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刊:以兒童為中心,其實可能是陷阱!|iBrain+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編的話:「以兒童為中心」,聽上去很誘人。

但是,一個班裡有那麼多孩子,以誰為中心?在教育中,要完全放棄教師主導作用嗎?先別著急下結論,想想,再想想。

在給寶寶選擇早教課程和機構時,你會不會被「以兒童為中心」的各種宣傳而吸引?

在育兒過程中,你是否遇到這樣的「矛盾」:自己一方面感覺在正確地「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又懷疑是否站在大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而忘記了孩子特有的世界?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麼,恭喜你,你是一位非常愛寶寶,在意寶寶成長,並緊跟這個時代流行理論與實踐的家長。

但是,(你可能早就猜到我要說什麼了)——

流行的理論和實踐有時候可以掩蓋甚至歪曲一些事實,下面我會帶著大家來看看「以兒童為中心」的概念可能陷阱。

第一個把老師比做園丁的人

現代教育理論中關於「以兒童為中心」的各種思想要追溯到德國的兒童教育家福祿貝爾(Fredrich Froebel, 1782-1852)。

福祿貝爾的核心教育思想是:

因為每一個兒童天生就具有獨特的性格特徵和能力,因此,教師(成人)的作用應該像「園丁」一樣:給兒童提供一個豐富的生長環境,靜靜觀察兒童每個階段的特徵,並依據兒童自己的特點和發展階段的特徵給於「指導」,而不是對其進行「干預」。

所以,早期兒童教育的作用在福祿貝爾看來是「讓內在的品質得以外在顯現(to make the inner outer)」。

福祿貝爾關於「園丁」的隱喻影響深遠,一直到今天的中國,大家仍然會經常聽到「教師是園丁 (兒童是花朵)」的說法。

(福祿貝爾)

福祿貝爾的以上說法和他個人踐行的幼兒園教育實踐是對他當時所處時代的一個「批判「——在他那個年代,兒童被視為一種「惡」,是宗教中「原罪」的象徵。

因此,不論是家庭還是早教機構在教育兒童時都是以非常嚴苛地方式進行的。

顯然,今天我們所處的社會,在對待兒童的觀念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福祿貝爾(以及與他觀點類似的盧梭)雖然在自己的時代無法得到主流認可,但是,今天反而得到了推崇。

因為,他對兒童的描述恰恰符合我們今天的主流思想。

那麼,這個看似非常美好的思想有什麼陷阱呢?

美麗的陷阱,要小心

靜待花開還不夠,教育需要積極干預

福祿貝爾所描述的這種教育模式,在某種意義上,與20世紀早期流行的智力測驗的思想是一致的:兒童的成長是由兒童本性所界定的。

因此,這種說法恰恰否定了「教育」本身的創造力。

雖然「兒童如花」的比喻很美,但是,教育本身並不是「靜待花開」。

恰恰相反,教育的偉大之處在於改變自然生長的一些「不良」結果,促進兒童不斷超越自己的認知、身體、行為和情緒各個方面的自然狀態。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和兒童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所說:

好的教學的唯一標準是它對自然發展的超越。

(The only good teaching is that which outpaces development.)

這句話,對於今天聽慣了孩子一定要按其階段特徵來引導的我們來說,可能會覺得難以接受,甚至會讓中國人聯想到「拔苗助長」的寓言。

但是,這句話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反思今天流行的「順著孩子天性而教育」的各種理論。

不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學校的課堂上,孩子好的學習效果都是在成人的積極干預下實現的。

從認知的角度,沒有成人對教學課程的積極建構,沒有教師和家長主動地輸入,孩子的學習是緩慢的,甚至可以是無效的;從行為的角度,沒有父母和教師的管教,孩子順著天性的結果很可能是無法融入我們的社會。

所以,「靜待花開」的做法,或者「消極引導」的教學方法,對孩子反而是不負責任的。

「個性化」的教育,並不都是好教育

福祿貝爾影響下的「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過分強調每個兒童的「獨特性」。

但是,這種對「獨特性」的強調將使得教育本身失去了「科學」的基石——如果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那麼我們永遠無法設計出一種科學研究教育本身的方式和方法。

我們也永遠無法得出關於有效教學的一般性原則。

換句話說,對教育教學的探索恰恰源於與「兒童獨特性」相反的方向——探索作為人類一份子的兒童的共性。

認識到兒童的共性才可以發展出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這正是這一兩百年來教育科學能夠不斷得以發展的基礎。

那麼,兒童的特性呢?

每個孩子既是獨特的,更是擁有共性的。

身為父母的我們,長期與兒童一起工作的老師們都不難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這個簡單的事實。

但是,今天對個性化教育的特彆強調,有的時候遮蔽了我們的眼睛,可能會讓我們誤以為所有帶著「individualised」(個性化) 的教育都是好的教育。

另外,這種對「個性化」過分地關注,有可能會忽視不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的另一個共同目標——社會化(socialisation)。

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兒童「長成人」;而人是「社會性動物」。

兒童天生的不僅僅是她/他的「獨特性」,而且還包括她/他作為社會性動物的大量「共性」特徵。

兒童教育中需要小心 「二元思維」

其實,任何有效的教學和教育都既是「兒童中心」的,也是「教師(學科)中心的」;即關注到兒童的特性,更熟悉兒童們的普遍特徵;既要「尊重兒童」,也要讓兒童「尊重成人」和「互相尊重」。

簡單的二元區分(兒童中心vs.學科中心)是無法適應複雜的現實生活的。

如果說在學術界有很多這種關於「二元」區分的口水仗,對於每天面對實際生活的家長和教師而言,我們需要對這種二元思想形成一種免疫力。

所以,本文通過強調「兒童中心」可能遮蔽的另外一面而幫助父母們更好地避免在育兒教育中的「二元思維」。

選擇早教機構,你這樣多問幾句

前面說了,福祿貝爾在提出他關於的兒童理念和教育方法時是對當時社會現狀的一種批判性反思和積極行動。

但是,當這種聲音在今天被過分放大時,就有可能成為一些教育機構的「藉口」。

因為「以兒童為中心」,可以非常容易地演變成教育機構和教師的「無作為」,或者成為學校管理缺乏效率的藉口。

作為家長,下次您再聽到有人向你宣傳「以兒童為中心」,「尊重孩子天性」,「個性化」的教育教學方法的時候,您不要立刻就相信,不妨多問問:

  • 學校是否有系統的課程?

  • 除了強調孩子的「自由發展」之外,是否對課堂的好的教學方法有好的評價體系?

  • 教師們除了「尊重孩子」之外,還有什麼樣的具體教育方法能夠積極引導孩子地成長?

誰說園丁只能「靜待花開」?

最後回到「園丁」的隱喻,其實,我想我們仍然可以繼續使用,但是可以適當擴展它的含義:

  • 園丁的工作除了澆水施肥之外,她也可以修剪植物以改變他的自然造型;

  • 她也可以進行嫁接,以生產顏色更加豐富,或果實更加鮮美新品種;

  • 她甚至可以將通過科學的研究來讓「淮南之桔」在「北國」更加美味。

誰說,園丁的工作不能主動干預?誰說今天的園丁只能「靜待花開」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學大教育一對一,將因材施教應用於教學實踐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由於學生的個性特徵和智力發展水平千差萬別,因此教育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由於,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逐漸多元化,教育應該給予孩子更多個性化成長的方式,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的呼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