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中小學生的藝術史繪畫篇: 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 為你導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0位教育人士、讀者一致推薦,國中小學生必讀「跨領域」、「知識性」讀物◎嚴選近200幅名畫,培養中小學生美學經典教育書◎全球超過10,000,000人讀過的藝術史,遍及美國 ... 誠品線上 兒童親子 知識/語言學習 藝術教育 給中小學生的藝術史繪畫篇: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為你導覽世界各大博物館,輕鬆看懂經典名畫(全彩插圖版) AChild'sHistoryofArt 作者 維吉爾.希利爾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給中小學生的藝術史繪畫篇: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為你導覽世界各大博物館,輕鬆看懂經典名畫(全彩插圖版):全美中小學生指定讀物,西方家庭必備經典書跟著美國最會 相關類別 家庭教育 藝術教育 繪畫藝術 經典故事 家庭插圖 小學生故事 家庭故事 跨領域藝術 教育插圖 經典藝術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全美中小學生指定讀物,西方家庭必備經典書跟著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一起認識偉大藝術家的故事吧!◎50位教育人士、讀者一致推薦,國中小學生必讀「跨領域」、「知識性」讀物◎嚴選近200幅名畫,培養中小學生美學經典教育書◎全球超過10,000,000人讀過的藝術史,遍及美國、韓國、日本、中國◎1924年首印後不斷再版,至今仍然是美國卡爾維特學校的明星課程◎本書榮獲美國中小學生最佳讀物「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獲選書籍入選「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教育部推薦「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世界這麼大、藝術看起來好難,要了解這些偉大藝術品,是不是覺得很難呢?原來,藝術欣賞也可以這麼簡單有趣!Q1:你知道,你在課桌椅上的塗鴉,可能是以後成為藝術家的基礎?Q2:你知道,埃及人畫人像時,雖然人臉是側面對著我們,眼睛卻可以盯著我們看?Q3:你知道,其實法國羅浮宮最知名的畫作「蒙娜麗莎」曾經被偷走過?Q4:你知道,其實古典派畫家超級討厭浪漫派畫家?擅長將知識化做篇篇動人故事的校長爺爺,以孩子的視角,為你導覽世界各大博物館,看懂這些經典名畫的由來。

嚴肅、艱深的藝術知識、繪畫概念,也瞬間變得親切可愛了!1.藝術家小檔案:每篇章提到的重點藝術家,都會加上生平小檔案,幫孩子系統整合藝術家資料。

2.重點複習:整合各個時代的重要藝術觀念,一眼看懂該篇重點!3.動動腦,想想看:檢查你是否真正了解這些藝術知識!4.結合趣味故事的快樂藝術史:用說故事的方式,吸引孩子對藝術故事的興趣,進而建構基礎美學觀!●運用簡單、有趣的口吻,讓孩子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增進藝術概念。

●就像親切的爺爺在講古,每一個藝術家的故事都彷彿身歷其境,加深孩子的學習印象。

●聽故事就能秒懂藝術作品,讓枯燥無味的課程都能靈活運用在生活知識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維吉爾‧希利爾美國傑出教育家,畢生從事中小學教育,酷愛歷史和藝術,喜歡旅行。

出生於麻州韋茅斯鎮。

哈佛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在紐約的白朗寧學校教了兩年書,隨後遷往巴爾地摩,擔任卡爾維特學校的第一任校長。

