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如何練就強大的足踝力量,這種生動自然的訓練是最佳方式之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注慧跑,助你輕如羽、跑無傷
我們的祖先都是赤腳跑步,也就是說赤足就是跑步的天生特徵。
後來聰明的人類發明了保護腳的鞋,直到現在,在所有動物中也只有人類穿鞋,其他動物都是「赤足」從古進化到今天,動物們依然生機勃勃。
跑步暢銷書《天生會跑步(Born to Run)》也通過一系列鮮活的故事詮釋了赤足跑的奧秘。
雖然科技已經讓現代跑鞋全副武裝,但復古、自然的潮流也讓我們更加懷念赤足運動,並且赤足運動所具有的自然、與大地保持充分接觸、感覺豐富的特點,也讓赤足跑步變得生動而又有趣。
跑鞋的主要功能是減震緩衝,它可以讓我們在騰空落地時免受地面過大的衝擊力。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也有觀點是這樣認為的:赤足能讓你的跑步更自然,因為我們的祖先在叢林間飛奔時,他們腳上並沒有鞋。
此外,既然鞋保護了腳,但人類為什麼仍然有那麼多膝踝損傷問題?是不是與跟穿鞋後導致了足踝肌肉退化有關?
為了重獲祖先的赤足跑步技能,一些輕量化跑鞋(例如nike free 系列),甚至模擬赤足行走的五趾鞋(vibram赤足跑鞋)也大受追捧。
我們是否需要進行赤腳跑訓練?
我們用客觀的實驗數據來說話
一、赤足跑與穿鞋跑對比實驗
實驗是在江蘇省運動訓練與康復重點實驗室進行,我們採用測力台作為主要測試儀器,就是圖片中的銀色部分,測力台是運動生物力學分析的基礎工具,精度非常之高,數據採集密度達到每秒1000次,完全不會漏掉著地瞬間的任何一個小細節。
我們還利用Gopro運動攝像機進行著地特寫拍攝,Gopro每秒240幀的拍攝速度可以精確捕捉著地瞬間畫面。
我們讓馬拉松全國冠軍王田,以6:00速度進行測試,6:00代表慢跑,王田以赤足和穿鞋兩種方式進行測試,分別以腳跟著地和腳掌落地的方式跑過測力台。
二、赤足狀態下不同著地方式對比
1、赤足慢跑時,腳跟著地與前腳掌著地比較
下圖是6:00配速赤足跑,分別以腳跟及前腳掌落地時的地面反作用力曲線。
橫軸上的數字代表時間,單位是毫秒;
縱軸代表的就是地面反作用力,單位是牛頓。
結果顯示:當赤足慢跑腳跟著地時,在著地瞬間受到一個極大的地面反作用,專業術語稱之為瞬時峰值應力,而赤足前腳掌著地則沒有受到瞬時峰值應力作用。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如果赤足慢跑採用腳跟著地,在著地瞬間,由於缺乏有效緩衝,人體將受到極大的地面反作用力。
而如果赤足慢跑採用的是前腳掌著地,由於足踝和小腿肌肉充分參與緩衝,因此人體並沒有在著地時受到瞬時峰值應力作用,並且地面反作用力緩慢上升至最大值,這提示地面反作用力得以有效緩衝。
更進一步理解,如果人類採用赤足跑步,為了避免著地時受到很大衝擊,會主動選擇前腳掌著地,而穿上跑鞋後,由於有了鞋的緩衝,所以著地衝擊得以減少,所以人類就會圖省事選擇腳跟著地,因為腳跟著地足踝負擔輕。
三、赤足與穿鞋跑步比較
1、腳跟著地時,穿鞋與赤足對比
穿鞋慢跑腳跟著地
赤足慢跑腳跟著地
下圖顯示了6:00配速下,穿鞋和赤足腳跟著地的地面反作用力變化趨勢。
顯而易見的是:赤足腳跟著地瞬間,人體受到一個極大的瞬時峰值應力作用,而穿鞋腳跟著地時,雖然也受到瞬時峰值應力作用,但相比赤足小得多。
這說明,跑鞋有效緩衝了跑者受到的地面衝擊力。
這也說明,所以人類在赤足跑步時,不會選擇腳跟著地。
2、前腳掌著地時,穿鞋與赤足對比
穿鞋慢跑前腳掌著地
赤足慢跑前腳掌著地
慢跑前腳掌著地,無論是否穿鞋都沒有出現腳跟著地那樣的瞬時峰值應力,而是曲線緩慢上升。
說明無論是穿鞋,還是赤足,前腳掌著地由於足踝和小腿參與緩衝,都有效減少了地面反作用力。
有意思的是:穿鞋和赤足受力曲線重合度還是非常高,這提示如果採用前腳掌著地,穿鞋並不比赤足更能獲得緩衝,也即當前腳掌著地時,赤足跑可以獲得與穿鞋跑近似的緩衝效果,赤足訓練是一種理想的訓練前腳掌跑法的訓練方式。
大家仔細看一下,曲線的最左端,也就是著地剛開始的時候,穿鞋跑的曲線上升斜率還要陡於赤足,甚至說明,赤足反而更有利於調動足底肌肉參與緩衝。
有了鞋的包裹,反而不太有利於前腳掌落地時的緩衝。
四、實驗結論
通過此次實驗,我們能夠得出的關於赤足跑與穿鞋跑的主要結論如下:
1、 兩者在最大地面反作用力上幾乎沒有差別。
2、 赤足跑時,如果是腳跟落地,人體將受到極大的瞬時峰值應力,這對於人體事實上是極為有害的,所以赤足跑步時,人類趨利避害不會選擇腳跟落地。
3、 前腳掌跑法時,赤足跑和穿鞋跑受力幾乎一模一樣,換句話說,對於前腳掌跑法而言,穿鞋並不比赤足更有優勢,赤足是一種很好的形成前腳掌著地的訓練手段。
五、用赤足跑訓練效率更高的前腳掌跑法
研究顯示:大部分大眾跑者採用腳跟著地,而馬拉松運動員多數採用前腳掌著地。
這僅僅是因為馬拉松運動員比普通跑者跑得快嗎?
