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還是魔鬼?一雙球鞋實戰性能的爭議!KD12實戰評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kd12上市已經有不短的時間了,在鞋面和中底搭載了眾多新科技的光壞加持下的kd12其實熱度並不高。

球場上很少能看見kd12的身影。

很多評測機構在剛上市的時候因為這雙鞋超高的緩震配置也是吹的比較厲害,也有人在短暫實戰之後對著雙鞋的性能讚賞有加。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逐漸出現了兩種聲音,而且比較兩極分化,一種是實戰利器,一種是實戰垃圾。

那麼這雙鞋的實戰表現到底是怎樣的呢?我穿這雙鞋近期進行了五次實戰,沒有比賽,每次是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塑膠外場的半場5對5,強度中等。

在包裹,緩震,保護,抓地,耐磨等幾個方面而言,各有優劣。

得益於使用了最新的四向flywire鞋面科技,包裹性還是不錯的,雖然是偽高幫但是鞋舌和腳踝填充不錯,包裹感和鎖定感很好。

(鞋頭有點開膠,耐克的做工一言難盡)

緩震不錯,雙層氣墊加phylon,取消中底布之後氣墊與腳更進一步腳感更直接,能滿足絕大多數人的緩震需求。

雖然kd12沒有在中底內置傳統tpu片,採用了一體式的tpu托盤,功能涵蓋了中掌抗扭和全掌外側的支撐加強,並不用擔心他的抗扭和防側翻,雖然不是很強悍但是絕對屬於夠用的水平。

抓地方面不用擔心非常好,但是耐磨非常差。

這雙鞋很不適合外場,內場木地板更好。

我實戰次數不多鞋底紋路已經有比較明顯的磨損。

這是我另外一個朋友的情況,他穿了兩個月已經這樣了。

如果你平時外場為主,而且打球頻率比較高,而且是比較偏突破的話這雙鞋鞋底的壽命應該就是三個月左右,可以說是十分不耐磨的行列。

那麼這雙鞋實戰性能的爭議在哪裡呢?主要就是這塊取消中底布的全掌氣墊。

咱們平常的全掌內置氣墊是這個樣子的。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那麼和kd12對比一下大家能看出區別嗎。

由於要將氣墊固定在中底上層,氣墊周圍有很寬的側翼,這就使氣墊的受力面積縮小,而且向中部集中。

這種情況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你做比較大的動作比如變向和側向平移時,隨著鞋子產生的變形你的腳很可能會有一部分踩不到氣墊部分,會產生一種很奇怪的腳感,比如在大幅變向時,腳側向蹬地力度比較大,前腳掌最內側和最外側體會到的緩震感覺是不一樣的。

而且這種中間高兩邊低的情況你的腳會左右晃動。

另外一點就是取消中底布後氣墊直接接觸腳掌,看似緩震感受更直接但是這樣卻將全掌氣墊在實戰之中的缺點發揮的更強,那就是受力不均勻,貌似軟彈實際上形變很不穩定,增加受傷幾率。

實戰中會有非常強烈的感受,過於軟會有很強的卸力感,而且過分的形變會讓腳很累,因為你需要不斷的調整發力來維持你足部的穩定。

也就是平時我們說的支撐性比較差。

我一直認為aj上使用的flight speed才是將氣墊性能全部激發出來的系統,氣墊貼近地面,上面有大面積的tpu板將受力均勻化的傳導,這樣氣墊的上下兩層都是一個平面的均勻受力,最大限度的調動緩震性能。

個人感覺氣墊這種緩震形式貼近外底性能會更好,分離式氣墊性能優於全掌氣墊,而且並不是什麼位置的氣墊都是越厚越好。

所以在kd12的配置上這種氣墊形式更多的只是會強化你的穿著體驗,上腳即有軟彈澎湃腳感反饋很直接。

但是在實戰性能上,缺點也很明顯,個人感覺不如前後分離氣墊來的實在。

球鞋選擇方面其實本身就不是一概而論的,每個人的實際條件和需求不同,在選擇球鞋標準上也不盡相同,可能有人非常喜歡kd12這種腳感的球鞋,也可能有人討厭這種過分軟的腳感。

對於這雙最新的杜蘭特12代球鞋,我是很樂意穿著去打球,因為我喜歡軟的鞋,我有跟腱炎太硬的鞋打完球跟腱疼的受不了。

而且我的打法很保守。

能投絕對不突,能直線突進去絕對不去做變向。

不過對於其他朋友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你的腳踝力量不好,或者打法很激烈的話非常不建議購買。

還有一點補充一下,這雙鞋雖然有很多鮮艷的配色而且日常穿腳感很好,但是還是不太建議出街壓馬路,一是太不耐磨再就是不透氣,尤其鞋舌,材質決定了根本不透氣,打完球鞋舌內側都是濕的。

現在實戰籃球鞋其實很少有適合日常穿的,都是合成材料或者編織鞋面,夏天不透氣捂腳,冬天不保暖凍腳。

不過還是看個人喜好了。

朋友們大家覺得這雙kd12實戰性能到底怎樣,歡迎評論,探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