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數曾是台灣留學生來源國第一,回首大馬「僑生」來台歷史的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曾是台灣第一、第二大境外生來源國的馬來西亞,近三年人數銳減,有各種原因與說法,其中主因是認為中國高校積極在當地招生。
本文講檢視大馬留台生的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特別報導僑教推行70年,為何台灣會有這麼多東南亞「僑生」?人數曾是台灣留學生來源國第一,回首大馬「僑生」來台歷史的前世今生2021/10/21,評論杜晉軒蔣介石逝世四週年,僑光堂舉行紀念大會,圖為僑生組織的華光合唱團與海光朗誦隊在大會上獻唱朗誦。
PhotoCredit:國史館杜晉軒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不是「華僑」。
喜歡探討國家與個體之間的認同糾葛,而東南亞就是既複雜又有趣的觀察場域。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道理很多人都懂,這也是我過去一直以來主張的,台灣在招收境外生的戰略考量上,過去太專注於人口基數不小、中文能力佳的馬來西亞華人來台,而近年來在新南向政策的效應下,越南、印尼人數開始追上來。
根據教育部今年8月更新的統計,在109學年度,越南學生以1萬7534人位居台灣第一大境外生來源國,而馬來西亞倒退第二,僅1萬3964人,而印尼緊追在後,有1萬3804人。
在探討馬來西亞學生人數減少的現象前,我們先來「瞧瞧」僑生在台灣的歷史吧,這樣更能站在宏觀的歷史角度來看馬來西亞學生減少的現象。
冷戰與僑教如果大家還記得今年9月國民黨主席選舉的話,當時黨主席參選人張亞中為證明自己有募款能力,公佈三張「本票」,宣稱2017年黨主席選舉時,他到馬來西亞募款,當地有位「僑領」稱如果洪秀柱當選,就捐款500萬美金。
由於後來洪秀柱自己募款成功,因此這500萬美金的捐款並未兌現。
另一方面,對於這場黨主席選舉,張亞中還比喻為「辛亥革命」,要效仿黃花崗烈士的精神。
如果大家熟悉黃花崗72烈士的話,其實當中有不少人是來自南洋的華僑。
無論這所謂的馬來西亞「僑領」是否存在,都說明了一件事,對國民黨而言,「華僑」的存在有著用於彰顯自身「正統性」的工具性價值。
1949年國民黨敗逃台灣後,為彰顯自身仍為「正統中國」,以及感念華僑對中華民國的貢獻(同時也統戰海外華人),1950年代恢復在大陸時期實施的僑教政策。
雖然國民黨當局曾因財政困難,打算把僑委會裁併,但1950年韓戰的爆發,開始改變了僑委會的命運。
試想一下,如果1949年國民黨沒敗逃台灣,繼續在中國大陸統治的話,那回「祖國」留學的僑生可能不是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而是去開辦給華僑學生的福建廈門大學和廣州暨南大學了。
1951年,國民黨政府推出「華僑學生申請保送來台升學辦法」,該辦法在1958年被「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取代,並沿用至今。
而僑教的擴大與奠定基礎,則是1954年獲得美援後才開始的。
1953年,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森(RichardMilhousNixon,1913-1994)在結束東南亞行訪問後到訪台灣。
尼克森在台中東海大學的動土典禮上演講時表示,他發現許多東南亞華僑受到共產主義的薰染而到中國求學,他建議國民黨當局應招收更多僑生來台,以免東南亞被赤化。
最終尼克森返回美國後,也成功爭取到給僑教的美援經費。
1954年起,在美援的挹注下,國民黨政府獲得美援蓋校舍、提供獎助學金津貼、僑生來台旅費等經費。
對美國而言,僑生們來台後能接受「較」自由民主的思想,返回東南亞後傳播自由民主意識,以遏阻共產黨對東南亞的「紅色滲透」。
