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2018年1月20日)(2)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大力振興教師教育,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
8.加大對師範院校支持力度。
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建立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範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範教育體系,推進地方政府、高等學校、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育人。
研究制定師範院校建設標準和師範類專業辦學標準,重點建設一批師範教育基地,整體提升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辦學水平。
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適時提高師範專業生均撥款標準,提升師範教育保障水平。
切實提高生源質量,對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採取到崗退費或公費培養、定向培養等方式,吸引優秀青年踴躍報考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
完善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履約任教服務期調整為6年。
改革招生制度,鼓勵部分辦學條件好、教學質量高院校的師範專業實行提前批次錄取或採取入校後二次選拔方式,選拔有志於從教的優秀學生進入師範專業。
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建設。
教育碩士、教育博士授予單位及授權點向師範院校傾斜。
強化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專業發展、職稱晉升和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
師範院校評估要體現師範教育特色,確保師範院校堅持以師範教育為主業,嚴控師範院校更名為非師範院校。
開展師範類專業認證,確保教師培養質量。
9.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開展教師教育。
創造條件,推動一批有基礎的高水平綜合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立師範專業,積極參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工作。
整合優勢學科的學術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學團隊。
發揮專業優勢,開設厚基礎、寬口徑、多樣化的教師教育課程。
創新教師培養形態,突出教師教育特色,重點培養教育碩士,適度培養教育博士,造就學科知識紮實、專業能力突出、教育情懷深厚的高素質複合型教師。
10.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提高教師培養層次,提升教師培養質量。
推進教師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義務教育學校側重培養素質全面、業務見長的本科層次教師,為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側重培養專業突出、底蘊深厚的研究生層次教師。
大力推動研究生層次教師培養,增加教育碩士招生計劃,向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傾斜。
根據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以實踐為導向優化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強化「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和普通話」等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能訓練,師範生教育實踐不少於半年。
加強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特殊教育教師和民族地區雙語教師培養。
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促進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發展。
轉變培訓方式,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師培訓的有機融合,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研修。
改進培訓內容,緊密結合教育教學一線實際,組織高質量培訓,使教師靜心鑽研教學,切實提升教學水平。
推行培訓自主選學,實行培訓學分管理,建立培訓學分銀行,搭建教師培訓與學歷教育銜接的「立交橋」。
建立健全地方教師發展機構和專業培訓者隊伍,依託現有資源,結合各地實際,逐步推進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建設與改革,實現培訓、教研、電教、科研部門有機整合。
繼續實施教師國培計劃。
鼓勵教師海外研修訪學。
加強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長隊伍。
面向全體中小學校長,加大培訓力度,提升校長辦學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質學校。
實施校長國培計劃,重點開展鄉村中小學骨幹校長培訓和名校長研修。
支持教師和校長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營造教育家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
11.全面提高幼兒園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教師隊伍。
辦好一批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和若干所幼兒師範學院,支持師範院校設立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幼兒為本、才藝兼備、擅長保教的高水平幼兒園教師。
創新幼兒園教師培養模式,前移培養起點,大力培養初中畢業起點的五年制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
優化幼兒園教師培養課程體系,突出保教融合,科學開設兒童發展、保育活動、教育活動類課程,強化實踐性課程,培養學前教育師範生綜合能力。
建立幼兒園教師全員培訓制度,切實提升幼兒園教師科學保教能力。
加大幼兒園園長、鄉村幼兒園教師、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力度。
創新幼兒園教師培訓模式,依託高等學校和優質幼兒園,重點採取集中培訓與跟崗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訓幼兒園教師。
鼓勵師範院校與幼兒園協同建立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12.全面提高職業院校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雙師型的教師隊伍。
繼續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引領帶動各地建立一支技藝精湛、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加強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建設,支持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立高等學校、行業企業聯合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機制。
切實推進職業院校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不斷提升實踐教學能力。
建立企業經營管理者、技術能手與職業院校管理者、骨幹教師相互兼職制度。
13.全面提高高等學校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著力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搭建校級教師發展平台,組織研修活動,開展教學研究與指導,推進教學改革與創新。
加強院系教研室等學習共同體建設,建立完善傳幫帶機制。
全面開展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重點面向新入職教師和青年教師,為高等學校培養人才培育生力軍。
重視各級各類學校輔導員專業發展。
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和人文交流機制,有序推動國內外教師雙向交流。
支持孔子學院教師、援外教師成長發展。
服務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好千人計劃、萬人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重大人才項目,著力打造創新團隊,培養引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科領軍人才和青年學術英才。
加強高端智庫建設,依託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匯聚培養一大批哲學社會科學名家名師。
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遴選和培育中要突出教書育人,讓科學家同時成為教育家。
四、深化教師管理綜合改革,切實理順體制機制
14.創新和規範中小學教師編制配備。
適應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緊迫需求和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改革的新形勢,充分考慮新型城鎮化、全面二孩政策及高考改革等帶來的新情況,根據教育發展需要,在現有編制總量內,統籌考慮、合理核定教職工編制,盤活事業編制存量,優化編制結構,向教師隊伍傾斜,採取多種形式增加教師總量,優先保障教育發展需要。
落實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有條件的地方出台公辦幼兒園人員配備規範、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
創新編制管理,加大教職工編制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力度,省級統籌、市域調劑、以縣為主,動態調配。
編制向鄉村小規模學校傾斜,按照班師比與生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
加強和規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嚴禁擠占、挪用、截留編制和有編不補。
實行教師編制配備和購買工勤服務相結合,滿足教育快速發展需求。
15.優化義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
實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
深入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實行教師聘期制、校長任期制管理,推動城鎮優秀教師、校長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
實行學區(鄉鎮)內走教制度,地方政府可根據實際給予相應補貼。
逐步擴大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實施規模,適時提高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準。
鼓勵優秀特崗教師攻讀教育碩士。
鼓勵地方政府和相關院校因地制宜採取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期服務等方式,為鄉村學校及教學點培養「一專多能」教師,優先滿足老少邊窮地區教師補充需要。
實施銀齡講學計劃,鼓勵支持樂於奉獻、身體健康的退休優秀教師到鄉村和基層學校支教講學。
16.完善中小學教師准入和招聘制度。
完善教師資格考試政策,逐步將修習教師教育課程、參加教育教學實踐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教師資格的必備條件。
新入職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資格。
嚴格教師准入,提高入職標準,重視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根據教育行業特點,分區域規劃,分類別指導,結合實際,逐步將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至專科,小學教師學歷提升至師範專業專科和非師範專業本科,初中教師學歷提升至本科,有條件的地方將普通高中教師學歷提升至研究生。
建立符合教育行業特點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辦法,遴選樂教適教善教的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
按照中小學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任職條件和資格,規範選拔任用工作,激發辦學治校活力。
17.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
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
完善符合中小學特點的崗位管理制度,實現職稱與教師聘用銜接。
將中小學教師到鄉村學校、薄弱學校任教1年以上的經歷作為申報高級教師職稱和特級教師的必要條件。
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拓展職業發展空間,促進校長隊伍專業化建設。
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建立符合中小學教師崗位特點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堅持德才兼備、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
加強聘後管理,激發教師的工作活力。
完善相關政策,防止形式主義的考核檢查干擾正常教學。
不簡單用升學率、學生考試成績等評價教師。
實行定期註冊制度,建立完善教師退出機制,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活力。
加強中小學校長考核評價,督促提高素質能力,完善優勝劣汰機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