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還是沒有學會思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昨天是世界閱讀日,到處都是在曬學習。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所謂學習,基本都是以讀書的形式出現:讀了多少本書,看書有多快。

就算是那些所謂的音頻課程基本上也都是讀書讀出來的。

但是不少人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到頭來卻發現沒有留下多少痕跡。

閱讀真的就可以幫助我們會成長了嗎?

不一定。

說到這裡,要一起回頭看看成長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我們回看過去的成長曆程,當我們要學一樣技能,通常都是經歷幾個階段。

舉個例子,我們騎自行車,不管有麼有人教,都得自己認真學。

現在也有一種說法,孩子天生就會騎自行車,我們也不用去帶她,讓他自己找到方法也行。

我覺得這種說法是成立的。

很多人認為孩子是需要教的,但是其實人是不需要教的,每個人天生就會自學,比如說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他就是這樣的情況。

小扎父母並不懂IT,他完全是靠自學編程做出來這麼一個事業。

他開始創立FACEBOOK的時候,也是剛上的大學,可能連專業一點的知識都沒有人教,就靠自己編程。

他寫了一個網站,然後就火了一大片,接著就這樣做起來。

Facebook與扎克伯格

講真,我們很多技能基本也是靠自己體驗,經歷了一些挫折,然後在挫折當中吸取教訓,才逐步成長起來。

學自行車的時候,我家的小孩也是這樣,我現在也不教他怎麼騎,直接告訴他,儘管往前騎就好了,反正就在學校的400米跑道上,人也不多,就算摔在塑料地板上,也不會太傷。

結果,摔了四五次,他就學會了。

當然還不夠穩,但是我覺得這只是時間問題,很快他應該就可以騎著自行車跟著我滿城的跑了。


其實不止是自行車,很多事情也是這樣。

看看現在這些小孩子,他們學東西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基本上是沒有人教的,很多事情都是別人做,自己想做,於是就開始模仿。

這個過程當然很多失敗,騎自行車的時候會摔,站到凳子上拿東西也會摔。

我小時候也在凳子上摔下來過,把下巴磕破了,縫了三針後來不也繼續活蹦亂跳的,沒什麼大礙。

最重要的是,人都是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調整自己的狀態和方法,想起以前我剛剛學自行車的時候也是這樣。

剛剛開始感覺很爽,肯定要飆車,於是就挑傍晚大家都在吃飯的時候,大街上沒什麼人,就開始越騎越快,越騎越快。

男孩子嘛,就喜歡那種風馳電掣的感覺。

但是當速度太快的時候,哪怕路上只是一顆小石子把輪子硌了一下,車子就會打滑,於是就連人帶車摔了一跤。

而經過這樣的事件之後,就發現原來騎的快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從此以後,就知道要穩下來了。

既要快,又要穩

相信很多朋友開車也會有這樣的體會,開車的時候總想占點便宜,很容易就想打擦邊球,做點小違規動作。

什麼時候開始老實,不敢做這些違規的事呢?

罰的多了,就乖了。

懲罰就是幫助人思考的好方法。

但是如果機制上沒有處罰,一個人本身不會思考,後面會出現什麼情況?不願意思考,那就永遠都錯下去。

積小錯,最後會釀成大錯

當然,上面講的是學習技能,和學習知識不大一樣,畢竟技能是要動手去做,而知識需要記。

但是這中間的邏輯是相通的。

技能可以通過肌肉的調整去記憶,而知識也是要通過一些方法的練習和使用,才能更好的記住和理解。

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人讀了那麼多書,看了那麼多書,只是知道了很多知識,但是他沒有經過思考,沒有經過篩選,不知道哪些適合自己,哪些不適合自己,結果最終效果很一般。

知識從學習到固化,至少需要經過四步才能夠有效轉化這四部分別是什麼?