那對當時的大學而言,美援的到來有如天降甘霖,起初各大學基於資源有限而不積極招收僑生,後來為爭取更多美援以獲得發展校務的預算,才開始廣納僑生,如1953年全台僑生人數約427人,隔年僑生人數躍升至1058人,此後一直到美援完全停止的1965年,每年赴台升學的僑生人數都穩定地維持在一兩千人左右。
當時僑教利用美援的方式是,每招收一名僑生,就補助大學1萬元,意即大學的僑生人數收越多,爭取到的經費就更多,如最熱門的台大就收了相當多的僑生,因此蓋了僑生宿舍、體育館(舊)、僑光堂(現名為鹿鳴堂)等建築物,還有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中興大學也是受惠良多。
在這裡要提醒的是,50年代的冷戰距離二戰結束不遠,當時東南亞地區仍處爭取民族獨立的年代,而分散在東南亞各地的華人,確實在法律身份上屬「中國」的「僑民」,因此許多「美援一代」的僑生,當中許多人確實在個人國族認同上是心向「中國」的。
那隨著各東南亞國家脫離殖民獨立,近年來台求學的大部分僑生,早已都是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外籍人士,如多年來位居僑生來源國榜首的馬來西亞,早在1957年獨立建國。
因此對許多馬來西亞華裔而言,仍稱他們是「回國」的華「僑」,是相當與時代脫節的事情。
那為何僑生這身份至今還延續呢?主要還是攸關行政院僑務委員會的利益,在本位主義、因循守舊的思維下,自然不可能捨棄這重要的業績,若僑生身份的認定改變,僅認定有中華民國國籍者才能成為僑生的話,那每年「回國」的僑生人數必定銳減了。
PhotoCredit:中央社當年的僑光堂,已改名位鹿鳴堂。
馬國學生到「兩岸」留學的消長根據馬來西亞留台校友聯合總會的說法,第一位來台就學的大馬僑生,就是出生於東馬沙巴州亞庇市的楊來添。
1953年,楊來添赴台就讀台北市的建國中學,1956年考上了政大新聞系,1960年畢業返鄉。
也就是說,楊來添赴台升學時,馬來亞還沒獨立,其家鄉也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而他畢業返鄉時,馬來西亞也尚未組成,可見當時南洋華僑學生赴台升學的歷史相當早,而且當時國籍身分上,也確實是「回國」就學。
根據四年前的統計,從台灣畢業的大馬校友已超過6萬人,相信幾年後大馬留台校友人數還是有望突破10萬。
這數字會比到從中國畢業的大馬校友還多,那為何會有這種情形呢?由於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堅持反共的國策,因此馬國在1964年與中華民國互設領事館,而1966年在馬國擔任領事的前副總統蕭萬長,也鼓勵了馬方開放更多學生來台求學。
隨著第二任首相敦拉薩在1970年上台,外交政策轉向與中共當局交好,因此在1974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也在同年把在台北的領事館撤出了。
不過,儘管馬中兩國建交了,但民間的往來仍有限,馬國學生仍不被允許到中國留學。
在冷戰的國際格局下,馬國仍忌諱盤據在馬泰邊境的馬共,而馬共背後仍有中共的支持。
一直到馬共在1989年「和平解散」後,馬國在90年代才與中國的關係「正常化」,馬國學生在90年代才得以合法地到中國留學,到了2005年才出現「馬來西亞留華同學會」,意味馬國近代「留中生」的歷史比留台生短。
隨著中國在進入21世紀後「大國崛起」,中國政府積極向海外輸出「軟實力」,如在各國廣設孔子學院、提供許多獎學金給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學,而「一帶一路」在2013年被提出後,也吸引了更多馬國學生赴中留學,且其中有不少大馬非華裔(馬來裔、印裔)學生是去學中文的。
故相比在台灣留學的大馬人幾乎九成九都是華裔,在中國留學的大馬學生的族群分佈更為多元。
此外,中國在2000年後與東南亞各國華人社團合辦舉辦各類「尋根之旅」,或是「中華文化冬令營」等活動,也吸引了不少東南亞華裔學生參與。
