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最流行的戶外運動!一次帶你看個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隊員點擊標題下「8264」可快速關注

專注戶外十三年 每天給你最專業的戶外線路與知識

戶外人都關注的公共號

攀冰由攀岩運動發展而來,是攀登高山、雪山的必修科目,更是登山運動的基本技能之一。

目前攀的冰主要分自然冰,分為冰瀑和冰掛兩種。

攀冰是一項藉助於裝備、器械而進行的運動,要求裝備質量高且經久耐用。

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這個比較獨特的戶外項目~

簡介

攀冰這項曾經被視為專業運動員才能從事的極限運動,由於近年眾多上方保護冰瀑、冰壁的開發,以及攀冰裝備的不斷進步,已經變得容易入門,成為眾多戶外運動愛好者心儀的最新冬季時尚運動。

以它獨特的新酷裝備、童話世界般的活動環境、刺激的身心感受,成為冰瀑上的芭蕾。

70年代以前,冰壁攀登一直是登山探險中難以逾越的障礙,許多登山家就因為在攀登過程中遇到冰壁而功虧一簣。

60年代末歐洲一些登山者針對這一難題,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發明了小冰鎬附帶鋸齒狀鎬頭以及帶堅硬前刺的冰爪。

許多登山者使用這些改進的新裝備到處尋找冰壁進行攀登,在他們攀登冰壁的同時進一步改進裝備和技術,像美國的伊馮·喬內里、傑夫·洛、格里格·洛,已成為現代攀冰的代名詞。

現代攀冰技術被歐洲的登山家和到歐洲攀冰的美國登山家推向一個新的台階,他們開創了許多非常困難的攀登路線,使得冰雪攀登技術越來越高。

攀冰比賽在歐美也逐漸盛行起來。

主要裝備

冰鎬

在攀冰時支撐身體的主要工具,需要成對使用,其中一把的後端有錘,另一把的後端有冰鏟,在握手處的尾端通常都有腕套,可以將冰鎬套在手腕上,以防失手滑落。

冰錐

使用合金鋼製成,呈空心螺旋狀,固定在冰面上,用力旋轉深入冰層。

在冰面上起到固定主繩、保護安全的作用。

冰爪

同高山靴配套使用。

分為8齒、12齒、16齒等。

使用上分為卡式、捆綁式兩種,卡式使用方便,尤其在外界條件突變或環境惡劣時,取出冰爪扣上高山靴即可。

捆綁式安全牢固、可靠。

頭盔

攀冰時從冰壁上脫落或冰鎬刨冰時,較大的冰塊飛濺脫落而擊中攀登者頭部的事件是經常發生的,因此在攀冰時必須佩戴專用的頭盔,以免撞傷或砸傷頭部。

高山靴

高山靴 高山靴是專為登山探險而研究製造的。

它重量輕、強度大、保溫性能出色。

高山靴由強韌的塑料外殼、堅硬的鞋底和柔軟保暖的保溫內套組成,穿著舒適、安全可靠並經久耐用。

其他的器材

如安全帶、繩索(防水)、上升器、下降器等與攀岩是一樣的,此外還需要分指手套、登山服等保暖、防水、透氣的服裝。

基本裝備註意事項

頭盔防止頭被落下的冰塊、小石塊砸中;

安全帶由腰帶和腿帶構成,腰部有裝備掛環,有足夠的空間掛快掛和冰錐等;

主鎖主要起連接作用,做保護和設置保護點都要用上;

保護器不能使用帶制動功能的保護器,如GUIGUI,一般用ATC或「8」字環;

手套防水,摩擦力大,在一定的保暖前提下儘量薄,這樣才不影響使用器械;

繩子攀冰應採用防水動力繩(干繩),直徑在10毫米以上,結組攀登需要半繩或對繩,需要更多的攀爬經驗和設置保護點的經驗,攀登者和保護者要相當默契;

冰錐擰入冰層,設置保護點。

在TOP-ROPE攀登時,頂上的冰錐至少有兩支,長度大於16厘米,兩冰錐的距離大於60厘米,一般使用三根做頂繩保護站,使繩的力量均攤到三根冰錐上。

經常檢查有無鬆動;

