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科學師資夠不夠?小學新生喜歡科學課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溫州網訊 這個學期,我省五年級小學生要開始學中醫課,省教育廳建議由科學教師任教。

近日,這個全國「首創」引發了各方熱議。

網上出現了觀點鮮明的「支持派」與「反對派」。

記者從市教研院獲悉,目前,由省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60萬冊《中醫藥與健康》教材正在加急刊印,不久將出現我市課堂上。

與此同時,從本學期開始,科學課與語文、數學一樣,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成為一門基礎性課程。

一門課程學得好不好,師資是關鍵。

新增的科學課和中醫課都急需更多的科學老師,那麼我市的科學師資夠不夠?從一年級開設科學課的消息放出,到教材揭開面紗,再到正式開課,本報一直在追蹤報導。

開學兩星期,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到底上得如何?一年級新生對這門課程又興趣如何?由此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科學師資儲備正在奮起直追

今年2月,國家教育部發布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

8月,浙江省教育廳出台《關於實施小學一二年級科學課程的通知》,對小學一二年級科學課程的課時安排、教材選用、師資調配及教師培訓給予明確規定。

《通知》要求,小學一、二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科學課程。

小學二年級科學課程從2018年9月開始開設。

開好科學這門課,需要大量有學科素養的專職教師為依託。

在一年級科學課開啟之際,澤雅鎮周岙小學終於迎來了第一位科學專職教師。

「過去的科學課,我們是由語文、數學老師兼任。

新到任的科學老師除了教授六個年段所有的科學課外,還會擔任一些副課。

」校長潘顯芬說。

「當前科學專職教師的儲備肯定是不足的。

」記者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小學(學前)教研室主任、小學科學教研員施昌魏處了解到,目前我市的科學專職教師約1700人左右,有近半的科學課堂還是由其他學科老師兼任,一些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兼課情況尤為嚴重。

「近幾年,各縣市區教育部門、人事部門都非常重視小學科學專職教師隊伍建設,我市每年的科學專職教師比率都在大幅提升。

但由於學科起步晚,缺口還是比較大。

此外,科學專職教師的專業出身,也影響著科學課程的教學與研究。

「最適合的專業自然是小學科學專業,其次是理科單科背景的專業,如物理、化學、生物等。

不過就目前情況來說,兩者的占比都不高。

」施昌魏說。

薄弱學校在儘量提升,而優質學校則早早開始重視科學師資儲備。

在溫州市實驗小學與籀園小學,專職科學教師比率已達到100%。

市實驗小學教務處副主任、科學老師廖貴慧透露,該校的專職科學教師專業方向有小學科學、小學教育、化學、物理、生態學等。

「目前我們的科學老師周課時為12-15課時,壓力還是十分重的。

」為應對明年下半年6個年段都將開設科學課程,學校計劃繼續招聘專職科學老師。

除了師資的配備,學校與科學老師還要為一年級的課程做好什麼準備?

科學課是重視實踐、重活動的課程,班級人數一多,教師往往管不過來。

「孩子們在課堂上跑來跑去,學習教具亂拿亂放,科學課上得快哭了。

」開學才兩周,科學課也才上了兩節,但是不少一年級科學老師已經「淚奔」。

這並不是個例。

讓老師們「抓狂」的,並非一年級的學生理解不了科學知識,而是課堂常規的落實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我們往往以為,越高段的科學課,要由越好的老師來教,其實不然。

」鹿城區教師培訓與科研中心教研員饒正輝認為,一年級學生需要的,恰恰應該是最好的科學老師。

施昌魏認為,對於一二年級科學課程的教學常規是對老師的另一種挑戰,包括教學組織、學習指導在內都將要有新的適應和改變。

低段科學強調觀察體驗動手

觀察各種樹葉的紋路形狀,畫一畫自己喜歡的樹葉,還要製作葉脈書籤……市實驗小學一(2)班學生張之睿覺得科學課好玩極了。

近日,溫州市小學科學低段教學研討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學習會在溫州市實驗小學舉行。

