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QR碼(英語:Quick Response Code;全稱為快速响应矩阵图码)是二維條碼的一種,於1994年由日本汽車零組件大廠電裝公司所發明。

QR來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縮寫,即 ... QR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

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

依著作權協定,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page}}標籤。

內容為http://zh.wikpedia.org(中文維基百科首頁)的QR碼 QR碼(英語:QuickResponseCode;全稱為快速回應碼)是二維條碼的一種,於1994年由日本汽車零組件大廠電裝公司所發明。

QR來自英文QuickResponse的縮寫,即快速反應,因為發明者希望QR碼可以快速解碼其內容[1]。

QR碼使用四種標準化編碼模式(數字、字母數字、位元組(二進制)和日文(Shift_JIS))來儲存數據。

QR碼常見於日本,為目前日本最通用的二維空間條碼,在世界各國廣泛運用於手機讀碼操作[2]。

QR碼比普通一維條碼具有快速讀取和更大的儲存資料容量,也無需要像一維條碼般在掃描時需要直線對準掃描器。

因此其應用範圍已經擴展到包括產品跟蹤,物品識別,文件管理,庫存營銷等方面。

目次 1格式 2技術特性 2.1結構 2.2加密 3儲存 3.1容錯能力 3.2編碼 3.2.1格式信息 3.3解碼 4應用 4.1日本 4.2臺灣 4.3中國大陸 4.4香港 5主要應用項目 6讀取方式 7與其他技術的結合 8軼聞 9參見 10參考資料 11外部連結 格式[編輯] 微型QR碼 QR碼呈正方形,常見的是黑白兩色。

在3個角落,印有較小,像「回」字的正方圖案。

這3個是幫助解碼軟體定位的圖案,使用者不需要對準,無論以任何角度掃描,資料仍然可以正確被讀取[3]。

日本QR碼的標準JISX0510在1999年1月發佈,而其對應的ISO國際標準ISO/IEC18004,則在2000年6月獲得批准。

根據DensoWave公司的網站資料,QR碼是屬於開放式的標準,QR碼的規格公開,雖由DensoWave公司持有的專利權益,但不會被執行。

除了標準的QR碼之外,也存在一種稱為「微型QR碼」的格式,是QR碼標準的縮小版本,主要是為了無法處理較大型掃描的應用而設計。

微型QR碼同樣有多種標準,最高可儲存35個字元。

技術特性[編輯] 結構[編輯] QR碼最大特徵為其左上,右上,左下三個大型的如同「回」字的黑白間同心方圖案,為QR碼辨識定位標記,失去其中一個會影響辨識。

而呈棋盤般分布的有別與大定位標記的較小的同心方則為其校正標記,用於校正辨識,版本1沒有校正標記,版本2在右下方,其中心點在左下和右上定位標記的外邊框的相交點,版本10開始以每個等距的方式出現在右下校正點至左下和右上定位標記的外邊框的連線、左上與左下定位標記的外邊框的連線、左上與右上定位標記的外邊框的連線之間、這四邊線上等距點對邊相連線,版本10等距有1個,版本25為3個,版本40為5個。

加密[編輯] 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在護照入境許可證上使用加密的QR碼。

儲存[編輯] QR碼一共提供40種不同版本儲存密度的結構,對應指示圖的「版本資訊」,版本1為21×21模組(模組為QR碼中的最小單元),每增加一個版本,長寬各增加4個模組,最大的版本40為177×177模組。

QR碼最大資料容量(對於版本40) 數字 最多7,089字元 字母 最多4,296字元 二進位數(8bit) 最多2,953位元組 日文漢字/片假名 最多1,817字元(採用ShiftJIS) 中文漢字 最多984字元(採用UTF-8) 最多1,800字元(採用BIG5/GB2312) 容錯能力[編輯] L等級 M等級 Q等級 H等級 內容為http://zh.wikpedia.org(中文維基百科首頁)的QR碼在不同容錯層級下的呈現結果。