希利爾創建的小學函授教育系統,即「卡爾維特學校體系」,惠及世界各地的政府雇員、領事、軍官和傳教士的子女。

當希利爾校長於1899年到美國卡爾維特學校(CalvertSchool)走馬上任時,他還是一個年僅24歲的年輕人。

然而,他有天生的教學異能,了解孩子需要什麼,知道如何講孩子才能聽明白,以及孩子成長的規律。

希利爾校長認為,孩子們寫作、閱讀和數學的基礎必須紮實。

在此基礎上,他認為學生應當接受歷史、藝術、地理和科學的系統教育,意在培育熟悉周遭世界得全方位學生。

希利爾深感傳統教科書的枯燥無味,立志為孩子編寫一套讀起來興味盎然的歷史、地理和藝術讀物,這便是這套書的由來。

■譯者簡介李爽朱玲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教育界人士熱情推薦】Part1史前與古代繪畫(20萬年前~西元前146年)1.史前美術展開:世界上最古老的圖畫2.古埃及繪畫:這幅畫有什麼問題?3.兩河流域繪畫:宮殿上的拼圖4.古希臘繪畫(1):讓人誤以為真的愚人畫5.古希臘繪畫(2):瓶瓶罐罐上的繪畫Part2中世紀繪畫(西元前27年~15世紀)1.羅馬帝國時期的繪畫:耶穌像和基督教徒2.中世紀修道院繪畫(1):牧童畫家3.中世紀修道院繪畫(2):天使般的弟兄Part3文藝復興時期(14世紀~17世紀)1.文藝復興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2.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罪惡與佈道3.拉斐爾:偉大的老師和「最偉大的」學生4.米開朗基羅:畫畫的雕塑家5.李奧納多‧達文西:不斷創新的藝術家6.威尼斯畫派:六個威尼斯畫家7.佛羅倫斯文藝復興:裁縫之子和光影大師8.佛蘭德斯文藝復興:七位佛蘭德斯畫家9.荷蘭文藝復興的繪畫:兩個荷蘭人10.德國文藝復興的繪畫:兩個德國畫家Part4十七世紀繪畫(西元1600年~西元1699年)1.荷蘭藝術黃金時期:遺忘與發現2.寫實主義崛起:西班牙人的繪畫3.美麗的歐洲自然風景:風景畫和廣告看板Part5十八世紀的繪畫(西元1700年~西元1799年)1.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動盪的年代2.幽默與諷刺畫:後來居上的英國3.英國浪漫主義:三個不同的英國人Part6印象派與巴比松派(西元1800年~西元1899年)1.巴比松畫派:窮畫家們2.印象派的崛起:最重要的角色3.後印象派:不一樣的印象派Part7現代繪畫(19世紀中~現今)1.抽象藝術和超現實畫派:看不懂的畫2.其他現代派畫家:熟悉的生活場景 商品規格 書名/ 給中小學生的藝術史繪畫篇: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為你導覽世界各大博物館,輕鬆看懂經典名畫(全彩插圖版) 作者/ 維吉爾.希利爾 簡介/ 給中小學生的藝術史繪畫篇: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為你導覽世界各大博物館,輕鬆看懂經典名畫(全彩插圖版):全美中小學生指定讀物,西方家庭必備經典書跟著美國最會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9789865837891 ISBN10/ 9865837897 EAN/ 9789865837891 誠品26碼/ 2681609716004 裝訂/ 平裝 頁數/ 224 語言/ 中文繁體 級別/ 無 尺寸/ 17X23CM 試閱文字 產品試閱:【摘文1】史前美術展開:世界上最古老的圖畫 年代:20萬年前∼4萬年前 主要繪畫類型:壁畫 繪畫風格:人類是世界上唯一會畫畫的動物,就連遠古時代的穴居人,都會在牆壁上用簡單的線條畫下當時生活的情景。

