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用我的實踐來檢驗我的讀書理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沒有做過調研,不知道我所提倡的「輸出式學習法」是不是已有前人研究。

從理論和邏輯上來說,貌似這套方法應該是有用的。

而且近來我們常聽到有人說「輸出倒逼輸入」,也是輸出式學習法的核心。

可到底如何讓「輸出」倒逼「輸入」呢?或者說,「輸出倒逼輸入」究竟有沒有用呢?我不可能拍腦門說「聽我的,准沒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輸出式學習法」中有一個規則: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

我現在想做的是用實踐來證明我所提倡的「輸出式學習法」是有效的,那麼,我現在就應當以這個問題為導向進行學習。

如何實踐呢?這恐怕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一是我至今還沒有辦法準確的概括「什麼是輸出式學習法」,自然就無法制定規則,也就無法檢驗;

二是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也是一件極其需要負責任的事情。

如果從網上隨便找些資料來草草論證,貌似也是我比較擅長之事。

可一旦有人篤信我的觀點,按照我的觀點去做,又收不到什麼效果。

這就是害人的事情了。

三是讀書也好,做學問也罷,每個人都有每個任的現實情況。

自然辯證法要求我們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可我偏偏想找到一種通用的法則去幫助更多的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說起來有點兒大,但事實必然如此),這簡直就是經典理論背道而馳的事情。

可是,無論如何,我也不能再等待,必須以實踐行動來證明這一套理論。

換句話說,我可能要直播我的整個過程。

仔細想想還有點兒小激動呢!

我想解決的問題

我們常說這是一個信息過載的時代。

其實對這句話,我是畫問號的。

我們怎麼知道古人就沒有信息過載過呢?僅僅是因為我們增加了很多瑣碎的知識,就讓我們的信息過載了?或者說,我們只能通過近幾十年圖書出版量、自媒體文章數量的增長率來說明「這是一個信息過載的時代」。

可實際上,古人在田間地頭的家長里短是不是也一樣是信息呢?這些信息是不是也過載了呢?

我暫時不去探討這個問題。

但就現實情況來看,貌似讀書這件事顯得越來越困難了。

我們越來越沒有耐心去看一本書了。

因此,我的問題大概是「如何高效的閱讀一本書」。

以我的學識,這樣的研究做起來定會讓我吃力。

一旦讓我看不到結果,我一定會在中途放棄。

那便得不償失。

因此,我思前想後,確定了我的問題:如何做高效的讀書筆記。

當然,這個問題概括的是否準確,也未知。

我只知道,我不能等把問題說清楚了再去研究。

這也合了「輸出是學習法」的規則:輸出優先原則。

我的任務

我一邊寫著這篇文章,一邊思考著我的問題。

我試圖把一個無從下手的問題拆分為若干的「小問題」,然後在眾多的小問題中找到一個「跳起來能夠著的桃子」。

大致如下:

大問題:提出一種高效的學習理論或方法(輸出式學習法),試圖解決人們在學習新知時存在的普遍問題;

中問題:應用這種高效的學習理論或方法(輸出式學習法),解決成年人在閱讀上存在的問題;

小問題:寫作是輸出形式的一種,那就索性以「讀書筆記」為對象來研究一種高效的讀書筆記寫作方法,解決人們不愛讀書,不會讀書,不會用書的問題。

這三個問題,沒有一個問題是小的。

只是從範圍上來說,或許存在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我現在該做的就是「立即做」!

我的方案

我已經將一個老虎吃天無法下爪的問題具體到了「讀書筆記」的問題上。

事情貌似好辦了很多。

以下事情不必嚴格區分前後:

  • 列寫「問題單」,搞清楚現在人們在讀書筆記上存在的問題;

  • 列寫提綱;

  • 收集材料。

    一是收集所有網際網路上的關於「做讀書筆記」的素材,這部分素材淺顯易懂,操作性也較強,可以立刻進入實操,以便對比各種方法的異同;二是收集所有和「做讀書筆記」有關的圖書,尤其是古今中外大咖的圖書;三是讀書筆記包含於筆記這個大項中。

    因此,還需要收集與筆記相關的資料;

  • 實戰演練。

    知道的再多也不如自己親身實踐,把這些方法都嘗試一遍,至少能得出實踐心得,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

    因此,我應當列出閱讀清單,可我應當讀哪一些書籍呢?這似乎又是個大問題。

  • 對比測試。

    不知能否進行到這一步,但按照科學的試驗方法,對比實驗是必不可少的否則缺乏說服力;

現在,問題更具體了。

我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但貌似方案還沒有落地,索性再具體一些?

我的行動計劃

9月30日之前收集所有網際網路上關於讀書筆記的文章,並裝訂成冊;重點關注知乎、小木蟲、豆瓣等平台;

10月30日之前整理所有網際網路資料並根據這些資料列寫問題單和寫作提綱;

從9月的第一周開始,每周至少一篇讀書筆記(輸出),不必閱讀全書,要拆為己用,即找到對自己有用的部分。

閱讀的範圍並不限定於「讀書筆記」這個主題內,但應以其為主。

教育學、心理學甚至科學,都應有所涉獵。

所以,9月之前,儘快拿出一個閱讀清單;

至明年9月應完成初稿。

以上我只解決了近期需要完成的任務,至於更詳細的行動計劃,可以邊做邊調整。

但應堅持一點:有輸入必須有輸出,有輸出必須有反饋。

我用一年的時間,直播這項研究。

無論結果如何,都對我是一種歷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有效地把信息轉化成知識?

在《低智商社會》一書中提到,媒體雖然已經把資料整理歸類完成,但這些資料並不是你真正該關心或學習的,要成為具有獨立思考的人,必須經過自己的進一步分析整理後,才能提練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那麼在這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