技術鎬一對,一般在50厘米長,反曲線設計;

雪套作用是防止雪粒、冰塊等進入高山鞋內從而保持腳部及內靴的乾爽;

卡式高山靴、全卡式冰爪將冰爪的前齒踢入冰壁,可以在冰壁上站立。

攀冰注意事項

將冰鎬扎入冰面時,不要用力過猛,而且冰鎬不要晃動,因為這樣會使冰面破裂,影響其穩固性。

踢腳時要用力使冰爪尖牢扎入冰面。

能否使冰爪牢扎冰面,關係到身體的穩定和攀爬的質量。

攀岩的秘訣:抓:用手抓住岩石的凸起部分。

:用手摳住岩石的稜角、縫隙和邊緣。

:在抓住前上方牢固支點的前提下,小臂貼於岩壁,摳住石,用力下拉引體向上。

:利用台階、縫隙或其它地形,以手臂和小臂使身體向上或向左右移動。

:利用側面、下面的岩體或物體、以手臂的力量使身體移動。

:將手伸進縫隙里,用手掌或手指曲屈漲開,以此抓住岩石的縫隙做為支點,移動身體。

:用前腳掌內側或腳趾的蹬力把身體支撐起來,減輕上肢的負擔。

:利用自身的柔韌性,避開難點,以尋求有利的支撐點。

:用腳尖或腳跟掛住岩石,維持身體平衡使身體移動。

:利用腳前部下踏較大的支點,減輕上肢的負擔,移動身體。

三種技術

保護點的設置

與其他野外活動中的保護點設置一樣,必須掌握獨立,均衡,有富餘的三條原則。

在冰壁上設置保護點至少需要三顆冰錐,保證設置冰錐處沒有裂縫,沒有鼓包,沒有氣泡,不流水,冰錐盡力全部旋入。

三顆冰錐間距應儘量遠,大多在半米左右,用主鎖於扁帶或輔繩相連接,調整扁帶或輔繩使三顆冰錐同時受力,且夾角要儘量小,最大不能超過60度。

最後所有的扁帶或輔繩歸入兩顆鎖門方向相反的主鎖,並將主繩扣入這兩顆主鎖中。

最後檢查所有的鎖門,必須都鎖好。

攀登

主要包括鎬法和腳法,鎬指手中的小冰鎬,利用鶴嘴劈入冰面提供懸掛。

基本要領是大臂帶小臂,小臂擺方向,手腕出鎬即停。

主要力量來自大臂、肩和背,小臂使鎬尖保證垂直冰面入冰,在入冰前通過手腕將臂的動量轉給冰鎬,這樣冰鎬就獲得了最大的動量,入冰效率提高。

入冰後,不必抓冰鎬,利用腕帶下拉受力即可,手腕休息準備下次揮鎬。

腳法指如何利用冰爪提供支撐,攀冰中大量利用前齒踢冰,這種技術成為德式踢冰。

要領是擺大腿,小腿提腳,垂直入冰。

同樣力量來自大腿、臀部和背部,提腳是為了使前齒充分入冰不脫出,使用雙前齒冰爪使前齒垂直冰面同時入冰才能提供最大支撐。

學會了鎬法和腳法之後就是要靠鎬和腳的配合,與攀岩相似主要有四變形,也就是固定三點移動一點的方法;還有單鎬向前牽引式的方法,這要求入鎬和入腳都是穩定的,屬於進階了。

保護

攀冰中的保護方法與攀岩非常相似,只是需要 注意:冰上保護點沒有岩石結實,不能經受很大的沖墜,因此繩子相對攀岩要打得緊些,減少脫落時的沖墜距離;保護員要保護好自己,接近冰壁必須要戴頭盔,時刻注意上方攀爬者和落冰;如果需要站立在冰面上,保護員需要穿冰爪,最好在冰面上用冰錐將自己固定。