QR碼有容錯能力,QR碼圖形如果有破損,仍然可以被機器讀取內容,最高可以到30%面積破損仍可被讀取。

所以QR碼可以被廣泛使用在運輸外箱上。

相對而言,容錯率愈高,QR碼圖形面積愈大。

所以一般折衷使用15%容錯能力。

錯誤修正容量 L等級 7%的字碼可被修正 M等級 15%的字碼可被修正 Q等級 25%的字碼可被修正 H等級 30%的字碼可被修正 編碼[編輯] 格式資訊[編輯] QR碼的格式資訊記錄了兩種數據:糾錯等級和掩碼的類型。

掩碼的作用是為了對數據區域進行掩模以利於掃瞄器識別,可以避免數據區域出現連續的空白或者連續的黑色區,同時也避免了數據區出現類似定位點樣式的正方形出現。

掩模圖案在整個數據區域的網格內不斷重複進行掩模計算(功能圖形不進行掩模),數據區上對應掩模黑色模組的單元將會反轉。

每個二維條碼上會有兩組相同的格式資訊出現,並且帶有BCH糾錯。

格式資訊說明 解碼[編輯] 此章節需要擴充。

應用[編輯] 此章節需要更新。

(2020年9月1日)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內容。

完成修改時,請移除本模板。

QR碼最早在汽車製造廠為了便於追蹤零件而使用,今日QR碼已在各家行業廣泛使用。

使用者亦可透過設有RS-232C介面的個人電腦及解碼程式,連接掃描器或攝影機取得QR碼中的資料,非常適合存貨管理等企業應用。

日本[編輯] 近年來,日本的行動電話公司開始在有相機的行動電話加入QR碼讀取軟體,為QR碼帶來更廣泛、更新穎的消費者相關用途。

主要能讓使用者減少在手機上輸入文字等資料的麻煩。

最早設有QR碼閱讀功能的行動電話是「SoftBank」(J-PHONE)的「J-SH09」。

使用QR碼來儲存商店位址及網址,在日本的雜誌及廣告上越來越流行。

而在名片上加入QR碼亦逐漸成為趨勢, 這讓將對方個人資料輸入手機的工作變得更簡單。

除個人聯絡資料外,使用照相手機掃瞄車站海報、商店型錄等地方上的QR條碼之後,就能立即連至條碼所在的產品網頁,並了解訂購與該人物的資訊,或藉由撥打電話號碼來讓使用者取得該商品的優惠。

而大型的日本網站如Yahoo!等也有應用QR碼,為消費者提供網址及優惠等資訊。

在公共事務上,QR碼也有很多應用機會:例如日本出入境管理已採用列印QR碼標籤貼在入境人員護照上,替代以往只是蓋印入境章。

在日本許多公共汽車站牌都已增加上QR碼,乘客只需用手機閱讀解碼,就可以及時獲得該站牌的路線與班車時刻資訊。

臺灣[編輯] 在台灣,民國88年(1999年)綜合所得稅結算即能以列印二維條碼進行申報,中華電信是最早應用QR碼作為介面的電信公司之一。

其emome636影城通服務也是一種利用手機直接訂購電影票,並以MMS簡訊傳送附有QR碼的訂位記錄給訂購者。

訂票人只需在開場前至櫃臺出示手機中的QR碼,即可確認訂位記錄。

因此又稱作「行動條碼」。

台灣高鐵在2010年2月時所推出的高鐵超商取票服務,於付款完成後所取得的高鐵車票在票面上印有QR碼,在搭乘高鐵列車時可直接持該車票,將印有QR碼的一面朝下對準高鐵各車站驗票閘門的條碼掃描區,利用感應方式即可通過閘門。

2011年10月28日起,以智慧型手機購票後下載條碼,開啟後即可以手機畫面感應通關,免持紙票使得購票與搭車流程更為流暢。

行政院農委會推廣生產履歷[4]的機制,民眾可藉由生鮮產品上面所附有的QR碼E標誌,用自己的照相手機一照,再藉由手機內建的QR碼解碼功能,便能看到生鮮產品的生產資訊。

2021年五月,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在台灣逐漸升溫,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與交通部、中華電信合作[5],聯合建置「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1922簡訊實聯制」,旨在便利化疫情時期之實聯制措施實施,同時確保民眾實聯資料之安全。

