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態- 潮間帶 - :::蚵畫人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海洋生態. 大洋生態系. 大洋區主要分為近海區及遠洋區。

... 此區除了海底較奇特的生態系之外,生物種類較少,主要以浮游性藻類及游泳能力較好的魚類為主。

回首頁|會員中心|新聞報導|生態教學|相關連結|電子報中心|王功路線圖 王功蚵藝文化協會 關於蚵畫人生 生態文化之旅 最新消息 典藏品 商品展售 店家推薦 電子書 留言版 影片專區 活動緣起 蚵農介紹 工藝師介紹 我要認養 認養企業 活動花絮 首頁>海洋環境教育頻道>自然資源-海洋生態>海洋生態 海洋生態 大洋生態系   大洋區主要分為近海區及遠洋區。

  其中近海區包括潮間帶及亞潮帶,遠洋區則細分為透光區和深海區。

    大洋生態系示意圖 近海區   通常位於水深不超過200公尺之與陸地連接的水域,包括潮間帶及亞潮帶,其底部為大陸棚。

有足夠的陽光射入,又由於靠近陸地較不受海流影響,主要生產者為各種大型藻類,消費者則包含珊瑚、螃蟹及魚類等動物,是人類或取食物及資源的主要場所。

    潮間帶   介於高潮線(海水漲潮時最高線)及低潮線(海水退潮時最低線)之間的區域。

陽光充足,有機物質多,生物資源十分豐富。

由於潮水漲退的關係,生活於此區的生物都有特殊的構造以抵抗環境中強烈的物理變化。

  一般可分為軟底質(沙灘、泥灘…等)的潮間帶,如淡水河口的紅樹林,及硬底質(礁岩、礫石底質)的潮間帶。

    潮間帶示意圖   潮間帶的生物   潮間帶的主要生產者為大型的藻類,消費者則包括甲殼類、貝類、棘皮動物及與魚類……等等。

        潮間帶生物的適應   潮間帶的生物為了適應環境中劇烈的物理變化,身體組織也隨之改變。

  (1)抗旱 潮間帶中可動性的動物離水時防止水分減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躲入陰暗潮濕的洞穴、細縫或是草叢中。

而固生性的海藻則是借助身體組織的高耐旱性,等到下次潮水來時再迅速吸水恢復。

海葵等生物則會分泌黏液來防止水分散失。

    (2)熱平衡 由於潮間帶的溫度多半是接近生物的至死高溫而非低溫,所以生物所發展的熱平衡機制是為了抗熱而非抗寒。

如貝殼上的凹凸皺紋可增加散熱的表面積,越靠近潮上帶的貝殼其凹凸皺褶就越多,反之則越光滑。

  (3)波浪衝擊 為防止波浪的衝擊,藤壺、牡蠣及管蟲鈞固生於底質上,海藻以固定器、紅鬍魁蛤以絲足固著,方蟹身體扁平等均為有效降低波浪衝擊之生物應變方法。

  (4)呼吸 潮間帶的生物在退潮缺水時為降低耗氧量,生理活動會趨於靜止進而降低氣體交換交換速率。

除此之外魚類為了保護薄弱易乾燥的呼吸器官──鰓,貝類會將塞隱藏在外套腔內,而彈塗魚除了用鰓呼吸外,皮膚上的微血管也具有呼吸功能。

  (5)攝食 日行性礁岩岸之生物多在海水漲潮時覓食,包括啃食性、濾食性、腐蝕性及掠食性動物在內。

而在沙泥底質生活之生物因底質富含養分,在退潮後亦會覓食。

  (6)鹽度 潮間帶的海水鹽度可能會因為下雨或蒸發產生極大的變化,以至生物無法維持其體內的滲透壓平衡。

而大部分的潮間帶動物雖為廣鹽性,但並沒有調節體液鹽度的機制,對鹽度的適應也只能緊閉甲殼或毛孔來防止水分散失。

註;廣鹽性:指生物能耐受環境中廣泛的鹽度變化而能生活的特質。

  (7)生殖   因潮間帶生物多行固著生活(如珊瑚),固須靠漂浮性卵及幼生來擴散,並將產卵周期演化成與潮汐或大潮一致,以確保他們受精與繁殖成功。

  亞潮帶     亞潮帶一般指潮間帶低潮線以下約二十至三十米深的海域,這個區域會同時受潮水及波浪的影響。

此區地形豐富,是許多熱帶魚及珊瑚礁的棲息地。

如台灣墾丁南灣的亞潮帶及擁有豐富的珊瑚礁生態。

          遠洋區   遠洋區主要分為透光區及深海區。

透光區   遠洋區的上層有充足的陽光射入,稱為透光區,平均深度在100公尺左右,少數較清澈的海水中透光區可延伸至約200公尺。

此區的生物種類較近海區少,主要以浮游生物、各類魚類、烏賊及鯨魚……等等為主。

  位於台灣西部海域,在東海、台灣海峽及南海範圍內的海底陸棚,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棚之一,水深最深約200公尺。

