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玩水」是中國父母對孩子最失敗的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幾乎每一年的春節,

都會發生這樣令人痛心的事情。

北方在數九寒天之時竟然也會發生溺水事件!

然後我們會看到這樣的通知,年復一年。

孩子們也許真的非常聽話,

從此再也沒有去過水邊,

而家長也沒有再教過他們怎麼游泳。

有時候

一個人,一句話,一件事

就改變了孩子的一生

潮和·海故事專欄

告訴你——

「不要玩水」是中國父母對孩子最失敗的教育

2015年清明節剛過就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一個17歲的女孩子掃墓後到水庫邊洗腳不慎落水,而後趕來的親戚家人急忙下水救人,因無人識水性,結果大人孩子男女老少共七人相繼溺斃,真是人間悲劇!

由此而想到了我們常常聽到大人訓斥或叮囑小孩子「不要玩水」這句話,這句話幾乎是中國父母的口頭禪,「不要玩水」我想是中國世代傳下來的古訓,伴著每個父母與每個孩子的一生。

歸根結底,「不要玩水」皆因怕水,骨子裡的怕

發達的海洋國家笑話中國是個農耕民族,舊時幾條戰艇可以把諾大的中國給占領,為什麼?因為中國人怕水,怕海。

從明朝封海治國後,中國人一直對大海心懷畏懼的,一直把自已當成是內陸的民族。

特別到了清朝,一個馬背上的民族得了天下,對於大海更是陌生。

所以上到朝廷,下到庶民,無不懼水。

以至我們從小的海洋文化教育是缺失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海洋教育也成了」不要玩水「的教育。

每年學校長假時,中小學生與家長們就會收到一張學校的放假通知,內容必有一條:不要到河流水庫邊玩耍。

可見我們的教育機構也是在傳遞著怕水的教育。

當然,我不是鼓吹家長與學校放任鼓勵孩子們去玩水,而是說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並不能帶給孩子們多大的安全保障。

君不見,每年學校假期各地兒童溺水事件窮出不盡,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愛水也是人類的天性,不然海景江景湖景房為何賣得那麼貴?

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首先是尊從自然規律,而不是逆天行事,父母拒絕孩子玩水等於把孩子的一項重要的生存技能給扼殺了。

我觀察了一下,凡是怕水的父母必教育孩子「不要玩水」,因為他們搞不定的事,一般也不想讓孩子去嘗試。

於是乎,中國一代一代的出現這種:「不要玩水」的人。

事實是如何的?一個人在漫長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與水打交道的時候,老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誰能保證這一輩沒有落水的時候?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不從小教授孩子們「玩水」呢?

從大的方面說,不會「玩水」的國家是沒前途的國家,從小的方面說,不識水性的人隨時危機四伏,因為地球的70%是由海洋組成。

我在漁村海邊長大,孩子們天天玩水,幾乎沒聽過漁家的孩子被淹死的事故,因為漁家的孩子從小就被大人扔在水裡,泡著水長大的。

因為他們在水裡討生活,孩子稍不小心跌入水中是平常事,如果象我們的父母一樣教育孩子「不要玩水」,那就等於把這個孩子放在危險邊緣。

與其不能逃避的危險,不如戰勝它,而識水性,會游泳是多麼簡單的事?

我見過最簡單粗暴的游泳教學是這樣的,漁民把3-4歲的孩子,選一個風平浪靜的海灣,在兩邊腋下綁上浮力塊,拿條繩子孩子在腰裡一捆,往海里一扔,就任其掙扎了,剛開始孩子會哭,但不一會,就在水面上自已玩得非常開心了。

如此撲騰幾天,慢慢把綁在身上的浮力塊減少,直至最後孩子能自行漂浮水面,把孩子扔到海里也不會沉下去了。

不需要教孩子什麼游泳姿勢,所有的姿勢都是孩子在水裡掙扎時自行學會的。

家長都不用下水,就在船上抓著繩子,邊織網邊瞄兩眼足矣。

如此教授出來的孩子,可以在水面上呆一天都不會沉下去。

如果這篇文章大家以為是寫孩子的游泳教程,那就錯了。

這幾天,我腦里總浮現那一家七口人在水面上掙扎著浮沉的悲壯畫面,連呼救都喊不了,一張口就喝水。

我也嗆過水,也有恐懼過的時候,但最後依靠著我本能與學習到的水裡生存技巧得以生還。

我看到此事故發生後,一個官媒發了一篇溺水自救的攻略,看完甚覺沒前途。

水淹車了可以教人怎麼砸車玻璃,但教一個不識水性的人落水如何自救,無異於教一個不會走路的人跑步。

人是陸生動物,在水裡雙腳失去了支撐的話,又沒有掌握浮力技術,絕對是死路一條,更別說那些三腳貓功夫的還想去救人。

所以,為人父母的朋友們,如果你還時常對孩子說:不要玩水。

也不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游泳培訓的話,有一天,你的孩子可能就會面臨以上的危險。

不要相信那些淹死都是會游泳的人這種蠢話,不要讓孩子從小就怕水,他長大後去海灘上約會不是為了吃著火鍋唱著歌的。

不要讓他們不敢與朋友暢遊大海,不要讓他們不敢出海遠航。

一個連水都怕的孩子,長大後只能象現在的我們一樣無知,連海里的海膽與海星都分不清,連珊瑚是一種動物都不知道,還掛在家裡沾沾自喜。

完全不知道海洋環境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還有學校,能不能不要只會在放假時發小紙條叫孩子不要玩水?你們是想一批一批地送走不要玩水的孩子走上成長之路嗎?還是想證明孩子溺水出事了與我無關?能不能有點作為,更多的開設一些幫助孩子提高水性的課程?注意,本文里說的水性不止是游泳,還有對自然水域的知識。

水性,更多的是對自身能力與水域環境的判斷與理解,游泳只是水性的一部份。

個人認為,水性應該是人類必備的生存技能之一,應該從小就要推動這個教育,還要推動海洋文化及科普基礎教育,讓孩子愛大海不是愛風景,不是愛海鮮,而是要愛水,愛水底的生命

每個人在母體里孕育時就如在大海,是泡在水裡成長的,為何要自我退化,自我恐懼呢?

我愛水,我的家人從小沒有對我說「不要玩水」。

除非感冒的時候,我在海里讓水包圍的感覺如同自已在母體里,就是水的一部分。

當我看到海底美麗的世界時我感覺到了生命的完美,那些「不要玩水」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我是一名潛水教練,我的辦公室地海底,希望通過自已微小的聲音,呼籲更多的父母與教育機構,不要再對孩子們說「不要玩水」了,而是幫助他們去享受水的樂趣

不害怕,不逃避,從這一代開始,讓中國的孩子們勇敢地去見識水的世界吧。


傳播有價值的海洋環保資訊與潛水技術


圖、文:潮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