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發音面面觀:子音篇(ㄧ) - 臺灣雙語無法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張表帶大家綜覽。

註1 在中文的稱呼上,有聲子音與無聲子音也常以「濁音」與「清音」來描述。

─程老師時間─ 英語發音面面觀:子音篇(ㄧ) 程本堯   2021-12-21   638 在個別介紹英語子音的發音方式前,我們將先對子音做個簡單的定義、分類,同時稍微解釋這些分類下會出現的一些技術性名詞。

理解這些概念會更有助於我們學習英語子音的發音(當然練習的方法與對細節的留心也同樣重要)。

接著,本文將先從國人發音較困難的那幾個音開始介紹,幫助大家留心其發音位置與方式,進而改善發音。

#子音的定義 相對於母音,子音是發音時因為發音器官較為閉合,使氣流較為受阻而發出的音。

最常被提及的調音器官(articulator)包括唇、齒、舌、硬顎、軟顎等。

#分類子音的三個層面 我們可從三個層面來界定子音的特性: *有聲與無聲(voicedandvoiceless) *調音位置(placeofarticulation) *調音方式(mannerofarticulation) 所謂有聲(voiced)與無聲(voiceless)(註1),簡單講就是聲帶有無振動。

因此,有聲子音發音時聲帶會振動(聲帶彼此靠近),但無聲子音則否(聲帶分開),只有送氣。

調音位置指的是聲音振動產生在各腔室(口腔與喉頭)內的特定區域。

氣流在不同腔室會因為發音器官彼此接觸而受到某種程度的阻礙,於是產生各種子音。

調音方式則是描述各種發音器官如何擺放因而產生聲音振動。

那麼,考慮到我們有這麼多調音器官,這麼多可以擺的位置,在不同位置還可以有各種不同擺放的方式,子音的世界實在遠比母音複雜得多,這就一點也不意外了! 有多複雜?一張表帶大家綜覽。

註1 在中文的稱呼上,有聲子音與無聲子音也常以「濁音」與「清音」來描述。

上表羅列了所有英語子音並依照其調音位置(placeofarticulation)及發音方式(mannersofarticulation)加以分類。

此外,在每一個子音音素(以//表示)後面附上相對應的注音符號,俾使學習者可以參考國語和英語子音的對應情況,並了解注音符號與英語語音實際上存在不少重疊(註2)。

#國人常發不準的音 */θ/和/ð/ 英語的兩個吐舌音,認為可以並列國人最具挑戰的音第一名。

/θ/和/ð/這兩個音分別是無聲及有聲的吐舌音,而顧名思義,發這兩個音一定要把舌頭吐出來。

吐舌不必誇張,只要稍稍讓上下排牙齒輕咬住舌尖即可。

看似是個簡單動作,但或許因為這樣的音不存在於國語,我們不太容易養成吐舌的習慣。

偏偏英文裡多得是需要吐舌的音,而且大半都是小學生等級的基礎字彙,如this/that/these/those/the/there等。

無聲的/θ/,上下排牙齒輕咬著舌間,接著送氣即發出此音。

有聲的/ð/則要使聲帶振動。

吐舌的同時,其他發音器官都是放鬆狀態,沒有多餘動作。

註2 IPA音標尚有更詳盡與精細的語音標註,如/ph/與/p/,區分送氣(aspirated)與不送氣(unaspirated)的發音方式,這些細微區分並非都符合本文目的,因此不會全部標註。

而所謂相對應的注音符號,也不代表實際聽覺上的完全吻合,本文旨在建立學習者初步的語音知識及練習技巧,精細地標註只在有需要時採用。

愈是不存在於我們母語的音,我們愈是需要花時間和力氣去練習。

不妨試試把/θ/或/ð/結合中文唸出來,比如把「三十三」的「ㄙ」換成這個/θ/來唸(雙母語注音將傳統注音符號加以微調,用q表示/θ/,Q表示/ð/),慢慢進階到唸出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每個「ㄙ」都換成q或Q。

#/v/、/z/和/ʒ/ 這三個都屬於擦音(fricative),且都是有聲(voiced),只是氣流與不同發音器官產生摩擦,便有不同的稱呼。

/v/和/z/分別是/f/和/s/的有聲版,所以只要確認發/v/時,上排牙齒輕輕施壓於下唇,無需緊咬,且聲帶振動,那麼發出的就是/v/。

發/z/有如發/s/,注意舌間位於上排牙齒後方,下顎微開,上下排牙齒閉合,嘴唇稍向兩側拉開,差別僅在於有聲帶振動。

這兩個音對國人還算問題不大,但/ʒ/就有些困難。

發/ʒ/音時,必須嘴唇噘起(flaredlips),上下排牙齒不完全閉合,留一點縫隙;舌面前中段抬起,靠近硬顎,但不接觸。

此外,舌尖朝前但不觸碰牙齒或其他任何部位,處於放鬆位置。

如果要用注音符號來類比,大約可以把這個音想作「ㄖ」,只是注音的「ㄖ」不圓唇(註3)。

注意,/ʒ/是有聲子音,必須要感受到聲帶振動,而且除了聲帶振動外,整個舌頭也會感受到振動,明顯有種麻麻的感覺。

/ʒ/音在英文並不算罕見,舉凡massage、garage的-ge,vision、decision、conclusion的-sion字尾,treasure、pleasure、measure的-sure字尾,usual/usually、casual等字當中,都會使用到/ʒ/音。

