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華大學「發招」再看寫作的意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繼「會游泳才能畢業」之後,清華大學又發大招了!近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將在今年秋季入學的2018級新生中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由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和歷史系教授、教務處處長彭剛共同擔任該課程負責人。

計劃到2020年,這門必修課覆蓋所有本科生,并力爭面向研究生提供課程和指導。

(本報今日13版報導)

清華大學開設「寫作與溝通」,無論是學電子工程,還是環境科學,所有清華大學本科新生都需要必修「寫作與溝通」,這算不算譁眾取寵?當然不是。

近年來,「大學生寫作能力差」的報導頻現,據《光明日報》報導,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無法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論文缺少邏輯」「總是有很多病句」「不會總結」等讓不少學生表示「一寫論文就發愁」。

此前,一篇詞不達意、隨便堆砌的博士論文,讓作為教育部博士論文抽檢評審專家的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吉德直接在網上「開炮」:「論文里有這樣一個標題『綜合近年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來分析這《拆彈部隊》和《阿凡達》兩部作品代表性的強的電影以及奧斯卡對數字時代電影攝影的審美傾向』。

這是迄今見到的前無古人,估計也後無來者的雷人標題。

大學生寫作能力退化,已是現實。

很多人認為寫作是一種專業素養,不從事和「寫作」有關的工作,寫作能力高低並不影響自己的工作能力。

這只是一種很膚淺的認知,在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看來,寫作非常重要,因為它是通過邏輯思維構思布局、組織思想,通過搜集證據取捨素材,通過準確的語言加以表達,並通過提煉觀點展示結論。

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寫作過程,而是一種思想和論據的組織過程。

由是觀之,我們必須要重新認識寫作的意義和價值。

像清華大學這樣要求新生必修「寫作與溝通」的,在國外名校並不新鮮。

博雅小課堂的創始人之一鄧瑾曾作為尼曼學者在美國哈佛大學訪學,讓鄧瑾頗為驚訝的是,哪怕是在哈佛這樣的頂尖大學,物理化學這樣的純理科,也要必修寫作課,還要多一個實驗報告寫作課!細細琢磨,也不奇怪。

鄧瑾說,「我們讀,我們寫,都是為了砥礪思維能力。

反言之,只有具備明辨的思維,我們才能讀得更好,寫得更好,學得更好。

可見,寫作本身並非只是寫一篇文章寫一則報告而已,它更是一種思維的訓練。

北美教育十分重視寫作,在他們從小學到大學的課程設置中寫作訓練都是重中之重,他們認為,寫作不僅僅是學生未來職業中的工具,它更是通識教育的核心元素,能夠幫助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用明辨的頭腦和批判性的視角去思考問題。

從清華大學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的緣由中,我們完全可以意識到,寫作是一種通用能力,而非專業素養。

說得直接一些,寫作就和游泳、駕駛等技術一樣,它應該成為一項基本的能力,而非特殊技能。

人存在於社會,無不處在社會交往之中。

寫作基於工作生活,發揮其真實的言語交往作用,才能真正融入生命之所需:哪怕你在朋友圈裡發布幾個字的生活感悟,它也需要準確的表達吧,更別說那些透析生活動態的調查、個性突出的自我推薦、直陳後果的建議書,這些貼近生活交往的功能性行為,都與你的寫作能力息息相關。

哪怕你只是沉浮於人間煙火的「閒人」,也未必不需要寫作,寫作是一種抵抗,也是一種建設,流年似水,寫作跟繪畫、騎行、運動等諸多樂事一樣,能營造出一種純私人化的、不涉及公共體驗的自足的精神空間,豐盈你的個人生活。

再回到清華大學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的新聞中去,很多網友都希望該課程能在全國大學推廣,並期待網課與教程,這樣的反饋讓人欣慰:更多人顯然已經意識到,今天我們所說的「寫作」早已超越了寫作文應付考試的意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