店家或公家機關可於「eMask口罩預購系統」申請一組QR碼,並張貼於門口明顯處,使用者使用手機內建相機掃描,或藉由疾管署推出之「疾管家」LINE官方帳號提供的「實聯制掃碼服務」,可開啟手機的簡訊應用程式,自動填入一串實聯制訊息,收信人預設為疾管署專線1922。

點擊發送後,使用者即完成實聯制登記,無須再填寫紙本實聯制紀錄表。

惟此實聯方式僅限門號持有人單人單次使用,不可與他人聯合聲明。

實聯制簡訊範例如下: 場所代碼:(一串15位數字組成的店家場所代碼)本次簡訊實聯限防疫目的使用。

中國大陸[編輯] 中國大陸大多數城市的地鐵系統支援刷碼乘車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2009年開始在火車票上使用QR碼用於快速辨識,現實中掃描的得到的內容仍有加密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於2009年12月10日開始改版鐵路車票, 新版車票採用QR碼作為防偽措施,取代以前的一維條碼[6]。

浙江省杭州市、四川省成都市及河北省石家莊市等地區的公交業者,在站台和車上,使用QR碼提供給市民公交的線路資訊。

2012年春節期間,中國的一家線上支付平台支付寶實現了透過QR碼進行銀行卡轉帳和送紅包的功能,允許使用者在支付寶平台線上生產、製作「電子紅包」QR碼,其包含了轉帳金額、收款人和祝福語等訊息,並透過網際網路傳送至收款人,收款人使用相關裝置掃描QR碼後,帳款就可以成功地轉入其銀行帳戶中[7]。

2016年開始,QR碼被共享單車廣泛使用。

使用者只需要用手機掃描共享單車上的QR碼即可開鎖使用單車。

同時,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行動應用也可以通過給商戶展示QR碼或者掃描商戶的QR碼來完成電子錢包支付。

接受行動應用APP支付的商戶包含沿街售賣的小商販、計程車一類的個體經營者。

現在,QR碼支付成為推廣中國大陸數字支付的重要環節之一。

香港[編輯] 2007年,香港的行動電話公司也開始開始利用QR碼,PCCWmobile[8]首個一站式手機購票服務-「流動戲票」。

只須以手機登入購票,便可以收到「流動戲票」MMS簡訊,內附有QR碼,在進電影院前把行動電話放於QR碼掃描器上,便可進場。

此外,現時香港亦有首本利用QR碼的雜誌,名為CPU。

主要應用項目[編輯] QR碼的主要應用的項目可分成四類: 自動化文字傳輸:通常應用在文字的傳輸,利用快速方便的模式,讓人可以輕鬆輸入如位址、電話號碼、行事曆等,進行名片、行程資料等的快速交換。

數位內容下載:通常應用在電信公司遊戲及影音的下載,在帳單中列印相關的QR碼資訊供消費者下載,消費者透過QR碼的解碼,就能輕易連線到下載的網頁,下載需要的數位內容。

網址快速連結:以提供使用者進行網址快速連結、電話快速撥號等。

身分鑑別與商務交易:許多公司現在正在推行QR碼防偽機制,利用商品提供的QR碼連結至交易網站,付款完成後系統發回QR碼當成購買身分鑑別,應用於購買票券、販賣機等。

在消費者端,也開始有企業提供了商品品牌確認的服務,透過QR碼連結至統一驗證中心,去核對商品資料是否正確,並提供生產履歷供消費者查詢,消費者能夠更明白商品的資訊,除了能夠杜絕仿冒品,對消費者的購物更是多了一層保護。

讀取方式[編輯] 運作原理圖中文字:手機對準二維條碼→拍照→解碼→打開網頁 利用30萬畫素以上的照相手機,搭配手機內的QR碼解碼軟體,對著QR碼一照,解碼軟體會自動解讀此訊息,顯示於手機螢幕上面,目前也有運用到Webcam的鏡頭來解碼。

此外,CodeTwo、QuickMark會提供PC版的QR碼解碼軟體,讓沒有照相手機的使用者也能直接透過PC版QR碼解碼軟體直接截取螢幕上的QR碼得到相關資訊,使手機和PC使用者都能體驗到QR碼帶來的方便性。