#/l/和/ɫ/ 這兩個國際音標符號,前者代表love、lake、plan這些位於母音前的L,或稱為lightL,而後者代表cool、beautiful、also、help等位於母音後的L,或稱為darkL。

發/l/音時,首先舌尖應抵住上排牙齒後方,舌面兩側應稍微拱起(換言之舌頭稍微收窄),使氣流從舌頭兩側通過(故名「側音」),最後,舌根位置應在低位。

相對於lightL,darkL/ɫ/的舌尖位置與舌面動作和lightL/l/無異,但差別在於發/ɫ/音時,舌根會從原先的低位變成稍微翹起。

最顯著在感受上的差異是我們會感覺到喉嚨與舌頭肌肉緊張,不如/l/是放鬆的。

註3 嚴格說來/ʒ/在注音符號中不存在完美對應,「ㄖ」只是一個近似的對應。

較嚴格的語音學分類上,/ʒ/一般歸為voicedpalato-alveolarfricative(濁顎齦擦音),而ㄖ歸為voicedretroflexfricative(濁捲舌擦音),且不同學者對於此音如何以注音符號對應,亦存在不同描述或練習方法。

在雙母語注音符號中,我們基於沒有適合的注音符號及微調的標註方式,仍保留原始IPA音標的/ʒ/標註該音。

雙母語注音對/l/或/ɫ/的標記方式,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我們並未將lightL標記為一般注音符號的ㄌ,而是稍微垂直拉長的特殊符號「L」。

這個L我們把它描述為「黏舌音」,但學理上它應該是屬於darkL/ɫ/音,而非lightL/l/。

以臺灣雙母語學會的立場,我們認為有必要說明這衝突背後的一個重要脈絡。

我們觀察到,普遍國人所發的「ㄌ」,實際上已經稍微偏離英語所要求的/l/音,而有偏向「彈舌音」的傾向(如以台語唸「來」、「哇哩咧」的「哩咧」時所發出的/r/音),氣流衝出時舌間快速閃顫一下,輕觸上顎,而非直接抵在上排牙齒後方。

因此,以雙母語注音符號的調音訓練而言,我們主張一律透過darkL的訓練,確保舌尖能維持較長時間準確置於上排牙齒後方(因為唯有darkL能夠產生發音的延續,以利維持舌尖位置。

lightL則因為舌尖位置於發音瞬間即已脫離,因而不利於訓練舌尖定位)。

透過這樣的定位,強化口腔肌肉對於/l/舌尖位置的記憶。

本文特別先挑出三組國人較常發不準的子音(/θ/和/ð/;/v/、/z/和/ʒ/;/l/和/ɫ/),詳細介紹其調音位置及方式。

我們在表一中特別標註IPA音標與注音符號的對應,並在文章中說明雙母語注音符號如何透過所創造的特殊符號,以及更精確的發音方式描述,來彌補注音符號對應英語語音在精準度上的不足。

下篇文章,我們將繼續探討剩下的英語子音及調音時需注意之處。

相關專欄: 2021-12-29   程本堯   103 英語發音面面觀:子音篇(四) 眼尖的讀者應該早已發現,我們在前幾篇文所列的調音方式及位置表(以下簡稱「調音表」)中,使用了一個倒過來的r符號(/ɹ/)來標記r的發音。

在IPA的嚴式標音(narrowtranscription)中,我們所熟悉的r發音是專門用這個顛倒的/ɹ/來標註,但/r/是指像西班牙文或義大利文當中的齒齦顫音(alveolartrill,俗稱打舌或彈舌音)。

- 程老師時間 2021-12-28   程本堯   116 英語發音面面觀:子音篇(三)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接著要介紹兩個擦音(fricative)/ʃ/、/h/,兩個塞擦音(affricate)/tʃ/、/dʒ/,以及三個鼻音(nasal)/m/、/n/、/ŋ/。

- 程老師時間 2021-12-27   程本堯   110 英語發音面面觀:子音篇(二) 延續前一篇探討國人普遍有問題的子音發音,本文繼續介紹剩下的英語子音,並點出我們在練習上容易忽略的細節供大家參考。

為了參照上的方便,我們仍然附上前篇文章所使用的「英語子音調音方式及位置表」,幫助讀者理解。

- 程老師時間 2021-12-17   程本堯   108 英語發音面面觀:母音篇(三) 我們用了三篇的篇幅詳細介紹了十五個英語母音的發音方式,並且輔以雙母語注音符號說明,只要透過符號的微調,其實注音符號和任何音標系統一樣,都是學習英語發音的工具。

- 程老師時間 2021-12-16   程本堯   184 英語發音面面觀:母音篇(二)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特別針對四個台灣學生普遍有問題的四個母音,介紹了自我改進的方法。

本篇及接下來兩篇將繼續針對剩下的十一個母音,分別說明與示範。

- 程老師時間 2021-12-14   程本堯   261 英語發音面面觀:母音篇(ㄧ) 在所有母音中,台灣學生最常發不到位的音筆者認為有cake的[eɪ]、cat的[kæt]、sit的[sɪt]與put的[pʊt]。

我將分別說明這四種母音的發音方式並示範,並指出常見錯誤所在於如何改進。

- 程老師時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