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教師齊發聲亮劍:用我們的語言和行動去維護民族團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激發周恩來刻苦學習的動機。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最難掌握的語言,我們有幸為中國人,天然的有利條件使我們能流利地使用漢語表達我們的思想,我們在語言的世界裡已擁有了一件強大的武器。

語言,是我們交流的工具和武器。

就像馬克思所說:外語是人生奮鬥的武器。

隨著全國普通話的普及,漢語成為全國最普遍使用的語言。

學習漢語便成為我國各種少數民族的一種必然。

要獲取以漢語為載體的文獻和語音資料的文化、科技、專業知識等方面水平最高、最多、最新的資料,不掌握漢語,就會使少數民族獲取先進文化和技術的能力降低。

阻礙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教育、文化等的發展,擴大少數民族地區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

因此,目前我們應該把雙語教學擺到了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首位,尤其是在小學,為孩子從小營造一個漢語學習的氛圍,從雙語入手,逐步形成孩子用兩種語言交流、學習的習慣。

從雙語教學到純漢語教學的過渡階段,有利於孩子更好地學習各學科教學內容,實現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教育跨越式發展。

昨天在視頻會議上,芒力克市長用最普通,最淺顯的語言,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及教育子女的切身感受,為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雙語學習動員課。

作為一位優秀的少數民族黨員幹部,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化教育我們,用工作和生活當中的得與失讓大家深刻體會到雙語學習的重要性。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各少數民族對自己的語言文字有著深厚的感情,語言文字受到保護和尊重,是民族和諧、社會和諧的保證。

凡有母語的民族,不論大小,都熱愛自己的母語,都與母語有著深厚的感情。

民族平等,自然包括語言文字平等;對民族的尊重,自然包括對其語言文字的尊重。

在我們新疆這個多民族匯聚的大家庭里,互相學習語言文字,用雙語交流,不僅可以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使我們千百年來的文化成果發揚光大,走向更加廣闊的社會。

隨著經濟一體化、社會信息化不斷發展,使用通用語言交流是最便捷的方式。

我們不僅僅鼓勵少數民族學習漢語,漢族人也要積極的學習少數民族語言。

維語是新疆除了漢語以外,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我們漢族幹部群眾,已經積極的加入到學習雙語的隊伍里來了。

我們學校每天都在校長的親自監督和帶頭學習的氛圍里,非常快樂地進行雙語學習,展現出來的其樂融融的氣氛,就是「民族團結一家親」最美好的畫面。

老師和同學可以用多種語言進行交流,不僅開闊了眼界,增加了思維運轉能力,而且,更加親近了我們的感情。

所以,我今天在這裡,寫下了對昨天的視頻講話的觀後感,是想告訴大家,雙水磨學校是新疆和諧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擔當推進吐魯番教育事業發展的積極分子,有責任為吐魯番的教育事業邁進新時代貢獻自己的力量!

雙水磨學校三年級組 宋玉群

學漢語、懂漢語光榮,當一個雙語人光榮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少數民族群眾進一步認識到掌握雙語是當今各國在語言選擇和使用上的大趨勢,是少數民族發展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下面我想重點就雙語教學的重要意義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目前,我縣推進"雙語"教學的熱情高漲,少數民族群眾要求子女接受"雙語"教學的願望十分迫切。

我認為,我縣缺乏"雙語"教師,但缺的是"真正頂用的""雙語"教師,如果學校現在的"雙語"教師達不到"雙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再怎麼搞培訓,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都是一句空話。

作為教師,從學生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培養訓練抓起。

在新疆這樣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地區,能否實現中央提出的戰略目標,關鍵取決於科技教育的發展,取決於我們能否為自治區各項建設事業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科技創新人才,特別是培養德才兼備、民漢兼通的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勞動者和科技創新人才。

為此,我們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中小學"雙語"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教育是現代文明的基石,是一項關係全局、影響未來的事業。

少數民族教育是整個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國家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自治區教育發展的重點。

加強中小學"雙語"教學工作,是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對於促我區教育事業發展,提高少數民族素質,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與同繁榮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獻身教育,甘為人梯。

在教育的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業業,堅守教育陣地,維護民族團結。

鄯善縣第二中學 阿依古麗·依明

隨著「雙語教學」在新疆的不斷深入,少數民族會漢語,漢族會說少數民族語言已成為當地各級幹部工作的重要考核內容。

在新疆,學雙語、懂雙語、會雙語已越來越深入民心,當地民眾越來越體會到語言不僅是學習工具、是交流工具,還是一扇扇窗口,一座座橋樑。

不同民族的人通過互相學習語言,走進彼此的心靈,了解了更為廣闊的世界。

雙語教育是實現新疆總目標的堅強保證。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局勢,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異常艱巨緊迫,把新疆長治久安工作搞紮實,是新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國家安全,始終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發展進步的基本前提,新疆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順應各族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實施「穩疆興疆,深刻認識做好新疆工作對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意義,始終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我們已經朝著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確立的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戰略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新疆發展和穩定,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中華兒女才能密切交往,社會政治才能保持長期穩定。

