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型」教師將這樣煉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師資數量不足、培養結構單一曾經是幼教、職教、特教教師培養共同面臨的難題,教育部近日公布的「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終於為難題的破解指明了方向。

現代教育報記者發現,在遴選出的80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中,有35個項目關注「幼教、中職、特教卓越教師培養」,內容涉及培養機制、課程、教學、師資、質量評價的分類推進與改革。

那麼,在2015年實施時,將給此類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帶來哪些新的變化呢?

「研究型」幼教教師:

「職前職後」協同培養

「融合全校19個師範專業中的17個來打造卓越教師,專業覆蓋比例高達89.5%。

」這是四川師範大學以「融合培養」為特色,打磨「研究實踐型」卓越幼兒園教師的探索。

這預示著幼兒園教師將顛覆傳統形象,「能唱會跳,會哄孩子」將不再是她們工作的全部,「研究」即將成為「卓越幼師」的看家本領之一。

具備「科研能力」便是此次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計劃的亮點之一。

現代教育報記者從入圍的20個計劃發現,超過1/3的項目著力於培養研究型幼師。

據悉,南京師範大學將開啟「鶴琴之旅」,打造「研究型教師」;江西師範大學也將啟動「六P式素養結構模型」提升「卓越教師」的職業素養;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集「教學研訓」於一體,全程遞進培養卓越教師;陝西師範大學、長沙師範學院、瀋陽師範大學也將優化教師教育課程體系,融通「三性合一」的立體化育人模式推進學校專業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師資隊伍建設。

「職前培養,職後培訓」是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計劃的又一新舉。

據了解,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在人才培養機制上著力打造融通「職前職後」的雙導師制;山東女子學院以實踐為導向,改革創新教師教育課程,提出了「招生—職前培養—就業—職後培訓」的生態化協同培養機制。

「雙師型」中職教師:

「三方共育」立體培養

「雙師型」職業教育教師如何向高位發展?湖北工業大學、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均給出了明晰的答案。

據介紹,「三方共育」的師資培養模式為以「雙師型」為特徵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養提供了新的方向,高校與行業企業、中等職業學校的「校—企—校」協同培養機制有助於立體培養人才。

據了解,同濟大學立足國際合作,統籌海內外優質職業教育資源,開闢海外職教師資培養基地;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將探索「四位一體」碩士層次卓越師資的協同培養機制;湖南師範大學為職教師範生搭建「本碩一體化」成長通道,提升師範生素質、職業能力、專業知識、創新創業能力。

「職業教育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結構亟須優化、質量存在缺陷一直是阻礙發展的瓶頸。

」浙江工業大學副教授劉曉認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培養「理實交替式」卓越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能滿足職業院校師資既能從事一線教學,又能承擔實踐指導,從根本上助推中等職業學校提升辦學水平。

「複合型」特教教師:

「醫教結合」共同培養

現代教育報記者發現,雖然全國只有5所高校最終入圍卓越特殊教育教師培養改革項目,但從辦學層次來看,既有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又有華東師範大學、重慶師範大學、鄭州師範學院等普通高校。

體現出社會對特殊教育教師的需求與關注。

據了解,華東師範大學、重慶師範大學以特殊教育知識技能與學科教育技能融合為目標,培養複合型教師。

鄭州師範學院、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以「醫教結合、學科融合」為著眼點。

泉州師範學院則以「跨學科、多領域、協同培養」為抓手,力爭至2018年,培養出第一批既掌握特殊教育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有專長的特殊教育領域卓越教師。

據悉,學院已與省殘聯、特殊學校、普通小學、醫院實現協作,夯實了卓越特殊教育教師協同培養的基礎。

□文/見習記者 何文潔

了解更多教育新聞請關注現代教育報微信號:modedunew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