此章節需要擴充。

與其他技術的結合[編輯] 運用QR碼及GPS的手機導航技術,讓使用者簡化在手機中輸入座標的程式,只須透過QR碼照相手機一照,便可及時將地理座標儲存在手機當中。

軼聞[編輯] 2019年2月22日,中國大陸媒體《環球網》發布新聞「日本人提出向中國收取『二維條碼』使用費?中國有權說No!」[9],在中國大陸網路中引發熱議。

但隨後被網友及媒體指出這是一條假新聞[10]。

參見[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QR碼 條碼 日本手機文化 行動支付 參考資料[編輯] ^常见问题解答.QRcode.com.[2013-04-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快速支付系統跨行連接制統一QRcode標準.明報.2017-09-30[2017-10-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7).  ^根據DensoWave公司的網站,為便於辨識,此圖案黑白部分的寬幅比率定為1︰1︰3︰1︰1。

參見QR碼的成功之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傳啟資訊.[2013-03-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9).  ^行政院新聞.[2021-05-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  ^全国新版火车票10日开售防伪功能增强.中國新聞網(新浪網新聞).2009-12-08[2009-12-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5).  ^电子红包成新宠.[2015-04-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30).  ^電訊盈科「流動戲票」服務簡介.電訊盈科.[2007-01-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6).  ^日本人提出向中国收取“二维码”使用费?中国有权说No!.環球網.2019-02-22[2019-02-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2).  ^溫婧.日本提出向中国人收“二维码使用费”?内容不实.北京青年報-北青網.2019-02-22[2019-02-23].  外部連結[編輯] QRCode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自動在地化) 閱論編條碼一維條碼 AEI(英語:Automaticequipmentidentification) Code39 Code93(英語:Code93) Code128 Codabar(英語:Codabar) 歐洲商品編碼 GS1DataBar(英語:GS1DataBar) ITF-14(英語:ITF-14) Interleaved2of5(英語:Interleaved2of5) MSI碼(英語:MSIBarcode) PatchCode(英語:PatchCode) Pharmacode(英語:Pharmacode) Plessey碼(英語:PlesseyCode) Telepen(英語:Telepen) UPC QR碼MaxiCode(英語:MaxiCode) UPC-A 郵政條碼 CPC二進制條碼(英語:CPCBinaryBarcode) 面對識別標誌(英語:FacingIdentificationMark) PostBar(英語:PostBar) POSTNET RM4SCC 智慧型郵件條碼(英語:IntelligentMailbarcode) 郵政阿爾法數字編碼技術(英語:PostalAlphaNumericEncodingTechnique) 二維條碼堆疊 PDF417 矩陣 AztecCode 數據矩陣 EZ碼(英語:EZcode) MaxiCode(英語:MaxiCode) QuickMark(英語:QuickMarkcode) QR碼 漢信碼 極坐標條碼 MaxiCode(英語:MaxiCode) ShotCode 其他 高容量彩色條碼(微軟標籤) 技術問題 條形碼閱讀器(英語:Barcodereader) 條形碼印表機 其他數據標籤 RFID Bokode(英語:Bokode) 相關主題 供應鏈管理 超鏈結物件(英語:Objecthyperlinking) 矩陣 手機標記(英語:Mobiletagging) CueCat(英語:CueCat) 閱論編ISO標準 列表 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標準列表(英語:Listof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standards) 國際標準化組織拉丁化方案列表 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列表(英語:ListofIECstandards) 1–9999 1 2 3(英語:ISO3) 4 5 6 7(英語:ISO7) 9 16 31 -0(英語:ISO31-0) -1(英語:ISO31-1) -2(英語:ISO31-2) -3(英語:ISO31-3) -4(英語:ISO31-4) -5(英語:ISO31-5) -6(英語:ISO31-6) -7(英語:ISO31-7) -8(英語:ISO31-8) -9(英語:ISO31-9) -10(英語:ISO31-10) -11(英語:ISO31-11) -12(英語:ISO31-12) -13(英語:ISO31-13) 128 216 217(英語:ISO217) 226(英語:ISO226) 228(英語:Britishstandardpipethread) 233 259 269 302(英語:Kappanumber) 306(英語:Vicatsofteningpoint) 428(英語:ISO428) 518 519 639 -1 -2 -3 -5 -6 