我們要以切實行動踐行黨的雙語教育政策,進一步加強學校雙語教育的發展力度,加大雙語類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和課程設置,繼續培養雙語人才,爭取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優良、更系統的雙語教學。

鄯二中教師 朱傑

198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規定從小學四年級起開設漢語課,直到高中畢業。

自此,民族小學真正開始開設漢語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雙語」教學是指少數民族學校使用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言組織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

由於經濟發展、教育基礎和語言環境的差異,決定了新疆「雙語」教學模式的多樣化。

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母語授課、加授漢語的教學模式;二是漢語授課、加授母語的教學模式;三是部分課程使用母語授課、部分課程使用漢語授課,其中以少數民族中小學數、理、化等課程使用漢語授課,其它課程使用母語授課的教學模式居多。

2004年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在總結20年「雙語」教學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頒布了《關於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提出目標,即在鞏固和提高母語教學質量的同時,以提高漢語教學質量為重點,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逐步推進雙語教學工作,不斷擴大「雙語」教學的範圍和規模,提高少數民族教育教學質量。

使少數民族語言授課的中小學,其「雙語」教學模式,由現階段的以理科授課為主的部分課程用漢語授課,或除母語文之外的其它課程用漢語授課的模式,最終過渡到全部課程用漢語授課的模式,同時加授母語文的模式,使少數民族學生高中畢業達到「民漢兼通」的目標,為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雙語」教學中漢語教學是薄弱環節,所以在當前把漢語教學作為重點,但並不意味著放棄母語教學,而強調的是在鞏固和提高母語教學質量的同時學習漢語,這也決定了「雙語」教學的性質。

另外,「雙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民漢兼通」的人才,這就要求少數民族學生必須學好母語。

因此,推進「雙語」教學不是不要母語,而是要求在學好母語的基礎上掌握漢語。

我們廣大教師要高舉黨的的政策旗幟,繼續努力為新疆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鄯二中教師 田新虹

3月28日下午,鄯善縣二中全體教師在階梯教室觀看了吐魯番市長芒力克·斯依提和吐魯番市委書記張文全作重要講話的視頻,聽完芒市長的講話我獲益匪淺,為此談幾點心得:

一是創新「雙語教學」模式。

我認為:在「雙語」教學問題上,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我縣缺乏「雙語」教師,但缺的是素質高的雙語教師,低素質雙語教師最終將使我們的雙語教學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誤人子弟,使我校的少數民族教育質量難以提高。

我們可以用輕鬆愉快的教學方式贏得學生們的喜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更加有趣味性,適合學生們的特點。

對於剛接觸漢語的學生來說,需要老師提出一定的要求,應該知道作為學生所要達到的標準,每一堂課,要給每一位學生講清楚該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只要每一天學生都在努力、在進步,我們就應該很欣慰!

二是認識「雙語教學」的重要意義。

隨著「雙語教學」在新疆的不斷深入,少數民族會漢語,漢族會說少數民族語言已成為當地各級幹部工作的重要考核內容。

在新疆,學雙語、懂雙語、會雙語已越來越深入民心,當地民眾越來越體會到語言不僅是學習工具、是交流工具,還是一扇扇窗口,一座座橋樑。

不同民族的人通過互相學習語言,走進彼此的心靈,了解了更為廣闊的世界。

作為教師,應該從學生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培養、訓練抓起。

尤其要注意到教學與生活的銜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在生活中,做為教師我們不用擔心他們不會這、又不會那。

要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運用語言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對於一直生活在母語環境下的學生來說,一下子去適應雙語環境,在我們看來的確很困難。

然而,要知道學生們的語言接受能力極強,他們很快會接受雙語環境。

與之相配合,我們這些教師自然也應該與學生共同努力,去適應孩子們在雙語語言上的發展。

在雙語課中,要把握住其中的基本原則:重點就是建立雙語思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

要一直適應學生們的語言變化、同他們一起交流。

總之,學習和教學的任務是極其重要,在新疆這樣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地區,能否實現中央提出的戰略目標,關鍵取決於科技教育的發展,取決於我們能否為自治區各項建設事業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科技創新人才,特別是培養德才兼備、民漢兼通的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勞動者和科技創新人才。

鄯善縣第二中學 米熱吉古麗·克以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作為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地區,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必須考慮到社會各方面的問題。

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寬容的心,用自己的包容心態去處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處理好各民族的關係。

在新疆,民族團結是大局,是各族人民長遠的根本利益。

沒有民族團結,就不會有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進行經濟建設和其他事業的建設,也不利於維護祖國統一。

多少年來,學校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以月促年,在師生中牢固樹立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使他們懂得了「民族團結則百業興旺,民族紛爭則百姓遭殃」的道理。

針對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動,校領導在意識形態領域開展反分裂鬥爭再教育活動,讓學生明白破壞民族團結的極少數人是無處藏身的。

總之,民族團結帶來了社會的安寧與穩定,形成了建設合力,為新疆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也為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教育出大量的有用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勇敢堅定地站在反分裂鬥爭的第一線,亮明觀點、表明態度,不畏風險、敢於鬥爭,做維護社會穩定的先鋒模範、做民族團結的先鋒模範;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和帶動廣大學生和家長;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創造新疆團結和諧、繁榮發展的美好明天!

