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要從5歲開始學?語言教學研究者教你用不同方法打開孩子語言關鍵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點 孩子的第二語言該何時啟蒙?越來越多的家長傾向於「越早越好」。

而至於該怎麼教、教什麼,家長們也是各有心得。

如果想讓孩子達到雙語並駕齊驅的水平,又該怎麼做?第二語言習得專業在讀博士高思暢,結合學界和實驗室研究成果,提出了若干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文 | 高思暢 編輯 | 聞琛

當孩子5歲以後,一些家長通常會迎來第一個焦慮期:5-7歲是不是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時間?應該如何開始?什麼樣的啟蒙方式對孩子更好?這些問題一直缺少一個科學的解答。

高思暢在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取得語言教育專業碩士學位,曾在美國的中英雙語幼兒園教過書,也做過美國社科基金下中英雙語項目的課程設計人和教材編寫者,現為北京語言大學第二語言習得專業在讀博士。

在本次公開課中,她將結合學界和實驗室研究成果,介紹兒童雙語學習理論,為各位父母提供參考。

需要提醒的是:所有研究成果都不是真理,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體化差異,家長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取捨

以下為公開課精彩實錄:

我將這些問題總結為三個大的主題:

  1. 語言學習的關鍵期是哪個階段?何時開始第二語言啟蒙?

  2. 雙語啟蒙/第二語言啟蒙,以什麼方式展開?

  3. 雙語啟蒙/第二語言啟蒙,教什麼內容?

1

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到底在幾歲?

Lenneberg(1967)首先提出關鍵期的概念,Lenneberg是一個神經生物學家,也是在患者身上偶然發現了這個問題。

Eric H. Lenneberg

他認為青春期(12、13歲)前是學習外語的最佳年齡,過了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大腦偏側化的完成而導致語言能力的固化(語言區定形於左腦),從而導致語言習得能力下降。

這就是著名的「關鍵期假說」。

但是,之所以稱之為假說,是因為這個現象能在絕大部分學習者人群中觀測到,卻沒有實驗證據、或者物質證據證明該時期的存在,而且依然有反例(關鍵期後學習二語者依然能達到母語水平的人)存在。

所以,儘管大部分學者認可關鍵期作為一種現象的存在,但依然不能通過實驗搞清楚其存在的原理和證據。

因此,它還只是一個假說,沒有上升到理論層面。

因為「關鍵期」好像確實存在,但是又沒有得到完全證實,所以,有很多人在研究這個問題。

2012年,馬里蘭大學的De Keyser教授把已有研究做了一個總結:

  • 25-30個研究證實,年齡效應對語音習得有影響

  • 25+個研究證實年齡效應對句法/語義習得有影響

  • 5個左右的研究證實年齡效應對詞彙習得有影響

總結來說,就是年齡對語言習得的確是有影響的,而對語音層面的影響最大,這個結論也廣泛地為大家所接受。

這一點大家應該也有感受,單詞語法只要努力就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但是發音的改變好像就很難。

Robert M. De Keyser

那麼關鍵期到底是個體發展的哪個時期呢?De Keyser進一步確定在18歲以後才開始學二語的學習者開始有一個比較陡的成績的下降。

主要體現在學習者的語法能力上,因此,18歲可能是語法能力的習得關鍵期

De Keyser又認為,詞彙習得可能更少受年齡效應的影響。

這個結果在喬治城大學Ullman教授實驗室的腦電和核磁實驗中也得到了證實:成年人二語學習者詞彙在大腦中儲存的位置或者詞彙通達的腦電成分和該語言的母語者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詞彙學習是可以實現母語者水平的。