我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手裡拿著一枝鉛筆。

看到桌面上有兩個小汙點,相距大約三十公分寬。

我漫不經心的用鉛筆筆尖在一個點上戳了一下,又在另一點上戳了一下,這兩點就成了一雙小眼睛。

我在每隻眼睛周圍畫上一個圈,然後用一條弧線把兩個圓圈連起來,就成了一副眼鏡。

第二天,在眼睛底下,我又畫了鼻子和嘴巴。

第三天,我加了一頂帽子。

第四天,我幫它加上身體,包括手臂、腿和腳。

第五天,我用鉛筆重重的沿著畫描了一圈。

我一圈一圈的把畫的線條加深,直到在課桌上留下了一道道凹痕。

第六天,老師發現了我在桌面上畫畫,而我也把畫作完成了。

第七天,老師得到了買新課桌的費用,而我得到了──嗯,管它是什麼呢。

我媽媽說:「他可能會成為一個藝術家。

」 我爸爸說:「那老天可得阻止這件事啊!不然我要花的錢可就不止一張新的桌子啦。

」後來,老天果然阻止了。

據我所知,有個小學在學校大廳專門放了一張大木桌給學生畫畫。

木桌的上方寫著:如果你實在忍不住要畫,畫在這張桌子上,別畫在自己的桌面上。

如果你把一枝鉛筆放到一個人手中,他絕對忍不住要畫些東西。

不管他是在聽老師講課還是接電話,如果有本子,他總會在本子上畫些圓圈、臉蛋、三角形或正方形。

沒有本子就在桌面上或牆上畫,總之他就是忍不住要畫點什麼。

想想看,哪本電話簿上不是塗滿了東西?我們把這叫做人之本性。

只要是人,就會這麼做。

如今,動物也可以學習許多人類會做的事,但是畫畫是動物學不會的。

狗可以學著用兩隻腳走路去取報紙;熊可以學會跳舞;馬可以學會數數;猴子可以學會從杯子裡喝東西;鸚鵡可以學會講話。

但是人類是唯一可以學會畫畫的動物。

每個小孩一定都畫過畫。

你可能畫過一匹馬、一座小屋、一艘船、一輛汽車或者一隻貓或狗。

可能你畫的那隻狗看起來就像一隻貓或四不像,但即便如此,你也比其他動物要強得多。

即使是很久以前,住在洞穴裡、渾身長毛、看起來就像野生動物的原始人也會畫畫。

那時還沒有紙和鉛筆,人們在洞穴的牆壁上畫畫。

畫好的圖畫也不需要用畫框裝起來掛在牆上──他們就直接畫在洞穴的牆上和山洞頂上。

有些圖畫是直接在牆上刻畫出來的,還有些圖畫是事後畫上去的。

當時人們用的顏料是用有色黏土和動物油脂混合而成,通常只有紅黃兩色。

或者,他們直接用血當顏料,一開始是紅色,然後漸漸褪成暗黑色。

有些圖畫看起來是用燒過的木棍畫出來的,比如燃過的火柴棍就可以畫出黑色的印記。

還有些圖畫是刻在骨頭上的,比如鹿角或象牙上。

那麼,你認為這些穴居人會畫些什麼呢?假如我要你隨便畫點什麼,什麼都可以,試試看!我想你畫的東西應該不超出以下五種:我首先會猜是一隻貓,然後猜是一艘帆船或一輛汽車,再然後是一座房子,再猜是一棵樹或一朵花,最後猜是一個人。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嗎? 事實上,穴居人只畫一種東西。

