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跑慢一些、少跑一點,是為了將來能夠跑得更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誰跑步還沒受過傷啊,是吧?

膝蓋不舒服,一跑就痛;

腳後跟特別疼,跑的時候都不敢著地;

前腳掌總感覺有異樣,跑起來不得勁......

膝蓋、腳踝、腳後跟、小腿和大腿,是跑者最容易受傷的幾個地方。

所以說,跑步傷病真是跑者們心中最大的痛,揮之不去的陰影。

小編自己也曾是一個受過嚴重傷病的跑步愛好者,膝蓋持續疼了一個月,一度認為自己再也不能跑步了。

在經過長時間的恢復與治療之後,現在已經3年多沒有被任何傷病困擾,而且全馬成績也突飛猛進。

注意,訓練後的酸痛不算傷病,但也要留心,很多時候傷病是慢慢累積出來的。

對於跑者來說,跑得有多快,跑得有多遠,都不如跑得有多久有意義。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每年都有60-75%的跑者受到各種傷病的困擾。

其實,我們平時稍加注意,就能避免這些傷病。

為什麼跑步這麼簡單的運動會有這麼高的傷病發生率呢?原因無非是以下這幾點:

1、跑姿不太合理。

2、跑量增加過快。

3、過於追求速度。

其實,總結出來就是這四個字:訓練不當。

在身體力量還不足以支持高強度、大跑量訓練的時候,貿然前行,只會讓你傷得更快。

所以要想避免傷病,該怎麼做呢?

很簡單:合理訓練、強化身體力量

我們應該時刻牢記這三句話:不要跑得太快,不要跑得太遠,不要跑得太頻繁

這要比任何其他預防措施都重要。

以下5點原則請牢記:

1、清楚自己的實力。

你可能以前跑得很快,但是現在你的狀態不佳,那就不要勉強自己。

你可能以後會跑得很快,但現在還沒到那個階段,所以也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達到那個速度。

2、要想完成某個目標,不要著急,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

比如說你的目標是跑進3個半小時,那麼可以先把跑進4小時作為目標,然後將跑進345作為目標,當每個小目標都達到後,跑進330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3、每周的周跑量增加不要超過5%-10%。

4、當有疑問的時候,停下來。

感覺疲勞了,休息;感覺有些厭跑了,休息。

總之那裡感覺不對,就停下來休息。

不要讓訓練時的酸痛累計成傷病。

5、每一次速度訓練,都嚴格按照目標配速來執行。

這些原則說起來簡單,但是全部做到卻很難。

很多跑者為了能夠達到目標,不停地累計跑量,跑長距離,進行速度訓練。

跑者們更看重數字,而非身體感受。

有時候少跑一點,是為了將來能夠跑得更久。

此外,身體力量更好的跑者受傷的機率更小。

跑步是會消耗身體肌肉的,但是力量訓練可以進行平衡。

所以跑者除了進行跑量累計之外,力量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

下面是7組專門針對跑步人群進行力量訓練的動作,能有效提高你跑步時所需要的臀部、髖關節、股四頭肌、下腹肌、膕繩肌、腳踝的力量以及穩定性。

單腿下蹲

動作要領:下蹲的動作要慢一些,兩條腿的膝蓋不能碰到,不要弓背。

每條腿做5-10次。

側平板支撐

動作要領:臀部不要往下掉,身體呈直線狀態。

每個側面堅持30-60秒。

側臥抬腿

動作要領:抬腿的時候動作要慢一些,收回的時候速度加快。

每條腿做20-30次。

仰臥騎車

動作要領:背部、頭部和雙手緊貼地面,雙腿抬起,做騎行車動作,速度慢一些,兩條腿一定不能觸地。

每次堅持30-60秒。

臀橋

動作要領:平躺在地面,將臀部抬起,保持這個姿勢30-60秒。

加大難度:抬起一條腿。

蚌殼式

動作要領:側躺時上身被手肘撐起,雙腿自然彎曲,雙膝一開一合,像蚌殼,雙腳始終貼合在一起。

每個側面做20-30次。

臀沖

動作要領:這是一個鍛鍊臀部的絕佳動作。

和臀橋類似,只是臀部快速向上沖後並不是保持靜止狀態,而是緩慢回位。

重複做20-30次。

每天花10分鐘時間,做一遍這7組動作,就能練就跑無傷的身體,讓你更好地享受跑步這項運動帶來的快樂。

趕緊練起來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啥跑個步這麼容易受傷呢?

很多朋友工作之後,運動量大幅度減少,過勞肥或啤酒肚成為了職場常態,大多數都想通過跑步的方式來減肥和健身,在附近的操場或公園開始刷圈,但是沒跑多久,發現自己不僅沒減掉幾斤肉,反而還出現了各種運動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