洋中脊軸部分布的地震帶。
震級很少超過6級,具有火山地震性質。
在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和東太平洋洋隆上都有淺源地震 ...
中洋脊地震帶 中洋脊地震帶(Mid-oceanRidgeseismiczone),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與北極海的中洋脊,不過這個地震帶地震頻率不高。
範圍中洋脊地震帶中洋脊地震帶(Mid-oceanRidgeseismiczone),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與北極海的中洋脊,不過這個地震帶地震頻率不高。
簡介中洋脊(Mid-oceanridge),又稱洋脊、大洋中脊、中央海嶺,是位於全球海中張裂性板塊邊界的一系列火山結構系統,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海底山脈,長達80,000千米(49,700英里),其中連續的山脈長達65,000千米(40,400英里),與之相對應的地質結構是陸地上的裂谷(地塹),地函的熱對流在中洋脊中央處上升,岩漿在此湧出後,快速冷卻為玄武岩,形成新的海洋地殼,並將較舊的地殼向兩旁推擠,從而使海底擴張,也正因為如此,離中洋脊愈遠的地殼愈年老,而中洋脊中央則是最年輕的新生地殼,最有名的中洋脊是大西洋中洋脊,冰島則是大西洋中洋脊露出海面的一部分,因此被認為是觀察中洋脊構造最方便的區域。
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動的巨大海底山系。
它縱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彼此相連,總長約8萬公里,為地球上最長最大的山系。
在板塊構造模式中,大洋中脊頂部標出了海底擴張軸線,屬分離型板塊邊界。
它既是巨大的海底地形單元,也是最重要的海底構造單元之一。
發現19世紀70年代,英國“挑戰者”號調查中,利用測深錘測量深度,已發現大西洋中部有一條南北向的山脊。
1925~1927年間,德國“流星”號用電子回聲測深法對大西洋中脊進行了詳細的測繪。
20世紀30年代末,又相繼發現了印度洋中脊和東太平洋洋脊。
50年代晚期,進一步獲知這些海嶺是相互連線的巨大環球山系。
70年代,由法、美聯合實施的法摩斯計畫和法、美、墨西哥實施的里塔計畫,分別對大西洋中脊和東太平洋洋脊進行了包括潛水器考察在內的地質、地球物理綜合調查,對大洋中脊的地殼性質、火山活動和構造運動有了新的詳細的認識。
載入深潛器在東太平洋洋脊發現了正在噴涌的海底熱泉和富含銅、鉛、鋅等多金屬海底熱液礦床。
這些發現不僅對地質科學研究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有重大的經濟意義。
80年代國際岩石圈計畫正在以大洋中脊為主要對象,積極進行海洋岩石圈性質和動力過程的研究。
但關於大洋中脊形成機制及動力學問題的研究尚待深入。
形態大洋中脊體系環球綿延數萬公里,寬數百至數千公里。
其面積約占世界大洋總面積的33%,可與全球大陸面積相比。
大洋中脊高於兩側洋底,其相對高度為2000~3000米左右。
各大洋中脊頂部的平均水深大多在2500~2700米之間。
局部露出水面成為島嶼(如冰島)。
脊頂上覆蓋的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其地形崎嶇不平,常有次一級嶺脊與谷地相間排列,並與中脊走向平行延伸。
翼部多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組成。
自脊頂向兩緣地帶,隨著沉積層逐漸增厚,地形起伏也逐漸平緩,向下過渡為深海平原。
就總體來說,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的地形比較崎嶇,東太平洋海隆則較寬緩。
大洋中脊高於兩側洋底,其相對高度為2000~3000米左右。
脊頂上覆蓋的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地形崎嶇不平,常有次一級嶺脊與谷地相間排列,並與中脊走向平行延伸。
翼部多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組成。
自脊頂向兩緣地帶,隨著沉積層逐漸增厚,地形起伏也逐漸平緩,向下過渡為深海平原。
縱向延伸的中央裂谷和橫向斷裂帶(又稱轉換斷層)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徵。