這個陸棚透光區裡有許多河川注入的大量營養物質,而且在季風的季節接替變換和冷暖水團的交會,使得這個海域擁有高基礎的生產力。

  而這股豐沛的資源也就成為漁業的基礎,每到冬季西部陸棚海域就會有烏魚造訪,成為西部漁民重要的經濟來源。

      深海區   指離岸較遠、水深超過兩百公尺以上的大陸棚到深海區。

此區除了海底較奇特的生態系之外,生物種類較少,主要以浮游性藻類及游泳能力較好的魚類為主。

  台灣的東部海域是典型的深海生態系,這個海域的水溫高、水質清澈且光線充足,基礎生產力主要受到營養鹽供應的限制。

水深可達約7,000公尺。

      台灣東岸終年有黑潮主流經過,帶來溫暖的海水。

黑潮(Kuroshio),又稱日本暖流,是太平洋環流的一環,為全球第二大洋流。

  黑潮得名於其顏色較一般海水顏色深,而這是因為黑潮表層幾乎沒有營養鹽或懸浮微粒,因此光線不易散射而被海水吸收,則海水呈深藍色。

  黑潮小檔案:   位置:   速度:每秒1~2公尺 厚度:約500~1,000公尺 寬度:約200公里 夏季均溫:約攝氏22~30度 冬季均溫:約攝氏18~24度 年均溫:約攝氏24~26度 黑潮海水照片:     如果黑潮是一條高速公路,那麼台灣東岸沿海就是休息站。

台灣東岸沿海如果一直保持乾淨、美麗,海洋生物(如迴游性的魚類、以迴游性魚類為食的鯨豚……)就會不斷的到休息站來休息、覓食。

使得這個區域的海洋生物無論在種類或數量都相當繁多。

  深海區生物 飛魚   飛魚是一種具有滑翔能力的魚類。

分布於熱帶和溫帶海洋,以浮游生物為食。

受驚時會躍出水面,胸臍張開並可以在空中滑行一段時間,這種飛行通常是為了躲避金槍魚和海豚等的捕食。

    每年春季飛魚會隨著黑潮海水來到蘭嶼的附近,此時達悟族人會舉行招魚祭,招魚祭過後便開始捕捉飛魚。

剛開始僅限於夜間以燈光誘捕,至夏季時才可在白天捕捉飛魚,這段時間內達悟人不捕捉別的魚類。

在夏季時會舉行另一次的儀式,停止捕捉當年的飛魚,改捉別的魚種。

捕捉飛魚已經是達悟族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份。

        日本鰻   每年冬季成千上萬的鰻線順著寒流湧向河口地區,沿岸漁民下網捕撈後賣給鰻魚養殖戶即可帶來一筆可觀的財富。

  鰻魚是台灣重要的養殖魚類。

柳葉鰻每粘順著黑潮北上,在接近台灣北部大陸棚的時候變態成玻璃鰻並向河口集中。

在河口集中後身上出現大量的黑色素,稱為鰻線。

隨後幼鰻便開始溯溪而上,直至成長至繁殖期時才開始回到深海中產卵繁殖。

           綠蠵龜   綠蠵龜除上岸產卵外,終其一生都在大洋中渡過。

廣泛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以海草以及大型藻類為主食,覓食海域多為海草豐盛的淺水區,而此區多與珊瑚礁或岩石在一起,因此,珊瑚礁或沿岸區多可見到牠的蹤跡。

    由於綠蠵龜對其棲息地,不論是海上或是陸上之忠誠度都極高,往往一經確認後,不論迴游多遠的距離,都會回到牠的產卵或覓食場。

另外,當海龜的棲息地遭到破壞或開發作其他的用途時,牠也會放棄這塊棲息地,重新找尋新的居所。

      鬼頭刀   鬼頭刀的正式名字是鱰(ㄕㄨˇ)魚,體型長且側扁,胸鰭短小且呈鐮刀狀。

雄魚體型通常大於雌魚,雄魚額骨昂起、雌魚則成弧形,存活時體色有彩色光澤,體長可達一公尺左右。

  鬼頭刀屬遠洋魚類,分布於全球溫暖水域。

以飛魚或其他表層魚類為食,因食性特殊,故喜棲息於海上的漂流木下方,亦受暖流之影響而改變迴游路徑。

    自然資源-濱海植物 自然資源-牡蠣養殖 自然資源-海岸變遷 自然資源-潮間帶 自然資源-海洋生態 自然資源-生物多樣性 文化資源-在地廟宇 文化資源-歷史遺跡 文化資源-王功景觀 文化資源-人文歷史 海洋危機 守護行動 環教活動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Designby堆碟網頁設計 蚵畫人生Copyright©2010Allrightsreserved地址:彰化縣芳苑鄉王功村漁港路900號 E-mail:[email protected]電話:(04)89366570978-366878傳真:(04)893224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