不是男人,不是女人,不是樹,不是花,也不是景色。

他們畫的主要是動物。

那麼,你認為是哪種動物呢?狗?不是的。

馬?也不是。

獅子?還不是。

他們畫的動物通常很大,很奇怪。

但這些動物都畫得很好,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牠們的樣子。

上圖是一張穴居人在幾千年前畫的圖畫。

看得出這張圖畫的是某個動物,而且這個動物不是貓或其他四不像。

這是一種存在於他們那個時代的動物。

牠看起來像大象,事實上的確也是一種巨型象,但牠的耳朵沒有現在大象的耳朵長,而且牠的毛髮非常長。

現在的大象有獸皮,但幾乎沒有毛髮。

我們將這種動物叫做「長毛象」。

長毛象毛髮很長,因為那時氣候非常寒冷,長毛可以保暖。

另外,長毛象比現在的大象要大很多很多。

現在已經沒有活著的長毛象了,但是有人找到了牠們的骨頭,將這些骨頭拼起來組成了大型骨架。

如今,我們仍然把非常龐大的東西叫做「長毛象」。

在美國肯塔基州就有個長毛象洞。

事實上,這裡以前沒有長毛象居住,它叫這個名字只是因為這個洞非常大。

除了長毛象外,穴居人也畫其他動物,包括美洲野牛,那是水牛的一種。

以前的美元五分硬幣上就有水牛的圖案,看起來和公牛差不多。

以前在西班牙,有一個小女孩跟著爸爸進了一個洞穴去找箭頭。

當她爸爸在地上找時,小女孩往洞頂望了一下,發現洞頂上畫著一些東西,看起來像一群公牛。

小女孩就叫:「快看,有公牛!」爸爸以為她見到了真的公牛,忙叫著:「在哪?在哪?」 穴居人畫的其他動物跟今天的動物差不多,比如馴鹿、長角鹿、熊和狼。

穴居人畫這些圖畫時,洞穴裡非常暗。

因為那時的洞穴沒有窗戶,唯一的光線就是洞壁上的火把所發出的昏暗光芒。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畫這些畫呢?這些圖畫絕不只是牆壁裝飾那麼簡單。

我們認為那時的人們畫這些畫是為了祈求好運,就像有些人把一隻鞋留在門外希望可以帶來好運一樣。

或者,他們希望敘述一個故事,或記錄下他們宰殺的某種動物,或是穴居人就是忍不住想畫點什麼,就像今天的小孩總是忍不住在車庫牆上畫點東西,甚至有時候是在自家房子的牆上,或者更嚴重的是在課桌上畫點東西。

這些原始人──長鬚長毛的穴居人──所作的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畫,這些畫的畫家早在幾千年前就去世了。

你能想出什麼東西可以像這些圖畫一樣保存這麼長時間嗎? 校長爺爺小叮嚀 1.動物也可以學會許多人類會做的事,但是畫畫是動物學不會的,人類是唯一可以學會畫畫的動物。

2原始人也會畫畫,但是那時還沒有紙和鉛筆,人們就直接在洞穴的牆壁上畫畫。

3穴居人畫畫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祈求好運,或是希望敘述一個故事,或記錄下他們宰殺的某種動物。

【摘文2】古埃及繪畫:這幅畫有什麼問題? 年代:西元前32世紀∼西元前343年 主要繪畫類型:壁畫 繪畫風格:古埃及人的繪畫方式相當獨特,畫中人物的眼睛會正視我們,臉卻是側向一旁。

而且圖畫只有四種亮色──紅黃藍綠,以及黑白棕幾種顏色。

上一章我們說到穴居人在洞壁和山洞頂上畫畫。

古埃及人不住洞穴,而是住在房子裡,不過他們不在牆上或天花板上畫畫。

古埃及人住的房子通常是小土屋,比洞穴好不了多少,但這些埃及人感興趣的不是自己活著時住的房子,而是自己死後住的地方(就是我們所說的墳墓),以及他們為神所建的房子(就是我們所說的神殿)。