大洋中脊軸部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繁,故又稱活動海嶺。
裂谷與斷裂帶縱向延伸的中央裂谷和橫向斷裂帶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徵。
裂谷是沿正斷層經過顯著錯斷所形成的,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動的巨型凹地。
沿大洋中脊頂部發育的裂谷稱中央裂谷。
谷寬約25~50公里,深約1~3公里。
裂谷兩側為突起的裂谷山脊。
中央裂谷是地球上最大的張裂帶。
其正斷層的走向與中脊及其裂谷平行;斷層面多向中脊軸部傾斜;橫斷面呈U字或V字形。
谷深和谷寬與海底擴張速度有關。
慢速擴張的中脊,其裂谷深達1.5~3公里,斷距約200餘米,谷地外形清晰。
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大多發育這種裂谷。
中速擴張的中脊上裂谷較淺,斷距僅50米。
快速擴張的中脊一般不見裂谷的痕跡,只有斷距小於50米的斷崖,如東太平洋海隆。
大洋中脊上廣泛地發育與中脊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橫向斷裂帶(即轉換斷層)。
斷裂帶在海底地形上表現為海槽、斷崖和海嶺。
海槽的深度可超過相鄰的中央裂谷。
被斷裂帶截斷的各段中脊呈錯開狀。
沿斷裂帶的錯動只限於脊頂之間的段落,其錯動方向與中脊的視錯開方向相反。
地殼結構與洋盆的標準大洋地殼相比,大洋中脊頂部的地殼較薄,僅2~6公里。
其殼下有異常地幔存在。
各大洋中脊的地殼結構不盡相同。
如北大西洋中脊頂部缺失層3,層2(地震縱波速度5.0~5.8公里/秒,厚度為2~3公里)直接覆蓋在異常地幔上。
異常地幔的縱波速度為7.2~7.6公里/秒,小於正常地幔的速度值(8.1公里/秒)。
大洋中脊翼部的地殼構造類似於兩側洋盆,但向著脊頂方向,有層3變薄而層2增厚的趨勢。
在東太平洋海隆頂部,層3連續越過海隆並覆於異常地幔之上,層3的厚度減至3公里左右;中脊處層1(沉積層)極薄或缺失,因而造成整箇中脊地區地殼變薄,中脊軸部的莫霍面抬升。
.中脊頂部及裂谷有裸露的玄武岩。
它是洋殼層2(基底層)的組成岩石。
沿著裂谷和斷裂帶的崖壁常出露洋殼深部岩石,拖網採集到大量輝長岩、輝綠岩、角閃岩、橄欖岩和蛇紋岩等。
故大洋中脊是研究洋殼岩石學性質的重要場所。
地震和火山活動大洋中脊軸部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繁,故又稱活動海嶺,以別於不活動的無震海嶺。
地震分布在中脊軸部或中央裂谷,也分布在脊軸之間的斷裂帶活動段落,它們構成大洋中脊地震帶。
震級一般不大,為淺源地震,震源機制顯示為垂直於中脊走向的引張作用。
現代火山活動通常限於脊軸1~2公里寬的範圍內。
此處出露新鮮的玻璃質熔岩流,沉積蓋層極薄或缺失。
火山經多次噴發而形成火山鏈,與中脊走向平行延伸。
其形態及噴發周期與海底擴張速度有關。
慢速擴張脊軸的中央火山鏈是不連續的,具新鮮枕狀玄武岩,每5000~10000年噴發一次;中速擴張的脊軸,其火山鏈比較連續,常見席狀玄武岩,每300~600年噴發一次;快速擴張的脊軸,其火山鏈是連續的,多半為席狀玄武岩,每50年噴發一次。
一般認為,中脊軸部的火山活動是中脊下岩漿房噴出岩漿的結果。
相關詞條 洋中脊地震帶 洋中脊地震帶是指沿著洋中脊軸部分布的地震帶。
震級很少超過6級,具有火山地震性質。
在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和東太平洋洋隆上都有淺源地震帶分布。
洋中脊 洋中脊,是走向與大陸邊緣平行,並隨大陸邊緣形狀的變化而轉折的洋底山脈。
又稱大洋中脊、中脊、中央海嶺、洋隆等。
它是海底擴張作用的中心(見海底擴張說),其兩... 簡介 形態結構 特點 成因 中洋脊 中洋脊為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球性洋中山系。
在太平洋,其位置偏東,稱東太平洋海隆(海嶺)。
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近於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
印度洋... 簡介 特徵 地殼結構 地質運動 熱流 洋脊 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近於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
