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際學校的家長並不容易,你後悔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外人看來,把孩子送入國際學校,家長便可無憂無慮,真的是這樣嗎?事實如何恐怕只有做過國際學校學生的家長就會知道,想要當一名合格的國際學校家長並不容易。

「包容」為第一要務

在國際學校,家長們要接受的第一份考驗就是不同家長的背景和不同的文化衝突,此時第一要務就是包容。

國際學校的家長呈現多元化趨勢,因此當面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就有不同的反應,倘若寬容,倘若把孩子的衝突看作是「孩子們的事情」而非「家長的事情」,就會簡單得多了。

在這裡要強調一下,這裡說的衝突只是孩子之間的小摩擦,而不是現在網絡上各種學生凌辱同學的事件,如果發生了這種事情,學生也應該及時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另一點就是文化衝突了,這也是國際學校帶給家長們的又一考驗!文化的衝突比較複雜,複雜到我無法描述,有語言的問題,也有對問題理解角度的不同,但是凡事多解釋多溝通,就沒有解決不了的。

積極參與學校活動

作為國際學校家長,經常會被學校邀請參加各種活動,這在國外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目前國際學校也一直在倡導家長們積極參與進來,但是目前來講還沒有做到很完善。

家長們對學校的教學和活動的支持與幫助,其實是家校共同建設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可以了解學校的教學體系、教學方法、教學目標,課後可以幫助孩子跟老師多交流溝通,讓老師多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家長的參與無疑會給孩子添翼。

國際學校里有PTA(parent-teacher Assosiation),參與者有各個班級的家長代表,這些代表們定期議論校園大事,為各種活動作後勤支援,也為學校提建議。

比如空氣污染嚴重時學生應在室內活動,伙食問題改善等等倡議都來自PTA,每次活動的食物也由PTA負責準備。

而在PTA里,不同的會長會帶來不同的文化,一些建議的舉薦渠道也會相應地有所不同。

積極和老師溝通

倘若老師有問題,不妨當面直說,短期能解決最好不過,不能解決的請求校方參與。

如中文教學的問題,如果認為當下的教法有問題,可以不吝提出好的教學建議,根據小編的了解,老師們會很快吸納,國際學校的老師都很努力,他們抱著良好的教學改革和突破的願望,努力掙脫著他們所受到的傳統應試教育的枷鎖,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如果我們推他們一把,就可能柳暗花明。

以上三點都是國際學校家長必須經歷的,而還有知識並沒有人去告訴你,全靠你們主動去了解:

比如說:我們小時候的家長會,老師會貼出排名表,一目了然。

不那麼殘暴的學校里,老師也會告訴家長,最近你孩子退步了,你要趕快去補課。

或者再不濟,看看孩子考了多少分,對比平均分,心裡也就有數成績怎麼樣?

而國際學校,並非如此。

老外擅長正面鼓勵,對孩子的形容永遠都是:wonderful, awesome, doing very well! 成績單(report card)是有的,但是沒有分數的,一般就幾檔,特別好的有exceeding,大部分人就是average/meeting,表示你達標了;實在不行的就是approaching,一般收到approaching的中國家長那是整個人都不好了。

再比如說:在國際學校里,老師找家長大多數是因為行為習慣的問題的機率大過於因為學業問題。

此時需要家長做到自己角色的轉變,從「被動」變成「主動」。

你會發現,老師也好、學校也好,簡直是一座資源無窮的寶庫,等著你去選適合自己的拿來用。

要建立主動高效的溝通,對家長有兩個要求:

第一是要對孩子做到心裡有數,孩子有什麼優勢、有什麼問題,家長究竟需要老師給到你什麼樣的建議,這些自己要有大概的脈絡;

第二是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國際學校的老師職業感更強,所以提前寫郵件和他們約個時間談,一定是好過放學時拉著他們不停說。

如果主教老師是外教,當然還要有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