如今,大部分人死後都埋在地底下,古埃及人卻認為人死後絕對不能埋在地底下。

再加上尼羅河每年夏天河水都會定期氾濫,埃及的地面一年大半時間都淹在水中,不適合建造土墓。

古埃及人相信,他們死後,屍體在幾千年後重生。

因此,一些有實力的國王和富翁就會替自己建造陵墓,準備死後埋在裡面。

古埃及人希望把自己的屍體放在像保險櫃那樣安全的地方,所以這些陵墓用的材料絕不是木頭或其他類似的東西,而是堅固的石頭或磚塊,以便永久保存。

另外,在古埃及,人死後,人們就會幫屍體抹上藥物保存起來,這樣屍體就不會腐爛了。

這些用藥物保存起來的屍體叫做木乃伊,裝在人形木盒裡。

裝木乃伊的人形木盒上、陵墓和神殿的石膏牆上,都繪有許許多多的圖畫,密密麻麻不留一點縫隙。

這些圖畫一般在陵墓主人去世之前就畫好了。

古埃及人在木乃伊盒、陵墓或神殿牆上畫的畫,與穴居人畫的不同,內容不再是野生動物。

當然,有些畫中也會出現動物,但也與穴居人畫的動物不同。

他們大部分畫的是人物:普通民眾、皇親貴族和各種神明。

有一個方法,可以不問年齡就知道小孩的年齡。

我們可以給一些小孩三張人臉的畫,每張畫上的臉都缺一些東西。

第一張畫上的臉沒有眼睛,第二張沒有嘴巴,第三張沒有鼻子。

然後讓這些小孩說出每張畫都缺了什麼。

你可能認為每個小孩都能說出來吧,但事實上,在六歲之前,小孩子是完全看不出來這些畫缺了什麼東西。

所以,如果他們不能說出缺了什麼,我們就可以推斷出,他們還不到六歲。

右圖就是一幅古埃及人畫的畫,畫中有幾處不對勁的地方。

這幅畫是一個正在製作做長矛的人,也就是個長矛匠。

我不知道你的年齡有多大,能不能看出這幅畫中的問題。

試試看,在我不告訴你之前,你能不能找出畫中的問題。

如果看不出來,可能你不到六歲,也可能已經六十歲了,因為許多年齡很大的人也看不出來。

這有點像猜謎,看你猜出來了沒有。

答案就是:畫中人物的眼睛正視我們,臉卻是側向一旁。

所以說,奇怪的地方就是,一張側面的臉上畫了一隻正面的眼睛。

這幅畫另一個奇怪的地方是:畫中人物的身體是扭曲的,他的雙肩是正面圖案,兩腿雙足卻呈側面。

事實上,古埃及畫像遵守的是「正面側身律」。

人物的眼睛和雙肩是正面,臉和身體卻是側面。

所有古埃及畫家學的都是這種畫法,而且他們也必須這樣畫。

你有沒有觀察過雜誌封面上的圖畫?有些畫的是美女鮮花。

有些畫的是一個故事,或故事的一部分。

這種故事性圖畫中,有些底下會有文字說明畫的含義,有些卻沒有任何文字。

那些畫雖然沒有任何文字,卻仍然可以敘述一個故事。

我們就把這種畫叫做「插圖」。

古埃及畫大部分是插圖,畫的都是各種故事──某位已經去世的國王或王后的事跡、某場戰役、狩獵聚會或遊行。

有的沒有文字,有的有一些古埃及文字,說明圖畫的內容。

這些文字本身看起來也像圖畫。

事實上,古埃及文字就是圖示法的一種,叫做「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在一幅畫同時畫國王和許多平民時,通常把國王畫得非常高大,其他人非常矮小。

畫中的國王看起來就像個巨人,是平民的兩到三倍高,目的就是顯示出國王的偉大。

今天我們在畫一群人時,如果要區別前後,我們知道,將後面的人畫小一點,往上畫一點就可以了。

但古埃及人不知道這種做法。

他們將遠處的人和近處的人畫得一樣大。

為了區別前後,他們就將後面的人畫在前邊人上面。

如今,我們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和陰影,但古埃及人只有四種亮色──紅黃藍綠,以及黑白棕幾種顏色。

但是他們的顏色都不容易褪掉。

你知道,在今天,想要找到不褪色的顏料是非常難的,除非是用耐曝曬的材料做成,否則我們的窗簾、沙發罩,甚至衣服的顏色都很快就會褪掉。

但是,古埃及人畫的這些畫,即使到今天,顏色還和幾千年前剛畫好時一樣鮮艷。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使用的顏料品質好;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畫長期藏在黑暗的陵墓裡,沒有受到日光曝曬。

這些石膏牆上的畫顏色非常明亮,甚至亮得有點不自然。

事實上,古埃及人根本不在乎畫的東西有沒有顏色,或者應當是什麼顏色。

他們喜歡怎麼畫就怎麼畫。

因此,他們有可能把人的臉畫成艷紅色,甚至綠色! 古埃及畫都藏在陵墓裡,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是用來給任何人看的。

那麼古埃及人為什麼要畫這些畫呢?他們的想法是什麼呢?事實上,今天我們建一座大樓,比如教堂、神殿或寺廟,我們總會在地基裡放一塊空心石頭,叫做「奠基石」。

在這塊空心石頭裡,我們塞滿日報、相片等東西。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希望建築物能夠保存幾個世紀,奠基石就可以一直埋在底下,直到建築物倒了才被打開。