隨著留學中國對東南亞學生的吸引力不斷增加,不僅給正推新南向政策的台灣感到壓力,而馬國華人社會也給台灣不少「政治壓力」。
大約在2017年10月,馬國多所華文獨立中學(以下簡稱獨中),收到了呼籲家長勿讓孩子來台留學的「黑函」,信中呼籲該讓孩子到中國留學,並稱留台生返馬後的適應率僅有10%,面臨各種求職問題。
而馬國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於同年12月的「馬來西亞升學輔導研習營」上對媒體回應稱,該黑函內容與數據有偏差,無論是教育界還是企業界,仍對台灣畢業的人才有需求。
由於當時馬國媒體沒有刊登這黑函內容,而我從不同管道取得這黑函後,就報導了這起事件,當時台灣官方也站出來回應信函內容嚴重悖離現實。
黑函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反映了近年來馬國華人社會的「恐慌心理」。
2016年民進黨再次執政,以及香港爆發的雨傘運動、反送中運動等事件,開始讓傳統上「親中」的大馬華人社會,尤其長輩們,開始萌生了大馬年輕人到台灣留學,就會變成支持台獨、港獨的「反中份子」。
再加上美中「新冷戰」、兩岸局勢緊張,也確實加劇了部分大馬華人對送孩子到台灣求學的不安。
此黑函事件發生在2017年10月至12月,無獨有偶,根據馬國董總學生事務局的統計,華文獨中畢業生赴台灣、中國留學的人數在2017年出現黃金交叉點,當年赴台學的新生是1273人,中國(不含港澳)則是863人,隔年赴台新生是1198人,而赴中新生猛增至1307人。
難道這是黑函事件的衝擊嗎?不完全是,是趨勢,赴台新生在2015年的1616人後就開始逐年下降,而同年赴中新生還只有175人。
馬國的董總是管理全國60多所華文獨中的民間單位,儘管並非所有來台求學的馬國學生都是獨中校友,也有國立學校體系畢業的,但獨中校友仍有一定的高比例。
若董總的數據不全面的話,就看台灣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吧。
根據截止109學年度的統計,在籍馬國學生僅有1萬3824人,最高峰是106學年度的1萬7419人,隔年(2018)人數開始驟降。
同時,根據馬來西亞留華同學會統計,2018年留學中國的馬來西亞學生有8000人,在2019年已成長至9500人,成長率接近20%。
由此可見,雖然2017年出現的黑函內容所言並非全是事實,但儼然是個預言,隔年起到「兩岸」留學的馬國學生人數已呈現黃金交叉的趨勢。
另一方面,縱使沒有黑函,沒有華人家長對台灣政局的憂慮或誤解,如今新進大學的年輕人,也已多是在中國流行文化影響下的「00後」,在中國文化軟實力的輸出,也一定程度影響了他們選擇是否到中國留學的意願,如同早年台灣輸出流行文化到東南亞般,影響了數代的大馬華人來台求學。
至於這一年多來全球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給台灣、中國的高教市場帶來的衝擊為何,則還有待觀察了,因為中國仍禁止留學生舊生與新生入境,而台灣儘管有開放新生入境,但高昂的旅費、隔離檢疫費也讓許多新生卻步。
綜上所述,無論是1950年代只能到「自由中國」留學的冷戰年代,或是如今已有的選擇,可到共產中國或到「亞洲民主燈塔」台灣留學的新冷戰背景下,馬國華裔學生的個人選擇,仍擺脫不了外在的意識形態輻射所影響。
PhotoCredit:中央社圖為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門外,掛著45個屬會的會徽。
延伸閱讀: 還會有「華僑節」嗎?談蔡英文政府行政院組織改造中,被遺忘的「僑委會」 「我的母校倒閉了」台灣部分私校面臨退場危機,馬來西亞學生怎麼看? 高教新南向:馬國學生人數連三年下跌,陸生人數驟降,境外生人數跌破十萬核稿編輯:吳象元