646 690 732 764(英語:Antimagneticwatch) 843 898(英語:ISO898) 965(英語:ISO965) 1000 1004(英語:Magneticinkcharacterrecognition) 1007 1073-1(英語:OCR-Afont) 1413(英語:ISO1413) 1538 1745(英語:ISO1745) 1989 2014(英語:ISO2014) 2015(英語:ISO2015) 2022 2047(英語:ISO2047) 2108 2145 2146(英語:ISO2146) 2240 2281(英語:WaterResistantmark) 2709(英語:ISO2709) 2711(英語:ISO2711) 2788(英語:ISO2788) 2852(英語:ISO2852) 3029(英語:126film) 3103 3166 -1 -2 -3 3297 3307(英語:ISO3307) 3602 3864(英語:ISO3864) 3901 3977(英語:ISO3977) 4031(英語:ISO4031) 4157(英語:ISO4157) 4217 4909(英語:ISO/IEC4909) 5218 5428(英語:ISO5428) 5775(英語:ISO5775) 5776(英語:ISO5776) 5800 5807 5964(英語:ISO5964) 6166 6344(英語:ISO6344) 6346(英語:ISO6346) 6385(英語:ISO6385) 6425(英語:WaterResistantmark) 6429(英語:ANSIescapecode) 6438 6523(英語:ISO6523) 6709 7001 7002(英語:ISO7002) 7064(英語:ISO7064) 7098 7185 7200(英語:ISO7200) 7498 7637 7736(英語:ISO7736) 7810 7811(英語:ISO/IEC7811) 7812 7813(英語:ISO/IEC7813) 7816(英語:ISO/IEC7816) 8000 8178(英語:ISO8178) 8217 8571(英語:FTAM) 8583(英語:ISO8583) 8601 8632 8652(英語:ISO/IEC8652) 8691(英語:ISO8691) 8807(英語:LanguageOfTemporalOrderingSpecification) 8820-5(英語:ISO/IEC8820-5) 8859 -1 -2 -3 -4 -5 -6 -7 -8 -8-I(英語:ISO-8859-8-I)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879 9000/9001 9075 9126 9293 9241(英語:ISO9241) 9362 9407 9506(英語:ManufacturingMessageSpecification) 9529(英語:ISO9529) 9564(英語:ISO9564) 9594 9660 9897(英語:ISO9897) 9899 9945 9984 9985 9995 10000–19999 10005(英語:ISO10005) 10006(英語:ISO10006) 10007(英語:ISO10007) 10116(英語:ISO/IEC10116) 10118-3(英語:Whirlpool(cryptography)) 10160(英語:ISO10160) 10161(英語:ISO10161) 10165(英語:GuidelinesfortheDefinitionofManagedObjects) 10179(英語:DocumentStyleSemanticsandSpecificationLanguage) 10206 10218(英語:ISO10218) 10303 -11(英語:EXPRESS(datamodelinglanguage)) -21 -22(英語:ISO10303-22) -28(英語:ISO10303-28) -238(英語:STEP-NC) 10383(英語:ISO10383) 10487(英語:ISO10487) 10585 10589 10646 10664 10746(英語:RM-ODP) 10861(英語:Multibus) 10957 10962(英語:ISO10962) 10967(英語:ISO/IEC10967) 11073(英語:ISO/IEEE11073) 11170(英語:ISO11170) 11179(英語:ISO/IEC11179) 11404(英語:ISO/IEC11404) 11544 11783(英語:ISO11783) 11784(英語:ISO11784&11785) 11785(英語:ISO11784&11785) 11801 11898 11940(-2(英語:ISO11940-2)) 11941(英語:ISO/TR11941) 11941(TR)(英語:ISO/TR11941) 11992(英語:ISO11992) 12006(英語:ISO12006) 12182(英語:ISO/IECTR12182) 12207(英語:ISO/IEC12207) 12234-2(英語:TagImageFileFormat/ElectronicPhotography) 13211 -1 -2 13216(英語:Isofix) 13250 13399(英語:ISO13399) 13406-2(英語:ISO13406-2) 13450(英語:110film) 13485(英語:ISO13485) 13490(英語:ISO13490) 13567(英語:ISO13567) 13568(英語:Znotation) 13584(英語:ISO13584) 13616 14000 14031 14224(英語:ISO14224) 14289(英語:PDF/UA) 14396 14443 14496 -2(英語:MPEG-4Part2) -3(英語:MPEG-4Part3) -6(英語:DeliveryMultimediaIntegrationFramework) -10 -11(英語:MPEG-4Part11) -12(英語:MPEG-4Part12) -14 -17 -20 14644(英語:ISO14644) 14649(英語:STEP-NC) 