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些,孩子會更願意學習英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英語學習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了,現在甚至有部分學校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開設英語課程。
那你的孩子在學英語的過程之中是否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單詞背會了,句子會寫了,但是不知道其背後的文化是什麼?
例如很多孩子在課堂上學習了基本的日常交際用語,孩子會說、會寫,但是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說,在什麼場合說。
家長想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大部分孩子學習英語的習慣是先學單詞和短語、再學課文和做練習。
但是由於文化差異的影響。
很多孩子不能正確理解所聽、所讀的材料,導致他們表達的方式與內容也不夠得體、恰當。
因此,學習英語,不僅要掌握語音、語法和詞彙.而且還要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
那麼《課標》中對於孩子學習英語的文化意識方面的規定是什麼呢?
這裡的二級是指小學畢業時應達到的底線,共8條,五級是指初中畢業時應達到的底線,共12條。
裡面都包括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三方面的內容。
文化知識是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範、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
比如飲料的名稱、飲食的習俗等。
文化的理解是要了解這些文化知識的來源,要明白為什麼英語國家的人和我們中國人是不一樣的,進而能更好地接受這些知識。
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就是說在與英語國家的人交往時,能用符合人家的習慣進行交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入鄉隨俗」。
那家長怎麼能讓孩子的英語學習很快就「入鄉隨俗」了呢?
1、 學好教材
目前,孩子學的任何教材上都有文化知識的內容,孩子在學習時要注意和中國文化進行對比,在對比中了解我們和外國人的區別,並要清楚為什麼會有這些區別。
2、 增加閱讀
教材上的內容畢竟有限,所以可以多讓孩子讀關於外國人的生活,英文的當然最好,但是漢語的也行。
孩子先用漢語了解了外國人的傳統習俗,再學英語課本上的文化知識時也比較容易理解。
3、開闊視野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家長可以出國旅遊,實地去感受外國人的風土人情,也可以在國內與外國友人交流,親身去體會外國人的行為方式。
可以說,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
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我們應該通過各種途徑,開發各種資源,使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
家長可以嘗試以上方法,增加孩子對英語國家文化的興趣,從而提高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李東琴家長慧》也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科學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家長做好孩子學習方面的輔導工作。
如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光明網12-09 06:18顯示圖片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充分挖掘現有教材的文化內涵,在課內、課外進行文化的滲透,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