專題下則文章:回首冷戰年代:李光耀政府曾禁止學生來台,而會來台的新加坡僑生多非左派Tags: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僑生東南亞僑生冷戰冷戰收藏文章訂閱此作者最新發展:專訪楊志光:當年考上台大機械系的大馬文藝少年,如今成了台灣影視產業的推手4月前回首冷戰年代:李光耀政府曾禁止學生來台,而會來台的新加坡僑生多非左派5月前留台大馬醫師的告白:除了薪資待遇,回不去的還有醫療體系差異與族群問題7月前不再排華後的印尼復興華文教育,新南向政策四年來僑生人數翻倍成長8月前TNL網路沙龍守則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
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
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
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
僑教推行70年,為何台灣會有這麼多東南亞「僑生」?:1949年,國民黨政府敗逃台灣後,為延續過去在大陸時期招收僑生「回國」升學的服務,遂在1951年推出「華僑學生申請保送來台就學辦法」,如今已推行70年。
僑生是冷戰年代的政治產物,在50年代美援的支持下才延續至今。
如今進入所謂美中大國競爭「新冷戰」的時代,而近年中國也積極招收東南亞留學生。
因此本文將檢視馬來西亞、印尼、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僑生歷史與未來發展。
看完整特別報導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推翻墮胎權恐產生骨牌效應?美大法官:最高法院應「重新考慮」保障同性婚姻、避孕的判決先例1則觀點泰國大麻合法化改變了什麼?民眾買賣不再遮遮掩掩,還自蓋「開心農場」收入多元化1則觀點【淺談初音未來】為什麼你應該花點時間,認識這位綠色雙馬尾的虛擬歌姬?1則觀點香港地標「珍寶海鮮舫」被拖離,港人不捨送別:「一個時代的終結」1則觀點連續兩週的國際羽球賽事掀起印尼「國球熱」,也為雅加達迎來新冠疫情後最熱鬧的景象1則觀點校長畢業有感:「校長致詞」是種必要之惡,所以我訂下五個盡量不落俗套的自我要求1則觀點魏晉風雲:隱藏在「周處除三害」神話背後的政治意涵1則觀點Google工程師聲稱聊天機器人LaMDA「擁有知覺」,公布完整對話紀錄:「其實我非常害怕被關掉」1則觀點游錫堃談俄烏戰爭啟示:台灣已有「雲峰飛彈」可打到北京,人民應展現防衛意志1則觀點是促轉會公信力不足,還是社會沒共識?——寧靜革命的台灣,轉型正義之艱難1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馬來西亞來台學生概況 - 新南向人才培育計畫
學位生人數, 11534, 12689, 13433, 13091, 12415, 11601. 非學位生人數, 3412, 3362, 3646, 3626, 3326, 2363. 來台人數...
- 2「馬來西亞人優先」的政策,華人願一夫多妻制拚人口政策優勢 ...
事實上,過去50多年來,台灣一直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人數常年居留台僑生的榜首。 ... 「馬來人優先」的政策,讓馬來西亞的每一個公民,從出生開始,身份證上的血統, ...
- 3在臺外國人 - 维基百科
- 4馬來西亞境外生逐年下降疫情加劇影響招生 - 創事紀
馬來西亞是台灣最重要的留學生來源國,根據教育部對僑生和港澳生人數概況統計數據顯示,馬來西亞來台升學的大一新生人數有逐漸下降趨勢。近5年來,從105 ...
- 5大馬學生現身說法!來台留學生人數銳減成因曝
《四方報》報導,台灣高等教育近年來積極推廣新南向政策,由於馬來西亞有華人族群,往年都是境外生最大的來源國,但根據教育部2021年8月更新的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