所以,關鍵期究竟是什麼時候呢?學者們沒有達成一致。

我覺得與其說存在關鍵時期,不如說是一個關鍵時刻,在某一個關鍵時刻開始,人類的語言學習能力可能就沒那麼強了。

對於De Keyser的研究結果來說,這個時刻是18歲。

對於Birdsong的實驗結果來說是16歲,對於Johnson的實驗結果來說是7歲。

在以上三個數字中,我更傾向於De Keyser的數據,因為他的被試數最多。

這些實驗室研究說明什麼呢?對我的啟示是,第二語言啟蒙中,在小孩很小的時候,父母們可多留心對發音的加強。

不同的小孩,他們的關鍵期並不是全一樣的,所有的小孩在5歲的時候就能完全地、完整地獲得一門語言,這一般是母語。

那麼在5歲或者6歲7歲之前,都可以加強對第二語言語音的訓練,比如聽一些簡單的童謠,接觸比較正宗的發音。

而語法、詞彙問題可以放到長大一點也來得及。

這就像我們小時候被父母逼著背唐詩,真正背會多少首唐詩里的意象、古代漢語的語法可能對我們意義並沒有很大,但是掌握中文韻律的規律,可能就很有利於我們將來說話、寫作的順暢和流利性。

當然,這個建議是給比較忙、希望最大效率地利用關鍵期的父母。

如果父母本身打算花很多精力和心思,那麼語法詞彙語音齊頭並進也是沒有問題的。

有人問,那么正式的拼寫、語法、讀寫什麼時候開始?因為小孩的精力是有限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兒童的學習時機雖好,但是學習能力卻不行。

拼寫可以在學母語的時候共同開始,語法也沒必要專門去學,讀寫難度更大,就更要往後面放。

兒童學語言,主要以意義為主,太語言學層面的知識學習也會影響興趣,他們也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

2

如何開始雙語啟蒙/第二語言啟蒙?

✔ 學習時長問題

如果小孩有條件浸泡在二語環境中,這一條就不是問題了。

如果小孩沒有條件在國外生活,那麼家長就需要刻意找時間出來。

那麼花多長時間呢?

有些學者認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極富可塑性,這種可塑性不僅僅是功能上的,也是結構上的, Classen的課題組(1998)實驗證據表明,大腦皮質在練習15-30分鐘後就能發生重組,因此,每天學習英語至少15-30分鐘。

非母語每周建議學習時長

但是,如果你希望小孩的第二語言能達到母語者水平,注意一下,母語者水平是相當高的水平,對於語言學習來說,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暴露量」的問題。

進行雙語教育的孩子,他的每一種語言暴露量如果達到50%就可以和其他單語教育的孩子實現相似的水平;如果低於40%就會明顯表現不足;當低於30%時,可能就難以建立雙母語,而只能奔著第二語言的目的去了,既然是第二語言,那其實再長大一點學也不遲。

這裡的百分比都是一個相對概念,如果一個孩子在語言中整體暴露量是有限的、固定的,那麼父母必須有取捨。

三門語言已經是極限,我個人認為兩門語言就已經很合適了。

貪多可能反而會影響語文教育或者其他認知方面能力的發展,畢竟,語言能力只是小孩成長的一部分。

✔ 海外小孩的母語獲得問題

經常有父母會問,生活在海外,工作語言是英文或者日文或者法文,但是父母希望小孩依然不放棄中文。

這也就是海外華人子女的中文教育問題。

瑞典華人兒童在學中文

難,很難,任何一門非居住地官方語言的教育想要達到母語者水平,都不容易。

還有一種常見問題是:孩子是混血,父母的母語不同,又居住在第三種語言的國家,也就是小孩有機會接觸三種語言怎麼辦?

我覺得要看短期或者長期內小孩在哪裡生活、交朋友以及接受教育,我個人建議應該將居住國的語言建立為第一語言,這對小孩成長、性格發展都很有益處。

父母的兩種語言可以有一些取捨,比如母親的語言主要聽說,而父親的語言作為主要的第二語言來學習。

別給小孩太多壓力,畢竟周圍小孩可能不需要像他學這麼多。

此外,說一些題外話,當一個小孩兒處在多語環境中,每一種語言背後就負載著一種文化,如果父母來自不同的國家,且都不是雙語者,那麼小孩兒最好別發展為單母語主導(dominant language)的情況。