另外在攀冰保護中最好能夠使用抓節,因為攀冰場地比起攀岩場地突發性的危險更多;不能使用grigri等自動保護器,在寒冷或結霜時會失效。

安全注意事項

★攀冰前要勘察地形,考察冰質,選擇攀登路線和時間。

★掌握天氣變化情況。

冰質和天氣對攀冰的影響最大。

攀冰不宜選擇冰太脆的地段,太脆的冰容易斷裂,冰鎬和冰爪抓不住。

好的冰質表面冰層可能會稍稍發軟,裡層較硬,冰鎬敲下去冰不易斷碎。

★冰瀑的冰質不好或形勢險惡時就需用安全繩索進行保護。

★除了一些人工澆築的冰壁,攀冰一般選在深山峽谷之中,深山峽谷中的風很大,大風天不利於攀冰。

★將冰鎬扎入冰面時,不要用力過猛,而且冰鎬不要晃動,因為這樣會使冰面破裂,影響其穩固性。

★踢腳時要用力使冰爪尖牢扎入冰面。

正確的動作是:提腳的同時以膝關節為軸,利用登山鞋的重量,使腳平穩地前踢,使冰爪的兩個前齒都能扎入冰面,第二齒應該抵住冰面。

注意:腳不要上下晃動,否則容易使冰面破碎而不牢固。

另外,腳要平直,如果呈八字形扎入冰面,就不能充分發揮冰爪的作用。

★除安全帶等必要的保護性措施外,攀冰時還必須佩戴頭盔,以防碎冰墜落。

新手常犯的錯誤

1、不戴安全帽;

2、在氣溫高的危險軟冰上攀登、打冰錐;

3、冰錐打得不合格,角度不正確(正確角度是冰錐和受力的方向呈100度);

4、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先鋒攀登;

5、在攀登者正下方保護,攀登者脫落可能使保護者受傷;

6、兩冰爪踢入距離太近,兩冰鎬距離太小;

7、腳跟太高,容易使小腿發酸;

8、反覆無謂地踢冰;

9、冰鎬打得太高;

10、踢冰完成後無謂地上下左右晃動腳跟;

11、不用腕帶懸掛體重;

12、因為害怕、緊張、猶豫、驚慌,過分緊握冰鎬;

13、過多使用手臂的力量拉起;

14、經常性的手臂彎曲,使大小臂快速疲勞;

15、在直壁上,臉離冰鎬太近,萬一脫落,可能被器械弄傷頭部;