這樣的解釋並不全面,也並未觸及問題的本質。
準確來說,跑得越快,著地部位更加靠前,但馬拉松運動員採用前腳掌著地絕不僅僅是因為跑得快,根本原因是前腳掌著地是一種更有效率、更為先進的跑法。
為什麼這麼說?
正如前文實驗所示:
圖1的曲線描繪出了腳後跟著地跑者,從腳後跟著地至腳掌離開面過程中地面反作用力的變化,很明顯看到在著地初期,出現一個陡增的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該力不僅很大,產生速度也很快。
也就是說,如果採用腳跟直接著地,這樣就無法利用腳踝的運動來進行有效的緩衝,在著地一瞬間,意味著腳跟上方的膝關節會受到一個很大且快速產生的作用力。
這僅僅是一次著地帶來的效應,跑步時成千上萬次的著地作用力不斷累積,勢必使得膝關節承受很大壓力,這是為什麼膝傷成為大眾跑者頭號傷痛的重要誘因之一。
圖1 腳跟著地時受力分析
圖2顯示:當採用前腳掌著地時,第一個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消失了,原因是我們轉變著地方式,通過足弓、跟腱和小腿肌肉代替腳跟吸收了衝擊力。
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斜線上升變得緩和了,這也表明地面反作用力被有效緩衝。
圖2 前腳掌著地受力分析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腳跟著地容易因為缺乏緩衝,使得人體尤其是膝關節受到較大地面反作用力,長此以往,作用力不斷累積疊加,勢必增加膝蓋發生損傷的機率。
而前腳掌著地有利於增加緩衝,從而大大降低膝傷發生。
但緩衝靠的是什麼?靠的是肌肉控制,什麼肌肉?
這裡當然就是足踝小腿肌肉了。
前腳掌著地對於足踝肌肉有著比較高的要求,不經過一定的訓練或者足踝缺乏力量是很難達到的,盲目地模仿前腳掌著地技術反而容易引發足底筋膜炎、小腿脛骨應力綜合徵、跟腱炎等損傷。
換句話說,更有效率的著地方式需要匹配更強的肌肉能力。
而赤足跑就可以很好地訓練的足踝肌肉,赤足跑時,自然會前腳掌著地,從而很好地訓練你的足踝力量。
六、即使不為前腳掌跑法,赤足跑也是訓練足踝力量的最佳方式之一
正因為有了鞋的保護,所以足踝力量的相對退化是難以避免的,而訓練足踝小腿力量,你不一定非要做專門的足踝力量訓練,赤足跑這樣一種連續自然的運動方式,就是訓練足踝力量的最佳方式。
通過赤足跑,不僅訓練了足踝內外翻的穩定性,也能有效提升著地緩衝、扒地蹬伸能力,並且赤足跑時,可以給予足底充分的本體感受刺激,這種刺激對於提升本體感覺,增加足踝穩定性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然的訓練你的足踝力量,你不妨試試赤足訓練,或者穿五指跑鞋進行訓練。
這樣的訓練可以讓你沉睡多時的足底肌肉充分激活和動員,當然赤足跑訓練時間不宜過程。
七、總結
對於大眾跑者而言:赤足跑不太適合作為日常主要跑步方式,而是更適合作為一種專門的訓練手段,用來增強足底本體感覺,提升腳踝足底周圍肌肉力量,也更有利於形成前腳掌著地技術。
這種鮮活有趣的訓練,你不妨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