當然,如果父母並沒有要求孩子和自己有無與倫比的親子關係,也不會陷入深刻的家庭倫理紛擾中,也就沒有擔心的必要。

我個人覺得,能和兩個真心實意愛我的人有靈魂上的溝通,一起面對這個社會,一起閱讀,一起分享價值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共享一種語言並達到母語者水平。

我在國外觀察到,很多移民的華人父母和子女有著深刻的矛盾,根本無法有一次心平氣和的溝通,除去價值觀方面的不同,語言一定是至關重要的原因。

我有很多家長朋友特別優秀出色,但是在子女教育問題上特別痛苦。

對於父母來說,英文是第二語言,對於孩子來說,中文是第二語言,儘管第二語言也可以達到非常高的水平,但是,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不用母語如何體會?

✔ 強勢母語思維問題

那麼,從小雙語同時學習需要注意什麼問題?是否存在兩種語言互相干擾的問題?

有一些父母分享過他們的親身經歷,由於自己工作性質,帶著小孩從中國到日本又到英國生活,最後出現了小孩言語混亂甚至思維混亂的狀況。

孩子無法表達自己、思維混亂,是言語障礙的表現,而言語障礙的原因非常多,可能是語言輸入量不夠導致語言水平不夠,也可能是因為自閉症、聽力障礙、智力障礙、心理問題等。

頻繁地更換居住地、接觸新環境都是可能導致孩子語言發展受阻的原因。

不應該歸咎於雙語教育。

很多人覺得兒童在雙語環境中語言能力會發育混亂,現實中我們看到的現象也似乎的確如此。

但是也有研究者明確指出,這樣的混亂僅僅持續一段時間。

我對這種現象的推測是:

兒童的語言能力,是伴隨他的認知能力在自身與外界不斷互動中發展起來的,兒童通過參與生活中的活動,確定他們做事情的方式。

但是他們最初確定的方式並不總是奏效,會出現矛盾,所以兒童必須想出新的方式去解決矛盾。

所以,兒童的行為是源源不斷的、辯證的、解決問題的過程,認知能力也隨之得到發展。

同理,語言認知能力也經過相同的過程。

在單語環境中,他們的語言伴隨普遍認知能力的發展越來越成熟;而在雙語環境中,他們需要同時建立兩種語言認知方式。

兩種語言本身的差異會使他們認知發展過程中的矛盾變多,所以會出現混亂的情況。

但是他們仍然能夠通過源源不斷的實驗、以problem-solving的方式將兩種語言區分使用,並正確使用。

通過實物學單詞

比如,他們學會用中文「蘋果」指稱那個紅紅圓圓的水果,可是又有人叫那玩意兒「apple」,他們很糾結,可能會出現混用的情形,有時候行得通有時候行不通,試驗的次數多了,發現跟爸媽說可以,跟老師說不可以,再大一點兒建立了中文和英文的概念,他們就知道應該在何種情況下使用什麼了。

針對使用對象的混亂是一種簡單的混亂,有時候會因為兩種語言語序、語法功能不同的混用可能會更加混亂一些。

趙元任先生在1968年的一個會議上也提出「如果一個小孩必須從一種語言『改變』到另一種語言,那就難免智力發展遲鈍,不過要是加上第二語言,則無甚壞處,而第一語言同時起作用。

那麼為什麼替換性雙語現象會帶來問題呢?做一個大膽的猜測,因為之前中文作為母語所建立的符號和概念的對應突然消失了,又出現了一個英語符號和生活中的概念做對應,小朋友不得不重新開始用一種語言符號(英語)進入生活。

從語言表達上來看,他的認知水平似乎比同齡人要低。

這樣的差距使得他在語言交流、身份認同、認知水平和社交層面上面臨極大的挑戰。

對於最後到底是哪一個因素導致他「認知混亂」、「不會說話」很難確定,應該是所有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 一人一語問題

那如果父母都是雙語,是不是最好其中一位總是跟孩子說英文,另一位一直說中文?

