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學游泳,我們知道的幾乎都是錯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亮亮爸爸

每年暑假是孩子們學習游泳的高峰期。

現在的孩子們學游泳的條件已今非昔比,且不說隨處可見的室內游泳館,單就網絡這一資料寶庫來說,我那時夢境裡也不會出現。

此外,我們的孩子正處在系統地接受游泳訓練的最佳年齡。

有關游泳的好處和技術方面的東西不是本文討論的範疇,只想就一些觀點和事項交流一下,以盼為孩子們提供一塊敲門磚。

首先,需要澄清幾個有關游泳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會游泳為是為了讓孩子掌握一種生存技能?

我們談的「游泳」,大都是指競技游泳,是嚴格定義在蝶、仰、蛙、自四種泳姿之內,並且在游泳池裡進行的一種運動。

這是有別於公開水域(指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的。

學習游泳只是讓孩子們學會一種強身健體的方法。

因為在水中只要發生危險定會危及生命,這也是為什麼招潛水員時對身體條件的要求極為苛刻的原因。

僅從安全角度考慮,人是陸生動物,最好離水遠一點。

善泳者溺於水。

尤其是半瓶醋時,膽子大,容易出事。

如果落入湍流中,旱鴨子和奧運游泳冠軍誰能活下來靠的不是技術,是運氣。

公開水域裡有太多我們無法預知、無法抗拒的危險,不要讓孩子把學會池中游當成挑戰這些危險的勝算。

如何在公開水域中保證游泳的安全也是一個大課題,所以即使學會了游泳,也不要鼓勵孩子在公開水域游。

我還親眼見過一位媽媽在池邊對著上了好幾節課仍然不敢下水的兒子吼道:兒子,你學會了游泳,洪水來的時候你就可以救爸爸媽媽了!

且不從倫理道義上評論這位媽媽的說法,可以肯定的是她一定忘了水中救護和自己游完全是兩碼事。

(況且以此來消除孩子的恐水心理必是徒勞)。

讓未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去實施水中救護無異于飛蛾撲火,溺水者出於求生本能爆發出的力量會讓六十老嫗變成施瓦辛格,使每一位正面接近他的人瞬間被拉入水中,其危險可想而知。

換作我可能會這樣說:兒子,洪水來了,媽媽那兒有爸爸呢,你必須先顧著自己,洪水退了再來接我們。

請讓孩子們永遠對水保持一種敬畏。

記住,是永遠。

誤區二:我的孩子可以很快學會游泳

談到這一點,我不得不給家長們潑潑冷水,因為大多數的家長們對孩子學習游泳都抱有一種成見,那就是利用一兩次短訓班就可以讓孩子「學會」了,這其實只是家長們一廂情願的想法。

我見過一些初學者非常高興的宣稱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學會了什麼泳姿,並且達到了什麼水平。

我也確實見過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兒在半年的時間裡拿下了四種泳姿,並且游得挺標準了。

我承認基於優秀的身體條件和運動天賦的前提下個案是有的,然而不適用於大部分普通人。

設想一下,如果一兩個月能夠學會一種泳姿,半年就能學會四種,一年之內就可以練成混合泳,這種可能性是相當小的。

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能夠學會游泳,因為這種想法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初學者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熱衷於「開始遊了」,「可以游多長」等等。

要知道,在水裡會移動是很簡單的事情,然而,會移動不等於會游,不如稱其為戲水更為確切。

大多數的家長們在選擇游泳學習班時會優先考慮短訓班,並把能否在短時間內學會一種泳姿作為為衡量教練授課水平的一桿稱。

假期時雨後春筍般的短訓班正是為了迎合家長的這種心理。

我不贊成任何形式的短訓班,這不僅僅局限於孩子的游泳學習上。

因為這種「怪胎」從它一出生就被烙上了明顯的商業痕跡,其本質無非是尋找噱頭以討好想走捷徑的人,教學目標必然也很功利。

殊不知學游泳也象學任何東西一樣,在這個年齡正是打基礎的時候,學習的要義應在基本功的訓練上,紮實的基礎訓練才可能為孩子將來游得更好帶來後勁。

而基礎訓練是最枯燥最不易見成效的,很容易被人忽略或放棄。

例如陸上練習和分解動作沒練好就急於水下配合游,會使得每一環節中的錯誤被生硬地疊加、強化、放大,最終成為頑疾,並由此派生出一系列問題。

所以最常見的情況是很多人在初學階段看似提高得很快,但也因此永遠停滯不前,再無提高的可能了。

其實配合游對初學者來說主要的益處在於提高興趣,這很象學習樂器時練習曲和一個完整的樂曲之間的關係。

在階段性地完成一些練習曲時,老師總會安排學習一些小的曲子以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正確的做法是引導孩子重視基本功的訓練,並在每一節課的最後一小段時間內以某種泳姿的配合游來保持孩子的興趣。

所以游泳是不可能也不應該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學會的。

當然考慮到大多數家長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孩子們去學,所以參加假期短訓也是最終的無奈的選擇。