這又是為什麼呢?我不說答案,你們自己猜猜吧。

總之,其實說到底,我們的想法和古埃及人的想法差不多呢。

校長爺爺小叮嚀 1.古埃及畫像遵守的是「正面側身律」。

人物的眼睛和雙肩是正面,臉和身體卻是側面。

2古埃及人只有四種亮色──紅黃藍綠,以及黑白棕幾種顏色。

3古埃及人畫的畫顏色還和幾千年前剛畫好時一樣鮮艷,因為顏料品質好,加上這些畫長期藏在黑暗的陵墓裡, 沒有受到日光曝曬。

【摘文3】米開朗基羅:畫畫的雕塑家 年代:西元1475年∼西元1564年 主要繪畫類型:濕壁畫 主要畫家:吉蘭達約、米開朗基羅 繪畫風格:比起繪畫,米開朗基羅更喜愛雕刻,就連繪畫時,其中的人物也像真人一樣有立體感。

因此,我們把米開朗基羅的畫叫做「類雕像畫」。

文藝復興時期,年輕的女孩通常都喜歡在頭上戴金黃色的花環,就好像現在的女孩子喜歡戴手鏈或者戒指一樣。

有一個金匠金屬花環做得特別好,所以非常出名,被人稱為吉蘭達約,意思就是做花環的人。

後來,吉蘭達約不做花環了,開始畫畫。

他畫了許多很有名的畫。

然而,他做過的最了不起的事要數培養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跟著吉蘭達約學習了三年,老師不但沒有收他學費,相反,還給他錢呢! 吉蘭達約絕對是個很好的美術老師,不過,比起畫畫來,年輕的米開朗基羅更喜歡雕塑。

所以他離開了吉蘭達約的工作室,轉而開始學習雕塑。

可是,米開朗基羅並不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

他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從不避諱,也從不理會自己的話會不會傷害別人。

有一天,米開朗基羅公開發表評論,說另一位年輕雕塑家的雕刻作品不怎麼樣。

也許他說的並沒有錯,不過那位雕塑家非常生氣,一拳擊中了米開朗基羅的鼻子。

因為打得太用力了,米開朗基羅的鼻骨都斷了。

從那以後,米開朗基羅的鼻子就又醜又歪。

米開朗基羅很快就成了有名的雕塑家──也就是專門雕刻塑像的人。

他從佛羅倫斯搬到了羅馬,開始為教皇工作。

教皇非常喜歡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他甚至不允許米開朗基羅為其他人做雕像。

教皇希望替西斯廷教堂的穹頂畫畫。

西斯廷教堂位於梵蒂岡,是教皇的宮殿,它的穹頂是一個高高的拱頂。

教皇想讓米開朗基羅來做這個工作,可是米開朗基羅拒絕了,他說:「我是一個雕塑家,根本不喜歡畫畫。

」這個時候,一些嫉妒他的人希望看到他出醜,就開始傳播謠言,說米開朗基羅之所以不願意畫,是因為他根本畫不好,不敢嘗試。

米開朗基羅聽了後非常生氣,下定決心要向大家證明自己也能像其他畫家一樣畫出很好的畫。

首先,他在教堂裡建了一個鷹架。

鷹架是一種木架,頂部離穹頂很近的地方裝上許多塊木板,米開朗基羅就可以爬到這些木板上去畫畫。

如果你仔細想想,就會明白,在穹頂上畫畫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呀! 畫家必須躺在鷹架頂部。

可由於躺的地方離穹頂很近,他能看到的就只有眼前的那一小塊地方,除非他爬下梯子站在地面上仰視。

西斯廷教堂的穹頂非常大,所以上面的畫也要特別大,這樣人們站在地面仰視時才能看得清楚。

假如讓你不看人物雙腳的位置,就畫出人物的頭,你覺得會怎樣呢?事實上,即使是很了不起的畫家,也很難畫得好。

而且,如果米開朗基羅畫筆上蘸的顏料太多,就會滴得自己渾身都是。

難怪他不願意接這個工作! 可是一旦著手去做了,米開朗基羅就會堅持下去,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他。

