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武即將失傳的武學核心,論筋骨(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撐筋拔骨--傳統拳的核心
傳統武術講「撐筋拔骨」,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大筋」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介於關節之間,用於固定骨關節,並且保持關節有一定彈力的肌腱韌帶。
另一類連接「肌肉」與骨關節之間的,區別於肌肉,但又跟肌肉連為一體的物質,如「跟腱」就是其中一種。
有骨節的地方就有「大筋」,所以整個人體被大筋所連接著。
人們在運動時,一般很難分清到底使用的「大筋還是肌肉」,所以比較含糊。
健美運動員,就是通過不斷刺激肌肉,使其變得發達而有線條,而我們練拳又恰恰相反,我們要儘量避免肌肉用力,使肌肉處於放鬆的狀態,藉助各種阻力使大筋拉緊,而後能夠崩彈,產生更快的速度和勁力。
一個好的武者,一定是對自己的身體結構非常熟悉的,這樣先區分而後盤練,才可以有質的改變!
1、傳統拳以「筋骨撐拔」來訓練勁力,所以一般都不會肌肉十分發達,但卻皮沉肉厚,骨骼寬厚,顯得強壯。
傳統拳並不是排斥肌肉,而是以「關節大筋」為主宰,肌肉作為連接關節的謀介,由肌肉的伸展收縮變為筋骨的崩彈,在動作能力上變得更簡單、暴力。
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產生更強的速度和勁力,並且「大筋」不易疲勞,可以長時間發勁,而不會很快衰退,甚至越打越精神,實現了低能耗,高效率。
同時,經常的「撐筋拔骨」使得肢節變得異常「堅硬」,此時肌肉又是松的,這就達到了傳說中的「棉裡夾鐵」的境界。
傳統拳也會練一些重器械,比如」「石鎖、石擔、鋼珠包……」重量都比較大,看上去似乎不用肌肉玩不轉,其實藉助「內臟的提墜」,用身體的重量去對抗器械的重量,反而顯得從容不迫。
器械的訓練也是將「身體的重量掛在手上」的一種特殊訓練方式,是「筋骨與內臟」結合的必經之路,可以做到「臂如灌鉛」,勢大力沉,使筋膜騰起,雙臂如刀,大有「快刀斬亂麻」的氣勢!
如何巧妙開發關節
2、「關節與大筋」的關係就如同一串用橡皮筋串聯起來的珠子,珠子撐開了,皮筋就崩緊了,珠子合緊了,則皮筋恢復原狀,但皮筋就是皮筋,它是一直拉著的,不存在完全放鬆的問題,這就類似於我們要求的「彭勁」,肌肉鬆,但每個關節都是微撐的。
所謂的「撐筋拔骨」
就是在「緊」的基礎上再「緊」一下,從而產生「彈力」。
各關節之間都是協同配合的,光撐開一顆珠子沒用,得撐開一串,它們是一個整體。
人體的關節就是一個「運動系統」,是相互牽制的,相互影響的。
人體的「縮漲」是骨節的「開合」,並非單純形體的動,我們在發每一把勁力時,所有的關節都瞬間進行了「開合」,甚至連續若干下,這就是所謂的「身如彈簧」!
松與緊
3、練習「撐筋拔骨」的過程中,有些朋友動作全對,但就是找不到彈力,原因有兩個:一是身體過分求「松」,肌肉鬆了,渾身的「大筋」也鬆掉了,就如同「琴弦」,調得太松,「弦」崩不緊,就無法「彈」,發不出悅耳的聲音一般;另一種,就是過「緊」,身體的「肌肉」質地比較「硬」,表現在一些刻意訓練肌肉塊的朋友身上,鬆緊變化不好,自身無法對肌肉進行調節,以至於肌肉始終將關節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無法撐拔開,大筋無法拉伸而失去崩彈的能力。
我們在練習「撐筋拔骨」的過程當中,要主動將全身的「大筋」繃起。
「手指、腳趾」是大筋的末梢,就如同「皮筋」的兩端,必須將兩頭拉起拉緊,才能產生彈力。
在人體也是如此,當我們掌心內含,手指張開崩並保持張力,同時腳趾抓地,全身關節自然掙開。
就像木偶,由貫穿組件的那根線,拉動線,則節節相通。
能做到筋骨的連,大筋的繃,在這樣的前提下練習「撐筋拔骨」,才能有所收益!
大家在練習「筋骨」的過程當中,要牢牢抓住「緊中緊崩斷弦」的勁意,千萬不能講「松」,松則無法拉起大筋,而無法體會「彈」從何來。
同時又要求「肌肉」不能去用力,那是不是矛盾呢?其實質是通過肢體的「磨」形成阻力,藉助阻力使關節縫開,這是一個關鍵點,是阻力而不是肌肉力,明白這其中的區別,就能夠事半功倍。
關節縫開,大筋崩彈,能夠產生細微的「嘭嘭」聲,這時候就要開始尋著聲音打,聲音怎麼大,怎麼玩,就等於找到了線索,是提升的路徑。
當勁力能夠出來了,就要去感受「大筋」的回彈力,找到這感覺,就能夠將單面的發勁變成多方向的勁力,並且可以做到一勢多下,那就是我們追求的「靈勁」!
筋骨齊鳴
「筋骨齊鳴」為歷代武林高手衡量功夫高低的一個必要因素!出拳出腿,抖身出尖,轟然而出,周身筋骨發出「砰、砰」的聲響,仿佛武打片中配音的場景,氣場十足,眾人視為神奇!實際上,此為筋骨之音,關節縫隙打開的標誌。
關節位於關節囊內,關節間由白色大筋所連結固定,此物質是具備彈性的,當關節縫開,則大筋拉開,產生彈力,能夠起到輔助關節彈射發力的效果,使肢體瞬間如彈弓彈射彈珠般擊向對方,速度快,勁力透,且由於在關節囊內,關節間的突然由開而閉,產生關節腔音。
古人用之判斷練功的正誤,可以隔著房間就能知道練得對不對。
實際上,這一切是可以速成的,明白了身體的結構,知道了發勁的原理,領會了骨縫與大筋的關係,按部就班進行練習,短短一年時間,就可以將身體絕大部分大關節開發好,舉手投足間,轟鳴而至,具備了高手的特徵!當一個人具備了這項潛質,練拳就是簡單的拼湊,不再深不可測!
典傳國術,教授大家打開關節(開胯、開肩、開肘、開肋、開背、開脊柱),拉伸筋骨(撐筋拔骨),磨練內臟(丹田),開發人體的潛能,使人體的速度和力量達到極限。
陸老師教授的典傳國術體系是從幾大內家拳中把最重要、最核心的東西提煉出來經過自己的總結開發出的一套開發人體的體系,我們都可以在裡面找到各種傳統拳的影子,能夠幫助我們突破現有的瓶頸,提高勁力與速度,提升所練拳法的功效。
」簡單、高層次「更適合現代人習練。
幫助更多武術愛好者,實現自己的武俠夢,給亞健康者有一個好是身體,同時養生愛好者可以走的更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