基本上來說,如果孩子出生在一個混血家庭,即父母中有一位來自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或者說,父母中有第二語言水平很好的,那麼這樣的家庭可以遵循「One Parent,One Language」的原則與孩子交流。

「One Parent,One Language」,即「一人一語」原則,意思是父母中的一位一直和孩子說漢語,另一位一直說英語。

這種方法的好處,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的思維和認知混亂,小孩起碼可以意識到說話人的身份不同,防止出現語言發展滯後的現象;二是保證孩子學習的兩種語言都有足夠的、語境化的語言輸入。

所以,有條件的,有想要將孩子培養成為雙語者的父母,可以從孩子出生第一天就開始採用這個原則。

其最大的好處便是孩子一接觸語言就是完全的雙語環境,這樣母語和第二語言就都可能均衡發展。

「One Parent,One Language」最先由Ronjat提出。

在1993年的研究中,Ronjat記錄了他兒子的雙語經歷。

之後,有一系列關於「One Parent,One Language」的調查研究(Leopold 1939–49; Porsché 1983; Taeschner1983; Kielhöfer& Jonekeit 1983; Hoffmann 1985; Saunders 1988; Kravin 1992)。

這些都是一些語言學家觀察自己的孩子的雙語習得,也有一些非語言學家父母使用該原則(Harding & Riley 1986; Arnberg 1981,1987; Döpke 1992)。

雖然最初提出這條原則,並不是為了研究該原則本身對於兒童雙語發展的影響,而是為了在研究兒童雙語習得的影響因素時,保證兒童從出生就可以充分接觸到兩種語言。

但是,這些研究都證明了該原則是可行的。

當然,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同樣是遵循「One Parent,One Language」原則,但是兒童卻沒能成功地發展成為雙語者。

Susanne Döpke*認為,其原因是這些父母沒能嚴格地遵守這一原則。

同是雙語環境,但有的兒童成功地發展為雙語者,有的卻沒有,其原因是父母與孩子在互動細節上有差異。

例如,有些負責和孩子說漢語的父母,也偶爾和孩子說說英語,希望這些父母還是先忍一忍吧。

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雙語者,並決定採用「One Parent,One Language」原則,那就必須嚴格地遵守該原則:

首先,從字面上看,堅持一人一語是最基本的。

其次,一旦採用這一原則,父母就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孩子的兩種語言就不可能得到均衡的發展,甚至造成一定的語言混亂。

最後,嚴格遵守該原則,到底要多嚴格呢?簡單來說,一直等到孩子長大,雙語環境可以走出家庭。

沒有條件遵循這一原則的父母,也不要擔心,按照上面提到的方法進行第二語言啟蒙,也可以為孩子的第二語言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實現很好的發展。

✔ 語言教育的社會化問題

一般來說,寶寶8到12個月,逐漸從世界語言學家轉變為學習特定語言的新手。

為什麼說他們是世界語言學家呢,從出生到8個月大的嬰兒都是「世界公民」,在大部分情況下,當聲音發生變化時他們都能夠識別到,不管這些音節是來自哪個國家的語言。

但是8個月以後,嬰兒就變得對「自己的」語言——父母所用的語言,更敏感、更容易產生聲音的變化,並漸漸地會喪失識別非母語的發音變化的能力。

具體來說:

A. 元音 (Kuhl, Williams, Lacerda, Stevens &Lindblom,1992;Kuhl,1993,2000): 6個月開始喪失識別能力

B. 輔音(Werker & Tees, 1984):10個月開始喪失識別能力

C. 聲調、語調(Mattock & Burnham, 2006):6-9個月開始喪失識別能力

因此,0歲開始的第二語言啟蒙,重點應該是對於語音、語感的培養,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也就是常說的「磨耳朵」,使得寶寶保持住第二語言的語音識別能力。

任何一種語言,聽是最基礎的能力。

能夠準確地聽出兩個音的不同,才能正確地發出這兩個音。

所以,父母如果想要自己的寶寶有純正的發音,那麼在0歲就開始英語啟蒙,並堅持用正確的方法(這個再下面會談到)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磨耳朵」就是說孩子每天要堅持聽一段時間的英語。