溫州市實驗小學胡程怡帶來的《觀察葉》,與龍灣區嶼田實驗小學戴樂韻帶來的《用手來測量》,給全市科學老師做了較好的示範。

在胡程怡的課堂上,老師利用「轉一個圈」讓剛進校門一周的學生在3秒內安靜下來,利用「魔法抱抱」在每一個發現點上給所有的學生一個小表揚、小鼓勵。

在戴樂韻的課堂上,老師用一個「保持住、不要動」的課前遊戲,順利地吸收學生的躁動,讓課堂在聚精會神中開始。

「一年級不是開設科學課,而是恢復科學課。

其實在2001年之前,低年級有單獨的科學課程。

2001版課標頒布後,1-2年級的科學內容,融入《品德與生活》課程之中。

」省教育廳教研室小幼特部主任、小學科學研究員、浙江省特級教師喻伯軍認為,恢復在1-2年級單獨開設科學課程,是一種回歸。

同時也體現科學課程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的整體安排。

2017年9月小學一年級科學教材分別為《科學》(一年級)和《科學學生活動手冊》(一年級)。

新教材採用大單元的結構,一年級上冊只有兩個單元,《植物》和《比較與測量》。

以《植物》單元為例,涉及觀察一棵植物、分析這是誰的葉、探討植物是否是「活」的,內容十分貼近生活,也較為簡單。

同時,單元的每一課都以聚焦、探索、研討、拓展四個方式呈現。

與教科書相配套使用的《科學學生活動手冊》,是喻伯軍教材解讀的重點之一:活動手冊不是作業本,而是記錄單,是教師評價學生過程性學習的主要載體,也可以成為學生自己的科學書。

「用好活動手冊,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記錄習慣,促進學生細緻觀察、真實記錄,培養實事求是、嚴謹的科學精神。

來自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的謝曉靜認為,作為幼小銜接的一部分,一年級的科學課還可以根據班級規模,嘗試從固定小組到動態小組。

從表達到傾聽,從說出會的到說出不會的,學會安放器材,都是需要重點培養的習慣。

「科學研究基於嚴謹的數據,但低段科學老師的表達要直白、生動。

老師溫柔了,俏皮了,上『酥』起來了,那就是最棒的科學課。

我市中醫課將採用更靈活的形式

暑假期間,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發出通知,其中明確「省教育廳已將《中醫藥與健康》教材列入2017學年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省級通用目錄,建議在小學五年級開設,每周一課時,由科學教師任教」。

目前,由省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60萬冊教材正加急刊印,首批10萬冊不久將出現在課堂上。

「小孩子知道一些中醫知識,挺好的。

」「中醫課能傳遞科學價值與精神嗎?」「與其讓不專業的老師教,還不如不教。

」……小學五年級要開設《中醫藥與健康》課程這一全國首創,家長們或點讚,或拍磚,引發熱議。

據悉,《中醫藥與健康》教材分上、下兩冊,共36課時,基本每周一課,內容包括中醫基礎、保健、運動,飲食、情緒、針灸和推拿的特色療法等。

今年8月底,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已經組織各縣(市、區)小學科學教研員和一部分科學教師前往杭州參加了全省統一組織的《中醫藥與健康》課程培訓。

《中醫藥與健康》編寫組成員及相關專家對教材每篇課文的教學目的、內容分析、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參考資料等方面作了詳細講解。

在師資安排上,溫州地區的學校目前呈現了兩種模式,一是以科學老師為班底,二是外聘中醫師。

對此,施昌魏建議,學校可以安排科學老師、校醫,以及對中醫藥方面感興趣、有特長的老師來任教,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聘請校外的中醫學者、專家來任教。

那麼中醫課會和哪些課程「撞車」?施昌魏表示,我市的中醫課並不會占用科學課程的課時。

目前,給出的有兩種實施建議方案,一種是作為五年級學生的必修課,時間從綜合實踐、地方課程的課時中調劑;另一種是設置成可供五六年級跨段選擇的中醫選修課,時間從拓展性課程的課時中調劑。

學校的具體實施方法可以更加靈活。

在溫州市實驗小學,採用的是外聘中醫師加科學老師參與的教學方式,初步設想是設置成3個主題的必修中醫興趣活動,比如製作中藥包、栽培草藥等。

課時將從拓展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中調劑,一學期上2-3節課。

待條件成熟後,學校還會考慮開設校本化的中醫特色課程。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卓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