1、 記憶

2、思考

3、應用

4、 融合

現在的大部分的知識從業者基本上都在玩的學習的套路,無非是教你在做第一步(記憶)而已,連思考也沒有。

他們不斷的告訴你,學習就好了,為什麼這樣呢?原因有三。

1、學習不一定真的讓你帶來改變,但是學習可以緩解你的焦慮。

之所以他們不斷的在製造焦慮,告訴你不學習就會被淘汰,目的就是驅使你去學習。

當然學習的前提是你得付費。

焦慮

2、讀書並不需要講求效果。


讀書本身有個過程,只要炫這個過程就可以讓人產生羨慕嫉妒恨,同時也能讓人產生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不是結果,很多人理解的所謂的結果,就是曬過程。

曬曬書的封面,曬曬思維導圖。

整理了思維導圖就學會了嗎?不可能。

不信看看讓這些人拿著導圖出來,看他能講得出來多少?沒有多少。

甚至這些玩思維導圖的人,本質上其實是在炫他的畫技。

所以他們往往賣的不是思維,賣的是導圖的畫法,已經偏離了學習的主題和目標。

但是我們無法否認,由於女性是這個市場裡的主力消費者,焦慮比較多的往往也是女性,因為女性對色彩是天生比較敏感的,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色彩斑斕的導圖、手繪畫、最終就是通過視覺化的形象來影響女性客戶購買。

但是它對於邏輯思維層次能力的養成,真的沒什麼作用。

3、容易購買。

我們知道,大部分知識產品消費者,購買了之後,基本上囤在那裡,也沒怎麼看。

主要是前面買的動作太簡單了,但是看已經很麻煩了,更不要說後面的三步工作了。

至於看書怎麼看?

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有多容易呢?

比如現在有些閱讀達人,動不動就開訓練營。

這些人的背景一看嚇死人,閱讀量1000本書,算起來就是每天要讀2-3本。

但是如果我們真的算一下,一本書如果稍微要精讀,再快也要2-3小時才看的完,一天3本,基本工作時間都是用來看書的了。

估計我每天看那麼多,已經累得什麼都不想干。

試想想,我們每天真正工作的時間真的有滿負荷8小時嗎?最少有2小時是在打醬油的吧,我有朋友還說一天的工作1小時就做完,其他時間在打醬油。

可見一天看3本書,精力上的消耗有多大。

關鍵是,有多少可以通過思考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這就更不好說了。

大量書籍

當然每天很輕鬆看完三本書的方法也是有的,就是不要看那麼細,粗略帶過就好,這樣讀的容易一點,但是效果也沒那麼好。

那怎樣的閱讀的方法是比較快而有效的呢?

主題閱讀。

比如說,周周主要是研究營銷的,所以不管看什麼書都會跟營銷關聯在一起,把相關的書籍統一閱覽,找到眾作者對這個概念的相同觀點,就可以兼收並蓄,如果有分歧的觀點,就思考一下跟自己觀點的差異在哪裡,先做權衡,再做取捨。

主題閱讀最大的好處是,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思維的連貫性,這樣獲得的體驗和知識也更具體。

你可以先確定好主題,然後通過豆瓣,百度,論壇等渠道去建立書單,制定閱讀計劃。

這樣就是比較快而有效的閱讀方法。

但是,閱讀了,可能也思考了,比較了,但是到底怎樣才能檢驗成果呢?

下回再聊。

—EN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效學習三板斧

如何閱讀一本書?個人的閱讀有不同的階段,也有不同的目的和方法。 小學初中的時候,有正規教育帶來的閱讀,比如語文學習在課堂上引領的閱讀,說實話,現在根本沒有印象,還有那些背誦經典詩詞之類的,現在的...

張兵導圖:如何用思維導圖學習書籍

今天有人問我:兵哥,請問記憶力怎麼訓練。比如很多書,我看過後就忘了。並且不只是書,還有其他很多東西,看過就忘了,並且閱讀速度很慢。這個哥們的問題很典型,很具代表性,因此今天用一篇文章來回答這個問...

10分鐘掌握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

今天小V給大家分享的課程是戰隼老師(知識管理專家)的「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參考閱讀時間:5min閱讀方法論心得實踐分享:怎樣把閱讀轉化為能力關於閱讀,我們都遇到過這些問題:如何選擇最適...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

思維導圖:快速閱讀的利器

現在,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已經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重視,思維導圖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範圍,能夠大大簡化我們的學習、工作,提高我們的效率。尤其是在教育行業,思維導圖的作用不容小覷,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