七克台鎮巴喀小學阿不力孜·阿不都熱合曼

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也是一種人文體現,掌握一種語言,了解一種文化,自身也會提升很多。

語言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明,因為有了語言,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就變得淡了很多。

我國有56個民族,有很多種語言,維吾爾族是其中一個很大的民族,維吾爾語也是一種很好的語言。

學習維漢雙語有很多的好處,尤其是在新疆這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學會說維吾爾語,我覺得好處非常多。

首先,多一門語言,就多一種文化素養。

學習維漢雙語,可以多一種文化素養,掌握更多的維吾爾族的語言就能掌握更多的維吾爾族文化,對自己的視野和心胸都有幫助。

其次,可以在兩個民族之間充當溝通大使。

新疆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維吾爾族是除漢族外人數眾多的少數民族之一,學習維漢雙語可以促進兩個民族之間的溝通,促進兩個民族之間的關係和友情。

在民族團結結對子交友時,在走訪入戶時,可以更多更好的與維吾爾族朋友交流溝通。

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與同事相處時,能更好的了解少數民族習俗,以便於相互尊重,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

學習維漢雙語,我們多了一種職業的選擇,我們可以當維漢雙語老師,如果工作需要,我們漢回老師,也可以去雙語班給孩子們上課,這對於維吾爾族學生學漢語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是一種快樂,學習另外一種語言更是一種快樂,不管是你會維語學習漢語,還是你會漢語學習維語,都能體會到另外一種快樂,收穫樂趣。

最後,我要說:學習雙語,不是對本民族語言文字的遺忘,而是更好地與全社會各個民族拉近距離,更好地把我們的優秀文化傳承下去,也是愛國愛黨的表現,我們就認認真真地學,踏踏實實地干,這是最好的。

七克台鎮南湖學校 李桂蓮

當今世界,國際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經濟已見端倪。

語言文字作為信息的一個重要載體,在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歷史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們必須從提高民族素質和促進社會全面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實施雙語教學、實現「民漢兼通」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雙語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現象。

當今社會,任何國家、任何地區、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與周圍的國家。

地區和民族交往,只要交往,雙語就成為第一需要。

推進雙語,對促進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疆要發展,民族要發展,需要培養出一大批少數民族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和具有現代管理知識的管理人才,而這些人才的培養,如果僅僅是只懂得本民族語言,而不通曉漢語和外語是不可能實現的。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在多種語言的社會環境中,必然要使用多種語言進行交際。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新疆的少數民族要走向世界必先走向全國,而走向全國,必先學好漢語。

實踐證明,新培養的一大批優秀的、高層次的少數民族研究生和博士生,湧現出的一批少數民族學者。

專家和高科技人才,他們無一不懂雙語或多語,無一不受益於雙語或多語。

少數民族學習和掌握漢語,是培養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發展自治區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戰略措施之一。

中共中央第二次工作會議以後,在新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疆的教育事業飛速發展。

雙語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培養雙語文化人才,在雙語學習和運用過程中吸收、融匯並傳播兩種文化。

就此而言,雙語教育既擔負著繼承和弘揚少數民族文化傳統的重任,又擔負著吸取人類最先進的科學文化,用來充實和發展自己的重任。

世界上任何文化都不是單一的,都需要吸納其他優秀文化。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發展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無可非議的,也是理所當然的;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並不意味著排斥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我國實行的民族平等政策,為少數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空前的機遇。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改革開放方針,為新時期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開創了嶄新的局面。

新疆實施的雙語教育模式是以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的保存、發展乃至於少數民族的生存與發展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相結合為出發點的。

「民漢兼通」體現了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中所貫穿的民族平等、語言平等原則;能夠發揮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在少數民族教育中的互補作用,因而它受到廣大少數民族的歡迎和支持,如雙語實驗班深受各民族群眾歡迎,每年招生時學生報名踴躍。

實現「民漢兼通」真正體現了少數民族人民的願望。

本人作為一名農村中學教師,我能夠深刻感受到各民族團結帶給我們真真切切的好處。

農村的發展是祖國發展,社會繁榮的重中之重。

在教育工作中不斷強化「雙語」教育, 促進民族之間的互相交流,努力培養社會有用的人才,為創建小康社會和長治久安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鄯善縣七克台鎮中學艾沙.依布拉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