16、用冰鎬和冰爪去打擊冰錐附近的冰,破壞冰錐的穩定,保護點附近嚴禁揮鎬。

國內攀冰勝地推薦

北京密雲縣

北京密雲縣是適合新手攀冰的集散地,區內有多處地方都適合攀冰。

由於交通便利,難度不高,配套齊全,非常適合新手進行攀冰訓練。

桃源仙谷冰壁和雲蒙峽冰壁均是澆築而成的人工冰壁,難度比較低,非常適合面向大眾。

由於冰壁頂部一直有水噴洒,所以比較容易入冰,但要做好防水措施。

桃源仙谷冰壁地處密雲縣石城鎮,距密雲縣城25公里。

下車後沿景區路走15分鐘即到冰壁下。

據說,到這裡攀冰要跟景區簽訂安全協議。

雲蒙峽則位於密雲水庫西岸的石城鄉。

停車位置正好在雲蒙峽冰壁下,雲蒙峽有兩座冰瀑,上瀑高50米,下瀑高近20米,可作上方保護,地面平整,適合初級攀冰愛好者。

當地老百姓搭茶棚,攀累了可以在棚內烤火喝奶茶。

另一個攀冰點天仙瀑位於密雲縣白河峽谷上游,天仙瀑峽谷中有接仙瀑、驚仙瀑和望仙瀑,總落差達310米,瀑布似蛟龍,如白練,垂落雲霄。

部分攀冰愛好者會安營紮寨,在裡面住上幾天。

但路不大好走,必須經過一段結了冰的路段,而且後勤補給只能靠自己。

交通:京承高速密雲出口,高速費30元,下高速沿路標向水庫方向一直開,進入水庫山路後,向黑龍潭方向,路上有明顯的路標指向桃源仙谷。

自駕車建議用高底盤車。

若乘車可坐地鐵到東直門走D出口,在東直門長途汽車站乘班車達密雲,再轉乘至四合堂的班車即可到達。

若周六、日早晨東直門有專線車直達。

食宿:可以選擇在仙谷景區門口村子的老鄉家住宿或桃源仙谷度假山莊經濟間25元/床,還可以預定午餐直接送到冰壁下享用。

門票:仙谷淡季門票45元/人,雲蒙峽20元/人。

四川山雙溝橋

中國絕無僅有的攀冰勝地

雙橋溝堪稱中國絕無僅有的攀冰勝地,海拔3800米左右,景區公路總長35公里直達溝底。

山澗密布溪流,到了冬季形成有百餘條冰瀑。

冰瀑一般路線長、角度小、冰質軟,適於休閒攀登。

獨立冰瀑和冰壁群就分布在公路線兩側,可供攀爬的冰瀑大概有60-70條,絕大部分分布在道路朝東一側,得不到強烈的日照,冰瀑較多、冰質堅硬,相對而言保護點也比較牢靠。

另外一邊能得到午後的陽光普照,攀冰之餘可以欣賞美麗景致。

據悉,五色山莊、小學、攆魚壩附近是初學者訓練的最佳場地。

雙橋溝路線難易度均衡,可供攀爬的路線資源龐大,滿足不同水平的攀冰愛好者的需求。

其中有幾十座海拔在5000米的山峰,如駱駝峰坡度較大,初學者不宜貿然攀爬。

另外,攀冰是一個極度消耗體力的活兒,雙橋溝開闊平坦,建議驅車到冰川腳下。

交通:飛到成都,人多可以包四驅車或麵包車挺進雙橋溝。

可以按公里或按天算,總之算下來大概2500元/天。

途經映秀、臥龍,最後到達日隆鎮。

一兩個人建議到成都茶子店汽車站乘坐長途汽車到日隆鎮。

食宿:日隆鎮距離雙橋溝10公里左右,可在鎮里安頓下來,也可選擇溝內的五色山莊、徐老妖家住宿。

攀冰愛好者通常選擇晚出早歸,中午那頓帶點巧克力、咖啡就夠了,也可以讓溝內居民幫忙送午餐。

推薦沙棘茶,溝內村子裡的人在山裡摘新鮮沙棘,熬成水加點糖,味道馨香怡人。

門票:即日起到3月31日,淡季門票約40元,全程坐景區觀光車(車費60元)。

四川海螺溝冰川

世界海拔最低的冰川

四川海螺溝冰川屬世界海拔最低的冰川,也是貢嘎山71條冰川中最長的一條。

大冰瀑布寬500—1100米,高1080米,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高大、最壯觀的冰川瀑布。

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達6公里,形成海螺溝冰川與森林共存的奇絕景觀。

海螺溝冰川是離大城市最近的、最容易進入的低海拔現代海洋性冰川,交通十分便利,海螺溝還擁有眾多大小不一的溫泉群。

其中,以二營地的溫泉為最。

此外,3號營地到4號營地之間是冰川最下層,由於冰川溶解,出現很多冰裂縫,攀冰愛好者要注意安全。

交通:飛機成都雙流機場,成都新南門汽車站-海螺溝磨西鎮。

食宿:一號宿營地住宿雪域溫泉酒店,溫泉票價65元/人,二號宿營地有溫泉度假村、金山飯店溫泉票價100元/人,三號營地有銀山大酒店,木林森村位於海螺溝景區內貢嘎神湯溫泉旁,春節期間380元/間,平時120元/間。

貢嘎神湯溫泉票價118元/人。

磨西特色菜有蟲草鴨、貝母雞、冰川臘肉,各種菌類,野菜。

門票:海螺溝門票82元/人;觀光車票80元/人(雙程);3號營地到4號營地觀光索道150元/人(雙程)。

感興趣的隊員要抓緊時間了哦~

8264

專注戶外十三年,每天給你最專業的的戶外線路與知識,戶外人都關注的公共號

關注公眾號回復1 獲取戶外線路

關注公眾號回復2 獲取裝備福利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添加關注

中國戶外第一品牌

戳原文,挑線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攀冰達人速成手則

都知道攀岩了,你了解攀冰嗎?攀冰由攀岩運動發展而來,是攀登高山、雪山的必修科目,更是登山運動的基本技能之一。目前攀的冰主要是自然冰,分為冰瀑和冰掛兩種。攀冰是一項藉助於裝備、器械而進行的運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