即使這樣,我也奉勸家長們調整一下心態,請賦予短訓班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

十幾節課能學會哪些東西,在我看來能學會如何正確地呼吸就已經很不錯了。

有條件的可以在短訓之後決定是否長訓,沒條件的可以通過幾次短訓之後在家長的引導下,使游泳成為孩子一種經常性的健身手段。

誤區三:不打算讓孩子成為專業運動員,所以不必專業的學

其實對於初學者來說,是無所謂專業和非專業的區別的。

所謂專業,應該是指在某一領域的學習上所花的時間更長,僅此而已。

專業和非專業的在起始階段的學習和訓練內容應該是一樣的,在達到一定水平後,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集中在對孩子身體柔韌性的要求和體能要求上。

請不要得出以下結論:短訓=非專業,長訓=專業。

這種結論會導致速成心理,催生短期行為。

游泳是一項非常純粹,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有氧運動,同跑步、跳繩和很多球類活動一樣,是可以與孩子們終生相伴的。

若能在成長過程中一以貫之,孩子們必將受益終生。

所以請家長們將孩子們的學習計劃考慮從一個假期調整為今後幾年中的幾個假期,同時請不要忘記忘記循序漸進——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每一步都少不得。

諸如深呼吸,直體滑,是需要花時間反覆練習的,而不是間歇性操作。

要想使每一動作做得標準,並成為下意識的本能,只能靠時間來打磨。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如切如搓,如琢如磨,很貼切。

如果由於課時所限,無法做到系統科學,最好也能將較短的課時,用於基礎的學習和訓練上,以求保證每一節課的質,而不是量。

還要注意教育孩子在游泳學習中學會專注。

因為初學者總想嘗試新的東西,這種原始的衝動既是學習的動力,也是絆腳石。

所謂的專注,體現在對訓練細節和動作規範的重視,以及某一個泳姿的反覆練習上。

要知道,七成以上的職業游泳選手,技術動作並不是很標準,這個比例在業餘選手中更高。

所以一種泳姿起碼練到標準的七八成以上,再開始練習別的泳姿。

也不要過早地為孩子選擇主項,四種泳姿不可偏廢。

另外,可能有人注意到過「全浸」——一種發源於美國,近些年被熱捧的針對業餘游泳愛好者的學習方法。

它以降低動作頻率、強調划水時效、身體滾動前進為特點,有意迴避了自由式打腿練習這一最容易使人產生畏難心理的基本功的訓練,鼓吹省力、高效、先進、速成。

看似獨闢蹊徑,其實練習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最終還是要回到打腿練習上,因為他們的教學視頻乍看輕鬆自如,實際上示範者都是專業訓練多年的運動員,有著紮實的基本功底子。

說到這不禁讓我想起香港黑幫片中常說的一句台詞: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學習上欠下的的債,更是要還的。

學東西還是務實些好,別被各種花哨的學習方法忽悠得一頭霧水相見恨晚。

一句話,即使達不到專業運動員那麼高的標準和要求,即便在體能上承受不了那麼大的訓練量,也請按專業的方法去學習。

誤區四:先從蛙泳開始學起

說了不談技術,可是這個問題還是繞不開。

因為錯得太嚴重,太普遍。

把蛙泳作為入門泳姿來學習,也算得上是一種「中國特色」了,甚至在大部分國人心中蛙泳最有資格為「游泳」這一概念作註腳。

這種觀念的形成是有歷史原因的。

中國游泳真正起步是1982年印度新德里第九屆亞運會,來自廣東的葉潤成獲得100米蛙泳金牌,並打破了當時的亞洲紀錄,這是中國游泳項目在亞運會上獲得的首枚金牌。

從此,較其他三種泳姿,中國蛙泳項目的實力逐漸拉近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其實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就出現過一代「蛙王」。

他叫穆祥雄,曾三次打破100米蛙泳世界紀錄。

1956年,中國由於政治原因未參加墨爾本奧運會,這也成了極有可能在那次比賽中創造中國奧運金牌歷史的穆祥雄終生的遺憾。

1959年,著名導演謝添以穆成寬、穆祥雄父子為原型拍攝了電影《水上春秋》(我小的時候還對主演于洋那雙大腳唏噓不已),正是這部電影,影響了幾代國人對游泳的認識,明星效應不是今天才有的。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大家可能都知道這首《水調歌頭·游泳》出自誰人之手。

這位喜愛游泳的湖南人橫渡長江時採用的雖是算不上標準的蛙泳,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中國的軍隊在很長的時間裡也把蛙泳當作武裝泅渡的唯一泳姿,這一養成甚至可以追溯到四渡赤水和百萬雄師過大江。