一開始他請了一些畫家幫忙,可後來他發現這些畫家做的工作不能讓自己滿意,所以就把他們打發走了,全由自己一人負責。

他花了四年半的時間才畫完穹頂的壁畫。

想想這份工作的繁重程度,我們就知道,四年半的時間根本不算長。

教皇不停催他,所以米開朗基羅乾脆把床搬到教堂裡,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畫畫。

可是教皇還是不斷嘮叨畫應該要怎麼畫才好。

米開朗基羅很不喜歡,因為他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比教皇懂得多。

所以,有一天,當教皇又站在底下不停指指點點時,米開朗基羅就故意把錘子從鷹架上掉下去。

但是他非常小心,讓錘子剛好掉到教皇的旁邊,既嚇到了教皇,又沒傷到他。

從那以後,在米開朗基羅作畫的時候,教皇不敢再踏進教堂半步。

最後,在頂部的壁畫差不多完成時,米開朗基羅本想添幾筆金色線條。

但教皇非常心急,只想盡快開放教堂,所以米開朗基羅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把鷹架移開了。

羅馬人從四面八方趕來西斯廷教堂,想看看這個雕塑家到底畫了什麼,畫得怎麼樣。

他們看到的是一幅以聖經故事為主題的圖畫。

穹頂邊緣是預言耶穌誕生的先知畫像。

穹頂正中央畫的是《舊約.聖經》裡的故事,比如創世紀、諾亞方舟以及大洪水等等。

所有畫都畫得非常好,人們看了都目瞪口呆,讚不絕口。

最頂部畫的那些男男女女看上去非常強壯。

另外,所有人物看起來都有點像雕像,因此也像真人一樣有立體感,不只是普通的平面圖。

出於這個原因,我們把米開朗基羅的畫叫做「類雕像畫」,意思是類似雕像。

下圖〈創世紀〉是西斯廷教堂穹頂畫作的一小部分,畫的是「上帝造人」的故事。

亞當的肩膀多麼堅厚,肌肉多麼發達! 米開朗基羅完成這幅畫將近三十年後,他又奉命為西斯廷教堂祭壇一端的牆壁畫畫。

這面牆上原本有佩魯吉諾的畫,所以他得先把佩魯吉諾的畫覆蓋掉。

米開朗基羅新畫上去的畫叫做〈最後的審判〉。

儘管比不上穹頂的那六幅畫,它也是世界上的偉大畫作之一,畫的是在審判日復活的人群。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幾件作品外,米開朗基羅就沒幾幅畫了。

然而,我們唯一能確定是:他畫的一件完整的作品是〈神聖家族〉。

畫中聖母瑪麗亞雙膝跪地,伸手捧著耶穌讓約瑟看。

這幅畫同時也說明,米開朗基羅真的很喜歡把人畫成各種奇怪的姿勢。

米開朗基羅活了很長一段時間。

可是他年齡越大,脾氣就越差,也越難相處。

儘管他是個古怪的老頭,人們還是非常尊敬他,敬仰他,把他視為人類歷史上最了不起的畫家。

在《給中小學生的藝術史【雕塑篇】》,我將更詳細的講他的故事給你聽。

校長爺爺小叮嚀 1.儘管米開朗基羅比較喜愛雕刻,但仍然受到教皇所託,為西斯廷教堂穹頂繪製圖畫。

2米開朗基羅的繪畫中,所有人物看起來都有點像雕像,像真人一樣有立體感,不只是普通的平面圖。

出於這個 原因,我們把米開朗基羅的畫叫做「類雕像畫」。

3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是西斯廷教堂穹頂畫作的一小部分,畫的是「上帝造人」的故事。

活動 兒童親子館滿$1688折$168 【加碼!地球童盟】兒童書滿$1,200折$100 【買書送米】圖書滿千贈米一包(海外訂單恕不參加) 共和國全書系滿699送色鉛筆組,不累送贈完即止 【樂讀開卷,喜閱時光】共和國全書系2書再95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