在大西洋和印度海中脊的軸部,一般有深約1~3公里、呈縱向分布的中央斷裂谷地。
洋中脊是現代地... 概述 形成 地震帶 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發生及分布的地方。
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皆位於板塊交界處。
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
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
基本簡介 地震時間分布 起因 地震發生方式 分布 地震活動帶 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
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
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
全球最大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橫貫歐亞的地震帶(喜馬拉雅... 地震活動性 地震活動性,是一定區域內一定時期的地震活動特性,包括地震的時間、空間分布特點和地震頻度、地震強度的變化。
研究地震活動性,主要是根據地震觀測系統測定的(或... 早期研究 地理分布 區域特性 分布圖像 時間分布 地震活動度 "一定區域內一定時期的地震活動特性,包括地震的時間、空間分布特點和地震頻度、地震強度的變化。
地震活動的地理分布是不均勻的,某些地區地震活動相當強烈 正文 地震活動的時間分布 地震活動的空間分布 環太平洋地震帶 地中海-南亞地震帶 相關搜尋唐山大地震地震地震序列中洋脊地震帶3·11日本宮城縣海域地震地震帶地震波地震前兆關東大地震震源塌陷地震熱門詞條availableN95型口罩Niconico動畫RaspberryPirougeXperiaZU凹洞十二星座的故事十四歲的母親同桌凶猛始計愛到底會過去的月圓人團圓李宗瑞標誌汽車武術索沛芥菜雞萬綺雯蒙古包蚊帳郭彥均雞胸肉食譜願景electricExcitehellohelloImagineDragonspineapple億光光榮使命名人名言歐華酒店氣泡酒汝窯泰戈爾的詩璀璨人生劇情介紹粵唱粵好戲紫外線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逗陣ㄟ防火牆除罪化風俗娘fetishkarcher歷史故事多重人格扭曲樹精旋風管家!Cuties綠頭鴨輸尿管結石中洋脊地震帶@百科知識中文網
延伸文章資訊
- 1地震與防災 - 遇見@自然。生活。畫
目前全世界有三個主要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中洋脊地震帶,臺灣就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 地震專有名詞. 震源:地震起源的地點。 震央:震源垂直向上與地表 ...
- 2地震帶
世界上最常發生地震的地區,大致與板塊的接合線相符,這些地區被歸納為三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 歐亞地震帶、中洋脊地震帶。 根據統計,全世界超過80%的地震發生 ...
- 3網路學習資源-地震的時空分佈
中洋脊地震帶它包含延綿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極海的中洋脊。主要有三支,大西洋的海底山脊約呈南北走向繞經非洲南部,向東到印度洋與印度洋海底山脊 ...
- 4中洋脊地震帶 - 中文百科知識
洋中脊地震帶是指沿著洋中脊軸部分布的地震帶。震級很少超過6級,具有火山地震性質。在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和東太平洋洋隆上都有淺源地震 ...
- 5隨處發生的地震?!—什麼是地震帶?(上)
中洋脊地震帶:中洋脊地震帶分佈的地區包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極海的中洋脊,此地震帶的地震幾乎都是淺層地震。 而通常我們又會以地震震源深度不同來區分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