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怎麼選?你選對了嗎?這幾個方面要考慮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跑鞋怎麼選?你選對了嗎?這幾個方面要考慮到

現代人選擇慢跑這種項目,不僅能夠增強肺活量,提高身體機能免疫力,還可以達到健康減肥的目的,但是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可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你的腳踝和膝蓋,可是會受傷的哦!

有些人覺得,鞋子不都差不多嘛?最多就是價格低高低,但是不同的鞋子在設計、用料和功能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一分價格一分貨,大家還是需要好好了解一下。

不同的腳型要選擇不同類型的鞋

你可以通過「濕腳測試」來判斷腳型,就是把腳底沾水後踩在乾燥的地面上,然後根據腳印的形狀把腳歸納為以下三種類型。

當然有許多人的腳型可能是介於兩種類型之間,那麼就要看哪一種特徵更明顯。

1、正足弓常型

這種腳型在跑步時通常以腳跟外側著地,然後向內側滾動以減緩衝擊力,最後過渡到全腳著地。

這種腳型與體重正常的跑步者從運動力學上講是高效率的,可以選擇半彎曲型的穩定類或緩震型和支撐型跑鞋。

2、高足弓型

這種腳在落地時通常向內滾動緩衝不夠,所以對衝擊力的吸收減緩不明顯。

這種腳型的人應選擇減震加墊類,彎曲或半彎曲的鞋。

鞋底的可彎曲性應該較好地增加腳的活動範圍,避免穩定類鞋。

3、平足型/低足弓

平足的人在跑步時往往以腳跟外側著地,然後過分地向內側滾動,形成內翻。

如果不加以矯正,很多過度磨損型的關節傷害都可能出現。

平足跑步者應該選擇直型或半彎曲型、備有特別加固的足弓部內墊的鞋以減少內翻的程度。

避免穿減震墊太厚,或彎曲型跑步鞋,適合支撐型跑鞋。

選擇跑鞋的考量

合腳、避震與穩定性是在選購時最重要的考量。

穿上跑鞋後,將一隻手指插入腳後跟的縫隙中。

如果腳趾沒有空間擺動,表示這雙鞋太小了,原地跳動幾下感受避震效果,最後用腳踝關節做彎曲和伸展測試其穩定性。

多試穿幾雙鞋,選擇最舒服的一雙,千萬不要購買不舒適的鞋子,一雙好的新跑鞋不需要再花時間去適應它。

鞋身材質

鞋身包裹整個足部,經常使用輕薄透氣的合成纖維製造,好讓鞋內的熱氣容易散出。

孔隙較大、使用開放式織法的材質適合路跑用,織網緊密的纖維則適合越野賽用,比較防水,枝葉和砂礫比較不易掉進鞋內。

中底

中底介於內襯與外底之間,目的是吸震,通常採用聚氨酯泡棉(PU)製成,有些會加上矽膠陷入物以提高耐用及避震性。

有些特殊鞋類則在足弓的部位加入較硬的楔型泡棉襯墊以矯正足部內翻的現象。

外底

外底是跑鞋的底層,外底的表面是堅硬耐磨的碳橡膠所制的,材質應富有彈性,並對乾濕地面都有良好的抓地力。

大部分從事路跑的跑這需要選購比較硬的外底,而大部分從事越野跑的跑者則需要穿比較厚底的鞋。

跑鞋會說話

跑步時足部和腳踝自然會有微幅的旋轉,但旋轉的程度和方向因人而異,從跑鞋磨損的形態可以看出足部首先接觸地面的部位,當左右腳掌翻旋的程度不對稱時,會影響正常的力學結構,也容易受傷,此時建議接受專業諮詢,有需要時利用矯正鞋墊來改善兩腳間的不平衡,並且在選購新鞋時要加上矯正鞋墊再試穿。

需要根據你不同的需求來選擇跑鞋。

比如控制動作型就比較適合中度至重度內翻型腳,以及體重較高的人,它能提高跑步者對腳跟和跑步動作的控制,並能支持足弓部位。

其外部特點是足弓部位加厚,鞋的重量中等偏重。

還有緩衝減震型,適合跑步技術較好,用腳前掌或中部落地,用腳掌與外側支撐的跑步者,鞋的重量中等偏重,鞋底較厚。

以及穩定型,適合輕度至中度內翻腳型,用腳中部與外側支撐的跑步者,鞋的自重量中等。

當然最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跑步習慣來選擇跑鞋。

最後,買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兩隻腳都要試一下,雙腳可能不一樣大。

走幾步或跑幾步試試鞋是否舒服。

別讓你的腳和運動鞋有「磨合」的階段。

此外,腳在鞋內應「留有餘地」,穿好鞋後,腳後跟處應能插入拇指。

儘可能在運動後或晚上試鞋,因為雙腳在運動後或晚上是一天中最大的時候。

如果你能在鞋尖和鞋邊摸到自己的腳趾,請試一雙更大或更肥的鞋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跑鞋大不同,你是怎麼挑選一雙適合的跑鞋

跑鞋的存在是為跑步提供支撐和緩衝,所以無論是跑步新手還是專業的運動員,擁有一雙合適的跑鞋都是必須的。足底筋膜炎、水泡、黑腳趾甲以及腳部疼痛,都有可能和跑鞋選擇不當有關。下面是跑者在選擇或使用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