聽的目的是鍛鍊耳朵的辨音能力(包括詞的讀音以及連讀、省略等等),鍛鍊對英語的韻律、節奏等的把握。

「磨耳朵」並不是說到2歲或者3歲就可以結束了,而是要一直進行下去的。

隨著兒童的成長,父母可以選擇不同的內容。

最初可以從聽兒歌開始,如《動動手指唱歌謠》、清華幼兒英語的《語感啟蒙》、《安妮花磨出我的英文耳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兒歌的單詞簡單,而且一直需要重複。

發出兩個音節,如果兩個音節不一樣,熊貓會亮起來(亮起來的熊貓會吸引注意力)

小孩可以分辨兩個有細小差別的音節,而回頭看那個亮起來的熊貓,成人無法分辨

西雅圖大學的Kulh教授的研究發現,如果在嬰兒8-10個月的時候對他們進行某種語言的訓練,他們也可以保持對該語言的語音分辨能力。

事實上,也有很多父母就這樣做了,那好,我在孩子8-10月的時候開始給他們聽英文兒歌、故事等等,不就好了嗎?

但是,Kulh教授的研究還清楚地指出,該語言的訓練需要是建立在人與人社交溝通的基礎上,也就是說有一個保姆、奶奶等等大活人和小孩用該語言溝通,而看電視、聽磁帶是不起作用的。

也就是說要利用8-12個月這一段關鍵期,建立兒童的語音能力,要建立在人與人溝通的基礎上。

如果想建立雙母語,就是說,發音也要非常正宗,這段時期值得關注,這段時間兩種語言的暴露程度可能需要同等的量,或者同等大量。

而且這個暴露需要基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而不是說買個英文歌謠磁帶聽就可以的。

✔ 模仿作為重要手段

Speidel(1989)認為模仿和自發性的語言產出是一個連續系統,而模仿是構建語言產出所必須的磚石;也有學者認為,觀察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模仿。

想要實現有效的模仿,重複是必要的。

各位父母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很喜歡重複看一些東西、重複說一些話,可以說,這是他們認知發展的天性,所以我們也要利用這一點在學習語言上,找一些好的學習素材,多次重複,引導模仿。

英文繪本是很好的學習資料

有些家長擔心自己的英語不夠好,可能沒辦法輔導孩子,其實不用擔心,幫孩子學習英語的資料很多,英文歌曲、音頻,英文動畫等,都可以彌補家長發音不純正的問題,所以放心陪孩子一起看動畫,並在邊上與其溝通,會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

隨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家長就可以逐漸加入繪本、動畫、遊戲等。

這些內容的加入,豐富了語言輸入的內容,一方面可以繼續保持孩子的語音識別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逐漸提高詞彙量。

而且,可以從聽兒歌、聽繪本、看動畫,逐漸地開始讓寶寶唱兒歌、講繪本、演動畫和做遊戲(指令遊戲、角色扮演)。

父母要鼓勵、語言輸出也是很重要的。

一些生活中的日常對話也是十分必要的。

動畫片可以讓孩子在情境中學語言

當然,雖然8個月以後寶寶就逐漸失去了「世界公民」的身份,但是並不等於說,8個月以後或者更大一點開始英語啟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習得第二語言。

一方面,孩子如果在3歲或者更晚一點,比如6歲開始接觸第二語言,父母也不用覺得我的孩子錯過了英語啟蒙。

只是這時啟蒙的方法就不能和0歲開始的一樣了,要根據孩子的認知發展做相應的調整。

「磨耳朵」還是很重要的,語言學習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大量的、語境化的語言輸入。

不同的是,這時兒童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發音能力,那麼就可以更快地開始詞彙的學習、對話的練習等。

所以,同什麼時間開始英語啟蒙一樣,什麼時候開始學習詞彙、語法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

拿詞彙學習來說,在磨耳朵的階段,嬰兒就接觸到了大量的詞彙,繪本。

需要父母們注意的幾點是:

1、什麼時候開始英語啟蒙不重要,關鍵在於適當的內容和方法

2、堅持很重要,哪怕每天只用10分鐘給孩子輸入一些,日積月累就會有效果。

不要小看每天十幾二十分鐘的語言輸入,要堅持下來並不容易。

例如,一首兒歌,在給寶寶聽之前,父母可能要聽上好幾遍來熟悉歌詞,如果為了保證自己的發音儘量準確,那就要聽更多遍,還要反覆練習。

所以能夠長久地堅持下來並非易事。

一項研究就證明,父母在培養孩子雙語發展的同時,自己的第二語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Lilliam M.Malavé,1997)。

3、重複很重要

掌握語言和掌握學科知識是不一樣的。

語言的學習,必然是很長一段時間大量的輸入,才會帶來驚喜的突破。

4、互動十分必要

不光是第二語言的發展需要父母或照顧者與孩子使用該語言進行溝通,第一語言的發展也是這樣。

而且,良好的互動對於兒童心理成長與發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5、在啟蒙資料的選擇上,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意見

有的別人推薦,或者確實其他小朋友很喜歡的繪本、動畫或者遊戲,自己的孩子實在沒興趣,那麼就換一個孩子有興趣的吧,為什麼一定要強迫他呢?

英語啟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如果造成孩子對英語的反感,甚至排斥,那就適得其反了。

3

雙語啟蒙/第二語言啟蒙,教什麼?

其實前面也說了很多關於教什麼的內容。

再來補充一下。

先說一個故事,我有一個朋友,他有一天很苦惱地跟我說,他兒子花很多時間都記不住幾個單詞,兒子9歲了,他覺得這年紀應該學外語速度很快才是啊。

我說,你教他什麼單詞,他舉了幾個,這幾個詞里有呼吸、生命、難忘,我當時就笑了,9歲的小孩,「呼吸」這樣的詞對他來說太抽象了,什麼是呼吸啊?小孩對一些概念的建立,比我們想的要晚很多。

我清楚地記得我到初中才知道主要、次要的意思。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兒童語言發展和他們的認知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成年人覺得so easy的概念和說法,小孩兒可能根本無法理解。

教什麼,取決於他的認知能力發展到什麼水平。

不要教超出認知能力範圍之外的知識。

繪本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手段。

現在的繪本很多,不要挑花眼,幾本就夠了,記著我前面說到的重複的作用,模仿的意義。

今天我講的內容大概就是這些,再最後做一個總結:

  • 注重發音和發音器官的訓練,因為已有研究表明關鍵期或許只影響語音習得與發展;

  • 注重語言使用,即語言的社交性,兒童要與語言環境有互動。

    Kulh的研究表明只聽錄音、看動畫片是沒有顯著效果的;

  • 提供儘可能完整的語言體系,以彌補語言環境的缺失。

    不要擔心語言規則過難,不要低估兒童的認知能力。

  • 認知能力與語言能力共同發展。

問答Q&A

Q:學齡前要教孩子認字、認字母、單詞嗎?

A:還是要因人而異,要看孩子的興趣,要適量。

Q:什麼時候教孩子自然拼讀法好呢?

A:自然拼讀法教孩子字母/字母組合的發音,就可以拼出發音。

孩子們就能夠自動地把日常口語中的單詞和紙面上的拼寫單詞聯繫起來,也就是識字過程。

我的建議是不刻意去教,遇到了提一下。

Q:海外華人兒童如何加強中文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國外中文學校或中文班大多在用哪些教材?

A:我專門問了幾位海外從事中文教育的同事,還希望他們把教案發給我,但是其實都是他們自己編寫。

所以,所有海外的中文老師其實也是因班而異、因學生的水平和特殊情況而異。

(作者致謝:樊夢婕對文稿亦有貢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注重孩子英語啟蒙的媽媽,不會錯過這篇文章

首先英語啟蒙應該是個生動的啟蒙,因為孩子習得語言的方法跟我們成年人初始的學習不一樣,更何況孩子的心理素質還不佳,高壓的學習氛圍下只能適得其反,所以,我們需要的是給孩子一個快樂的英語啟蒙。其次,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