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妙招之發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儘管業餘桌球運動其主要目的是鍛鍊身體,但業餘桌球比賽卻讓這項大夥喜聞樂見的運動平添不少的樂趣,比賽所體現的動中擊球更能考驗人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戰略戰術的運用能力,就比賽而言,桌球技術中發球則是首當其衝的,在業餘桌球實踐中我們看到好多的老手比賽,發球不拋,明顯的是嚴重犯規式的合力發球,以我之見這不必計較,絕不要因此而上了和氣,影響團結,失去了鍛鍊的意義。

其實,不論對方是何種方式的發球,都有應對的方式方法,這將後敘,本節專談發球。

(圖片來源於網絡,原作者不詳)

對於桌球技術的講解,應該講採用視頻的模式最為直接高效,所以,採用文字的方式只能盡力將道理講得清楚明白一些,這就需要學習者具備良好的空間想像力,要學好桌球技術,不論是視頻還是文字都需要空間想像力的,這從某種意義上講將是學得好壞的關鍵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原作者不詳)

打球首先對握拍有一個認知,握拍對擊球質量影響很大,學打球首先要將拍子握正確,這個網上有,照做,很多球友打球多年形成不正確的握拍習慣,這不好。

以己之經驗,對於橫拍握拍儘管有緊握與松握,似乎不松不緊為佳,關鍵是在打球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在擊球前身體放鬆,握拍輕鬆,不能擊球前身體僵硬,手死死地握著球拍,這就打不好球,要在擊球的那一瞬間緊握球拍,這就形成張弛有度的狀態,打出高質量的球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原作者不詳)

發球靠使用多球練,練出很好的球感與手感來,基本動作程序我總結了幾個字:蹬、轉、砍、抖、摩。

以右手握拍為例,站位最好在本方的左邊台外,側對球檯,像專業運動員那樣的起姿,出球後同時跳位擺正體位,面對球檯,準備第三板的應對回擊。

(圖片來源於網絡,原作者不詳)

發球就只能多練,但練要得法,有意識的練好全方位的發球能力,即發球變化多,角度與落點,輕重與快慢,旋轉與長短,理所當然要會涵蓋所有模式的發球方式,竊以為,只要有意識,就沒有辦不到的事,還是那個字:練。

(圖片來源於網絡,原作者不詳)

大的不同有:其一為高拋、中拋、業餘玩玩滑頭還有極低拋;其二為旋轉與奔球,正旋轉與逆旋轉,正手位與反手位。

從細的講:有側推發球,正後發球,斜握髮球與橫握髮球,側切發球,正反手位發球和中位發球,這些要有視頻才能說的清楚。

總之一句話,什麼樣的球都能發,一局球下來每個發球式樣都不同,這個說起來像是不容易,我以為,只要有心練,多觀摩與模仿專業與非專業球手的多樣發球,天長日久就能行。

(圖片來源於網絡,原作者不詳)

回到那幾個字:蹬、轉、砍、抖、摩,這並不需要絕對完整地做完這五個程序,但這絕對是一個完美的全程序,做得全與不全差別是大的。

這幾個字應該好理解,但做透徹的確不易。

有了起首蹬轉的身體之力,這就將發球的原始力用到了極致,用到了源頭,自然就發揮了最大的潛力。

這裡頭髮球中就使用到了重心之力,這個其實上打球的要津,會用重心力,打球就上了一個高層次。

揮臂的『砍』加速了初始速度,剛觸球手腕一『抖』,這就來了疾速的摩擦帶來的猛旋,再吃住球,一『摩』只就確保了旋轉的,整個五個字帶來了發球的最高境界。

桌球網-絲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掌握以下幾點能讓你在比賽中盯住球

盯球,也可以說是桌球的一門必修課,不會盯球,就沒法和別人打實戰,就享受不到競技桌球的快樂。這盯球,說來容易,練起來難,有人打個一兩年,也不會盯球,有人打球也就幾個月,照樣能盯出旋轉,說明盯球能力...

萬萬想不到,你們竟然這樣對待桌球!

王志會高中時,暴雨,打雨傘打球,很快球檯濕了!打不起來!找人打傘用毛巾擦!還不行。再找人用雨傘擋著。最後十幾個人用雨傘圍著球檯一圈!上將司令寶清楚的記得,有一次夜裡和媽媽睡覺,然後突然醒了爬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