因為那時會游泳的人很少,「抬頭蛙」便成了最具軍事用途的泳姿(便於負重、觀察和射擊)。

戰爭年代軍隊是社會精英扎堆兒的地方,進入和平年代後這些功臣們被分配到全國,於是又把部隊的傳統輻射到了地方。

除了以上列舉的歷史成因外,把蛙泳當作第一泳姿也有其運動生理學依據。

首先,因為蛙泳是抬頭呼吸的,區別與自由式的側頭呼吸和仰泳的仰面呼吸,這是普通人在水中非常本能、自然地採取的一種呼吸方式;其次,蛙泳是雙手同時使用,方便保持身體平衡;第三,蛙泳是趴在水中的,而仰泳是仰面朝天的,自由式是側身滾動的,蝶泳是波浪前進的。

相比起來,似乎蛙泳更利於初學者獲得相對的安全感。

國內游泳班都以蛙泳為首選還基於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雖然蛙泳動作做標準要三到五年,但蛙泳卻很容易「游起來」。

中國的家長們不允許在交了五、六百元錢,孩子上了十幾課後,看到的仍然是孩子在練習打腿。

於是即使心裡清楚,教練們也只好將錯就錯,以饗家長。

但是國外的情況卻大為不同,說到這種差異,請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四種泳姿的特點。

蛙泳:易上手,但技術最為複雜,游好很難。

尤以腿部動作為甚,是游泳所有技術環節中最為複雜的。

(曾經有位前奧運亞軍在接受採訪時提到,為了改進蛙泳腿部動作,他花了將近四年的時間專攻腿部動作)。

由於易造成運動損傷,所以不適宜長距離游。

速度最慢。

仰泳:技術相對簡單,易學。

速度快於蛙泳,但次於蝶泳。

省力。

蝶泳:產生時間最晚。

技術較自由式、仰泳複雜,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

速度僅次於自由式。

體力消耗最大,不適宜長距離游。

自由式:技術相對簡單,易學。

速度最快。

省力,適宜長距離游。

需要強調的是這四種泳姿中只有自由式適合長距離游,所以高水平的國際大賽上只有自由式設200米以上的長距離項目。

即使主項不是自由式,每個專業運動員也都是以自由式為基礎泳姿的,這也是因為自由式適合長距離游。

所以每堂訓練課除了技術訓練外,所有運動員水中的體能訓練都是以自由式方式進行的。

學會自由式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非常有助於學習仰泳和蝶泳。

因為仰泳被稱為「翻過身來的自由式」,二者的一脈相承由此可管窺一斑;蝶泳單側的臂部及腿部動作幾乎完全複製了自由式。

而蛙泳動作是最特殊的,相對自成體系,除了和蝶泳在橫軸波動上稍有類似外,幾乎和其他三種泳姿扯不上任何關係。

優秀的自由式選手很容易以主項之外的泳姿在比賽中折桂,而頂級的蛙泳選手卻沒有一個能在另外三種泳姿的比賽中有所斬獲,這個現象也是業內不爭的事實。

通過以上比較,您可能已經得出正確的結論了:除非您的孩子是百年一遇的蛙泳天才,否則請想辦法讓他們先學自由式或者仰泳(菲爾普斯就是先學的仰泳)。

如果您只打算讓孩子學習一種泳姿,那麼毫無疑問應該是自由式。

談到這裡我內心是很糾結的,因為亮亮也是先學的蛙泳。

起初我是想自己教他自由式,可是幾節課下來,我發現孩子在親人面前很容易表現出依賴心理,不在集體中很難激發出他的自律性,我武斷、急燥的性格最終使我失去了親自教他的資格。

後來我幾乎問遍了濟南所有的游泳館,除非是一對一的私教,否則沒有先教自由式的。

而私教昂貴的學費我又覺得不值。

這個問題我也沒能很好地解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學游泳的7大誤區,別拿生命開玩笑!

誤區一:學會游泳等於掌握生存技能我們日常談的「游泳」,只能讓孩子強身健體,因為一旦只要在水中發生危險,定有危及生命的可能,這也是招潛水員時,對身體條件要求極為苛刻的原因。僅從安全角度考慮,人是陸...

學游泳的7大誤區,別拿生命開玩笑!

誤區一:學會游泳等於掌握生存技能我們日常談的「游泳」,只能讓孩子強身健體,因為一旦只要在水中發生危險,定有危及生命的可能,這也是招潛水員時,對身體條件要求極為苛刻的原因。僅從安全角度考慮,人是陸...

關於學游泳的7大誤區,你應該了解!

誤區一學會游泳等於掌握生存技能我們日常談的「游泳」,只能讓孩子強身健體,因為一旦只要在水中發生危險,定有危及生命的可能,這也是招潛水員時,對身體條件要求極為苛刻的原因。僅從安全角度考慮,人是陸生...

別從蛙泳學起!關於孩子學游泳的7大誤區

逃媽的話 暑假正是孩子們學游泳的好時機,逃逃在美國這邊的游泳訓練班上了好幾年了,幾乎是每周兩次,每次45分鐘雷打不動。本來想好好總結一下和大家分享點心得體會啥的,翻閱材料時看到這位「天亮爸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