14651(英語:ISO14651) 14698(英語:ISO14698) 14750(英語:ISO14750) 14764 14882 14971(英語:ISO14971) 15022(英語:ISO15022) 15189(英語:ISO15189) 15288(英語:ISO/IEC15288) 15291(英語:AdaSemanticInterfaceSpecification) 15292(英語:ISO15292) 15398(英語:ISO15398) 15408 15444 -3(英語:MotionJPEG2000) 15445 15438 15504 15511(英語:InternationalStandardIdentifierforLibrariesandRelatedOrganizations) 15686(英語:ISO15686) 15693(英語:ISO/IEC15693) 15706 -2(英語:ISO15706-2) 15707 15897(英語:ISO15897) 15919 15924 15926(英語:ISO15926) 15926WIP(英語:ISO15926WIP) 15930(英語:PDF/X) 16023(英語:MaxiCode) 16262 16612-2(英語:PDF/VT) 16750 16949(TS) 17024(英語:ISO/IEC17024) 17025(英語:ISO/IEC17025) 17100(英語:ISO17100:2015) 17203 17369(英語:SDMX) 17442(英語:LegalEntityIdentifier) 17799 18000(英語:ISO/IEC18000) 18004 18014(英語:ISO/IEC18014) 18245(英語:ISO18245) 18629(英語:ProcessSpecificationLanguage) 18916(英語:PhotographicActivityTest) 19005 19011(英語:ISO19011) 19092(-1(英語:ISO19092-1) -2)(英語:ISO19092-2) 19114(英語:ISO19114) 19115(英語:ISO19115) 19125(英語:Simplefeatureaccess) 19136 19439(英語:ISO19439) 19500 19501 19502 19503(英語:XMLMetadataInterchange) 19505 19506(英語:KnowledgeDiscoveryMetamodel) 19507(英語:ObjectConstraintLanguage) 19508 19509(英語:XMLMetadataInterchange) 19510 19600:2014(英語:ISO19600:2014) 19752(英語:ISO/IEC19752) 19757(英語:RELAXNG) 19770(英語:ISO/IEC19770) 19775-1 19794-5(英語:ISO/IEC19794-5) 19831(英語:CloudInfrastructureManagementInterface) 20000+ 20000 20022(英語:ISO20022) 20121(英語:ISO20121) 20400(英語:ISO20400) 21000 21047(英語:InternationalStandardTextCode) 21500(英語:ISO21500) 21827:2002(英語:ISO/IEC21827) 22000(英語:ISO22000) 23270 23271 23360 24517(英語:PDF/E) 24613 24617(英語:ISO-TimeML) 24707(英語:CommonLogic) 24778 25178(英語:ISO25178) 25964(英語:ISO25964) 26000(英語:ISO26000) 26300 26324 27000series 27000(英語:ISO/IEC27000) 27001 27002 27006(英語:ISO/IEC27006) 27729 28000(英語:ISO/PAS28000) 29110(英語:ISO29110) 29148(英語:Requirementsengineering) 29199-2 29500 30170 31000(英語:ISO31000) 32000 38500(英語:ISO/IEC38500) 40500 42010(英語:ISO/IEC42010) 55000(英語:ISO55000) 80000 -1(英語:ISO80000-1) -2 -3(英語:ISO80000-3) 參見: ISO標準 所有字首有「ISO」的頁面 規範控制 GND:7853424-0 LCCN:sh2012001140 NDL:01014551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QR碼&oldid=68622132」 分類:條碼行動電話日本發明1994年面世ISO標準隱藏分類: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擴充中的條目所有擴充中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使用小型訊息框的頁面自2020年9月待更新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ашҡортсаBoarisch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Català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ភាសាខ្មែរಕನ್ನಡ한국어LietuviųLatviešu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NederlandsNorskbokmålଓଡ଼ିଆKapampangan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Yorùbá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